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奈雪的茶上架焦糖板栗宝藏茶,将板栗制成绵密板栗泥,保留粉糯和颗粒口感,淋上有焙火香的焦糖酱,开启了卖板栗的步伐。
今年秋冬,板栗是一款被看好的原料。
原因有哪些?它究竟适不适合做奶茶?
先来看:板栗会流行的4个原因
板栗什么被看好?采访了几位专业研发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点:
1. 供应链有变化,成本下降
价格下降,为今年板栗的使用提供基础。
7分甜研发负责人潘升仪介绍,“供应链方面,许多原本出口的板栗转内销,加上供应商提前备货,产能充分,为价格、品质做了保障。”
奈雪的板栗宝藏茶,已经上架
>圆真真研发负责人荆桦介绍:“今年的板栗比去年便宜很多,板栗去年的单杯成本在2元以上,售价20元以上的产品才能承受,但今年的单杯成本基本能做到1.2元左右。”
资深研发丁健介绍:“工厂供应链端口,结合去年一些数据提前布局了。”
算笔账:常温板栗罐头28元/罐(850克),如果将板栗作为主风味使用,一杯饮品需添加50g;如果搭配麻薯等其他小料使用,一杯饮品需添加30g。
——综合二者,单杯产品成本在1~1.6元,是个适用范围较广的价格区间。
2. 咀嚼感+秋冬记忆,香气浓郁
奈雪的茶研发负责人介绍:“香气和口感普世性高,价值感强,零食糖炒栗子让消费者对秋冬的记忆点深刻。”
在圆真真研发负责人荆桦研发看来:“板栗颗粒会有咀嚼感,而且认知度高,对于补充整个杯子的饱满度会比芋泥好;另外,香气百搭,阿华田、椰子还是普通奶茶都可以搭。”
兵之王产品负责人金科介绍:“板栗的风味属于坚果类,搭配奶茶会加分,另外餐饮、糕点、茶饮复配性也比较强。”
总结起来,从板栗本身来说,具有被采用的价值:
- 香气:板栗的焦糖香气有独特风味呈现;
- 咀嚼感:整颗吃起来有咀嚼感;
- 氛围感:糖炒板栗作为街头小吃,传递出的售卖氛围有浓郁的秋冬感,且认知大众化;
- 适配性:研发思路上,板栗比较百搭,降低门店上新成本。
3. 已有品牌上架,有市场基础
“去年有人卖过,今年就会有更多品牌卖”——这种从往年同期出现过的产品里挖掘新品,是常用的茶饮研发方式。
“去年推出过”的原料,培养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和消费基础,也给了供应链布局的时间。
在板栗方面,2021年1月份,乐乐茶推出过香椰烤栗子奶茶、烤栗子蛋糕脏脏茶;CoCo都可推出过焦糖栗子奶茶、栗子可可牛奶、栗子拿铁咖啡等产品,将栗子块加入饮品。
4. 芋泥麻薯之外,提供秋冬新认知
在圆真真研发负责人荆桦看来,芋泥、麻薯已经让大众审美疲劳,板栗可以给消费者一个新的认识。
季节性推出新品已成为茶饮店的工作日常,但市面上常见原料被大范围使用开发,可挖掘性变少。
板栗加在奶茶里会不会如预期中好喝?也有不一样的声音:不少行业人也认为板栗小众,喝起来满足感弱等等。
板栗做到饮品中表现怎么样?我们来进行测评。
实测分析:饮品店做板栗的好用方法
目前,茶饮店制作板栗的方式主要有4种:
新鲜板栗:买来的新鲜板栗开口后,蒸30分钟,手工去壳,并用冰沙机加水/牛奶打成泥状备用。
直接搅打会是碎颗粒状,可加一定比例水或牛奶搅打,增加黏稠度。此外,新鲜板栗蒸之前开口,更加好剥。
