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4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为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规范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销售猪肉类产品行为告知书。告知书明确,生猪肉品应摘除、修割及处理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结和病变组织。场内猪肉经营者应以签订收购协议、建立销售台账等方式加强追溯管理,严禁非食用部分等不合格产品流入食品生产与餐饮环节。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告知各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场内猪肉经营者,生猪肉品应摘除、修割及处理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结和病变组织。未进行处理的肉品及剔除的非食用部分为不合格产品,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用于加工销售。场内猪肉经营者不得采购、销售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猪肉类产品。采购时应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索取并留存进货凭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等证明文件,进货凭证内容包括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并核对供货者等有关信息,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场内猪肉经营者将生猪剔除的非食用部分销售给专门从事的收购者(收购非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应以签订收购协议、建立销售台账等方式加强追溯管理,严禁非食用部分等不合格产品流入食品生产与餐饮环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严格履行入场查验义务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查验进货凭证和合格证明文件,并加强对入场专门从事收购生猪剔除的非食用部分收购者的管理,查看收购者的资质证明,做好人员登记,加强对场内经营者的宣传教育,监督猪肉经营者不得将非食用部分销售给来历不明人员。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凡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违法销售不合格猪肉类产品的,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依法查处,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2月16日,全市召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和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动员会,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18年起,合肥市区包括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在内的8大区域将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同时,全市启动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居民住宅楼内的餐饮经营户全部关闭。
全市1.3万余餐饮经营户2000多家建在居民楼里
合肥市环保局一组数据显示,合肥市共13000余户餐饮经营户,其中建在居民楼里2000多家。今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合肥餐饮油烟污染投诉占总投诉量的30%,油烟扰民已经被很多市民投诉。
为进一步规范餐饮业行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加强餐饮业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合肥市制定了《合肥市城市建成区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并于12月15日正式下发。
合肥市以"三个一批"(依法关闭一批、停业整治一批、完善手续一批)为主要内容,对建成区范围内餐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露天餐饮(含烧烤)摊点油烟污染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改善全市大气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
住宅底商餐饮店
设立在居民住宅楼内的餐饮经营户全部关闭
根据《方案》,本次整治主要是对合肥市主城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主城区开发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高新区)建成区范围内的餐饮业油烟整治工作。
不设厨房的兑制冷热饮品、零售烧卤熟肉食品、食品复热的餐饮场所;不设炒炉和无煎、炒、炸、烤等产生油烟、异味和废气制作工序的甜品、炖品、西式糕点、中式面点等餐饮场所不在本次整治范围内。
合肥市对设立在居民住宅楼内的餐饮经营户;露天炭火烧烤摊点、流动摊点、倚门设摊等烧烤经营,擅自设置的摊群点全部关闭。
2009年3月1日《合肥市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42号)施行之前在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设立,后经改建、扩建的餐饮经营户需要关闭。(设立日期原则上以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时间为准)
2009年3月1日之后在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设立的餐饮经营户需要关闭。
露天烧烤
年底前初步确定整改治理和关闭对象
由于涉及面广、任务重,本次专项清理整治持续约一年时间,从本月15日起,到2018年底结束。具体分为调查摸底、动员部署、清理整治3个阶段:
一是调查摸底、确定对象阶段(2017年12月15-2017年12月31日)。
二是动员部署、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12月15-2017年12月31日)。
三是清理整治、监督落实阶段(2018年1月1-2018年12月31日)。
从2017年12月15日-12月31日是调查摸底、确定对象阶段和动员部署、宣传发动阶段。
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力量对清理整治范围内的餐饮经营户和摊群点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梳理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建立工作台帐,初步确定整改治理和关闭对象,并填写《合肥市城市建成区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摸底调查表》(于2017年12月25日前报市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整治办"。)
>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必须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农村集体聚餐菜单应提前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审查、餐饮具、容器、工具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3月25日,记者从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有效预防农村集体聚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局发布举办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具体要求。
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必须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倡导农村疫情防控期间不聚餐,倡议“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庆典免办”。加工制作场地应清洁卫生,远离禽畜圈、厕所等污染源。厨房要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和冷藏设施。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应当主动到其所在的乡(镇、街道)食安办进行备案,必须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患有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及帮厨工作。
农村集体聚餐菜单应提前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审查
农村集体聚餐菜单应提前报送指导人员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审查,审查后不得随意更改。采购食品原材料的渠道要正规,采购时要索票索证并妥善保存。严禁采购“三无”食品和有毒有害或非食用物质;严禁采购腐烂变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严禁采购野生蘑菇、四季豆、鲜黄花菜、发芽土豆和散装熟卤食;严禁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
餐饮具、容器、工具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加工用容器、工具要做到生熟分开;原料要与成品分开;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加工应烧熟煮透,不得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工制作凉菜卤菜必须有专门场所、专用工具和容器。凉菜卤菜现做现食。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农村集体聚餐要进行食品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存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每个品种的份量不少于125克,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管好农药、鼠药、有毒化学物品等,防止化学性食物中毒。
就餐人员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举办者应及时将病人送医院救治,同时上报村(居)民委员会,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保护好现场,等待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梅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