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从何时开始,老台北如雨后春笋般在杭州疯狂蔓延,不同于一些爆红后迅速衰落的品牌,老台北直到现在依然是人们挂在口中,念念不忘的奶茶。
我们有很多做饮品的商户朋友,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老台北是避不开的话题,为什么老台北这么火?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小北今天就在这里做一解答,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 class="pgc-img">>01
口味:总是在朋友圈被人安利老台北好喝
小北虽说不是资深奶茶爱好者,倒也尝过不下二十家奶茶了吧。奶茶店那么多,其实口味好坏区别真心不大,主要还是在于客人的个人口味选择上。没有哪家奶茶店的口味好到独霸一方,能够将流量全部吸引过来。
但是真的口味可以不那么重视吗?非也,就街边奶茶店来说,老台北的口味和品质可以算得上中上水准,从微信朋友圈长时间有人自发安利老台北好喝可见其口味不会差。
< class="pgc-img">>02
定价:老台北品牌定位亲民,人均 13 RMB
不论做什么餐饮类,定价绝对不是一拍脑门想卖多少就卖多少的。需要对自身领域内的所有对标品牌进行数据分析,再进行决策。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可知,目前主要的连锁奶茶如“四云奶盖贡茶”人均在 18 元左右,“COCO”人均在 12 左右,“快乐柠檬”人均在 13 左右......“老台北”将自己定位在人均 13 左右。
价格亲民,15 块以下的价格就能喝到一杯通常在 18 左右的奶盖,并且老台北还提供免费添加珍珠、波霸、椰果、红豆等配料。在其口味保证的前提下,何乐不为呢?
< class="pgc-img">>03
选址:周边高校、写字楼居多,临近地铁口
选址选得好,就如在战场中占据了有利地形,取得先天优势。选址选得差,后天花再多的精力在运营、推广上,往往也是无力回天。
新开了一个大商场,争破头去搞了个店铺,最后发现新商场死气沉沉.....盲目进入新商场是一个比较大的雷区,慎踩。
回头看老台北的选址,有没有发现老台北的店,总是突然插入到某一个成熟的商圈,或许刚开始盘下这间铺子的成本略高,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老台北的周边,往往有众多写字楼和高校,并且大多离地铁站也不远。这是为了逼近老台北定位的消费人群:正在工作的年轻白领和潮流的大学生群体。她们正是奶茶的消费主力军。
< class="pgc-img">>04
运营能力:单店加盟模式,老板亲自管理老台北
一炮而响并且有了一定口碑后,如何持续输出扩张版图,同时还能保持良好口碑是对管理者的重大考验。稍有不慎便会折戟沉沙,近几年疯狂扩张又陆续关店的品牌不在少数。
老台北的加盟模式是单店加盟,加盟的老板亲自管理一家店,老台北总部对于加盟商的产品培训和管理培训非常到位,对人员素质要求也极高。老台北总部对于一个城市加盟店数量也会有控制,绝不盲目扩张,可持续发展才是发展之道。目前上海就因门店较多已经移除于可加盟范围之外。
< class="pgc-img">>05
服务:四百多家店服务统一,员工始终热情洋溢
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是迅速扩张常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导致口碑下降的致命点,当门店越来越多,如何做好服务是重中之重。
小北要说一点,不论去哪个地方的老台北,一个迷人的微笑,热情洋溢的老台北服务总能让人心情愉悦,至少排队的时候也没那么焦急。
真正的服务到位,不仅仅是直营店到位,而是到了大规模的时候还能够始终如一,这又是对于管理者的一个考验,也间接说明了盲目扩张的隐患。
< class="pgc-img">>06
深谙消费者心理:把握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形成品牌势能
为什么大家都说老台北这么火爆,直接感知来源于老台北门前总有人排队,再经过社交媒体反复发酵,自然形成了老台北很火的认知。
殊不知老台北的排队现象,其实是老台北精心策划的营销方式,利用从众心理,形成品牌势能。COCO 一杯奶茶的成品时间在 40 - 50 秒之内,而老台北则需要 3 分钟左右,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了“动线”这个概念(在此不便展开,有兴趣的可去二条查看老台北“动线”设计的目的所在。)
最 后
老台北的成功绝非偶然,在借鉴经验的同时,千万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成功总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品质和口味仍然是做餐饮的根本所在,试问不好吃的东西,包装得再好会有人买单吗?
>湾手抓饼、台湾珍珠奶茶、台湾炸鸡排、台湾烤肠......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深入,如今在大陆随处可见各种“来自台湾的美食”。但是,这些“台湾XXX”是否都起源台湾?为什么连土生土长的台湾同胞,看到大陆如此多的“台湾XXX”都要诧异一下,然后默默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假台湾人呢?
