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最想做什么?”回家前,宁波援汉医疗队队员史偶苏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去看我阿妈,我想死她了!”她一直这么回答。
“就是妈妈?”在象山休养的最后一晚,她收拾行李时,记者随口多问了一句。
“是比妈妈更亲的人!”她叠衣服的手停了下来,嘴角泛起笑意,眼里多了神采,“是她把我带出大山,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成为白衣天使,她还是我的导师、闺蜜、精神支柱……”
4月16日,结束休整的第二天,记者陪史偶苏去看了她的阿妈。久别重逢的她们坐在一起,细细碎碎地聊起这段两代医护人员之间的“母女”情缘。
27年,点滴往事,打动人心。
在武汉时,史偶苏和阿妈的微信聊天记录
领她走出大山的阿妈
第一次见阿妈的时候,史偶苏10岁,是余姚大岚镇上马村一个贫困农家的女孩。
深山里的孩子出去一趟不容易,她天不亮就出发了,踩着星光翻过一座山,在大路口等过路车,坐到宁波南站,再转车镇海。一个人,捏着信封边走边问,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镇海区中医院。
“我找朱啼祖!”她对门卫大爷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心砰砰直跳。
那时,这位叫朱啼祖的女医生通过“希望工程”和史偶苏结对已两年,因为朱医生定期汇来的学费,偶苏得以继续学业,两人一直有书信联系。四年级暑假,偶苏收到了朱医生的邀请:“来镇海我家玩!”
多年后,两人和记者说起初遇的场景时都无比感慨:
朱啼祖说没想到这姑娘人小胆大,会一个人跑来,看着瘦瘦小小的偶苏满头大汗站在那里,心不由一热;
而史偶苏没想到的是,当时已50多岁的朱医生那么好看,卷发,大眼睛,白大褂里面的碎花长裙衬得她肤白似雪,身材纤纤。
“这是您女儿啊?”很多同事都这么问。
“我小女儿!”朱啼祖亲热地揽着偶苏的肩。
“阿妈!”史偶苏就这样叫上了。
史偶苏和阿妈在一起。记者 崔引 摄
阿妈成长在一个和她完全不一样的家庭,也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门——
阿妈家的木地板亮得能照出人影,她总忍不住想在上面滑滑梯;
阿妈家的餐桌很丰盛,她在那第一次吃到了虾蛄、梭子蟹这样的海鲜;
阿妈注重穿衣搭配,常给她买衣服,说“女孩就要漂漂亮亮的”……
头几次去,她拘束地坐着。阿妈笑着递来扫帚,“你看地上脏了,帮我扫下好吗?”她很高兴能有事做。
阿妈说:“平时多留意,想想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自己也挺开心的对吧?”这话让她受益匪浅,尤其在成为护士之后。
在阿妈的引导下,这个山里的孩子视野越来越开阔,生活越来越明亮,待人接物逐渐得体自如。她从家门口的村小,考上镇里的初中,又进了余姚市区的高中。当高考越来越近时,阿妈就是她的精神支柱。
那时候,60多岁的阿妈和青春期的偶苏无话不说,还一起分享少女的心事:“我也是你这么大过来的,真喜欢上了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填志愿的时候,史偶苏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打算,唯一确定的是想成为阿妈那样的人,于是填了“温州医学院”。录取通知书,让她走出了大山。
2013年,史偶苏带阿爸阿妈参观自己的母校。(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朱啼祖退休前是当地有名的骨伤科中医,史偶苏从小就喜欢看阿妈帮人看病。
总有那么多人排着队来找阿妈,他们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赶来,把一本本揉搓得不像样子的病历手册用沾了唾沫的手指一页页捻开给她看,他们叫“朱医师”的时候眼里充满依赖和期待,在她写病历时帮忙按着纸角怕风吹乱……
坐在诊室角落里的史偶苏觉得,阿妈真是太厉害了。
阿妈总是笑眯眯地说“不要急”,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哪怕是可笑的、微不足道的顾虑,然后细声细语地解释叮嘱,还不厌其烦地把注意点逐项写下来。
现在想来,记忆中的那些场景一直影响着史偶苏。
她毕业后成为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的护士,换上工作服,面对患者的目光,她常常在自己身上找到阿妈的影子,连说“不要急”的语调都和阿妈一样;
她也擅长和患者沟通,上班先进病房挨个儿打招呼,下班前再交代一遍,怕人记不住,也一条条写好打印出来交到人手里。阿妈说过,患者没有专业基础,你说十分,他未必记住五分,不要觉得重复,也不要怕麻烦。
作为宁波市优秀护士、医院的优秀党员,爱笑、嘴甜、待人亲亲热热的史偶苏人见人爱。她和阿妈一样,一副热心肠,遇到有困难的人会慷慨解囊。
母女俩曾一起长期帮助过一位患者,但他治愈后失联了。朱啼祖宽厚一笑:“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想别人记住我们。”
史偶苏的印象中,阿妈从来没有发火或抱怨的时候,遇到再大的事也随和淡然。
两人一起在小区散步。记者 崔引 摄
偶苏高考时,朱啼祖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手术后保住了命,但医生说再站起来很难。朱啼祖不想让刚上大学的偶苏担心,只给她打钱,不让她来。
