日,中国平安对外发布了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中期业绩报告。
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34.64亿元,同比增长23.8%,非年化营运ROE为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6.76亿元,同比增长68.1%。
(来源 中国平安2019年中期报告摘要)
976.76亿元,意味着目前中国平安每天的净利润约为5.4亿元,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数字。
而在看到这一令人眼红的数据的时候,小Mall不禁想到此前有网友爆料过平安金融中心的商业经营惨淡,当时一共十层楼的PAFC MALL进驻的商业寥寥无几。
(独角Mall今年3月份现场实拍)
B1层、L6~L9层进驻了一些餐饮店,L5层引进了健身房、口腔诊所和医疗美容服务机构,L1~L2层仅有一家蔚来汽车体验店。
并且在下班人流高峰期时,对面的COCOPARK人流如织,而PAFC MALL除了从平安金融中心写字楼出来的上班族外,商场内人流稀少。
如今PAFC MALL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独角Mall团队8月16日下午来到平安金融中心现场实探这座华南第一高楼下的Mall。
6条地铁线+位于福田核心商圈
地理位置优越
PAFC MALL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与福华三路交汇处,商业体量约8万平方米,车位数量超1500个,包括地下一层及地上九层。
交通:距PAFC MALL最近的地铁站是地铁1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购物中心站,从购物中心站D出口出来,就是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
而除了1号线、3号线之外,周边还有2号线、4号线、7号线和11号线,不到2公里商圈内有6条地铁线穿过,并且有多个地铁换乘站。
从交通上来看,可谓是非常便利。
地段:PAFC MALL位于福田商圈核心区,周边有COCOPARK、怡景中心城、卓越世纪中心等多个购物中心,有时代金融中心、嘉里建设广场、深圳国际商会中心等多个顶级写字楼,也有港丽豪园、绿洲丰和、黄埔雅苑等多个住宅区。
无论是人口密集度还是人群消费能力,都是排名前列的。
8万平商业
目前只有45家商铺运营
PAFC MALL将项目定位为会呼吸的都市精品体验购物中心,目标客群为高端商务精英、年轻时尚新贵、都市白领等,致力于成为城市精英们除了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选择。
在业态规划方面,PAFC MALL汇集零售、餐饮、娱乐等配套,每层楼又以不同主题布局规划:一楼、二楼为科技前沿;三楼、四楼为时尚潮流;五楼为生活体验,六楼为休闲餐饮;七楼定义为亚洲餐饮,八楼为国际餐饮;九楼为天际餐饮,顶层为空中花园。
(来源 PAFC MALL官方微信)
从项目规划上来讲,PAFC MALL面对的是相对高端的人群,走的是高端精品路线。
从现实运营情况来看,也有一些高端的味道,不过也仅限于餐饮行业。
例如:米其林一星餐厅莆田、鼎泰丰,米其林二星餐厅新荣记,这是新荣记首次进驻深圳。
< class="pgc-img">>也有深圳首家喜鼎,这家取海中黄金海胆、猪前腿肉入馅的特色水饺店,征服吃货的味蕾。
小Mall是8月16号下午6点左右到的平安金融中心,那个时候差不多正好是下班时间,大楼里有不少人出来。
< class="pgc-img">>小Mall是从侧边的下沉广场进到商场里面的,一过去就看到下沉广场那里摆着一只大恐龙,走近之后看到正在举办云端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活动。
进到负一层里面,门口就是顶层观光售票处,而这里是整个商场人员聚集最多的地方。
旁边的瑞幸咖啡和日日香鹅肉饭等商铺几乎没有人,再往里走几步,就是超级物种,而里面的人也仅有十来个。
就连一层的星巴克也没有多少人,尽管当时的星巴克正在举办“月不一样,玩味音乐会”活动,但是整个一层中庭的活动现场参加的人员都没有工作人员多。
等将整个商场逛下来,小Mall迷茫了。
一方面,小Mall觉得这是目前为止逛得最轻松的一个商场,因为整个十层楼的商场没有什么东西,大面积的地方都是用国潮文化节布置着,很容易就看完了。
< class="pgc-img">>另一方面,商场除了蔚来汽车外,其它的都是餐饮和一些生活体验类业态。尽管有些餐饮名头很响亮,但是还是让小Mall有种进了饭堂的感觉。
整个商场目前仅有45家商铺在营业,包括了位于115楼的田舍家。