“台湾手抓饼”原来是“天津葱抓饼”
风靡大陆的“台湾手抓饼”。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陆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开始流行一种叫“台湾手抓饼”的食物。摊贩推一辆早餐车站在路旁,锅铲和铁板煎台叮当碰撞的声音,夹杂着葱油的香气,用听觉和嗅觉刺激着来往的行人。摊贩利落地将鸡蛋摊到饼面上,再夹上一大片火腿或生菜,一份外酥里嫩,飘着葱油和面筋香气的“台湾手抓饼”就出锅了。
可是钟爱“台湾手抓饼”的你,如果想去台湾吃正宗的手抓饼,可能要失望了。其实在台湾的大街上并没有“台湾手抓饼”,而是“天津葱抓饼”。2004年,台湾的“天津葱抓饼”在台湾夜市被发现,后从台湾引进至内地。之后,台湾的“天津葱抓饼”就成了如今风靡大陆的“台湾手抓饼”。
台式烤肠不是台湾烤香肠
在大陆见到的台式烤肠,就是那种在烤肠机上转呀转,等熟了后拿根竹签一穿,举在手里就可以吃的香肠。
在大陆见到的“台式烤肠”有可能是这样的。图片源自网络
真正的台湾烤香肠是这样的。图片源自网络
台式烤肠这个“式”字用的好,因为台式烤肠只是借用了台湾的名气,其实跟台湾的烤香肠并不是一回事。根据台湾网友总结的经验,台湾的烤香肠与大陆的台式烤肠有本质上的不同:烹调技术上,台湾的烤香肠真的是烤出来的,用的都是明火;肉质上,台式烤肠类似热狗,肉含量不多,多是淀粉,热一热就能吃。而地道的台湾烤香肠肉质粗细与绞肉类似,有明显的吃肉的口感。
“台湾炸鸡排”很难做出正宗味
近两年,台湾炸鸡排这种分量扎实、价格适中的小吃在大陆很是流行。一些知名商业街上都能够看到打着台湾炸鸡排标识的小店。但是别看都打着“正宗台湾炸鸡排”的旗号,很可能你吃的是假“台湾鸡排”,因为真正的台湾鸡排腌制技术多是独家秘方,绝不外传,模仿者很难做出正宗台湾鸡排的味道。
如果想吃正宗的台湾炸鸡排,可以去台湾的夜市及市集小巷寻觅。早些年,台湾当地的商家利用独特的鸡肉腌制技术和碳烤方法制作炸鸡排,其后风靡岛内。从成品来看,正宗台湾鸡排表皮蓬松,入口香而不腻、酥脆爽口,咬上一口,就能感觉到一股清新的鲜嫩多汁鸡肉香味融化在口中,回荡于唇齿之间。
台湾珍珠奶茶不是冲剂饮料
如今在大陆,珍珠奶茶已经遍地开花。我们喝到的珍珠奶茶是这样的:街边小店里,墙边排满了一个个整齐的塑料透明盒子,里面装着各种颜色和口味的粉末。店家用勺子将粉末舀进杯子里,倒进五颜六色的“珍珠”,再冲进水,最后用塑封机封上口,摇摇均匀,插上吸管,一杯香甜的珍珠奶茶就变出来了。
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大陆,珍珠奶茶被认为就是一种冲调出来的饮品。但其实,正宗的台湾珍珠奶茶并没有如此简单。
奶茶不是台湾独有,但珍珠奶茶却是台湾人的首创。台湾奶茶大体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口味和派系,一种是用绿茶做基底的,另一种是用乌龙茶做基底,两者口味不同。以绿茶为基底的奶茶,比较受台中、台南、高雄一带居民喜爱;而以乌龙茶为基底的奶茶,比较合适台北、新竹一带居民的口味。一粒粒黑色珍珠是木薯制成的大小粉圆,要Q弹有咬劲,方是上品。从琥珀色的奶茶里将珍珠和奶一起吸入口中,奶味飘香,茶味悠然。(赵凤艳综合整理)
少有人能从四川人的“不辣”骗局中逃脱。四川人和朋友吃饭的时候常常一边热情地说,不辣,快吃嘛;一边往自己的碗里再加一勺辣椒。“真哩不辣,不豁你,你sang嘛!”(真的不辣,你吃嘛!)说完后自己立刻尝了一口,并再强调一句:“是不是不辣嘛!”
藤椒钵钵鸡。刘忠俊 摄
红油钵钵鸡。刘忠俊 摄
作为吃辣界的“标兵”,四川人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辣不欢。不过,让人“惊悚”的是,四川人已经把吃辣的“魔爪”伸向了甜品界!在成都,近年来各种和辣椒搭配的新奇食物层出不穷,引得人们纷纷前往打卡尝鲜。
四川火锅。廖雪芝 摄
苦与辣的碰撞:外国大叔在黑巧克力中融入“川味”
将辣椒粉、黄油与黑巧克力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揉搓成巧克力球,精准控制每一颗巧克力球在16克左右,最后裹上一层巧克力粉……你能想象出辣味巧克力的味道吗?
