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解你忧愁」万盛13家商家被抽检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337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 (2020年第11号)近期,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饼干、餐饮食品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337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 (2020年第11号)

近期,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饼干、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蜂产品、糕点、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调味品、饮料、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7类食品2337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322批次,不合格样品15批次。检测项目见附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现通告如下:

一、不合格产品情况

(一)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青江农贸市场内李和刚销售的芹菜,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二)垫江县潘代雄白酒坊标称生产的白酒,酒精度和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三)重庆市城口县葛城街道文东街余景香销售的菠菜,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四)沙坪坝区杨中群食品店销售的脆脆鲜(酱腌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五)重庆市黔江区土家新村茗人园茶厂标称生产的绿茶,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六)南川区永芳食品店销售的香蕉,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七)重庆市巴南区石滩镇升平大道5号杨星销售的黄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八)重庆市姐弟食品有限公司标称生产的冬瓜条(蜜饯),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九)重庆市武隆区红豆综合市场魏星蔬菜批发零售部D-32刘少现销售的小白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十)重庆市长寿区寒江雪饮用水厂标称生产的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十一)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街道南海城菜市场蔬菜区108-109号陈明英销售的菠菜,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十二)正阳弹子石市场张元芳销售的泡豇豆(酱腌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十三)重庆市南川区风之彩商贸有限公司南平镇销售的、重庆市宗彬食品有限公司标称生产的味道牛调味面制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十四)曾泽凤(共午商贸篆塘便民店)销售的香蕉,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十五)云阳县选清小吃店销售的麻花,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二、核查处置情况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特此通告。

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万盛经开区)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冠王养身坊 餐馆用餐饮具(一次性圆盒)、

万盛经开区猫耳食铺 餐馆用餐饮具(一次性圆盒)、招牌手工奶茶、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真美味餐饮店 餐馆用餐饮具(一次性圆盒)、酸梅汁、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王小川餐饮店 青瓜雪梨

万盛经开区果滨饮品店 金桔柠檬

万盛经开区蓝汐饮品店 黄金珍奶

万盛经开区满满的古茗餐饮店 古茗奶茶

万盛区客满餐饮店 花卷

万盛经开区绿野仙踪餐饮店 复用餐饮具(碗)

万盛经开区钢五潮客火锅串串店 复用餐饮具(碗)

万盛经开区胡炳清餐饮店 餐馆用餐饮具(一次性竹筷)

万盛经开区红红面馆 餐馆用餐饮具(一次性竹筷)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黎琴肥肠豆花餐饮店 餐馆用餐饮具(一次性竹筷)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4月13日

<>

日,央视财经频道《315在行动》栏目报道“天价武夷岩茶调查”专题,引发各界热议。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夷岩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已采取保质量、严监管措施的基础上,7月15日,通过茶叶质量评定、制茶大师评定、茶叶市场监管、茶企规范以及武夷岩茶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坚决扼制“天价茶”的六项措施,确保让广大消费者都能喝上质量可靠并且适合自己的正宗武夷岩茶。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快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叶种植到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溯体系,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严格“特级制茶工艺师”评选评定,对“没有参与茶叶加工就随意签名”的,坚决取缔“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

3、加强上架茶叶商品明码标价的监督管理,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茶叶价格动态,有效加强市场价格引导。

4、加强税收管征,对扰乱税收秩序的茶企开展税收检查、评估、税额核定,坚决打击过度炒作、误导消费、扰乱市场等行为。

5、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禁止享受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并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传媒平台公布。

6、加大“饮茶健康”理念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不同群体消费的高、中、低端茶叶产品。

回顾央视近日报道

近几年来,武夷山的岩茶,风头很足,简单的一盒茶叶,动辄就是所谓大师手工制作,著名坑口的原料,每斤上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很多消费者都在发出疑问,这些充满传说、故事连篇的天价岩茶,真的值那么多钱吗?央视315在行动的记者走进了武夷山茶区进行了调查。

在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不到一个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十几家茶叶经销店和品牌连锁店。经销的茶叶以福建产的岩茶为主,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夷岩茶。

