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活打卡季#
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走亲访友,你去了别人家里,往往过两天别人也会来你家里拜访。
初二去了舅舅家,这两天舅舅便来了我家,也没有提前打电话通知,到了中午十一点左右舅舅便直接来了。
原本以为舅舅会带着舅妈孩子一起来,结果没想到就他一个人来了,菜肴煮多了又怕吃不完,煮少了又觉得不够诚意。
< class="pgc-img">>没想到舅舅却说他是个很随意的人,来到家里就说中午随便吃点,晚上他要去参加同学聚餐,还说想吃我菜园里种植的萝卜苗。
于是便去菜园里摘了两个比较新嫩一点的萝卜,萝卜苗也没有扔掉,而是去掉了老叶子,给舅舅做了一道清炒萝卜苗。
< class="pgc-img">>舅舅的意思是春节期间吃太多肉了,如今他想多吃一点素菜,刚好看到我菜园里的萝卜长势很不错,很好吃的样子。
萝卜苗的做法很简单,将其放入少许盐腌制一下,去掉其中的苦涩味,然后在将萝卜苗倒入锅中爆炒,加入盐,少许泡椒和蚝油进行调味即可。
这样炒出来的萝卜面,清淡爽口,很是解腻,对于春节期间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而言,属实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 class="pgc-img">>萝卜也没有浪费,而是给舅舅做了一道萝卜炒肉,将新鲜的萝卜切成片状,然后放入盐进行腌制,十分钟后将其清洗一下,去掉咸味,沥干水分。
锅里放入油,先将猪肉放入锅中爆炒入味,在将沥干水分的萝卜放入锅中爆炒,炒的时候加入少许泡椒,放入少许盐,生抽,蚝油调味。
大火收汁翻炒便可出锅,这样炒出来的萝卜,吃起来口感很嫩,经过了冬天的雪雨洗礼,此时的萝卜吃起来非常甜。
< class="pgc-img">>红烧鸡块是江西地区人们在春节期间最常见的招待菜肴之一,这道鸡肉是除夕夜那天炖煮而成的,然后切成块状放入了冰箱里。
只要家里有客人上门,那么这道红烧鸡块几乎是必上的菜肴,里面炒的时候放入了生抽,老抽进去,吃起来味道很不错。
< class="pgc-img">>板鸭也是我们家这边春节待客的必备菜之一,将板鸭放入锅中蒸10分钟左右,便可拿起来,然后直接切成块状,装入盘中。
家里有客人上门,这道菜也必须拿出来给客人品尝一下,咸香美味的板鸭是很适合下酒的一道菜,但是如今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大家都不喜欢喝酒了。
< class="pgc-img">>最后一个菜是腊肠和腊鸭胗的混合版本,这两个腊味菜肴其实也是为了方便客人下酒的菜,但是如今大家不怎么喝酒了,拿来下饭也还是可以的。
舅舅胃口不大,吃一点蔬菜就说饱了,鸡肉,板鸭,腊肠更是没动过,估计是想留着肚子晚上聚餐时再吃。
我将舅舅来家里做客的午餐菜肴晒在朋友圈,没想到引发了大家的围观,评论区褒贬不一,不少网友表示菜肴很不错,也有网友看后表示:“没食欲,这样的菜肴太简单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周接了一个咨询案例,这个客户入餐饮行业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早些年的时候行情好,他也尝到了甜头赚了不少,于是便开始扩张自己的餐饮版图,哪里知道最近几年餐饮市场开店率倍增,竞争一下就激烈了。现有五家店的生意走下坡路,过去几年赚的钱都搭进去了。
其实这是大多数传统餐饮人的困惑,出现问题了,也不知道问题在哪,更别说什么改善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的改善都是徒劳。
下面根据最原始的营业额公式给大家详细剖析一下影响生意不好的两个关键指标。
营业额=(新客户+老客户)x客单价
由以上公式可见,影响营业额的主要因素是新客户和老客户的数量,关于新客户,我们常说的指标是进店率,老客户我们说的是复购率。
所以说,其实所有营销的发力点在进店率和复购率上,一切背离这两个核心指标的营销都是伪营!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复购率和进店率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
火锅店如何实现业绩翻6倍?
