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家宴:茅台(600519)路上的一家本帮菜餐厅
茅台路上开了一家新的本帮菜餐厅,尚海·家宴,引起了不少食客的关注。这家餐厅主打本帮菜系,门面虽不大,但有很多包房,最大的一间可同时容纳18人,非常适合商务宴请或者家庭聚会。据消费者反映,这里的上菜速度很快,菜品新鲜味道不错,特别是红烧肉、脆皮桂花鸭、鲍鱼猪手、本帮熏鲳鱼、响油鳝丝等菜品,都十分受欢迎。
看点一:新开餐厅引起关注
茅台路上开了一家新的本帮菜餐厅,尚海·家宴,引起了不少食客的关注。这家餐厅主打本帮菜系,门面虽不大,但有很多包房,最大的一间可同时容纳18人,非常适合商务宴请或者家庭聚会。
看点二:菜品受欢迎
据消费者反映,这里的上菜速度很快,菜品新鲜味道不错,特别是红烧肉、脆皮桂花鸭、鲍鱼猪手、本帮熏鲳鱼、响油鳝丝等菜品,都十分受欢迎。
看点三:适合聚餐
尚海·家宴有很多包房,最大的一间可同时容纳18人,非常适合商务宴请或者家庭聚会。
看点四:停车便利
尚海·家宴门口有不少停车位,为路远的食客提供了停车的便利。
看投资段子,轻松一下:
尚海·家宴:适合商务宴请和家庭聚会,菜品新鲜,停车方便,可谓是一家令人心动的餐厅。但我还是会选择去吃方便面,毕竟只有我自己的味蕾最了解我。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离主干道的成都锦江区天涯石西街地段并不占优,却因自发聚集的商铺大多专营外卖,不做堂食,成为外卖骑手心中“黄金口岸”,长期在此驻留取餐。
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成本低廉,是餐饮商铺老板选择专营外卖的主要原因。虽然仰仗不了堂食顾客,但在中午用餐高峰期,有些商家能在第三方平台上接到100多单外卖订单。可竞争激烈与卫生问题,仍在他们头上盘旋不去。
< class="pgc-img">>↑大多一进门,便是食物制作间
房租便宜成本低,一天能卖100多单
10月18日早上9点半,天涯石西街还是冷冷清清的样子,虽然人流量不大,但在拐角的某风味牛排店门前,却停了十几辆外卖送餐车。
< class="pgc-img">>↑因外卖餐馆集中,骑手们长期在天涯石西街聚集
这短短几十米的半条街上,粗略一数,外卖餐饮商家有七八家,老秦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今年5月才开始经营简餐店的老秦是甘肃人,有两三年餐饮行业的工作经验,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只有地段比较好的餐厅才会以堂食为主。”老秦说,“这里地段不太好,做堂食有点偏,人流量特别少。”
外卖行业近几年的迅速发展,是老秦琢磨想专营外卖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现在年轻人上班已经很累了,而外卖再热再冷都有人送上楼,他们乐意吃外卖胜过出门外食,是个商机。
“如果做堂食,现在又有几个做好了的呢?” 旁边炒饭馆的老板补充道,“堂食房租贵,装修贵,什么都贵,还不知道生意怎么样,做的不好只有亏本关门。”
特别冷和特别热的时候是外卖的旺季,中午10点到下午1点则是一天的接单最高峰。“晚上成都人喜欢吃点火锅、串串和干锅,所以晚上生意一般,这还是根据饮食习惯来决定的。”在10月中旬这个不冷不热的日子,老秦称其一天能够卖出100多单。
< class="pgc-img">>↑中午11点,外卖骑手在手机上抢单
在益州大道南段附近的伏龙安置小区内,也聚集了大量的外卖商家,张蕾蕾(化名)和李进(化名)就在这里经营外卖麻辣烫店。这对小情侣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由于不能负担昂贵的租金、装修、家具和人工费用,成本低、门槛矮、好上手、压力小的专营外卖店,成为他们创业的一种选择。这间占地约70多平方米的小区一楼底商,位置较偏,租金在每月3000多元。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靠近伏龙小区中心地带菜市场区域,因人流量大租金较贵,附近商家以同样的价格只能租到30-4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与此同时,据一家烧菜店老板透露,仅几米之隔的益州大道南段临街门面,租金计算方式为180元/㎡每月。而距离伏龙小区直线距离不到1千米,位于吉泰六路的银泰城一楼底商,据了解租金约为200-220/㎡每月。
