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年12月12日上午,由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发起,杭州观善餐饮有限公司指导,共同创建的恒星校内建筑面积近3000平米餐厅—“恒星俭简担单”自助餐超隆重开业。
< class="pgc-img">>青岛恒星集团董事局主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校长陈昌金,原青岛市商务局正局及巡视员楼伟列,学工校长陈杰,青岛市社会课堂办公室主任冯月、恒星集团各行业集团总裁、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思政院长、各处室部门长,餐厅建设突出贡献者以及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共计500多人参加了开业仪式。开业仪式由旅游集团执行总裁郭宇锋主持。
素食餐厅以“好吃、安全,健康,卫生”为宗旨,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广大师生提供绿色健康、营养美味、品种多样、物美价廉的素食及饮品。
开业仪式首先由青岛恒星集团董事局主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校长陈昌金进行开业致辞,他在致辞中强调,恒星创建素食餐厅旨在让恒星广大师生弘扬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更加丰富,同时吃得健康、吃得实惠。同时宣布自即日起,恒星集团、学院全体员工、学生以及员工家属均可享受会员价格用餐。并提醒广大师生,因餐厅接待能力有限,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恒星帮办”等线上平台提前预约用餐。
接下来由“恒星俭简担单”餐超总经理王云女士介绍餐厅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模式。王总讲到素食文化的发展和吃素食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并向大家承诺,素食餐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质量第一,健康为先,为恒星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素食和饮品,欢迎大家到餐厅品尝体验。
< class="pgc-img">>据了解,如此大规模的素食餐厅在国内校园首屈一指。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也将不断探索中华素食文化,不仅为恒星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素食饮品,而且要将餐厅打造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欢迎大家到恒星俭简担单餐厅品尝体验!
天跟大家分享的这组法式甜品空间,它占据了临街的有利位置,设计师大胆以橱窗展陈的方式造境,微甜而优雅的色彩美学,极具吸睛的装置艺术,让消费者无论身处何地,都期待进入甜品屋,开启一段沉浸式梦幻之旅。
餐饮空间设计
>沉浸式的设计手法,利用优美的曲线淡化体块的棱角,大面积色块整体调性,偌大的落地玻璃隔墙可以看到整个室内,整体空间非常明朗透亮,处处透露着简约精致的原生态质感。
餐饮空间设计
>整体呈现一种包容柔和的状态,有序排布的曲线,以柔和的方式将视线过渡至室外,全片以粉色+白色为经典配色,将童话般梦幻的视觉感受贯穿始终,带有极强的治愈性。
餐饮空间设计
>丰富多样的甜品按种类被有序地陈列在吧台内,仿佛盛装在首饰盒里的珠宝一样。沉浸在这样一个色彩低调,宁静优雅的环境中,让人情不自禁把注意力专注在眼前缤纷美味的甜品上。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色彩既是视觉冲击的焦点,又被赋予功能分区的属性。天花上垂吊着藤曼,还原了一种原生态的美感,处处透露着生机。
餐饮空间设计
>夺目的楼梯使用了北非的砖塔元素,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趋势。删繁就简,用简洁的线条和错落的光影,让空间相互呼应更具趣味性。
餐饮空间设计
>珊瑚橘粉是今年潘通流行色,这一带有大自然的色调具有温暖和疗愈的气质,被设计师选作甜品店用餐区的主色调之一,搭配仙人掌绿植,碰撞出另类的清新格调。