< class="pgc-img">

本文图片均来自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

今年五月,记者在这些茶叶经销店看到,几万元甚至十万元一斤的茶叶比比皆是,最高端的茶叶卖到10万元一斤。其中一种名为“牛肉”的顶级岩茶现在越来越抢手了。

这种被简称为“牛肉”的牛栏坑肉桂,在市场上究竟有多火呢?一张顶级武夷岩茶价目表最近刷爆了茶友微信朋友圈。

< class="pgc-img">

在这张武夷岩茶采购目录中,每一款茶叶都堪称天价。其中: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每斤520万元,远香每斤48万元,瑞泉圣匠每斤38.8万元,无极每斤37.5万元,天驿古茗每斤30万元,鹤顶红每斤19.8万元。

花520万元买一斤九龙窠母树大红袍,可以在武夷山市区买10套八九十平米的大房子。这些茶叶半数以上比黄金还贵,很多都冠以大师茶的名号,茶叶这么贵能卖出去吗?

< class="pgc-img">

在采购目录中,排名第六位的鹤顶红每斤19.8万元,记者找到了这款茶叶的一家经销店。茶商却回复说:“这款茶不太好拿,要预定。现货没货。”

< class="pgc-img">

根据这些茶商的说法,这些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一斤的天价茶叶,不仅有人买,而且还轻易买不到。其中一家茶商表示,他们上个月卖了五份十万元一斤的茶叶。

< class="pgc-img">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电商网站的茶叶店铺,牛栏坑肉桂也都是其镇店之宝。

日春茶叶一款牛栏坑肉桂50克10000元,一斤10万元;孝文家茶的一款私房茶50克12000元,一斤12万元。

这些品牌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经销商,都称自己在武夷山甚至牛栏坑有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就产自那里。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茶商说,2017年,一斤牛栏坑肉桂的成本价至少六七千元。因此他们断言:批发市场上一斤五六千元以下的所谓牛肉,肯定是假的。那么六千元以上的就一定是真的吗?很多茶商都在卖牛栏坑肉桂,都在说存货不多。那么,牛栏坑到底在哪里,“牛肉”的产量究竟有多大?

武夷山市区一家茶店的店主阿青告诉315在行动记者,自己家在牛栏坑拥有一片茶园,大概有三四亩地。他三个哥哥也有茶园,加起来有15亩地。

记者提出要去看她家在牛栏坑的茶园,阿青满口答应,并说进入武夷山景区后走半小时就到了。可奇怪的是,记者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到达牛栏坑。

这时,阿青突然改口说,到牛栏坑不是半个小时,而是两个多小时。任凭记者怎样说服,阿青都表示路程太远不去了,于是打道回府。

牛栏坑到底在哪儿呢?在天心村,记者认识了村民阿兰,她说自家在牛栏坑有茶树,家里也做茶。

茶农阿兰:“牛栏坑的‘牛肉’肉桂,我们没有卖那么贵,批发都是八千块。”

< class="pgc-img">

天心村因为家家户户种茶、做茶、卖茶,也叫天心岩茶村,号称“中国岩茶村”,是牛栏坑的所有者。阿兰家的一楼是茶场,记者赶到时,茶工们正忙着做今年的新茶,茶香扑鼻而来。

阿兰家里摆放着高级评茶员执业资格证书,阿兰说,她只有小学文化,但做茶有几十年了。八岁就开始做茶,家里九代都做茶的。

< class="pgc-img">

尽管算得上是天心岩茶村的茶叶世家,阿兰却说她家在牛栏坑的茶树并不多。

茶农阿兰:“没多大面积,就是二三十棵茶树,一年就几十斤茶叶,那一片面积大概有十几亩。”

随后,阿兰带着记者去牛栏坑。天心村边上就是武夷山景区的入口,进入景区车行十多分钟后就到了一处山坡下,再步行两三分钟就进入一条沟谷。

< class="pgc-img">

这里就是被茶商视为岩茶圣地的“牛肉”原产地——牛栏坑,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沟谷。

