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新闻记者 姚赟
视频剪辑 向莹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2月18日晚,有微博博主晒出在北京一家餐厅扫码点餐的二维码,随后被多名网友远程下单,总额达300多万元。19日上午,该餐厅工作人员李先生回应称,网传一事系博主恶搞,目前已经更换了对应餐桌的二维码,餐厅正常营业。
北京基辅罗斯餐厅
2月18日晚上6时15分,博主“二猪”发布微博称,“今晚吃饭的桌号,太二了。”该微博的配图为北京基辅罗斯餐厅的点餐二维码,桌号有多个数字2。
不久,“二猪”又发微博称,“谁给我点了68瓶伏特加,现在饭店不让我走,已经到派出所了。”“我说菜怎么一道接着一道上,我都吃不完呢。”他晒出的订单明细包括乌克兰红菜汤、奶油蘑菇汤、战斧牛排、68瓶伏特加……此后,他在微博上称总价格为315万。其微博定位显示,地点为北京海淀区万寿路派出所。
19日上午10时30分,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的这家餐厅,门口有工作人员提醒,餐厅于11时30分开始营业。
随后,记者进入餐厅看到,店里工作人员正在收拾、整理,为营业做准备。餐厅负责人李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据餐厅员工回忆,18日中午,确实有三位男性一同到202桌用餐,其中一人疑似是网络博主“二猪”。三人点了一个套餐又加了其他菜品,共计消费四五百元。
“晚上开餐前,大约6点多,我们吧台的热敏纸开始疯狂出单。”李先生说,当时有一位女士刚在202餐桌坐下,还没开始点单,吧台就收到了大量点单信息,他们立刻为那位女士换了一个位置,并停用了202餐桌的点餐牌。
当晚,有大量网友通过“二猪”的二维码点餐,共计300多万。李先生说,这些单在点餐牌停用后都是无效的。他向记者展示的点单信息显示,19日凌晨,依旧有网友下单了意大利面、基辅奶抓饼等菜品,并备注有4位儿童。“这明显就是恶搞的,谁大半夜在餐厅吃饭。”李先生说,除了202桌,201和208桌也被人恶意下单,他们将这几桌一并停用。
点单信息显示凌晨还有人下单
201和208号桌被一并停用
19日,记者在餐厅附近扫描此前“二猪”微博的点餐二维码显示,已经不能远程点餐,相关界面显示,“亲,请到店再扫码点餐哦。”
事后,李先生认为这只是一起恶作剧。“我们没有报警,而且我们餐厅所在辖区并不归万寿路派出所管。”李先生称,博主“二猪”在微博上所说并非实情。
记者在202餐桌看到,桌面上的点餐牌的桌号、二维码均已更换。
“从昨晚到今天早上,我们电话都要被打爆了。”李先生介绍,有网友质疑餐厅和博主一同炒作,他们很委屈。李先生表示,自己开门做生意,却被人误解为炒作,影响不太好。
李先生表示,后续店方会咨询律师,看如何处理。目前,餐厅正常营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阜成门东北角一路向东到白塔寺,马路北侧的商家门口全都挂上了贴有二维码的亚克力公示牌。扫一扫这个二维码,顾客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这户商家所有信息:营业执照是否过期、是否有食品流通许可证、法人联系电话、餐厨垃圾处理合同评定星级、点赞数量、投诉意见、是否受过处罚……
“这‘扒’的可够细的,要是所有饭店都加入这个系统里,那以后到哪儿吃饭可就不用愁了。”看到记者在扫码查验手机上的信息,几名路人凑过来边看热闹,边感慨。
扫扫门口二维码 商家信息全能查
这个二维码的小程序是西城城管执法局去年上半年推动建立起来的,并于去年7月1日开始在阜内大街试行。之所以会有这个变革,源自城管局领导从一线执法人员反馈中发现的一个问题。“一线执法需要查证各种证件尤其是突查的时候,商户不一定都准备齐全,找的过程中也耽误了他们的生意。我们执法局虽然也备有存档,但不能每次查验都拿着存档去。”
执法人员不需要随身携带档案、不需要进门打扰商户;商户不需要专门接待执法人员,同时也能自觉遵守规定;顾客进店之前就能了解商户品质,三方共赢能否实现呢?西城城管局提出了解决方向,然后在全局征集办法。
时任办公室主任的周冠南首先“揭榜”。“我好几个晚上睡不着,都在琢磨这个事儿怎么解决好,突然想到了二维码,利用网络技术,应该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周冠南把自己的想法跟西城城管局领导汇报之后,得到了大力支持。西城城管局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推动这项工作:技术人员负责开发,后勤人员负责整理所有商家信息,包括历来处罚信息;文秘人员负责整理对商家的评分标准;各个城管队在辖区摸底,跟所属街道办事处汇报,请商户一起讨论评分标准,一起商谈制定公约……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App分为两级授权,商户可以查看上传维护自己证照情况、上传优惠活动信息、市民评价和相关部门的检查处罚信息等;行政管理部门可查阅商户证照信息、市民评价,上传历次执法检查数据;而所有市民都可以随时通过扫码,来查询商家各类信息并参与在线打分、评价。
这些信息又都与企业信用系统及“信用北京”共享,并接入西城区政府的“城市大脑”。“城管、工商、食药、消防,各个执法部门都可以共享这些信息,对每一个商户的评价将更全面,日常检查的时候也能尽量减少对商户正常经营的干扰。”
试行八个月执法成本下降一半
投诉率下降90%
通过街道自荐,西城城管局选定了阜内大街等三条街道来试行“扫码商户自治”。2018年7月1日,阜内大街北侧所有商户都挂上了自治公示牌,二维码印在公示牌的下方。最西头的一家商户门口,除了张贴了本店的二维码,还加挂了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看到整条街所有商户的列表,方便群众提前预知,根据喜好进行选择。