辣味巧克力。陈选斌 摄
这其实是50岁的外国大叔谷丰用他在四川生活了八年的“川味”体验结合瑞士巧克力制作技术做出的辣味巧克力。谷丰出生于瑞士,成长于巴西,拥有着瑞士和巴西双国籍。2011年,谷丰作为留学生带着妻儿来到成都并在西南民族大学学习汉语。
谷丰正在打包甜点。陈选斌 摄
2016年,谷丰开了一间西餐厅并且推出了他自创的辣味巧克力。“因为我是从瑞士来的,瑞士巧克力很出名,而四川人又很喜欢吃辣,所以我就把两者结合起来了。”谷丰用流利的汉语说,其中甚至还夹杂着几句四川话。谷丰选择用黑巧克力与辣椒粉搭配是因为黑巧克力的苦味与辣味是可以共处的,而牛奶巧克力的甜则会与辣相冲,辣味巧克力尝起来的第一口有点苦,第二口就是辣味了。
麻辣牛肉汤圆“暗黑”来袭
虽然南北方对汤圆或者元宵的做法不同,但大家吃的大多是甜馅儿的,或者配以甜米酒食用,可能还有人吃过肉馅儿的汤圆。但是,这款麻辣牛肉味的汤圆你吃过吗?
麻辣牛肉汤圆。吕杨 摄
在四川成都还有这么一家牛羊杂粉店,最受顾客欢迎的是居然是老板秘制的麻辣牛肉汤圆!这款被老板自己定位为“暗黑风”系列的麻辣牛肉汤圆是用现炒蛋花,加上熬制的牛骨汤和麻辣牛肉臊子搭配的小汤圆。顾客食用时,还可以加一些酸菜、香菜等调料,再浇上辣椒油和辣椒酱。老板表示,醪糟汤圆、红糖汤圆、肉汤圆吃够了,就尝尝特色川味汤圆。
麻辣牛肉汤圆。吕杨 摄
又是“黑暗料理” 火锅酸奶了解一下?
近日,成都春熙路三圣街一家酸奶饮品店还发明了火锅酸奶。据店家介绍,火锅酸奶是将原味酸奶外形呈现为火锅底料形状,加入火锅的精髓香料和辣椒,让酸奶和香料融合得刚刚好,入口酸甜中带一丝的麻辣,让美食爱好者体验新奇的味觉感受。
年轻人纷纷打卡火锅酸奶。安源 摄
品尝火锅酸奶。安源 摄
台湾与四川味道的“碰撞” 新晋“网红”火锅珍奶来了
在杯壁涂抹辣椒酱,浇上红糖熬煮的珍珠,铺一层四川冰粉,放进石榴与鲜奶混合的冰沙,最后倒入奶茶……台湾大叔李文成在位于成都花照壁街的一家奶茶店熟练做好一杯特制“火锅珍奶”,笑着端到几位年轻顾客面前。
火锅珍奶。陈选斌 摄
52岁的李文成二十年前从台湾新北市来到大陆打拼,并于2007年在广州的一家台湾奶茶店与四川妻子相遇。2018年,李文成与妻子从台湾来到四川,开了这家融合了川台特色的奶茶店。
“火锅是四川人的信仰,在还没开店时我就在思考,如何在成都用一杯奶茶体现四川火锅文化。”李文成回忆,为了让“火锅珍奶”有辣味、接地气,在味道上又不突兀,它的辣椒酱由一种台湾甜椒和两种四川辣椒综合调制而成,在尝试了四川双流草莓、安岳柠檬、龙泉葡萄后,他选择了在这杯奶茶中加入凉山石榴汁和四川冰粉,后者是在台湾眷村长大的他最常听四川籍老兵提起的食物。
火锅珍奶。贺劭清 摄
“火锅珍奶”推出后大受好评,甚至还有台湾学生从台北来到奶茶店应聘。“当你没有热爱这片土地的时候,你是没办法做出这座城市的人们喜欢的东西。”李文成说,别人都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自己的梦想就是在这座城市,做一杯留住城市记忆、游子乡愁,带不走的“川味”奶茶。
除了这些之外,四川还出现了火锅蛋糕、红油冰淇淋等新奇甜品。
火锅蛋糕。钟欣 摄
红油冰淇淋。段正阳 摄
不得不说,辣椒和各种甜品的“碰撞”,给“吃货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看了这些“黑暗料理”后,
网友们不淡定了:
@何花花:居然看饿了!四川究竟还有什么吃的不能加辣!
@吼吼吼吼虎:我的屁股感觉已经受不了了,不要再说了!
@毓加的萨摩耶:惹不起惹不起!
@乌托屯:甜品里加辣椒是我想象不出的!
@空想世界:火锅加巧克力,双层发胖,你值得拥有!
@不太老:嚯哟,想想味道就刺激!
这些甜品里有你想尝试的吗?
作者:尧欣雨、何佳欣、贺劭清、陈选斌、吕杨、安源
责编:秦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