偶苏很久以后才知道,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那时刚退休的阿妈辞了医院返聘的岗位,回家照顾阿爸,一晃十多年。她的针炙挺有效,阿爸渐渐地又会走了,只是记忆力大不如前,和他说的话转头就忘。阿妈就一遍又一遍地说,像叮嘱她的病人一样,细声细语,耐心温和。
“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没有办法,但有的时候,百分百努力,就会有转机。哪怕一线希望,也要尽心尽力。”她这样教偶苏。
偶苏报名去武汉时,想到的也是这句话。
真正的母女
两个多月后,史偶苏回来了。结束休养的第二天,她就去看阿妈,抱着一大束花。阿妈喜欢花。
阿妈最喜欢鲜花。崔引摄
她们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史偶苏对记者说:“你别觉得肉麻啊,我们平时就这样的。”
朱啼祖削好苹果,一边喂到女儿嘴里,一边笑:“她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弄吃的,小菜也烧不好,每次来都是我弄给她吃,她喜欢吃肉。”
阿妈给偶苏喂苹果,这是她们的日常。记者 崔引 摄
史偶苏瘦了4公斤,脸小了一圈,阿妈很心疼,思量着准备做红烧肉、糖醋排骨和牛排。
“她出发去武汉的时候,朋友圈屏蔽了我,是我儿子看到告诉我的,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朱啼祖说,“我真舍不得呀,可这种时候,她是医护人员,是党员,应该去的。”
朱啼祖天天盯着手机,“不看不放心,看了胆战心惊”,她知道开始的时候武汉防护物资紧缺,知道穿上防护服就要不吃不喝一天,知道孩子们零晨两点去上班,在公交车上唱《歌唱祖国》,她心疼地掉了眼泪。她也曾是医护人员,新闻里“应收尽收”四个字,让她更理解女儿的职责所在。
她心情复杂地给女儿写信,“你不怕,可我害怕,你叫我放心,我怎能放心?”但又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我为你骄傲,等你胜利归来!”
阿妈给史偶苏写的信,手写下来再用手机拍好微信传给她。
史偶苏在微信里告诉阿妈,他们吃得好,住得也好,还有人送来她喜欢的小龙虾和奶茶。她把堆着零食的桌子拍照给阿妈看,每次视频都笑得一脸轻松。
她从来不提的是,到武汉的第二天就淋了雨,受惊引起咳嗽发烧;曾经一个晚上吃3颗安眠药也无法入睡……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自己活蹦乱跳地回来了。
史偶苏陪阿妈聊天。记者 崔引 摄
她把脑袋歪在阿妈肩上:“又可以陪着你了,真好。”
两人的头靠在一起。越来越相似的眉眼和神情让人相信,27年的相依已把她们变成了真正的母女,一种力量正代代相传。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樊卓婧
来源:宁波晚报
< class="pgc-img">>眠
失眠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它会使本身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患冠心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高!对于已经有冠心病的人来说,如果长期失眠,那么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也会增加。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刘红旭主任,带来被视为院内方的代茶饮,帮您解决失眠问题。
失眠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不适症状,而冠心病患者合并失眠的几率高达70%,失眠会使冠心病加重,甚至引起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从临床上看,失眠有两个常见的证型:心胆气虚型和痰热扰心型,对付它们分别有两个古方和两个代茶饮,大家可以对症使用。
第一个常见的证型是心胆气虚。很多人觉得心和胆是两个没有关系的脏腑,实际上,它们通过肝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容易出现心胆气虚的情况。
丁阿姨
68岁,长期失眠,难入睡、容易惊醒、出虚汗乏力,半年前突然出现左侧胸痛,有压迫感,多次出现,到医院检查血管有钙化,冠状动脉堵塞75%以上,安装支架后症状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心脏不适,刘主任认为这是心胆气虚引起的失眠,失眠又导致冠心病加重。
从五脏关系上来说,肝为心之母,肝的功能强健能助长心的功能,而肝又与胆相表里,精血互通,关系就更加密切,通过“中间人”肝,心和胆也产生了密切联系。
从五脏功能上来说,心主血,也有心气,而肝藏血,肝之气却藏于胆,因此心胆在气机上也会相互联系。
//心胆气虚的典型表现:
1、胸痛时发作、动则更甚
2、心悸自汗、气短声微
3、善惊易恐、倦怠乏力、食少纳呆
4、舌质淡胖、舌苔薄白
中医针对冠心病伴失眠的患者,除了要治疗冠心病,还要针对失眠的证型进行治疗,刘主任带来了一个可以治疗心胆气虚的古方——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
清代《医学新悟》
【组成】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
【功效】补气、镇惊、安神
如果失眠还比较轻,只是偶有心脏不适的症状,可以用一个被视为北京中医医院院内方的代茶饮。
补气养血宁心茶
所谓院内方是集院内多位名老中医的经验所形成的经验方,而这个代茶饮方子小、口味好,心胆气虚的失眠患者可以直接使用,且坚持喝一段时间,可以有效改善失眠。
【组成】大枣10g、酸枣仁10g、百合10g、乌梅10克、生山楂10g、合欢花10g