阜内大街所在的新街口街道城管队队长李杰云告诉记者,采取“商户自治”以后,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主动扫码查看商户的情况,信息透明了,对那些规范经营商户来说,相当于是一种宣传,让他们的优势更加突出。至于那些存在问题的商户,也便于督促其整顿改进,“之前有的商户觉得处罚无非是一次性的,并不影响经营。现在有了二维码,信息联网公示,对他们也是一种约束。例如饭馆,不管是食药还是安监部门曾经对其进行过处罚,都会在扫码之后,将这些不良记录呈现出来。”
试行了八个多月以来,阜内大街店外乱涂乱挂、乱停乱放等违规现象大大减少,新街口街道城管队副队长刘震宇专门统计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估算,这段时间他们的执法成本下降了50%左右,“这些商户也都互相比着,有人在外面摆个箱子,另一个就能拉个桌子,第三个人就敢支个车……不能每天都罚款吧?以前总得挨家挨户地劝,‘收一收,别在外面摆摊’‘别在门口兜售’。现在不用我们磨嘴皮子了,商户自治协会通过互相约束、提醒,占道经营从试行那天开始就彻底没了,人行道终于通畅了。”
而另外一个数字更让城管队员们开心。“从试行以后,市民投诉到96310、12345的电话量减少了90%!”刘震宇说,让他们开心的不仅仅是投诉量下降带来的工作量减少,也让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感受到了这个试点管理方式的效果,“一种管理方式,要是只是我们管理部门觉得好,不一定能推广下去。投诉量下降了,说明商户、消费者、辖区居民、行人的满意度都上升了,这确实是共赢”。
政府为评分高的商户提供更多商业资源
试点的成功也给西城城管局不少的信心,从今年开始,西城城管局将在西城全面推行二维码商户自治管理模式,并且分两个方向逐步完善App的内容。
西城城管局综合调度科陈童介绍,技术人员将把所有适用于商户管理的法规、条例、文件都录入系统,并开发出关键词搜索功能,App内接入更多的执法管理部门后,任何一个管理部门在发现违规行为的时候,都可以输入关键词搜到最恰当的处罚规定和法律依据,即便本部门没有执法权,也可以呼叫其他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置。“今后我们的联合执法将会更加便捷、规范,应对各类投诉的时候,反应也会更快,对消费者的保护也将更加全面。”
“管理也不能只是执法监督,我们想办法争取能给信用好的商户创造机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资金支持。”正是通过这大半年的实践,陈童才有了更大胆的“工作设想”。
“希望能够接入市场评价平台,评分高的商户获得更好的市场资源,这样更好地增加商户的合作意愿。”按照陈童的设想,在不影响正常营商环境的情况下,把通过这个App收集的对商户的反馈,纳入目前运行的商业评价体系,从而能让商户获得更好的资源支持——评级高的商户可能获得更优惠的金融服务和外卖平台上更优的推广位置。
今年,西城城管局准备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这个新的管理方式。西城城管局局长魏九红说,“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二维码商户自治将是2019年重点工作之一,这一系列工作是为了实现街巷环境秩序共管共治共赢的良好局面,真正让商户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治。”
<>民晚报讯(通讯员 秦纲 记者 江跃中)两男子合谋选取奶茶店、小食店等小型商家,利用个人微信“收款二维码”贴纸覆盖商家收款码,盗取商户营业额。近日,青浦警方经缜密侦查,破获一起新型系列盗窃案。
今年3月7日,市民王先生来到青浦公安分局练塘派出所报案。原来,王先生在练塘镇贞溪北路上开设了一家饭店,3月6日上午11时许,当其在给顾客结账时发现,顾客通过扫描收银台上收款二维码支付了餐费后,自己却并没有收到钱款。仔细查看后,王先生发现原本自己贴的收款二维码上,竟被人用其他二维码的贴纸覆盖了。
图说:犯罪嫌疑人在饭店作案时,被监控拍到。青浦警方提供
民警通过调取视频监控以及对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收款二维码进行调查,很快发现男子叶某、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3月13日晚上10时许,经周密部署,民警在松江区中山中路将犯罪嫌疑人叶某、邵某抓获归案。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叶某交代,其利用手机号码注册微信账号并开通微信钱包功能,将自己的收款二维码截图保存并制作成贴纸。随后,伙同犯罪嫌疑人邵某伺机选取奶茶店、小食店等小型商铺,如发现店内未开通收款到账语音提醒,便由一人引开店主注意,另一人将自己的收款二维码贴纸覆盖在商家收款二维码上,以此方式窃取商家营业款。从今年1月起,2人多次流窜于松江区和青浦区,共窃取20余家店铺,涉案金额5000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叶某、邵某因涉嫌盗窃罪被青浦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许多商户扫码支付收款后未及时查询钱款到账情况,又或者未开通支付钱款到账语音提醒,导致发现二维码被调包覆盖已经损失多笔、甚至多日的营业款。同时,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商户在发现收款二维码被他人调包覆盖后,因损失较小并未及时报案。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商家,要定期检查自己的收款二维码是否被调包,或者将收款二维码置放于不易被犯罪嫌疑人有机会接触调包的位置,并及时开通到账提醒,避免给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