B1:堡爵仕汉堡、台盖、东嘟土耳其冰淇淋、瑞幸咖啡、深度纯净、幸福西饼、日日香鹅肉饭店、厨心、牛肉面爸爸、拌粉君、豆浆传说、汤帮主、遇上妮、万利记、BUS GRILL、鸡翅包饭、松小贝、奢雪、超级物种
L1-L2:蔚来汽车、星巴克
L3:ElinkESY
L4:海马体照相馆
L5:梦想成真DREAMAKER、IN STYLE、佳美口腔、DR.REBORN、一兆韦德健身、梵音瑜伽
L6:桂满陇、莆田、豚王、花悦庭、禄鼎记、鼎泰丰
L7:喜鼎、喜之次、俏九州、粤菜王府
L8:Paulaner、利宝阁、新荣记、Skina
L9:Morton's、老乾杯
L115:田舍家
进到里面除了吃饭,再也找不出第二件想做的事情。
< class="pgc-img">>(来源 大众点评)
尽管这些餐饮尤其是L6~L9的餐饮名气很大,但是人气真的比不上其它地方。
< class="pgc-img">>(来源 微博)
而小Mall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亮相3年
开业仍存争议
PAFC MALL建在华南第一高楼、全球第四高楼之上,就这个名头也能吸引不少人前来。
(来源 平安不动产官网)
而商场的运营真的不怎么样,到现在网上还没有明确的表明PAFC MALL已开业。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官方微信在2016年9月5日发布的一篇报道,第一太平戴维斯宣布签约PAFC MALL,将为其提供独家招商代理服务,致力打造深圳的高端都市精品体验型购物中心及华南商业新地标。
据文章介绍,PAFC MALL是集时尚、文化、商务、商业、休闲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商业综合体。80%的餐饮品牌首次落户深圳,包括4家米其林餐厅及5家品牌旗舰店。
但是,小Mall在第一太平戴维斯官网搜索“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和“PAFC MALL”的时候,都没有找到相关的招商信息。
根据赢商大数据消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AFC MALL截至2019年6月27日还处于未开业状态,并且暂时未招商。
而在搜铺网上,深圳PAFC MALL显示已开业,最后更新时间为2018年6月28日。
“无意地产行业”
华南商业新地标或成过去时
平安不动产其实对于商业地产运营已经涉足多年,只是鲜见比较成功的项目,如果其根据地的商业地产运营都做得不成功,难免给人留下“平安只是财大气粗,却不太懂房地产”的印象。
独角MALL了解到,2007年平安就曾以20亿的价格从中信手中收购了城市广场,并更名为新城市广场。
但这些年来,其商业运营管理一直不温不火,还屡次出现要关闭的传言。(关于新城市广场的消息可以点击《平安被套了?20亿豪赌过后,新城市广场仍旧一地鸡毛?》)
中国平安在2018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被问及市场上流传“平安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最大的投资者”这一说法时。
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先生表示:“说法完全错误,为标题党,不要被其误导”,“平安做地产投资是一个纯粹的财务投资者,我们不做野蛮人”。
而今年年初,吴向东出走华润置地,加盟华夏幸福,这是平安集团投资的地产平台,其入职华夏幸福半年后的首张成绩单,也差强人意。
2019年7月12日晚间,华夏幸福对外披露公司2019年4-6月经营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6月,华夏幸福上半年仅实现签约销售额640.65亿元,同比下降20.37%;销售面积550.37万平米,同比下降24.70%。
这个曾经一手打造了22个万象城的商业地产界的传奇人物,或许现在也分身乏术,无力插手平安不动产这一短板。
可能正如任汇川先生所说,平安做地产仅仅只是做一个投资者,而不是经营管理者,只是有些可惜了这个近600米高楼下的商业地标。
>界各地许多最出名的投资大师,第一季都积极入市扫货。美国管理至少1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必须在每季结束后的45日内,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13F备案文件,当中披露持仓变动,这些资料可带来许多投资启示。
第二季的13F文件要到8月中才会发布,但从第一季的文件看到,一批很出名的基金经理都趁低捞货,以折让价扫入几只顶级股票。