< class="pgc-img">>↑据在银泰城开餐饮店的商家透露,这里的租金为每平方米200-220元。
外卖骑手心中的黄金口岸
天涯石西街也是外卖骑手心中的“黄金口岸”,餐饮外卖商铺密集,外卖单子多,取餐集中,出餐迅速,不用东跑西跑......这些优点成为每天二三十位外卖骑手驻足在此的理由。
“中午是黄金期,都在抢单选单,挑好送的接,有时平台也会派单。”某平台骑手叶强(化名)飞快刷新着手机界面,显示屏不断滚动出蓝色的新派单信息。他算了算,中午送的好能有20多单,但像这样的下雨天,生意就不太行了。
在这些外卖骑手心中,好单有几个条件:
不上楼,可打电话直接下来拿的;出餐快,没有太多堂食的;距离近,送餐方向一致的。“春熙路、川大、华西都比较好。中午是送餐黄金期,有时间限制,慢了没人要。”
另一名骑手罗俊超(化名)递过手机,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了截止到18日中午11点36分的送餐战绩榜,页面显示,排名第一的曾姓骑手已经送出31单。
< class="pgc-img">>↑截止18日中午11点36分,当日派单最多的骑手已有31单
叶强说,像川菜馆或者炸酱面馆这样的以堂食为主的店,在他们的群体里并不受欢迎。“现在接到的单子,专做外卖的比较多。接一天的话,大部分店铺都是专营外卖的,有堂子可以堂食的10个里面只有两个。”
在他们一步之遥外的风味牛排店,打破了前一小时的宁静,抽油烟机和灶炉“轰隆隆”齐齐作响,几名工作人员热火朝天地开始备餐,柜台前已经摆放好了七八个待配送快餐,用印有门店标识的白色塑料袋包裹得严严实实。
< class="pgc-img">>↑打包好的餐点放在柜台,以供骑手取餐
“中午能卖100多单。”店里的女孩没停下手中整理一次性快餐盒的工作,言简意赅地表示。经记者当日在美团外卖app上查询后发现,这家风味牛排店确实记录在册,月销5444单,评分为4.6分(满分5分),配送时间为30分钟。
优于传统堂食店铺?都不好做
在银泰城经营传统饼铺的一对东北夫妻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他们不以外卖为重心,主做路过的上班族生意,但也因房租贵,收益并不高。“(银泰城)里面租金更贵,上两万。”在他们眼里,这里吃喝商家太多,同类型的奶茶店就有30多家,除已经有知名度的品牌外,属于“谁干谁赔,10家得赔8家,门面一年换四五家。”
但专营外卖是否更具优势?在许多老板看来也不尽然。
“现在普遍的商家抽成,都挺厉害。美团饿了么一趟抽下来要四五块钱,像上午一单客人支付了11元,我只能收到7.5元。”老秦感叹了一声,“现在生意不好做。”骑手罗俊超也表示,在他进行送餐服务的诸多专营外卖的餐馆中,一年下来,很少店铺能够存活。张蕾蕾则更为担心客源,“外卖有一个缺点,不像堂食店那样可以口口相传,朋友间互相推荐,而是一般挑选就近商家。”“因为看不到店铺的实体,基本吸引不了路人,只能通过一些精美的包装来吸引顾客,当然好吃肯定还是第一位的。”张蕾蕾和李进表示,“也要学着做一些推广,经常搞活动,才有人愿意尝试。”
↑从外面看去,这些专营外卖店没有前厅
在伏龙小区,一家日销400多单的冒菜店工作人员小邓表示:
菜单设置不合理,可选择品种少,往往也是许多外卖店做垮的原因之一。“我们有七八十种套餐、单点的品种供客人选择,也交钱做过一次推广,还经常做各类满减折扣活动,生意就渐渐做起来了。”
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欠缺监管食品安全存疑
在求快求速求方便的经营理念下,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锦江区工作的白领赵女士表示,“我每次点开外卖app,如果发现商家不放实体店铺照片,或照片显示店铺在类似居民楼的地方,环境简陋,我就不愿意选择它。”成都商报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专营外卖的餐饮店确实存在让人担忧的卫生情况。小邓也坦言,“与堂食餐馆相比,专营外卖的商家,大厅卫生确实要差一些。”