餐饮空间设计
>店内灯光的运用极为讲究,陈列区、厨房和座位区分别采取不同颜色的灯光,为客人在同一个空间中呈现出不同的情境。在不同光线的变幻下,美食也展现出丰富趣味的多样表情。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设计师从点线面入手,无一不紧扣“圆”这一设计主旨,从拱形天花吊顶到落地灯框的弧线结构,再到家具的圆弧造型,方圆之道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圆代表了“无限”可能,这一设计语汇在甜品店中无处不在。“圆”于方正之中,不同类型的切割,造型上又富有变化。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金铜材质作为造型收边的“利器”,哑光面的质感让洗手间变得富有质感。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踏入甜品店,犹如走入梦境中的万花筒。空间布局也另辟蹊径,暗藏心思——若抽离吊顶、墙体,以线相连,将串联出若干小空间。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大家看腻了当下的视觉表达,需要新鲜,与众不同的视觉语言,一批新的年轻设计师们更注重自我情绪的表达,喜欢基于“复古“的表现手法去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设计。设计师要对于店铺空间设计有着清晰的认知,只有对商业模式的研究透彻,才能够共同和甲方打造商业世界里的‘恒星’。
餐饮空间设计
>空间名称:安歌法式甜品 ;地址:南疆喀什,来源:餐饮视界公众号,设计:大熊猫设计DA, 图:网络, 编辑:餐谋长品牌策划/TOBBY
投稿私信:餐饮视界
让更多的人欣赏你的美
现实“打脸”后,有人选择及时止损,安心做回“打工人”;有人不甘心失败,一边开店一边亏钱,仍想熬过这个冬天;还有人带着上一次的教训,开始了再一次创业。
作者 | 吴娇颖
春节结束,蛋壳清点完库存,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烘焙设备转让通知,“正式退坑”。
三个月前,她关掉了在厦门经营一年多的面包店。一个月前,她重新过起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感觉不错,就像上学时一样,中午有人一起吃饭,睡觉也不用吃褪黑素了。”
漫漫计划把她的“浪漫商店”营业到情人节结束,算是一种仪式感,期间正好对店里的大件物品进行二手处理。她不得不承认,这家曾被她视为“理想生活”的网红杂货店,半年就倒闭了,还亏了整整18万。
naomi的店也在倒闭边缘挣扎。他自嘲是“实体业破产队长”,坚持在社交平台更新“老社区咖啡馆”的日常,画风简单粗暴,配图通常是一两张店内环境随手拍,有时是自己简易的一餐,或者惨淡的营业额截图。这在小红书上反而有点反常规的“糊弄美学”意味,还吸引了本地的一些年轻人前去打卡。
过去一年里,一大批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复盘自己开店失败的经历,回首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的创业往事。
与加盟开店、线上开店不同,这些年轻人开的是独立实体店,出发点大多是为了逃离原本的生活轨道,寻找一块“自留地”。一度登上风口的咖啡店、烘焙店、奶茶店、花店等,最受年轻店主欢迎,可开得最多,倒闭得也最快。
开菠萝财经和多位年轻店主聊了聊发现,他们有的把店开在武汉、长沙等二线城市,有的回到老家小城创业,但梦想和现实难以两全。不少年轻人空有情怀,却没有准备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开店创业过程中连续踩坑,比如,没有规划、定位不准、选址失误;为节约成本做外卖,却忽略了流量费用;合伙制度不明确,主理人缺少话语权。
被现实“打脸”后,有人选择及时止损,安心做回“打工人”;有人不甘心失败,一边开店一边亏钱,仍想熬过这个冬天;还有人带着上一次的教训,开始了再一次创业。
我裸辞创业,三个月开倒一家咖啡店
恒星自嘲,他的咖啡店是“全网最快倒闭咖啡店”,营业时间三个月。
开店前,恒星从未接触过咖啡行业。他曾经是一名平面设计师,但一直梦想开一家自己的小店,“不用每天重复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哪怕忙碌也是为自己的事业忙碌”。这个梦想在疫情后逐渐“发芽”。2020年8月,怀揣着仅有的2万元存款,恒星选择了裸辞创业。
