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罗中华
中秋时节,稻谷飘香,正值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桃江县城又一家“桃小江竹筒饭”开业了。至此,“桃小江竹筒饭”店铺除了桃江县城,已经开到了长沙、哈尔滨等大城市。店铺不到20个平米,但布置得精致典雅温馨。店铺的主人叫詹志,一位刚满30岁的80后,是桃江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他创办了桃江县共享竹产业专业合作社 ,获得了2017年度桃江县“创业致富好青年”荣誉称号。
2010年7月,詹志完成了在湖南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进入到三一集团大型挖掘机事业部工作。年底,母亲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詹志的人生走向,父亲经营多年的竹制品企业遭遇困难,父亲因为身体健康原因难以走出困境。孝顺的詹志做出了新的选择——回乡创业。
竹香飘四海,桃花映九州。詹志出生在有着“美人窝”美称的桃江,除了桃花和美女,这里同时也是中国十大竹子之乡,115万亩南竹林,遍布全县的竹加工企业,桃江当之无愧地成为湖南千亿竹产业的核心基地。2011年初,詹志回到老家桃江县武潭镇,在父亲创办的竹制品工厂,协助父亲管理工厂。在两年时间内,詹志跑遍竹林调查资源,跑企业了解市场,知道了父亲创办10多年的竹制品厂陷入困境的原因。特别是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当他看到工厂的竹子均靠人工断节出料,竹帘半成品靠人工编制,竹筷也靠人工打胚时,他陷入深思。如何让生产的流程更加科学,让中间重复的多余的工序减少是詹志考虑最多的问题。2012年,“整竹高效利用方案”逐渐成型并在工厂推广,他调整了工序,三分之一的工人的岗位也因此调整,第二年开始工厂实现了产值翻番,利润增加了3倍,还增加了50余个工作岗位,全年发放工资300余万元,上缴利税50余万元。
父亲工厂成为了他创新创业的起步。2014年初,詹志开始独立创办竹筷厂,开始全力以赴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两年时间他拿到了6项国家专利,大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2017年5月,詹志收获了人生中一份重要的荣誉,被授予桃江县“创业致富好青年”荣誉称号。
2018年7月,“桃小江竹筒饭”参加益阳市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创新组唯一冠军,代表益阳参加省赛获得优秀奖。
2016年下半年,桃江县政协换届,詹志被推选为共青团界别政协委员。詹志倍加珍惜荣誉,切实履职。桃江是中国十大竹乡,竹林面积115万亩,居湖南第一中国第三。近年来,桃江县委县政府出台过硬政策,强力推进竹产业发展。这,唤起了詹志作为一位新政协委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年,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引导回乡创业大学生积极投身桃江竹产业的提案》。同时,他也坚定了扎根竹乡、做好竹文章的决心!思来想去,他想到了竹食品这个近乎空白的领域。2018年,詹志联合吴英、蔡思汉两位返乡创业大学生,在竹筒饭快餐连锁运营一年之际,对竹筒饭项目进行重新的定义和整理。这是詹志探索竹产业转型的一个方向,詹志组建了桃小江竹筒饭O2O连锁项目团队,搭建起了中国第一家标准化的竹筒饭外卖店。
竹筒饭拥有的竹香, 吃了不上火和超级保温的特性很好地解决了快餐外卖行业的痛点。 加之其健康绿色环保,很快成为外卖行业的一匹黑马。北京某知名餐饮企业获悉詹志他们的创业项目后,投资200万元支持他们创业,获得过人民大会堂湘菜技能大赛冠军的胡强更是全职入职桃小江竹筒饭创业团队。这为桃小江竹筒饭立志打造竹乡桃江新名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竹筒饭,不少德清东部的市民可能会比较陌生,其实在西部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竹筒饭的做法不难,材料也很简单,但米香与竹香融合后散发出来的香味让人垂涎。近日,记者来到莫干山镇仙潭村沈蒋荣家的民宿,探访竹筒饭的制作方法,这里的竹筒饭被众多来自上海、杭州的游客追捧。
清香竹筒饭
食客相追逐