以第一季为例, Bill Ackman旗下的潘兴资本(Pershing Square Capital)增持星巴克(Starbucks)和希尔顿全球酒店(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的股份。红杉基金(Sequoia Fund)的基金经理Ruane Cunniff & Goldfarb最近披露第二季新增迪士尼(Walt Disney)的仓位。以下看看为何这些股票值得买入,纷纷成为基金大佬的目标。
1.星巴克:仍在积极发展业务
潘兴资本的Bill Ackman第一季将星巴克的仓位几乎大增一倍。在3月的股灾,星巴克的股价大跌至50.02美元低位。现在股价已经回升至约75美元。现价虽然已经反弹不少,但仍然低过52周高位的98.94美元。
星巴克第二财季的收入按年下跌5% ,全球可比门店销售额下跌10% 。公司短期内仍然会挑战重重,但管理层预计,销售额在截至9月止的第四季会复苏,明年继续回升。
星巴克看来是成熟的餐饮连锁集团,全球坐拥32,000多间门店,但管理层仍然在积极寻找方法,保持收入增长,例如已经成功拓展非门店零售渠道,与雀巢(Nestle)联手打造Starbucks by Nespresso产品线。眼见目前门店人流减少,这种策略对星巴克更加有利。
这些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包括咖啡豆和咖啡冲剂、罐装饮品和渠道业务其他品牌产品,第二财季按年增长16%至5.19亿美元。
由于受到疫情重创, 2020财年的盈利大跌,现时用传统估值指标作用不大,但现价市销率(P/S)为3.42倍,属于历史估值区间的中值,对于全球王牌消费品牌,以目前的估值来看,股价算是合理。
2.希尔顿酒店:世界一流酒店营运商
在疫情冲击下,其中一个重灾区就是旅游业,但正所谓有危亦有机,正是低吸龙头股的大好时机。希尔顿正是Bill Ackman看中的理想目标,他的旗舰在第一季增持此股。孤松资本(Lone Pine Capital)是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对冲基金,亦在第一季为此股建立新仓位。
到底希尔顿有什么好呢?首先,公司手上的酒店品牌组合多姿多彩,几乎上中下任何档次都有,最大众化的选择是中等到较大规模的连锁酒店,例如汉普顿(Hampton)和逸林酒店等,而最奢华的标志性品牌,则是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 LXR 、港丽酒店和度假村等,不同预算的游客都可找到心头好。
希尔顿同时拥有令人看好的会员计划,坐拥1.06亿会员,会员数目在2019年增长21% 。所以希尔顿有庞大的客户群,有望再次光顾,推动业务发展。
希尔顿的业务模式相当吸引,主要是以管理和加盟方式来赚钱,所以资本投入极少,靠向酒店东主收费,已经可产生大部分收入。酒店东主支付服务费后,作为回报,可选择希尔顿的会员计划、营销和其他服务。
希尔顿在2019年经调整EBITDA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23亿美元,根据公司估计,目前约有405,000新房间在建,将可为经调整EBITDA进一步进账约8亿美元。您如果知道希尔顿所有酒店品牌第一季共有约977,000间可用客房,就知道这些发展有多大潜力。
从2016年到2019年,希尔顿累计收入增长43% ,每股自由现金流增长47% ,带动同期股价上升92% 。年初至今,此股下跌31% ,但长远来看,现价可说是在大特卖。这是一只顶级酒店股,只要经济复苏,投资者将可获得丰厚回报。
3.迪士尼:被低估的串流媒体股
迪士尼年初至今下跌19% ,现在公司开始重开主题乐园,而消费产品截至2019财年的收入占整体38% 。目前旗下四个Walt Disney World乐园和Disney Springs全部已经重开,所以最近分析师纷纷看好此股。
Ruane Cunniff & Goldfarb自从1970年成立红杉基金后,年均回报率达13.4% ,跑赢标普500指数超过两个百分点。Ruane Cunniff最出名就是投资前,一定会做足大量功课,所以他看中迪士尼,意义重大。
迪士尼最近一季正如所料,业绩吓人,由于主题乐园都被迫关闭,利润暴跌。最近的第三财季业绩同样会见不得人,但Ruane Cunniff的目光看得更远,不是只看眼前的危机,而是当经济环境回复正常,迪士尼将会再显价值。迪士尼很有优势,因为将来更多人会收看公司的数码影视内容。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认为,市场低估了迪士尼的直销业务至少50% 。分析师认为,疫情只要过去,迪士尼的主题乐园将会全面复苏,而到2025年, Disney+的订户数目将达到1.5亿。其他分析师对迪士尼的串流媒体业务看法更牛。
到2020年初,公司股价约在140美元楼上,较目前股价高出近20% ,而市销率约3.0倍,属于迪士尼估值的历史区间,看来并不算贵。