彼时,咖啡在长沙正当风口。他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21年初,在长沙老城区开起了一家便利店型的窗口咖啡店,不设堂食,只做外带和外卖。这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且有成功的先例。这是他在长沙向很多咖啡店、奶茶店、酒吧、餐饮小店“取经”的结果。
恒星的窗口咖啡店 / 受访者供图
然而,创业之路刚启程时就开始偏离轨道。
按照他的设想,主要做外带、外卖的咖啡店,只要覆盖所处商圈即可,且店面小、位置较偏,月租金只要1500元;既然不做堂食,门头设计和装修也不用花什么钱,成本应该在4万元左右。但最终的开店投入达到10万元,最大一笔开销是咖啡机、磨豆机、制冰机等设备。为此,恒星还找来了一个合伙人入股,对方出资2万元。
他的咖啡定价在20元左右,加上外卖和活动的折扣,售价约15元一杯。据他估算,正常客流下,大约7个月后就可以开始盈利。正常来说,咖啡行业的毛利率高达60%-70%,但恒星错误估算了成本和利润,以至于做外卖几乎是“卖一杯亏一杯”。
到关店时,恒星还乐观地想,小店投资不大,扣除店铺转让和设备转卖的回款,应该不至于亏损太多。但咖啡设备的折旧率远超他的想象,“闲鱼上,原价近3万元购置的整套设备,但凡来问价的,都是‘4000元一套带走’。”他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把大大小小的设备卖完,最终只折了5000元。
卖掉设备、转让店铺之后,恒星算了笔账,自己为这次冲动创业,耗时9个月之久,赔了6万元。
2021年底,naomi的咖啡馆也处于倒闭边缘,但他总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naomi接触咖啡行业很早,曾经在武汉一家老牌咖啡馆当过五年店长。半年前,他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一是希望自身能力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二是不用担心随时会因为经济不景气被裁员。”最重要的是,他对咖啡馆有些特殊的情怀,“给自己的客人做咖啡,感觉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一杯最普通的美式,也不会枯燥。”
naomi最终把店址选在武汉的一个老社区,每天有不少附近居民路过,但店里客流量不大。他并不在意,他理想的社区咖啡馆,做的是小范围内的回头客生意。
naomi的社区咖啡馆 / 受访者供图
这家面积约为60平方米的社区咖啡馆,每月租金3000元,加上门店装修和咖啡机等设备购置,前期投入6万元左右。按照naomi对独立精品咖啡馆的设想,店内主售美式、拿铁等经典现磨咖啡,定价一杯30元左右,大约能在半年内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但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据他记录,咖啡馆堂食和外卖的每日营业额飘忽不定,多的时候有200多元,少的时候只有几十元。生意最好的夏秋两季,一天也只能卖五六百元。生意最差的时候,一天甚至只有一个客人,点一杯美式,收入18元。半年多下来,不赚反亏。
开店年轻人里还有大把不做计划的。漫漫就是个随心派,从决定开店到选择品类,再到风格定位、装修设计,都没做过具体规划。“从开店到关店,我好像从来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开一家什么样的店。”
她的店开在家乡台州,位于一家客流量不小的商场对面,两个铺面的年租金是6万元。她把店内装修成奶黄色的韩系风格。
漫漫的“浪漫商店” / 受访者供图
漫漫一开始想开家甜品店,“设堂食的那种,客人可以坐下喝下午茶。”筹备过程中,她发现,店内空间比较大,于是加了一些餐具、文具等商品售卖摊位,慢慢地,店内画风变了,“到后来正式营业,其实就成了一家什么都有的ins风杂货店”。
不过,这家在当地并不多见的网红集合店,并没有真的红起来,日均营业额通常在一两百左右,甚至经常为零。
最常光顾的是当地的高中生,他们更接受这种年轻的网红风格,但消费水平不高。“本来我想,比如有两个人进店,会点两份甜品两份饮料,一次消费不会低于100元。但事实上,通常是好几个学生来点一杯饮料、一份甜品,就能坐上几个小时。”漫漫说。
有朋友告诉漫漫,她的定位和风格,与周边客群甚至与它所在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并不匹配,一开始就做错了。