一个客户在上海开了一家150平的牛肉火锅店,主要卖点是现切鲜牛肉。刚开业的时候因为做开业打折,生意还不错,每天营业额有六千多。但随着活动的结束,营业额就开始直线下滑,生意越来越惨淡。
老板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选址出了问题还是选择的品类不对。我当时给他的改造方案是:
1、把切牛肉的场景从后厨移到门口,在门口设置明档,
2、请两个大妈,在玻璃橱窗摆盘,将牛肉一片片码上盘子;
3、橱窗内搞大桶熬汤,里面放几根牛大骨;
4、在餐厅门口挂个牌子,写上每天牛肉的配送时间。
< class="pgc-img">>通过我的简单改造,这个客户现在每天的营业额从原来的2000元提升到了12000元。其实我并没有对他的店进行大改造,并没有换菜品菜单或是换装修风格,我只是帮他更直观向顾客地表现他店的特色。
举这个例子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的产品有问题,而是你没有向消费者正确的表达你的产品。特别要注意的是,我这里说的表达并不是用嘴巴说,而是用一些小套路。
< class="pgc-img">>很多人在经营品牌或者推新品时,欠缺了有套路的表达,导致无法让消费者正确感知到你的价值。试想下,如果消费者压根就不知道你的好体现在哪里,他们又怎么会愿意迈进你的店里去尝新,从而提高你的进店率和后期复购率呢?
进店率、复购率的变压器
产品的价值是由顾客感知后决定的,而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有套路的表达,就是你撬动市场的支点。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引入一个名词,叫做“价值感知力”。
< class="pgc-img">>首先给大家解读一下什么叫价值感知力,这里分为三组词,“价值”指的是你餐厅的优势、卖点以及品牌的价值主张;“感知”指的是向消费者传达的路径及渠道;“力”指的是消费者对你记忆的深度和强度。
所谓的价值感知力打造,其实就是让价值信号可量化传输,价值感知力是提升进店率和复购率的变压器。
我给大家分享两个经典案例来感受一下价值感知力在餐厅里发挥的作用。
中餐榜首如何塑造价值感知力
前段时间,中国快餐企业70强名单揭晓,其中老乡鸡荣登了中式快餐的榜首。老乡鸡是安徽最大的连锁快餐,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很low的品牌,凭什么能登榜首?
说实话,老乡鸡的品牌名和logo设计都不是特别有突出,但是从老乡鸡品牌的门店多次迭代的路径中可以发现,其实老乡鸡一直在价值感知力的打造上不断努力。
< class="pgc-img">>先来看看它的门头,大家也能看到,他的门头非常朴素、很简单,只有“老乡鸡”的品牌名加上“全国400家直营店”的宣传语,即使后续再怎么迭代也只是改了直营店的数字部分,由400改成了600,由600改成了现在的800。
展现全国多少家店的意义在于,无需用言语告诉消费者公司实力有多强,用数据说话,能够在全国开800家店而且全直营,这种店铺规模的背书,比任何口号都能让消费者感知到企业的实力。
< class="pgc-img">>再来看看老乡鸡的内部空间设置。店内由过去的柜台点餐改为了全开放式的明档厨房,他们标榜还原“家的味道”,将后厨处理土鸡的工作移到吧台现切现炖,只为保持鸡汤的新鲜感。
除此之外,店内还设置了几台32寸的电视轮播食材海报,比如精选“云南文山优质辣椒”、“从农田到饭桌的无公害蔬菜”、来自东北的“黄豆”、“大米”等等......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设置,其实在给用户传输着“绿色又健康”的信号。
< class="pgc-img">>店内还将所用的调味料也一并展出,大牌云集,都是市场上常见或是家里常买的品牌,就是为了告诉消费者“老乡鸡的菜品你可以放心吃”。
总结一下老乡鸡所用的套路,我们会发现其实他就是通过彰显价值感知力,来让顾客心甘情愿为其买单。“门头的全国800家直营店”,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是有实力企业;“明厨陈列”,标榜的是让新鲜看得见;“电视轮播图”,用照片让你知道食材的来源是苗红根正的;“各种大牌调味料展示”,表达拒绝地沟油的决心和实际行动力,让你吃得更放心。
新锐品牌如何打造价值感知力