一进牛栏坑,四处遍布的茶企广告牌立即映入眼帘,这些牌子上写的大多是某企业“牛栏坑基地”之类的字眼。

< class="pgc-img">

记者询问阿兰,挂牌子的企业是否真的是她村里的,茶农阿兰回答说有的是有的不是,有的企业她都不知道。

< class="pgc-img">

在牛栏坑,有的是几分地上插一块茶叶基地牌子,有的茶园只有两三分地大却同时插着两三个不同企业的牌子。

< class="pgc-img">

阿兰作为天心村的村民,对于牛栏坑这些广告牌上的绝大多数茶叶企业名字感到陌生,但她对这些牌子背后的秘密却了如指掌。因为她家的茶园里也曾插过别人企业的牌子,不过已经被她拔掉了。

阿兰说,插牌子的这些企业并非真的在牛栏坑拥有茶园,而是外地企业与天心村的茶农达成了合作协议,给钱就让插牌子。

茶农阿兰:“企业肯定要找一户人挂的。”

< class="pgc-img">

进了牛栏坑约一百多米后就是阿兰家的茶园,她家茶园里果然没有插一块牌子。阿兰说,原来她这块地里有一家企业给五万元插牌子三年。由于这两年没有给钱,她家就把牌子拔掉了。在牛栏坑,好几户茶农也拔掉了企业插的牌子。

天心村某茶场采茶工:“挂牌子的那些是骗人的,没挂牌子的才是真正的‘牛肉’,它只挂牌子不收茶叶”。

< class="pgc-img">

经记者测量,整个牛栏坑大约有1.5公里,最宽处也就二三十米,最窄处只容一个人通过。这条坑谷到处散落着岩石,能种茶的地方不足一半,地上插着的各种企业的广告牌至少有六七十个。

< class="pgc-img">

据村民讲,最近几年,国内近百家茶叶企业竞相在牛栏坑圈地插牌子,宣示其在牛栏坑拥有茶叶基地。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镇天心村村支书:“现在有很多,有些人不一定买茶叶,他立一个牌子或者是租出去,做宣传就是做个噱头,我在牛栏坑有基地。”

< class="pgc-img">

茶叶企业在牛栏坑拥有茶叶基地,就意味着拥有最好的岩茶原料,而牛栏坑肉桂的品质是被专家认可的。

原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评茶师 陈郁榕:牛栏坑这个地方,从地理条件来讲,属于幽谷坑涧的地貌类型,土壤风化得很好,而且四周都是岩壁还有树木,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具备了产出好品质茶叶的地貌特点。

然而,多数在牛栏坑插牌子的企业并没有在牛栏坑种茶,也很难收到牛栏坑的茶青来做茶,但是市场上却到处售卖着所谓正宗牛栏坑的肉桂。天心村村支书告诉315在行动记者,真正牛栏坑的种植面积也就三十多亩。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半小时观察】

节目最后那位茶商的一声叹息,意味深长。喝茶是一件修身养性的好事,但也是普通民众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但制造噱头,编造故事,端出所谓制茶大师,最终导致了茶叶市场上的种种乱象。天价岩茶的出现,归其根本,还是一个利字,为了挣取更多的钱。茶商,茶贩欺骗消费者的手法层出不穷,一些所谓大师,也鱼龙混杂,粉墨登场,一轮高过一轮的天价岩茶背后,真正种茶的茶农,和真正喝茶的消费者,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虚假炒作,欺骗消费者的,我们希望管理部门好好管管这些违规的商贩,我们也提醒消费者,茶叶没有天价,消费要当心骗子。

稿件来源:福建日报

平回应“武夷岩茶520万1斤”:严格“制茶大师”评定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315在行动》栏目报道“天价武夷岩茶调查”专题,引发各界热议。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夷岩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已采取保质量、严监管措施的基础上,7月15日,通过茶叶质量评定、制茶大师评定、茶叶市场监管、茶企规范以及武夷岩茶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坚决扼制“天价茶”的六项措施,确保让广大消费者都能喝上质量可靠并且适合自己的正宗武夷岩茶。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快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叶种植到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溯体系,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严格“特级制茶工艺师”评选评定,对“没有参与茶叶加工就随意签名”的,坚决取缔“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