据漫漫估算,租金、装修费用、日常水电费用,加上店员工资等,开店半年时间,她一共亏损了18万元左右。
“即便找出问题了,我也没有太大信心去解决,所以干脆放弃吧。”她后悔自己最初过于理想化,“没有认真想过这门生意赚不赚钱,也没有热爱到能为此全身心投入。”
选址、运营、合伙,处处是“坑”
过去一年,像恒星、naomi、漫漫这样遭遇创业“滑铁卢”的年轻人,比比皆是。2021年底的社交平台上,甚至掀起了一股咖啡店、烘焙店倒闭潮。
在风口里,找准定位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在宁波慈溪开了两家烘焙门店的旦旦,第一次创业时,选择的品类是相对高端的法式甜品。
当时她刚从国外西点学校毕业,像很多年轻女孩一样,梦想开一家自己的甜品店,“很美好很小资”。“可能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总觉得人生当中应该有一个悠闲的片刻,是坐在甜品店喝下午茶。”
但在慈溪县城,法式甜品至今也没有成为主流。旦旦的那家甜品店,投资高达80万元,营业半年就倒闭了。后来,她还尝试开过“咖啡+甜品+简餐”的轻餐厅,但小城市的顾客体量很难支撑起这种消费模式,市场教育也不够。
naomi也觉得,一家咖啡馆找准定位,可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但他对撑不撑得到那一天,并没有什么信心。他认为自己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想好咖啡馆的品牌理念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围绕这个理念做营销推广,因此,一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
比如,他很坚持,不做网红营销,不愿意给咖啡馆拍滤镜图,也不想刻意找人探店。但他也清楚,实体咖啡店不好好做线上营销,很难获取到第一波客人。
又比如,作为一家社区咖啡馆,要想吸引客流,门头设计、门店氛围需要更趋向接受度更高的大众化风格。但naomi本人更喜欢神秘风,于是他把墙面改成了深色、灯光也调暗了,反而更加小众。
naomi的社区咖啡馆内部 / 受访者供图
实体店创业,门店选址也是成败的关键。“除非品牌效应做到非常强大。”恒星说。
他的窗口咖啡店,周边区域只有一家星巴克和一家瑞幸,这在独立咖啡店遍地开花的长沙,算是一块尚未被抢占的空白地带。但开业后他观察到,店址离商圈有一公里距离,基本只有附近居民区的住户上下班才会经过,并不符合“随手买一杯”的设想,而且,外卖很难拼得过星巴克、瑞幸。
为了与门店覆盖范围内的人群相匹配,naomi不得不调整产品定价。“原本我以为一天会有20杯出品,但实际上大多数不超过10杯一天。”所以原本定价30元的咖啡,只能卖20元。
恒星和naomi的咖啡店还遇到了一个共同的“外卖困局”——“不卖没销量,卖就得亏钱”。小店外卖比例很高,但他们在核算利润时,忽略了外卖平台的抽成比例、线上推广费用等因素,导致做外卖到手的营收非常低,甚至基本都是亏钱的。
与合伙人产生分歧,也是这些店主认为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开店前,恒星与合伙人约定,一人负责咖啡制作、门店管理,一人负责线上运营、推广引流。“线上尤其是外卖平台业务,我是完全信任他、交给他去做的,但实际上,开业一个月时间他都没有什么动作,店铺营销推广搁置,销量也没有起来。”恒星认为,这直接导致了创业的失败。
关店的导火索,也是与合伙人的一次分歧。“饮品在外卖配送过程中很容易摇晃洒出来,我觉得有必要购入一台封口机,但他觉得不用,就因为这事吵了起来。”积累已久的矛盾一并爆发,恒星感觉已经处于崩溃的临界点,于是提出关店,“及时止损”。
蛋壳的面包店关闭,问题也出她和合伙人的矛盾上。她的合伙人是一位面包师傅,对方负责产品制作、研发,她负责门店运营、品牌推广等。
蛋壳的面包店 / 受访者供图
“开店要想赚钱,肯定是要跟着市场需求走,我的建议是主做接受度高、能卖得好的面包;但面包师傅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他更喜欢做比较正统的面包。”据蛋壳描述,这成了两人的第一重矛盾,“他想做的东西不赚钱,我希望他做的东西他觉得不正统。”
一年后,当面包店的产能和存储空间都临近天花板,蛋壳提出了扩店的想法。“当时正好附近一家面积更大的店面要出租,我想做成一个更大的集合烘焙店,但租金偏高,我的合伙人不同意。”
蛋壳认为,这形成了一个致命的分歧:一个人认为目前的模式盈利有限,希望扩大规模,但另一个人并不想追加投资,也不愿意被稀释股份转换成雇佣制。
