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国际班列刚刚驶进怀化国际陆港,工作人员正操作龙门吊进行卸货。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五月的怀化国际陆港,繁忙而有序,一列列满载老挝、缅甸等东盟成员国木薯淀粉、碎米等特色产品通过铁海联运班列、东盟班列,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频频驶进陆港、进入怀化、分拨全国。
怀化地处雪峰与武陵两大山脉之间,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我市农业资源禀赋优势,选准优势产业精准发力,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黔阳冰糖橙、新晃黄牛、沅陵碣滩茶、靖州杨梅和茯苓、会同魔芋、怀化米粉、侗家香干、明山脆笋……响当当的农业品牌不胜枚举。
“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这些深藏大山的珍馐美味,只是当地人餐桌上的佳肴美食。如今,借助北部湾港/湛江港/广州港铁海联运、中老、中越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怀化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插上品牌的翅膀,走出国门、走俏世界。
(沅陵碣滩茶出口东盟专列首发。资料照片)
2022年1月10日,满载怀化冰糖橙等货物的中老铁路“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顺利抵达老挝首都万象。这是RCEP生效后,我国中部地区第一列始发开往东盟地区的国际货运列车。
2022年7月27日,一列满载洪江市农特产品的怀化—湛江港货运专列从怀化国际陆港鸣笛发运,沿着焦柳铁路呼啸南下,驰向东南沿海城市。
2022年8月15日,一列满载芷江甜茶、茶粕、干米粉等农特产品的中越铁路怀化—河内国际货运班列从怀化国际陆港鸣笛发运。
......
2022年,怀化国际陆港开行国际班列151列,带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5.6%,增幅居湖南省首位。
提质上量,打造东盟货运集结中心
5月19日,在怀化国际陆港货场,工作人员正在对湖南盟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木薯淀粉进行卸货转运。依托怀化国际陆港,这是湖南盟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今年进口的第14列木薯淀粉专列。
(怀化西货场的货运铁路与沪昆客专高速铁路在怀化国际陆港交汇。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湖南盟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民介绍,公司目前正在发展木薯产业的下游加工产业,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珍珠奶茶,销往东南亚。
为构建与东盟产业互补的外贸型产业体系,怀化瞄准打造全国最大木薯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木薯产业基地的目标,以木薯产业为突破口,在木薯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全环节,加强与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合作,并带动水果、橡胶、碎米、香辛料等临港产业的发展,形成“东盟资源—怀化制造—RCEP市场”的产业链集群。
5月25日,怀化市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第二列国际专列500吨碎米沿仰光港——钦州港——怀化海铁联运路线,顺利到达怀化国际陆港。
目前,天天食品借助怀化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时效快、费用低、安全性稳定等多方面优势,积极开拓海外优质碎米进口市场,从今年4月开始,每月两批1000吨优质碎米将常态化运输。
(怀化国际陆港货场。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目前我们已经跟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原料采购渠道,同时,我们也通过国际陆港将优质的米粉产品发往东盟国家。”怀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婧告诉记者,未来,将继续在碎米、大米等领域积极探索更多货源。在为更多本土粮食加工企业及周边粮食、食品、酒精等加工企业提供优质货源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将优质的怀化米粉输送到东南亚市场的各大餐桌上,打造“怀粉出山”。
今年以来,怀化国际陆港发展势头一片大好,东盟、中老等国际班列开行提质上量,货物集运来势较好。截至5月31日,今年开行的国际班列数达到190列,超过2022年全年班列总数。初步形成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为主导的东盟货运集结中心,以及“服务全国、对接东盟、商通天下”的开放格局。
深耕厚植,助力怀化农产品扎根东盟“沃土”
2022年7月20日,一列满载沅陵碣滩茶叶的怀化—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从怀化国际陆港鸣笛发运,沿着焦柳铁路呼啸南下,奔向广阔的东盟市场。此次碣滩茶东盟专列出口东盟碣难茶200吨,价值6000万元。这是怀化国际陆港首趟茶叶货运专列,也是湖南省首趟茶叶货运专列。专列的开通有效助推怀化茶叶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并为怀化更多农副产品出口东盟市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新的怀化国际陆港大门,每天运输、转运车辆有序进出。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沅陵茶企还针对不同市场进行私人订制。湖南省碣滩茶集团公司董事长覃智介绍:“比如意大利客户偏向于清香型红茶,东南亚国家对茶叶的喜好则比较多元,针对不同区域客户需求,企业会进行区域设计,制作相应调配茶。”
茶产业是沅陵优势特色产业,已纳入全省“一县一特"目录。沅陵主动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强力推进沅陵水港建设。依托怀化国际陆港,以茶叶为突破口,积极与东盟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县域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
除此之外,怀化各县市区瞄准东盟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冰糖橙、黄桃、竹制品、雪峰红茶、甜茶等一批批优质农产品运往东盟各国。