3、加强上架茶叶商品明码标价的监督管理,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茶叶价格动态,有效加强市场价格引导。

4、加强税收管征,对扰乱税收秩序的茶企开展税收检查、评估、税额核定,坚决打击过度炒作、误导消费、扰乱市场等行为。

5、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禁止享受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并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传媒平台公布。

6、加大“饮茶健康”理念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不同群体消费的高、中、低端茶叶产品。

回顾央视近日报道

近几年来,武夷山的岩茶,风头很足,简单的一盒茶叶,动辄就是所谓大师手工制作,著名坑口的原料,每斤上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很多消费者都在发出疑问,这些充满传说、故事连篇的天价岩茶,真的值那么多钱吗?央视315在行动的记者走进了武夷山茶区进行了调查。

在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不到一个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十几家茶叶经销店和品牌连锁店。经销的茶叶以福建产的岩茶为主,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夷岩茶。

本文图片均来自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今年五月,记者在这些茶叶经销店看到,几万元甚至十万元一斤的茶叶比比皆是,最高端的茶叶卖到10万元一斤。其中一种名为“牛肉”的顶级岩茶现在越来越抢手了。

这种被简称为“牛肉”的牛栏坑肉桂,在市场上究竟有多火呢?一张顶级武夷岩茶价目表最近刷爆了茶友微信朋友圈。

在这张武夷岩茶采购目录中,每一款茶叶都堪称天价。其中: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每斤520万元,远香每斤48万元,瑞泉圣匠每斤38.8万元,无极每斤37.5万元,天驿古茗每斤30万元,鹤顶红每斤19.8万元。

花520万元买一斤九龙窠母树大红袍,可以在武夷山市区买10套八九十平米的大房子。这些茶叶半数以上比黄金还贵,很多都冠以大师茶的名号,茶叶这么贵能卖出去吗?

在采购目录中,排名第六位的鹤顶红每斤19.8万元,记者找到了这款茶叶的一家经销店。茶商却回复说:“这款茶不太好拿,要预定。现货没货。”

根据这些茶商的说法,这些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一斤的天价茶叶,不仅有人买,而且还轻易买不到。其中一家茶商表示,他们上个月卖了五份十万元一斤的茶叶。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电商网站的茶叶店铺,牛栏坑肉桂也都是其镇店之宝。

日春茶叶一款牛栏坑肉桂50克10000元,一斤10万元;孝文家茶的一款私房茶50克12000元,一斤12万元。

这些品牌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经销商,都称自己在武夷山甚至牛栏坑有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就产自那里。

茶商说,2017年,一斤牛栏坑肉桂的成本价至少六七千元。因此他们断言:批发市场上一斤五六千元以下的所谓牛肉,肯定是假的。那么六千元以上的就一定是真的吗?很多茶商都在卖牛栏坑肉桂,都在说存货不多。那么,牛栏坑到底在哪里,“牛肉”的产量究竟有多大?

武夷山市区一家茶店的店主阿青告诉315在行动记者,自己家在牛栏坑拥有一片茶园,大概有三四亩地。他三个哥哥也有茶园,加起来有15亩地。

记者提出要去看她家在牛栏坑的茶园,阿青满口答应,并说进入武夷山景区后走半小时就到了。可奇怪的是,记者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到达牛栏坑。

这时,阿青突然改口说,到牛栏坑不是半个小时,而是两个多小时。任凭记者怎样说服,阿青都表示路程太远不去了,于是打道回府。

牛栏坑到底在哪儿呢?在天心村,记者认识了村民阿兰,她说自家在牛栏坑有茶树,家里也做茶。

茶农阿兰:“牛栏坑的‘牛肉’肉桂,我们没有卖那么贵,批发都是八千块。”

天心村因为家家户户种茶、做茶、卖茶,也叫天心岩茶村,号称“中国岩茶村”,是牛栏坑的所有者。阿兰家的一楼是茶场,记者赶到时,茶工们正忙着做今年的新茶,茶香扑鼻而来。