昨天下午四点,记者来到民宿莫梵时,沈蒋荣正在厨房忙活着为几位客人准备预订的竹筒饭。说话间,沈蒋荣拿出一堆处理好的竹筒,这些竹筒长约25厘米,一头的竹节已经捅开一个小口。他将竹筒仔细洗干净后搬进厨房。然后将已经泡了两三个小时的糯米再清洗一遍,拿出一只大勺子,往碗里舀上三大勺的糯米,加入两小勺酱油拌匀。然后加入青豆、春笋、腌肉,加适量的水。再用一只漏斗,将拌好的这些食材灌进竹筒。
见记者有些好奇,沈蒋荣解释道,他选用的竹筒大多是两到三年的新竹,“新竹富含较多的水分,既耐烧又能提升米的香味。”他随后指了指烤竹筒饭的火堆,“竹筒使用后就当柴火,这样可以资源再利用。”沈蒋荣透露说,竹筒烧火很旺,这样蒸煮出来的饭更香,而且竹筒燃烧过程也会散发竹香,和饭香融合后成就了风味独特的竹筒饭。
沈蒋荣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跟记者聊起了竹筒饭的窍门:米要提前浸泡一小时,煮起来才会好吃;材料都要切成豆丁状,这样才会入味;烤的时候一定要受热均匀。自2015年沈蒋荣将做竹筒饭加入民宿体验后,竹筒饭就成了他家的主打产品,受到了各地游客的称赞。
正宗竹筒饭
奉献给食客
说起做竹筒饭,沈蒋荣有不少故事。开民宿之前,沈蒋荣曾是名厨师,经常研究各种菜品。有一次,他想起了以前小时候吃过的竹筒饭,那时候,莫干山很多农民上山劳作,离家比较远,他们都会带点米和配料上山去,到了吃饭的时间就砍几根竹子,将米和配料放进竹筒里,生火烤熟当三餐。
“其实做竹筒饭并不难,我第一次烤的时候就基本成功了,就是烤得过火,锅巴太厚了。”那之后,沈蒋荣又试了好多次,摸索细节,选哪种竹子,加多少水,火候怎么掌握,慢慢地,他烤竹筒饭的技术也愈发成熟。很多朋友知道他会烤竹筒饭,经常向他请教方法。这么多人喜欢吃,何不试试把竹筒饭放到民宿里?沈蒋荣萌生了这个想法,一番尝试后人人称道,这才有了他今日的竹筒饭。
“原来村民卖毛竹一支大概只有5块钱,现在用来做竹筒饭一支能卖到30元。”沈蒋荣说,他会亲自带客人上山砍竹子,这也间接增加了附近村民的收入。同时,竹筒饭的制作全部由客人亲自动手,这些大城市没有的体验都成了吸引客人的法宝。客人们也很“给力”,吃过觉得好吃,就拍照发在微信朋友圈帮沈蒋荣做宣传,还经常带着朋友过来吃。
让更多的人
尝到竹筒饭
很多人都喜欢竹筒饭,但大多数市民没有那么多时间上山。今年年初,沈蒋荣又想了个好主意,他把竹筒饭需要的材料全部提前准备好装入竹筒然后密封,客人购买只要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山里竹筒饭。
“3月份,我们准备的第一批80个竹筒饭两天就卖光了,大部分都是提前预订的。”沈蒋荣拿着一个包装好的竹筒饭介绍说,这种半成品的竹筒饭放在冰箱里能保存好多天,竹筒也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市民吃完后还可以把侧面的盖子打开做成一个竹制小花盆。目前,这种竹筒饭还只能用微信预订,但很受大家的欢迎,今年,他打算扩大规模让更多市民在家中就能品尝到竹筒饭。
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竹筒饭也烤得差不多了。“要等里面的水分全收干了才行,竹筒饭好吃与否,或许就在最后的几分钟。美食总是需要耐心。”沈蒋荣一边说一边将烤好的竹筒饭放在砧板上,用干净的刀将竹筒劈成两半。
竹筒一分开,一股糯米香扑面而来,民宿的客人们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
如何做出好吃的竹筒饭
选竹节要选一到三年的新竹,超过三年的就不要考虑了,新竹水分多耐烧,烧出来的糯米饭也香些。米要选择糯米,并且要提前浸泡,糯米膨胀后搅拌一下,使糯米吸水均匀。配料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一些香肠、咸肉。可以事前把咸肉切成碎末,拌在糯米里,也可以切成小块,适时适量放入。
竹筒饭能否烧得香,加水多少是关键。以一节长25厘米、直径6厘米的竹筒为例,加水为100毫升为佳。同时,糯米的量也要把握好,装到竹筒的三分之二最佳,烧前摇晃一下,使米与配料更加均匀。做竹筒饭火候掌握同样是关键。烧竹筒饭的时候,千万不能让竹筒着火,要适当的旋转竹筒,大概烤上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竹衣颜色有微微烧焦的感觉就可以,如果你喜欢吃锅巴,可以再多烧3到5分钟。
德清新闻网 记者 张志炜
><>西崇左,属于少数民族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方,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丰富,适应多种植物生长,环境非常优美,所以盛产多种特色美食,崇左人民总会喜欢以各类植物的清香,做出各种各样的美味食品,清香味美,一说到崇左美食,就会让人忍不住的口水直流了,真可谓是舌尖上的崇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