(5月25日,货场工作人员正在对怀化市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00吨碎米进行卸货转运。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卓 摄)
为积极推动“怀品出海”,全力助推怀化农产品出口,怀化海关深化跨关区协作机制建设,赴磨憨、凭祥、钦州等口岸海关对接沟通,推进湘鄂赣三省货物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怀化国际陆港,探索多类型货源汇集怀化,保障班列常态化运营,支持通过铁海联运、中老中越班列扩大木薯淀粉、矿石、天然橡胶、碎米、粮食、水果等大宗商品进口,助力打造进口木薯淀粉、香辛料交易中心。提高进出境货物通关效率。建立“绿色通道”“即报即查即放”机制,推广“提前申报”“直装直提”“进出境铁路快速通关”“区港联动”等改革,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确保整体通关时间优于关区平均水平。
“大力指导辖区企业建立水果、蔬菜、水产品、畜禽、茶叶等农产品出口基地,实施指导备案一批、免费检测一批、促进出口一批‘三个一工程’,开辟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出口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怀化海关关长吴愈柏介绍,围绕怀化“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部署,怀化海关聚焦先进制造、商贸物流产业及电子信息、种业粮食、水果、金属矿产等产业链发展,深入县市区园区及企业调研。持续落实“三个一”措施,对水果、蔬菜、食品开展免费检测服务,促进本地优势特色农食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力促果蔬出口东盟各国。今年一季度,怀化市出口农产品992万元,增长38.1%。
建设提速,加快打造临港项目发展
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聚焦项目建设、班列开行,畅通贸易平台,加快临港产业项目实施,推进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提速。
6月7日,记者在怀化国际陆港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已完成信息化调试,即将迎接海关验收。项目位于怀化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区,今年1月24号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信息化部署实施、联调联试、运行调试等内容。
(坐落在舞水河畔的怀化国际陆港。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怀化国际陆港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是怀化国际陆港重要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面积约1128平方米。配备2条全程信息化作业、智能查验分拣线,具备开展多种模式跨境电商业务的条件。投入使用后,将有效促进东盟市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进一步推动怀化国际陆港班列货源多元化。同时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服务平台,满足我市及周边县、市开展进出境快件业务。
在怀化国际陆港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工地,施工人员正抢抓工期,确保项目如期完工。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由中建三局负责施工建设,包括顺丰、飓速两个项目。其中飓速项目计划12月底完成主体建设,2024年1月投入运营。顺丰项目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施工。
(海关进查验国际班列首发货物。资料照片)
据了解,今年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实施市重点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79.96亿元。1-5月完成投资44.93亿元,完成率57.62%,超序时进度15.95%;开工项目29个,开工率96.67%;产业占比完成86.14%。
目前,RCEP商贸综合服务大楼已完成规划方案设计,计划6月底启动招标挂网程序;陆港大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施工,计划6月底通车;东盟产业园已有6栋标准厂房竣工验收。
“打铁还需自身硬”,怀化通过加快推进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国际陆港专业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临港产业发展,结合怀化国际陆港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位及怀化自身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七大特色优势百亿产业,为怀化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产业支撑。(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卓 通讯员 郭燕 瞿云)
通讯员:杨茹茜) 为进一步推进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引导青少年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广泛宣传环保理念,争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努力改善辖区河道生态环境,提升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8月7日上午,湖南新晃河长办联合新晃微爱志愿者协会、新晃同心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20余名青年志愿者,分为3个小组,分别在龙溪口码头、凉伞镇偏洞村、林冲镇唐家村,联合开展“守护一江碧水 城乡共同发力”净滩行动,福建农林大学“系水常流”青春护河志愿队成员共同参与。
< class="pgc-img">(龙溪口河段)