剥壳生板栗:省去手工剥壳过程,生板栗蒸30分钟,用冰沙机加水/牛奶打成泥状备用。
冷冻板栗泥:解冻后,煮15~35分钟即可使用。
常温板栗泥:工厂生产的板栗罐头,买来开封即可使用。
下面我们就来对比这4种板栗原料的处理方式、口感外观和成本——
1. 4种预处理方式对比:
新鲜板栗操作最复杂,但口感还原度最佳,且能灵活选择使用的板栗品种和调配程度,可作为装饰等个性化出品呈现。
剥壳生板栗避免了新鲜板栗的复杂过程,但价格略高;冷冻/常温板栗泥更适合发挥板栗香气特征,可作为底料使用。
小结:
自制板栗泥好吃但复杂,常温/冷冻板栗使用方便,风味较弱。
2. 4种半成品外观和感官对比:
- 先看外观:
在颜色上,常温板栗泥色泽表现最好,呈现出板栗的金黄色泽;
从状态看,鲜板栗经冰沙机打制后保留的颗粒更多,常温及冷冻产品都少有颗粒感,泥状更明显。
- 再看感官:
鲜板栗打制的口感还原度最佳,甜度、香气、都更接近板栗原有的味道;
冷冻板栗泥经工业破壁机研磨成泥,口感上更接近绵密口感,咀嚼感弱;
常温板栗泥呈现软糯口感。
小结:
自制的板栗泥还原度更高;冷冻和常温的板栗泥,出品方式差异较大,与消费者熟悉状态下的板栗泥有差距。
3. 4种原料成本对比:
在应用中,板栗泥可参考的使用方式主要有2种,将板栗作为主料,需加入50g;将板栗与麻薯等其他原料搭配加入,需加入30g,分别计算其单杯产品的成本:
- 虽然新鲜板栗和剥壳后生板栗状态、风味表现相似,但成本相差3倍;
- 板栗用在一杯饮品里的成本在1.2元左右;
- 基础应用下,单杯成本适配门店需求,但如果进行更多装饰性使用,板栗依旧是一款高成本产品。
小结:
口感还原度高、价格有优势的板栗原料,市面上还比较缺乏。
板栗做奶茶,怎么搭风味最佳?
我们选择了绿茶、红茶、乌龙茶3种茶底做奶茶,再将4种板栗泥以挂壁的形式加入,测试应用表现,发现:
从茶的搭配看:板栗香气与乌龙茶的茶感更加接近,风味表现更佳。
四种板栗泥分别加入奶茶后的口感表现:新鲜板栗、剥壳生板栗打成的泥,加入奶茶后,基本没有融合性,更多是颗粒口感;冷冻板栗泥有一定融合性,口感表现平衡;常温板栗泥融合性最佳,板栗香气呈现有限。
再选择乌龙茶做热饮加入板栗泥,香气的风味会优于冷饮中的表现。用厚乳、椰乳制作奶茶,加入板栗泥,风味表现同样适配。
奈雪这次推板栗,就搭配了生椰与焦糖
小结:
自制板栗泥对板栗的还原度最高,但与奶茶融合性不佳;板栗更适合乌龙茶等焙火型茶叶,冷热饮均可;板栗香气可以与多种奶茶搭配。
研究了一圈,我的结论是:饮品店冷静考虑上架板栗,这款小料价值点明显,但其在饮品中的表现与消费者期待值需要平衡。
具体搭配建议:
- 与焙火型乌龙茶、红糖、烤奶等风味搭配;
- 更适合做显性表达:如在奶油顶上放板栗,在杯子上涂抹挂壁,或通过茶底、糖浆呈现板栗香气。
需要解决的问题:期待口感还原度更高的板栗原料出现。
特别说明:对比测评的常温板栗泥及冷冻板栗泥分别来自上海奕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果滋鲜食品有限公司。
茶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杯?桶?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那你可能已经Out了。
现在的奶茶已经进化到用“锅”来盛装了!