正如星巴克,投资者至少可用合理价,买入这只顶级品牌股。新任行政总裁Bob Chapek在接手总舵手职位前,担任主题乐园业务的主管,成功提高该业务的利润率,如果他能照板煮碗,同样带领整间公司改善利润率,此股的现价就肯定偏低,被严重低估了。
产赛道,百舸争流。
随着年报的陆续“揭晓”,一片数字矩阵间不仅折射出每家房企的自身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其所属派系的队伍表现,有强者恒强的欢愉,亦有日薄西山的无力。
1
粤系独占鳌头
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房企三强的龙头宝座成了粤系房企的内部竞争,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轮流坐庄,较其他房企几个“身位”的领先差距也让市场相信,三巨头的格局在未来依然要持续一段时间。即便是距离三强最近的融创,其董事会主席孙宏斌也坦承:“前面的我们追不上。”
相较于同行仍在加速冲规模欲突出重围,云巅之上的三强已然准备由高速增长转有质量增长,将目光望向更远的天空。即便如此,三强的年报依然各具看点:碧桂园的规模、万科的战略、恒大的利润。
2018年,无论是销售还是拿地,碧桂园都呈现出控制的态度。不仅业绩会相较以往显得拘谨约束,此前一贯披露的合约销售业绩也改为公布权益口径,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会上将这一变动解释为“希望让大家一目了然碧桂园的销售情况”。
不过即便如此,碧桂园共计5018.8亿元的权益销售金额,也让市场对其流量金额冲向的高度充满好奇与惊叹。
去年,“提质控速”的碧桂园开始加码发展农业与机器人,因此今年碧桂园的年报首次出现了12.24亿元的研发费用。
在杨国强看来,“机器人业务研发的成本不是很高,不过研发成功之后量产需要投资资金,而量产之后就有效益了”。杨国强颇为自信道:“相信在明年的业绩会上,你们会很开心看到我们努力的成果。”
虽然规模不及碧桂园,但恒大全年的净利润整整高出“宇宙第一房企”200多亿元,达722.1亿元,较2017年增长106.4%,净利润率达15.5%,相较2017年上升4.2个百分点。
孙婉秋 摄
再次稳坐“利润王”也让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对造车充满信心,即便明知新能源汽车造车难度大,恒大依然定下了3至5年内要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车间主任”出身的许家印对于造车似乎势在必得。据媒体报道,3月31日,恒大内部下令,要在全集团系统在册员工内海选人才,进入恒大新产业:汽车集团、新能源科技集团和动力科技集团。计算下来,这一波从老恒大转移进新产业的人才总数至少将达到1975人。
恒大这么做的理由是:进一步加强新产业集团团队建设,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敢打敢拼的恒大铁军,实现员工队伍与集团公司共同发展。
因此,对于新产业的发展,恒大不仅一掷千金,人力方面也不遗余力予以倾斜。
虽然同为龙头,但在多元化的发展上,似乎碧桂园和恒大在左,“标杆”万科选择往右。
自2018年下半年在内部会议提出“活下去”、“收敛聚焦”等口号以来,2018年的业绩会上万科再次讨论了地产行业未来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并重申“聚焦主航道,巩固提升基本盘”的发展方向。基本盘涉及处于核心地位的开发销售业务,以及被归类到“其它业务”的物业服务、租赁住宅等业务。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现场反问媒体,“我们的地产业务这么赚钱了,还能指望找到更赚钱的业务吗?是不是能找到比地产更赚钱的业务?”随后他给出否定的回答。
因此,万科在年报中就提及寄托新业务取代房地产的可能性之难:至少需要建立6个千亿级业务,才能再造一个“今天的万科”。
粤系军团竞争的残酷在于三巨头光芒太过耀眼,一定程度上会遮盖其他企业的发展。
除了上述三家,不断变强的华润置地、负债冲规模的富力、千亿后降速的雅居乐、正在踏上千亿征程的合景泰富、湾区“旧改王”佳兆业等都是粤系房企内不可忽视的角色。
2
闽系势头凶猛
相较于第一梯队的“气定神闲”,二梯队的闽系房企始终行走在不断奋进的路上,更直观的变化在于,有别于此前外界给闽系房企贴上的“高杠杆”、“激进”标签,世茂、阳光城等闽系房企则让市场更多地看到了稳扎稳打的力量。
今年的世茂业绩会,是许世坛自2019年初出任公司总裁以来首次独挑大梁。
少将挂帅下的世茂也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2018年世茂实现签约额1761.5亿元,同比上涨74.8%;完成营业额855.1亿元,同比上升21.4%;实现核心利润117.3亿,同比上升25.3%。