但老秦认为这与是否是外卖商家没有关系,而在于老板自己的良心,“你如果认为这个饭可以稀里糊涂不讲究卫生,也可以做出来,毕竟消费者也不清楚制作过程。但我认为别谈钱,要有责任心,就算费事一点也要对卫生负责,这关键在于每个商家自己。”
成都美食文化交流与创新中心理事长暨成都美食文化促进会会长张蛟表示:
这种专营外卖餐馆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因写字楼集中,年轻人多,在南门区域更加普遍,并呈越来越多的趋势。但不管是做外卖、堂食,还是外卖+堂食,都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这是大前提。“外卖还有一个送餐环节。离开了店面,理论上它的食品安全在中间环境可能发生变化,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很难鉴定的。另外,大型的餐饮都会有留查制度,对达到一定数量的餐点必须进行留样,留食药监备查,而只做外卖的企业是不可能留样的。在监管方面,其实很多环节达不到餐饮业的基本要求。”
他认为,“互联网电商平台商家要加强自律,也要加强对互联网点餐平台的约束监管。”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陈柳行 摄影报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最近,职业餐饮网发现一批“精致小馆”火了,家家排队,60多平日营收都过万!
它们面积基本在45-100平,人均60元左右,做介于正餐和快餐之间的“简餐”!
产品包含主食、大菜、甜品、特色、凉菜啥都有,可以商务聊事、可一个人借酒浇愁、也可以供女孩子拍照发圈,做的是全场景的生意!
这种模式轻、很讨巧的“小精灵店”会不会是未来的一支餐饮“潜力股”呢?
一批“精致小店”火了,平均60平,家家日流水过万!
一说到小店,可能大家脑海里就会蹦出200平米左右的“小而美”,但是这一批“精致小馆”却是比“小而美”更迷你的“小精灵店”,面积都在60-100平上下!
店小却能解决大问题,生意特别好的店平均每日营收都在万元以上!
那么“精致小店”都是啥样的呢?
1、面积集中在60-100平,大多选址街边!
首先这一批精致小店的精髓就是要够“小”!
站在门口就能一览餐厅全貌,也就8-10张桌子,60-100平米这样的面积,属于“袖珍店”!
而且这类型的店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选址在街边,而非商场负一层,基本做的都是社区+工作餐的生意!
2、更注重服务,走“温馨式”服务风格!
以往的传统“街边小店”对于服务是什么状态?说好听点是自助式服务,说不好听点就是“没有服务,想吃啥自己去拿!”
但是既然被称为“精致小馆”,服务也是体现精致的一个点!
虽然不及海底捞的“保姆式服务”,但是“进门鞠躬问好、无限帮助茶水续杯、询问菜品口感满意度……”,这些在大店当中看似不起眼的服务,放到“小精灵”店中就是一种独家优势,让人觉得温馨!
3、爆品+40、50种产品,什么场景都能做!
这类型的店大多数都会主打一个爆品,比如全牛匠·川小馆主打乐山跷脚牛肉、村上一屋主打芒果大虾卷。
但是如果你认为他们是单品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小精灵店”选择一个引流的爆品之后,进门你会发现sku在40、50种左右,数量虽不多,但是组合搭配非常奇妙!
有适合聚餐的大菜、有给小姐妹聚会准备的甜品茶饮、有给商务工作餐准备的各类主食+凉菜套餐……打的是“全场景”的简餐市场!
4、人均30-70元,“男女老少通吃”!
由于产品品类全面,适合的场景多,所以人均也特别灵活,就比如说开13家直营店的全牛匠·川小馆!
主打“跷脚系列产品”的定价基本都是35-38元,一份跷脚牛肉+一份米饭,人均就是30多元,和一线城市快餐差不多价格。
但是产品选择上却又不像快餐那样“死板”,想吃得丰富一些,加一点夫妻肺片、狼牙土豆这些特色小食,饭后再来一杯冰粉解腻,那客单就奔着70、80元去了!