巧克力、珍珠、椰果、紫米、红豆、布丁、仙草、小丸子、茶冻等小料装了满满一锅,再将搭配的奶茶倒入,用勺子舀着吃。
一“锅”奶茶下肚,晚饭都省了。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奶茶小料了
如果你好久没喝奶茶,再拿起奶茶菜单,可能会傻眼。
菜单上各种啵啵球球丸丸冻冻的小料名称足以让不怎么了解这家店的你摸不着头脑。
但有经验的人点单时,都会感觉自己是高贵的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奶茶加料学院毕业生。酒酿麻薯豆乳奶茶不另外加糖去冰加芋泥……一大串不换气说下来,流利得仿佛在念咒语。
是的,从CoCo凭着一杯“奶茶三兄弟”圈粉无数,再到书亦烧仙草喊出“半杯都是料”,奶茶就在无限加料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了。
(直接用勺子吃 图源微博)
>圆球状的珍珠芋圆,块状的烧仙草布丁,泥状的紫薯芋泥……形状各异不要紧,在奶茶的世界里统统都能和谐。
小料这个概念的范围也在扩大化。有的品牌别出心裁,发掘了一些独特的“小料”。
快乐柠檬推出招牌蛋糕奶茶,以“可以喝的蛋糕”吸引了无数重度甜食控;KOI家的“饼干奶茶”甚至还有咸蛋黄口味的;沪上阿姨上线“烤红薯奶茶”,一下子唤回了儿时记忆;CoCo冬季新品“焦糖栗子奶茶”,不知道会不会有糖炒栗子的口感。
(图源官网)
>还有这家店,加料菜单上赫然列着桃胶和雪燕,看来是立志要将贵妇路线贯彻到底。
国民饮料品牌娃哈哈也带着它的AD钙开起了奶茶店,并且一开始就直接放大招——八宝粥做基底的奶茶,让“奶茶变成了八宝粥”的调侃成为现实,就问你怕不怕。
(“奶茶大满足”——底料里用的八宝粥也是娃哈哈的哦)
>而且,上面说的都是底料,与其二分天下的是以冰淇淋、芝士奶盖、奥利奥碎、坚果为代表的顶料。
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不能加的小料。
月15日,以“创新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国际板栗大会在河北遵化召开,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戎卫东、遵化市委书记王凤海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板栗炒货企业、加工厂代表出席大会。
观众在嘉年华现场品尝板栗
据介绍,首届中国国际板栗大会于去年9月在遵化召开。继去年之后,今年又是板栗的丰收年。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甜度高、品相好的遵化板栗正在走出曾经“土特产”的设定,向着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新技术让传统小吃进入发展新赛道
中国是板栗的原产地,板栗栽培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 Statistics)统计,2019年世界板栗总产量为240万吨,其中,中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比达76.8% ,其次分别为西班牙、玻利维亚、土耳其、韩国、意大利等。世界主要板栗进口国有意大利、法国、日本、德国、泰国、美国和西班牙等。
板栗是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曾在计划经济年代为我国出口创汇做出突出贡献。2020年,我国板栗出口近4万吨,金额超8000万美元,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板栗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欧美和亚洲,欧美主要用于炖、烤、炸等餐饮领域;亚洲以中日韩消费为主,韩国主要用于制作糕点,日本则有‘栗甘露煮’等传统吃法。中国是板栗的主要消费国,一直以来以‘糖炒栗子’的吃法为主。”山东汇得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星介绍。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板栗分会秘书长孙宇介绍,中国板栗主要产区包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云南等,其中遵化出产的板栗甜度高、水分含量适中,适宜做糖炒栗子。而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小吃的糖炒栗子,一直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1999年从日本引进的小包装栗仁生产技术让遵化板栗产业得以飞速发展,并产生了栗源、珍珠、美客多等小包装栗仁生产企业,带动了遵化乃至整个产区板栗产业的发展。随着冷链运输、食品冷藏保鲜技术与加工工艺的提升,曾经“只能吃一季”的传统现制糖炒栗子如今已经实现一年四季炒制。“这让连锁炒货店不再受制于季节限制,进入开店扩张模式。”孙宇表示,随着品牌发展与店面不断增加,如今的现制糖炒栗子市场已开始出现高中低端品牌的分化,而逐渐激烈的竞争也让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