这一成绩排名行业11位,但世茂对此显然并不满意。在业绩会上,许世坛再度流露出对规模的渴望,他直言:“去年是11名,还能不能往上走,我相信应该吧”。毕竟,在高光时刻,世茂曾位居行业第8。
即便如此,谈及未来业绩,世茂依然审慎,其将2019年的销售目标定在2100亿元,同比增幅约20%。许世坛坦言,这一目标制定得确实比较谨慎,但其相信在“2100亿上还可以多做一点”。
土储方面,世茂会持续投入销售的40%、回款的50%用来买地,而其近来的动作也释放出其加码收并购端的力度,据相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世茂新增的货值中,有接近85%是通过收并购获得。
许世坛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世茂已经发生很多重大的投资,其中就包括对一些中小型甚至大型开发商的收购,“我们跟排名前20、前50、前100的(房企)都有一些收购项目,已经谈好了,或者已经在转股了”。
上述这些投资,率先揭晓的是泰禾。3月下旬,短短一周时间,世茂已经从泰禾手中购入了杭州蒋村、南昌茵梦湖、漳州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个项目的相应股权,总交易对价为28.19亿元。
这或许仅仅是个开始,许世坛曾透露,世茂和泰禾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现在只公布了两个项目,我不好多说其他。可以透露的是,我们之间的合作不止这两个项目。”许世坛强调,这只是合作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合作的范围要大很多”。
这三笔在外界看来颇为“划算”的买卖,也为世茂今年征战二级市场铺垫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同为闽系的阳光城,在“中海四子”合体后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2018年,阳光城全年实现销售额1628.56亿元,其中权益销售额1183.25亿元;营业收入为565亿元,同比增长70%。
负债方面,阳光城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0.84%,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净负债率虽然同比减少70个百分点,降至182.22%,但依然高于行业平均负债水平。
现金流方面,阳光城2018年的平均回款率达到80.05%,期内经营性净现金流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47.55%,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保为正。这主要得益于深谙财务智慧的吴建斌加盟后对阳光城财务层面的管控成效立显,毕竟此前阳光城连续四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数,让市场一度质疑其蒙眼狂奔。
即便如此,对于阳光城来说,2018年依然是个“多事之秋”,先是大股东阳光控股几乎将全部股份质押,随后又公开号召全体员工增持阳光城股票,股价、资金、负债等一系列问题随之显露,总裁朱荣斌坦言:“2018年,阳光城的基础确实不太好,到了2019年,我们就从容很多了。”
3
津京系冰火两重
天津到北京直线距离不过120多公里,两地房企众多,业绩却不尽相同,可谓“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2007年,SOHO中国在CEO张欣的带领下赴港上市,一时间,SOHO中国成为地产界最为瞩目的公司之一。
那一年,顺驰资金链断裂,孙宏斌被迫将其卖身给了香港路劲基建,把主要精力转向刚成立不久的融创地产集团来,彼时外界都不知道这次他能否东山再起。
12年,一个轮回。
孙婉秋 摄
2019年3月29日,香港港丽酒店内,融创业绩会尚未开始,主席台前已经架满了长枪短炮。镜头背后是两地媒体焦急的期盼,这是当下地产行业最具流量的公司。
当天,也是SOHO中国业绩发布的日期,不过这一次,SOHO选择静悄悄地披露公告,取消了连续多年的线下业绩会。
孙宏斌携一份亮丽业绩意气风发地走进会场,2018全年,融创实现合同销售面积约3027.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为4608.3亿元,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7.3%,这一表现位居行业第4,与身后保利发展拉开了500多亿的差距。2016年-2018年,融创合同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75%,布局城市中超过16个销售突破百亿。