阿兰家里摆放着高级评茶员执业资格证书,阿兰说,她只有小学文化,但做茶有几十年了。八岁就开始做茶,家里九代都做茶的。

尽管算得上是天心岩茶村的茶叶世家,阿兰却说她家在牛栏坑的茶树并不多。

茶农阿兰:“没多大面积,就是二三十棵茶树,一年就几十斤茶叶,那一片面积大概有十几亩。”

随后,阿兰带着记者去牛栏坑。天心村边上就是武夷山景区的入口,进入景区车行十多分钟后就到了一处山坡下,再步行两三分钟就进入一条沟谷。

这里就是被茶商视为岩茶圣地的“牛肉”原产地——牛栏坑,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沟谷。

一进牛栏坑,四处遍布的茶企广告牌立即映入眼帘,这些牌子上写的大多是某企业“牛栏坑基地”之类的字眼。

记者询问阿兰,挂牌子的企业是否真的是她村里的,茶农阿兰回答说有的是有的不是,有的企业她都不知道。

在牛栏坑,有的是几分地上插一块茶叶基地牌子,有的茶园只有两三分地大却同时插着两三个不同企业的牌子。

阿兰作为天心村的村民,对于牛栏坑这些广告牌上的绝大多数茶叶企业名字感到陌生,但她对这些牌子背后的秘密却了如指掌。因为她家的茶园里也曾插过别人企业的牌子,不过已经被她拔掉了。

阿兰说,插牌子的这些企业并非真的在牛栏坑拥有茶园,而是外地企业与天心村的茶农达成了合作协议,给钱就让插牌子。

茶农阿兰:“企业肯定要找一户人挂的。”

进了牛栏坑约一百多米后就是阿兰家的茶园,她家茶园里果然没有插一块牌子。阿兰说,原来她这块地里有一家企业给五万元插牌子三年。由于这两年没有给钱,她家就把牌子拔掉了。在牛栏坑,好几户茶农也拔掉了企业插的牌子。

天心村某茶场采茶工:“挂牌子的那些是骗人的,没挂牌子的才是真正的‘牛肉’,它只挂牌子不收茶叶”。

经记者测量,整个牛栏坑大约有1.5公里,最宽处也就二三十米,最窄处只容一个人通过。这条坑谷到处散落着岩石,能种茶的地方不足一半,地上插着的各种企业的广告牌至少有六七十个。

据村民讲,最近几年,国内近百家茶叶企业竞相在牛栏坑圈地插牌子,宣示其在牛栏坑拥有茶叶基地。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镇天心村村支书:“现在有很多,有些人不一定买茶叶,他立一个牌子或者是租出去,做宣传就是做个噱头,我在牛栏坑有基地。”

茶叶企业在牛栏坑拥有茶叶基地,就意味着拥有最好的岩茶原料,而牛栏坑肉桂的品质是被专家认可的。

原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评茶师 陈郁榕:牛栏坑这个地方,从地理条件来讲,属于幽谷坑涧的地貌类型,土壤风化得很好,而且四周都是岩壁还有树木,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具备了产出好品质茶叶的地貌特点。

然而,多数在牛栏坑插牌子的企业并没有在牛栏坑种茶,也很难收到牛栏坑的茶青来做茶,但是市场上却到处售卖着所谓正宗牛栏坑的肉桂。天心村村支书告诉315在行动记者,真正牛栏坑的种植面积也就三十多亩。

【半小时观察】

节目最后那位茶商的一声叹息,意味深长。喝茶是一件修身养性的好事,但也是普通民众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但制造噱头,编造故事,端出所谓制茶大师,最终导致了茶叶市场上的种种乱象。天价岩茶的出现,归其根本,还是一个利字,为了挣取更多的钱。茶商,茶贩欺骗消费者的手法层出不穷,一些所谓大师,也鱼龙混杂,粉墨登场,一轮高过一轮的天价岩茶背后,真正种茶的茶农,和真正喝茶的消费者,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虚假炒作,欺骗消费者的,我们希望管理部门好好管管这些违规的商贩,我们也提醒消费者,茶叶没有天价,消费要当心骗子。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