【用法】除了合欢花之外,其它药物先煎煮5~10分钟,后加入合欢花闷泡几分钟就可以了。
大枣补气养血,生山楂消食导滞、活血化瘀,酸枣仁、百合、乌梅、合欢花都是养血宁心安神的。这几味药合在一起每天代茶饮用,对失眠同时有心胆气虚症状的人,有很好的的调理作用。
除了心胆气虚之外,失眠还有一个常见的证型是痰热扰心。
刘主任的一位患者
因为心脏病的症状严重了就诊,胸闷胸痛,追溯病史发现他过年期间大鱼大肉吃得太多,痰热内生,扰动心神,导致严重失眠,进一步诱发心脏病加重。
//痰热扰心的典型症状:
1、胸痛以闷为主,痛感相对较轻
2、形体多肥胖、痰多气短、肢体沉重
3、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发作
4、胸闷脘痞,心烦失眠多梦
5、口干苦、泛恶心嗳气
6、或伴有头重、目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刘主任给大家介绍了一个临床治疗痰热扰心型失眠的古方——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
《六因条辨》
【组成】川黄连、竹茹、枳实、半夏、炙甘草、陈皮、生姜、茯苓
【功效】清热化痰
他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适合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茶饮方。
清热化痰饮
【组成】生山楂10g、橘红6g、莲子心5g、决明子10g
【用法】共同煎煮5~10分钟,代茶频频饮用即可。
生山楂消食导滞同时能化痰,橘红止咳化痰效果好,莲子心清心热,决明子消食导滞化痰。这四味药放在一起对痰热扰心引起的轻症失眠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两个代茶饮都是针对轻症失眠的患者,如果喝一段时间症状没有改善,建议到医院针对性调理。
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的茶叶博览会上,消费者正在品茶。 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我国饮茶场景与方式创新性、多元化增强,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仍呈现“小、散、乱”局面,其背后原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升茶产业标准化水平?怎样培育茶品牌?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喝茶越来越流行
越来越多个性化、时尚化的茶产品与服务被推出,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茶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也大,泡上一杯清茶,有助于放松身心。和碳酸饮料相比,喝茶更健康更舒适。”在北京马连道路,整个街道都是茶叶展示及交易区。正在一家茶店选茶的冯建波告诉记者,自己养成喝茶习惯已有5年了,只要新茶上市都会买一些。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加工、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截至2018年底,我国茶园总面积近4400万亩,种植规模全球第一,干毛茶产量260多万吨,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绿、红、青、黑、白、黄六大茶类的国家。去年,全国茶叶销量191万吨,销售额2661亿元。不仅中老年人爱饮茶,喝茶在年轻人的生活休闲、商务交往中也越来越流行。
茶饮渐成新“食尚”,除了所蕴含的“茶疗养生”的健康价值、“应时饮茶”的文化价值,也离不开消费升级这个大趋势,随着小罐茶等创新品牌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时尚、简约的茶产品与服务被推出,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追求。
淘宝发布的春茶消费数据显示,2019年淘宝春茶季销售比往年更加火爆,3月份的春茶成交比去年涨两成。过半春茶消费者都是85后、90后。小罐茶消费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小罐茶凭借现代、时尚的产品设计,赢得更多年轻人喜爱,20—35岁的年轻消费群体,占其总客流量比重达70%以上。
“我喜欢去‘茶里’这样的新店买茶、品茶。茶店有预约功能,在网上下单支付后到店就可以取茶,很方便;原味茶与拼配茶都有,品质不错,茶制品包装、茶馆装饰也很好看。”广州天河区的胡德辉是一个标准茶客,他认为一些新涌现的茶品牌,让人既能品尝到好茶,又增添了活泼、时尚的新体验。
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栋说,天然纯真、芬芳活泼、健康绿色,这是中国茶的特色,我们一方面要坚守特色,也要关注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断做出改良与创新,让茶离百姓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更近。
好体验离不开好品质
要在生产标准化和检验标准化上双管齐下,打好文化牌、科技牌,刷新“舌尖”好味道
