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手工饮料在大陆市场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多家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开设数百家甚至上千家店,但今年以来,一些品牌传出了闭店潮。据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大陆茶饮门店总数约为51.5万家,比2020年年底的37.8万家增加超过36%。今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人民币,预估至2025年将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人民币。大陆流行“新中式”,这股风潮也一路吹到手工饮料市场,孕育出像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品牌。从联商网龙舟榜今年2月底发布的茶饮品牌排行榜可见,台资品牌虽仍有三四千家门市,但已被挤到第八九名,而第一名蜜雪冰城则拥有超过2.1万家门市,第二名书亦烧仙草则有7000多家。看来,台湾手工饮料要在大陆市场上立足并不容易。
看投资段子,轻松一下:
大陆茶饮市场比赶集还热闹,台湾手工饮料想要在这个市场立足真的不容易。蜜雪冰城门店超过2.1万家,书亦烧仙草也有7000多家,台资品牌则被挤到第八九名。看来,要想在这个市场中吸睛,得跟流行“新中式”走。不信?听说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品牌就是这么火起来的。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据台湾联合新闻网6月19日报道,珍珠奶茶等饮料盛行全台,近年便利商店又发展咖啡等现冲泡饮品,路上经常人手一杯,且多为一次性材质喝完就丢、垃圾量爆增。台当局环保部门10年前调查,全台每年约用15亿个饮料杯,近期再度调查发现,2020年全台年耗将近40亿个一次性饮料杯。
报道称,市售一次性饮料杯分中杯、大杯,高度多在12至18厘米之间,若以平均高度15厘米计算,全台每年使用将近40亿个一次性饮料杯,相当于可堆出118万座台北101大楼,用量相当惊人,对环境造成重大负荷。
根据台当局环保部门最新调查,2020年全台一次性饮料杯使用状况,约有57%使用塑料材质,其次为淋膜纸占40%,剩余少数才是相对友善的生物可降解材质,但若没有妥善分类,一样会被丢进焚化炉。
报道称,以各行各业用量进一步分析,饮料店一年使用超过17亿个饮料杯,占比约为43%,全台用量最大;其次为一般摊贩,占19%;此外超商、有店面的餐饮业、早餐店用量也不少,各占10%至12%左右。
为减少一次性饮料杯用量,台环保部门4月公告修订法规,今年7月1日起饮料店、超商、大卖场、快餐店等四大连锁业者,要提供自备杯5元(1元新台币约合0.23元人民币——本网注)优惠,连锁快餐店、超商明年起也要提供循环杯。
考消息网2月22日报道据台湾“中央社”2月21日报道,岛内知名外送平台foodpanda公布2023年外送数据,台湾地区最热门的外送品为奶茶,其次是甜不辣;生鲜杂货外送部分,品牌奶茶、红茶分别为第1名和第3名,第2名为金针菇。
报道称,进一步观察台湾地区各地热门餐点,宜兰及花东地区最多人点小笼包,南部最热销的品项是米血。
观察各地外送消费习惯,台北消费者最爱订健康餐,高雄消费者最常点选加饭、加面,新北消费者订购外送的平均距离最短,台中则是晚上10时至凌晨3时的外送订单量最多。
据报道,foodpanda在2022年开启小费功能,据统计最常给小费的是金门,其次为基隆及宜兰;小费给最多的用户则住在彰化县鹿港镇,平均每单给100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3元人民币——本网注),一年送出逾7万元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