所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人均也不一样,全看顾客需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外卖做得也相当不错,如果只点酸辣粉或者面,加上配送费到手才20多元,十分灵活!
5、装修“清新、舒适”,注重体验感!
传统的“夫妻店”或者“苍蝇馆子”虽然环境堪忧,但是不少人把这个叫“接地气”,变成了这类型店的“特色”!
而别看精致小馆和他们的面积、选址相似,却十分注重装修和体验感!
比如说在北京开出43家直营店的日料品牌村上一屋,面积平均都是在100平米以下,但是却装修的“处处有景”,整体走“清新、舒适”风格,符合所有客群的审美,每个角落都“别有洞天”!
“店小也不能输了‘排面’,明档是必须有的!”
除了装修美观,这类型的店也几乎都是“明档制作”,即便店面再小也给到顾客产品的价值感!
“精致小馆”将会成为餐饮未来的又一发展趋势?
“面积小、人均灵活、投入成本低……”
我们说的“小精灵”店,未来会不会成为一大趋势呢?
1、“小且巧、投入少”,或可成为餐饮连锁新模式!
以上我们分析的“精致小店”,精致的体现主要有三方面:面积小、环境好、服务棒!
它和商场的“快时尚”完全不同,基本都选址街边,而且注重产品品质;
它也区别“夫妻店、苍蝇馆”,从小清新装修到温馨式服务,都更能打动现在的消费者;
它更不是“正餐”类型,动辄上百、上千平的面积,上百道菜,仅仅就是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概念!
而这类型的店虽然在一线城市已经有几个跑出来的品牌,连锁了几十家,但是放眼整个餐饮市场还属于“蓝海”,比如村上一屋在他80元的价格区间内的日料市场,几乎没有竞对!
精致小店或许也可以作为传统街边店升级连锁的“模版”之一!
2、发掘介于快餐与正餐之间的“简餐新蓝海”!
一直以来,食材、人工等成本都在不断飙升,但是快餐行业却一直处于“无法提客单”的瓶颈,也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而这一类的精致小馆,直接切入的就是简餐市场!人均大约60元,正餐之下、快餐之上!
而且这类店十分小巧,开店成本又比正餐低不少,一天能做到5000、6000元就是不错的成绩了, 而现在已经成功连锁的几家小店,村上一屋、全牛匠、犇逸都是万元以上的日营收成绩,这就证明“简餐模式”是一个值得深挖的“潜力股”!
(上海犇逸的两家小店,45平日买11000左右,78平18000左右!还有两家正在装修,下个月开业!)
3、产品搭配灵活,做全场景的生意
现在不少企业在开餐厅之前都会做定位,比如专注商务市场、或者专做夜宵生意。
这样做虽然十分“定制化”,有利于牢牢抓住自己的客群,但是却也无形中把自己局限在固定领域中,场景单一,很难去做全场景的生意增加盈利增长点!
而这一批的精致小店,除了选址不局限单一商圈,而是选择社区、办公楼的交汇处扩大经营场景,而且还通过灵巧的产品搭配,解决餐厅非常棘手的“全场景”问题!
比如上海的犇逸乐山跷脚牛肉,从适合聚餐的牛杂锅到一人食的各类粉面,从各种小炒和凉菜到甜品点心……包含主食、大菜、小炒、凉菜、甜品饮料这五类产品!
而且为了更好的组合搭配,不能所有菜都选重口味的,比如酸汤肥牛这样的酸味型和甜萝卜这样甜味型的产品也要加入菜单,聚会时也能满足菜品的丰富性而不单一!
产品虽不多,也就几十种,但是选取的都是品类当中老少通吃的爆款,比如夫妻肺片、香肠、冰粉等,顾客随意组合搭配就解决了餐厅全场景经营的问题!
职业餐饮网小结:
“餐饮发展了这么多年,再有“时代性”的创新已经很难了,但是‘讨巧式’的创新却大有可为!”
而近几年,这些“小精灵”们冲进了大众的视野,以“不大不小”的面积,“不高不低”的人均,“不多不少”的产品线,一切都“刚刚好”的状态,成为现在餐饮连锁品牌的又一“优秀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