安徽省黄山市富溪乡山地丛载茶园是小罐茶黄山毛峰的主要产地。今年3月春茶采收季,采茶工吴爱玲为采到上佳嫩芽,常在凌晨5点钟打着手电筒出发,爬一个小时的山,去找最好的毛峰。小罐茶黄山毛峰的采摘嫩度、采摘时间、品种都有相应要求,平均下来,需要用20余丛茶树、200多颗头拨嫩芽,才能做出一罐4克的茶。
外形、色泽、香气、口感、安全性,这些是茶叶消费者非常关注的指标。但市场上有些茶制品质量不合格,影响了消费信心。
河南信阳市林业和茶产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在种植环节,过度施用化肥和不当使用农药;在加工环节,加工设备、厂房陈旧简陋,加工工艺流程粗放、不规范;在流通环节,包装物材料不符合要求、贮藏方式方法不当等。“希望探索在茶叶种植大县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从源头上规范农药和化肥使用,保证茶叶卫生安全。”
“这些年我国茶安全形势总体不错,但农残和品质不稳定情况还偶有发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姚国坤说,当前,我国茶叶生产分散在千家万户,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只要有一两户不遵守规矩,就可能出现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900多个产茶县,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每户平均仅1亩左右,平均每个茶厂年加工茶叶仅15吨。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海玉说,茶企要发展,一定要在标准化基础上做大规模,打好文化牌、科技牌,不断提高工业化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徐海玉认为,在制茶工艺上,应当给现代化的制茶设备设定科学的杀青温度、时间、焙火等工艺参数,实现高质量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在品质控制上,产品上市前应当设置农残检测、精选程序,确保茶叶的安全性和洁净度。
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认为,茶企要重视茶叶检测工作与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实验检测中心,运用气相色谱仪等各种检验设备,及时做农残、微生物、重金属检测,对标国家标准来生产好茶。
培育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以创新、富有活力的产品形象,推动中国茶向时尚化、品牌化转变
“线上网购也好,线下实体店也罢,都感觉品种太多,真不知道选什么茶才好。”这是很多人选购茶叶时的困惑。
“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地域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公共品牌很响,企业品牌没有跟上,‘有名茶、无名牌’的短板始终困扰着茶产业的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说。
我国各地不乏名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蒙顶山茶、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普洱茶、黄山毛峰、武夷岩茶、都匀毛尖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都是响当当的公共地理标志产品。但细化到具体企业,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
“企业必须主动作为。”陈栋认为,要把产业集群作为撬动品牌建设的重要杠杆,把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走出重品类、轻品牌的误区,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有效整合区域产业资源,促进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
“要做强做大中国茶产业,必须在标准化和品牌化上下功夫,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个强大、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徐海玉认为,要细分不同需求,针对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创新、富有活力的产品形象,推动中国茶向时尚化、品牌化转变。
王庆认为,引导企业做大品牌,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推动,有关部门要做好政策、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工作。“希望各地抓住发展机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兼具传统口味与时代特色的好茶,为人们饮茶、品茶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选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作者:本报记者 齐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