>无论是龙溪口码头、?水河支流河段,还是各乡镇支流河域,其河岸居民随手丢弃垃圾的情况仍然存在,参加活动的青年志愿者们沿着河道一路清理,他们身着红色马甲,提着蓝色环保袋,手持银灰色夹钳在河岸呈现出一道道流动的彩色风景线。炎炎夏日,志愿者们无惧高温酷暑,充分发挥无私奉献、爱护环境的志愿精神,不怕脏、不怕累,不断重复着弯腰、起身的动作,一丝不苟地清理着河道沿岸的塑料打包袋、奶茶盒、饮料瓶、香烟盒、烟头等生活垃圾,以及河岸上的枯枝烂叶、污泥杂草等积存垃圾。之后将清理出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并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投放。
< class="pgc-img">(凉伞镇偏洞村)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河段环境焕然一新,为实现源流共护,呵护母亲河良好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彰显了新晃青年打赢绿水保卫战的坚定决心,全面展现了志愿者们投身新晃文明建设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呼吁大众以实际行动助力保护母亲河,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健康河流做出积极倡导。
< class="pgc-img">(林冲镇唐家村)
>责任编辑 刘从礼
2021年2月5日,“怀化——北部湾”铁海联运班列开通运营。)
汽笛声声,车轮滚滚。
春日的怀化国际陆港,对外开放活力强劲。一列列满载东盟成员国特色产品的国际货运班列,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频频驶进港口;怀化本地优质农特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东盟成员国。
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怀化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成功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在中部地区率先双向开行中老、中越国际班列,常态化开行怀化—北部港湾铁海联运班列,初步构建起“服务全国、对接东盟、商通天下”的开放格局。
逐梦蔚蓝,西部陆海新通道有了新成员
作为湖南的“西大门”,怀化地处湘、鄂、渝、黔、桂5省(市、自治区)边区中心位置,是中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北通欧亚、南接东盟的重要节点城市。
交通优势明显。坐拥“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湘黔铁路、焦柳铁路、渝怀铁路和即将开通的张吉怀高铁6条铁路在市区呈“米”字形交汇。怀化铁路编组站是全省第二大编组站,为全国目前唯一不是省会城市的高铁枢纽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
(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晨曦)
打开山门、拥抱大海,是怀化人民的时代梦想。
“十三五”期间,一条新的大通道连接起中国西部和世界各地,从重庆、四川等西部省市出发的货物,沿着铁路向南到广西钦州港等沿海沿边口岸,换船出海,通达全球。这,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重庆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共同签署了框架协议,形成了通道“13+1”的共建格局。
同时,《总体规划》将怀化定位为“重庆-怀化-柳州-北部湾”主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且为目前湖南唯一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把握国家战略机遇,根据怀化区位交通优势,省委、省政府赋予怀化“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
一条通道连山海。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怀化、湖南乃至中部地区有了一条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怀化,迎来拥抱大海的大好契机。
为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2019年起,市里成立了工作专班,市领导数次带队向省发改委等部门汇报,并赴重庆考察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重庆市口岸物流办就共同推动怀化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13+1”合作、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和运营进行深入交流。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是“13+1”省(市、自治区)政府共建陆海新通道的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重庆国际枢纽物流园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起始站。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负责人表示,全力支持怀化“入群”,全力支持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与怀化国际陆港合作。
(2022年1月,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从怀化国际陆港鸣笛发车。)
2022年1月,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从怀化国际陆港鸣笛发车。这是中老铁路通车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与怀化国际陆港携手发运的中部地区首趟中老国际货运列车。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复函明确支持湖南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2022年7月22日,怀化第一次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代表的身份,出现在重庆召开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上,与其他代表一起探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
作为代表出席第二次联席会,标志着怀化正式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成员之一,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格局从“13+1”变成“13+2”。
货畅其流,湖南及周边省份货源在怀化集并