新品、跨界让板栗产业迎来更多商机
近日,奈雪的茶上架焦糖板栗宝藏茶,开启了卖板栗的步伐;喜茶的糖烤栗子糯糯茶则搭配了今夏流行的麻薯波波、黑糖布蕾等元素。今年年初,乐乐茶推出香椰烤栗子奶茶、烤栗子蛋糕脏脏茶;CoCo都可推出焦糖栗子奶茶、栗子可可牛奶、栗子拿铁咖啡等产品,将栗子块加入饮品。由于这些新式茶饮品牌在夏季带火了油柑、黄皮等曾经的“小众”水果,此举被业界认为板栗成为爆款的机遇来临。对此,孙宇认为,开发板栗相关的新品是趋势。首先,板栗是“自带流量”的食品——从街边经常排队的糖炒栗子店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其的喜爱,与板栗相关的新品也拥有了先天的流量优势;其次,新品存在较大议价空间,商家能更好掌握定价权。
冷链工艺进步带来的“开口笑”冰栗子品类也成为近两年的热点。“冰栗子带火了外形好、颜值高、价格贵的‘大个栗子’,一些企业开始着眼开发价格便宜但口感与营养不输给‘大个栗子’的‘小个栗子’。”孙宇介绍,在预包装、餐饮和深加工领域,“小个子”板栗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商会希望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板栗行业内外双循环。”孙宇说。戎卫东表示,板栗分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助力板栗行业的整体发展,组建了分会板栗专家委员会,为板栗行业出谋划策;联络燕山各产地政府,推行板栗反打青倡议;举办板栗开秤日活动,号召主要采购商统一开秤时间,保证栗农收益;推广板栗零售连锁新业态,为传统板栗营销模式提供新思路。“希望通过大会有效推动遵化、燕山乃至全国板栗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板栗产业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板栗种植、加工、研发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引导时尚消费,加速产业升级,规范行业秩序,为企业创造更多商机。”戎卫东说。
谈及更进一步的精深加工,陈星介绍,目前的应用还不多。“板栗皮含有的多酚浓度较高,日本一些深加工企业将其提取出来添加在饮品中,具有一定抑制糖分吸收的效果。但板栗壳等的深加工尚未听说。”对于消费者喜爱的糖炒栗子包装产品,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陈星提出了板栗加工“共享工厂”计划,即由统一工厂为各品牌提供标准化或个性化的加工服务,旨在更好服务C端品牌店,帮助品牌店做好前段供应链管理,稳定生产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并更好推进板栗相关产品的研发进程。
板栗分会理事长刘景华则表示,目前板栗的深加工已有烘焙制品、板栗酒、板栗巧克力等,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跨界进入其他领域也是趋势之一。对此,今年的大会于9月16日在遵化市恋乡小镇举办全国第一个板栗主题嘉年华活动,将遵化板栗这个土特产“嫁接”文旅,探索优质农产品与当地文旅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活动上,江苏李自板栗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先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福隆兴商贸有限公司、广州粒上皇食品有限公司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板栗知名企业以及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美客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遵化本地龙头企业参与产业交流推广,多家自媒体在现场进行直播,助力遵化板栗走出当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嘉年华活动中还推出了以“栗拔山兮味盖世”为主题的全国首款板栗主题文创纪念T恤衫,超前卫设计更加迎合年轻消费者审美,把栗子“土特产”的形象彻底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