由于进一步的合作一直无法谈拢,她最终选择了退出。“小店有小店赚钱的模式,但终究利润有限,不符合我的创业方向。”
创业失败,有人及时止损,也有人加码开店
很多年轻人独立开店的想法,更像是一种逃离式创业,多少有些盲目试错。而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准备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蛋壳在两次创业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开店创业,首先要选对适合自己的品类赛道,比如本身已经从事某个行业很多年,能够跑通一种运营模式;又或是足够热爱,有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决心,能为实现目标去不断地坚持和学习。
“我的初心,是想做厦门最好吃的蛋糕或者面包,我会去试吃很多面包,寻找最好的口味;会努力提升工作氛围,让员工愿意留在这里工作;会升级服务体验,争取更多客人。”蛋壳认为,要想开好一家独立小店,需要不断的细化和完善。
蛋壳面包推出的爆款冰面包 / 受访者供图
一个成熟的创业者,还需要随时准备好把自己全部的时间交给工作,并随时接受负面情绪的考验。“当你真正进入创业状态时,就应该准备好跟舒服的日子说拜拜。”旦旦说。
在她连续创业的过程中,工作和生活完全没有区分。“整个生活都被工作填满,习惯了,也没办法改变,因为每一天可能都要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在旦旦看来,很多年轻人想象的开一家自己的店、过着悠闲安逸的生活,几乎不存在,尤其是在咖啡、烘焙、奶茶、酒吧等餐饮消费赛道。
与独自创业相比,旦旦更推崇合伙人模式,即便只是开一家小小的门店。“创业对综合能力要求太高了,你得懂审美、懂产品、会营销、懂管理。”
她认为,这么完美的创业者尤其是初次创业者,太不现实了,所以需要有能力互补的人彼此借力,比如分担资金风险、技术入股、以及心态上的互相支持。
几年前,做法式甜品店失败的旦旦,与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蛋糕师傅,合伙开了一家主打奶油蛋糕的烘焙工作室。“我们分工明确且对彼此负责,一个专注技术、一个专注运营。”旦旦觉得自己很幸运,这个工作室,正是她目前‘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新零售模式的最初模型,也为她积累了一批原始客户资源。”
不过,她也强调,合伙人之间,必须就出资比例、职责分工、退出机制甚至是违约条款达成正规的书面协议,并严格执行。“最怕走到一半想法不同,牵扯出一堆问题,最后不欢而散。”
“而且,一定要有一个人说了算,有一个主导者。” 这也是恒星和蛋壳在经历过失败的合伙创业后,得到的教训之一。
蛋壳把创业的过程比作开车,“你不会一直踩油门,有时候是高歌猛进、有时候是蓄势待发,会经常面对挫折,要一直重建信心,去面对下一次挫折和挑战。”
即便已经储备了如此丰富的经验,在这一次失败后,蛋壳还是选择了按下暂停键,“三五年内不会再开店了,需要好好生活,去消化掉之前积累的负面情绪。”她打算回到职场,然后今年开发一个比较有趣的副业,比如,去讲脱口秀。
naomi准备直接搬进咖啡店居住,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他感到矛盾,对于不盈利的开店状态有些厌倦,但又不想就此放弃。“可能会以咖啡馆为背景上线短视频或者直播,试着打造个人IP。”今年,他也准备给自己开发一个副业,看能不能“曲线救国”。
当初裸辞创业失败,摆在恒星面前的选择也是两个:要么放弃开店的想法,重新做回“打工人”,生活可能乏味,但轻松;要么一条路走到黑,带着经验和教训开始下一次创业。
恒星二次创业的“日咖夜酒”集合店 / 受访者供图
他不甘心,选择了后者。关店一个月后,恒星和几个朋友在长沙开了一家“日咖夜酒”集合店,投资近40万元。他觉得,这一次,在选址、装修、运营模式等问题上,自己都有了一定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合伙人值得信任。
对恒星来说,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最接近理想中的样子。未来,如何资金足够,他依然想独立创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
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