4月17日上午,今年首趟会同箱包出口专列满载7.5万个箱包,从怀化国际陆港始发途径南沙港开往波兰,为欧洲消费者带去来自会同的“春日礼物”。
“第一次通过陆港通道出口,物流成本节省了,时效更快了。”湖南享同实业董事长牟晓峰告诉记者,今年湖南享同实业与怀化国际陆港深度合作,计划开通70趟以上箱包专列。
港开万里,铿锵前行。伴着悠扬的汽笛声,一辆辆国际货运班列从怀化国际陆港发车,工程机械、农机设备、汽车配件、机械配件、纺织品、五金工具、日用百货等在怀化集结,运往东盟国家以及世界各地。
去年12月,湘鄂赣三省座谈会共同签署协议,明确依托怀化国际陆港对外通道和对接东盟品牌优势,协同推动三省焦柳线、沪昆线上的城市货源在怀化集并,使怀化从“湘西门户”一跃成为中部地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
链接起东盟市场,怀化多管齐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降费集中攻坚行动,争得广铁、南铁运价分别下浮52%、38%,开往怀化国际陆港国际标箱运输车辆省内高速收费减半。建立“绿色通道”“即报即查即放”机制,推广“提前申报”“直装直提”“进出境铁路快速通关”等改革,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海关查验即将发运的货品)
今年3月,怀化海关与广西钦州港、凭祥以及云南勐腊海关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四关如一关”新模式正式启动。
“‘四关如一关’,西部陆海新通道通关更便利。”怀化海关关长吴愈柏介绍,“四关如一关”就是怀化海关与钦州港、凭祥和勐腊海关之间,建立跨关区联络员和联席会议机制,保障及时协商解决货物通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通农产品、矿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对怀化进口水果、粮食、乳胶、矿石等产品予以优先查验,提升货物查验和转关放行作业效能,实现“通关与沿海同等效率”。
地处湖南人头形版图向西伸向云贵高原的鼻尖上的新晃与之同频共振,启动怀化市首个县级海关服务站,为湘黔两省交界地区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开辟货品出口报关新通道。新设立的新晃海关服务站,将通过推广全国通关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全年365天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
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昔日的山城怀化跃升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前沿。1-3月,怀化国际陆港开行班列113列,同比增长895%;货运量约21.88万吨,同比增长1836%;货值约44816.28万元,同比增915%。今年前两月,怀化实现进出口总额9.73亿元、同比增长266.5%,增速居全省第一。
以港兴城,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五月的怀化,对外开放热度逼人。
(2022年1月5日,第一届RCEP开放合作(怀化)论坛举行。)
5月4日至7日,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在怀化举行,包括开幕式暨西部陆海新通道助推RCEP经贸合作论坛、第三届怀商大会、光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展览展示将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形式办展。线下实体展共分为RCEP成员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湖南市州、重点品牌企业、跨境电商、特色商品和“5+N”现代化产业等特色产品展区。
值得期待的是,在这场盛会上,不仅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还将展览展示14个RCEP成员国的整体形象和产品。
(2023年2月28日,中国(怀化)—RCEP中医药产业对接会在怀举行。本版照片均由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杨智伟 摄)
打造对接RCEP和东盟国家的经贸载体。怀化已成功举办第一届RCEP开放合作(怀化)论坛、中国(怀化)-东盟绿色农产品对接会、中国(怀化)RCEP中医药产业对接会等国际性经贸活动,成为RCEP(湖南)经贸博览会、东盟(湖南)国际商品和服务交易会永久举办地。
以港兴城,依港兴产。我市瞄准打造全国最大木薯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木薯产业基地的目标,在木薯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全环节,加强与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合作,同时,加快发展粮油、香辛料、橡胶等枢纽偏好型产业,形成“东盟资源—怀化制造—RCEP市场”的产业链集群。
“今年我们已经从老挝采购5000吨木薯淀粉。”湖南盟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民介绍,今年以来,湖南盟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中老班列进口多批木薯淀粉。借力怀化国际陆港,公司在老挝琅勃拉邦和怀化设立了万吨级的木薯淀粉存储中转仓库,今年计划从老挝采购木薯淀粉3万吨,发展木薯产业下游加工产业,以木薯为原材料生产珍珠奶茶,销往东南亚。
通过与老挝万象、泰国曼谷等地合作,怀化米粉也经怀化国际陆港“走”向了国际市场。
怀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从巴基斯坦进口的碎白米进行深加工,制成适合东南亚口味的米粉,出口老挝、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如今,公司已形成了米粉进出口双向贸易产业链。
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举全市之力建设国际陆港,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怀化目标明确:着力把怀化国际陆港打造成为深度对接RCEP和东盟国家的战略平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武陵山片区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力争到2026年,怀化国际陆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开行班列1000列,技工贸总收入超1000亿元。
(全媒体记者 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