据孙宏斌透露,2018年,融创并购的量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其中50%是并购公司,还有20%是一二级联动获得的土地,并购成功的案例有200个。
并购王融创,2018年新增土地储备约为4820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2631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融创总土储约2.56亿平方米,对应货值3.55万亿元,85%分布于一二线城市和强三线城市。
会上被问及碧桂园的归母净利润是融创的两倍,市值却只有融创的1.5倍,到底是碧桂园被低估了还是融创被高估了这一问题,孙宏斌霸气表示,“我们不看股价,一般是别人看我们的,别人我不知道,我们肯定是被低估了。”
谈及下一个围猎的并购目标,彼时孙宏斌显得有些得意:“我不知道,都是他们找我的,不是我找他们的。”
融创1247.5亿元的营业额约是SOHO中国的72倍。
2018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额约为17.21亿元,这一表现无缘行业200强榜单。其中,净利润约19.25亿元;租金收入约17.35亿元,持有项目的租金收入同比上涨约18%(剔除2017年整售虹口SOHO和凌空SOHO带来的租金收入影响),投资物业平均出租率达96%。
在行业规模飞速提高的当下,SOHO业绩却掉队严重。
4
浙系集体哑火
相较于粤系和闽系的愈发壮大,浙系房企曾扛起行业品质大旗,如今却掉队于行业提速中,愈发被边缘化。
“浙系一哥”绿城去年刚刚经历了一场换帅风波,“老绿城”曹舟南辞任,转由中交出身的张亚东执掌帅印。即便在2018年中期业绩会上,张亚东透露带了份“娘家”中交的厚礼———绿城中国与中交下属的16个单位,签订了近30个项目协议,总金额达2500亿元,但绿城中国的全年业绩依然难言乐观。
2018全年,绿城中国合同销售额为1564亿元,增长6.9个百分点,行业排名下滑6位,距离年初定下的1600亿业绩目标尚有40亿左右的差距,这也意味着,绿城是本年度仅有的几家业绩不达标企业之一,6.9%的增速也创下了近三年最低。
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合约销售额为1012亿元,代建销售额为552亿元,代建规模占比房地产开发规模超过一半。
除了销售业绩不理想,绿城的盈利情况也堪忧。年报显示,绿城中国股东净利润惨遭腰斩,2018年为10.03亿元,相较2017年下降了54.2%。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报里,绿城已完成期内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45.7%,股东应占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90%。换言之,2018年下半年,绿城的期内利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半年内净亏损了10多亿。
与此同时,绿城中国的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创下了近几年最低,其中,净利率为近五年最低点的3.94%,归母净利率从2016年的6.62%大幅降至2018年的1.66%,净资产收益率为3.7%,也是近三年最低。
虽然主业表现不佳,但2018年下半年,绿城尝试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布局,例如去年底从万达手上以27.18亿元收购百年人寿11.55%的股份。
大哥绿城不振,二哥滨江尚未公布全年业绩。2018年,滨江在经历全国化扩张折戟后,开始战略收缩,重回浙江大本营,逐渐恢复元气。然而,2018年底,其悄然将2018年度的千亿目标推迟到下一年。
此外,近来浙系房企中话题度最高的当属佳源国际。这家此前偏安一隅的房企,过往一年经历了大起大落。因为业绩猛增超1000%而被质疑数据造假,随后股价暴跌,市值一度缩水超九成,众多话题傍身,使得佳源国际的关注度颇高。
2018年,佳源国际实现合约销售额201.8亿元,其中收益约104.59亿元,同比增加37.5%。总裁张翼表示,2019佳源国际的合约销售目标为280亿元,较去年实际合约销售额上升38.75%。
此前表示不再提千亿目标的佳源再次流露出对千亿的乐观,张翼表示,“目标要一步步实现,千亿对我来说并不难实现,沈总(佳源国际董事局主席沈玉兴)将集团的资产全部并进来,我再努力下,千亿目标是显而易见能比较轻松完成的。”
编辑 沈玉洁
欢迎关注、投稿、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