另外一个案例是我觉得比较出彩的新锐餐饮品牌——金戈戈香港豉油鸡。
其实一开始我听到这个名字,不太懂想表达什么点,直到后来有一天跟朋友聊起这个品牌才知道原来“金戈戈”=繁体字里的“钱”,颇具港式特色,这和他们主打的是“香港菜品”这个点很一致。
< class="pgc-img">>店里主打的招牌是“香港豉油鸡”,他们所有的店都是明档设置,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宣传的海报图,只是将一只只烹饪好的鸡工整地挂在橱窗前,很干净也很吸引眼球,即使是路过都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除此之外,金戈戈还会在门口旁边设立了一面很大的海报墙,上面写着“登上2019美食必吃榜”,并且在下面小字部分强调了豉油鸡是“香港头道招牌菜”。
< class="pgc-img">>再看看金戈戈的菜单设计,它将店内的几道招牌菜罗列了出来,并配以小字介绍菜品的特色和亮点,辅以数字量化,比如用的鸡是“100%鲜活配送”、叉烧选材世界级黑猪,并用“150°炉温烤制60分钟”,道道菜精选,有依有据、给你足够的消费理由。
店里面明档侧面的发光牌特别引人注目,上面写的是“香港豉油鸡,每45分钟敲钟,新鲜出锅”,明档的另一侧则摆了一排电饭煲,贴着“大火力、豪热沸腾。环顾整家店,店内其实没有太奢华的装修,只是墙上挂了几块原材料的写真海报,上面还有几行小字介绍了原材料的特点。
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点,其实金戈戈整家店都没有一句直接说自己好的口号或者标语,它只是通过“必吃榜”海报告诉你“我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通过明厨告诉你“我们的厨房是干净的”;通过“每45分钟敲钟”告诉你“我的招牌菜是新鲜现做的”;通过原材料海报告诉你“我的食材优质,让你吃得放心”。
种种的设计其实都是“套路”,不说自己有多好,却通过价值感知可视化直接告诉顾客我能给你提供什么,不需要喊一句口号,就让消费者连连称赞。
< class="pgc-img">>价值感知力打造四个方法
第一,不要说概念,给客户具体交付物。
你主打性价比,就直接秀出你们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标注价格;如果你主打食材新鲜,直接从厨房拿出来展示给消费者看;如果你主打某某特色菜,就把环境渲染起来。
第二,可视化表达。
把你的卖点通过视觉展示出来,让客户直观看得到。比如在菜单明确指示菜品特色、通过海报展示食材的来源、通过名厨让消费者看到食材烹饪过程。
第三,量化表达,让顾客可测量价值。
用数字把特色量化出来。如果你的酱汁很特别,可以说花了89天精心配置或者36种香料调配而成;如果你的烹饪方法很特别,可以说经过了6道工序精制而成;如果你的食材来源正宗,可以说是来自1439公里的水库鱼。
第四,巧用第三方夸自己。
学会用第三方展示自己的实力,比如秀你们曾经获得的奖项、美食平台的排名、顾客的评价留言,或是秀你合作的供应商,借用第三方的背书展示自己的优秀。
切忌再用“好便宜、好新鲜、好味道”,这些明面上的大白话去做宣传了!价值感知力打造,就是要找出与消费者有共鸣的价值主张,然后通过正确的传递方式,让客户对你的价值可量化评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消费者掏钱买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产品。作为经营者而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核心价值点提炼,更重要的是要正确传输价值信息,要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价值是由顾客决定的,而不是你决定的。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三木,由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图片、视频来源于外卖平台截图、录屏)
“给人吃的菜,你吃肯定不好吃!”“菜没问题,把嘴洗干净就好,你这嘴吃什么都是浪费!”“活人才能吃出味(道)来!”“你去吃图片吧”……4月8日,本报接到网友吴先生反映称,大连市西岗区北海街一家菜馆在外卖平台上多次怒怼给出差评的顾客,激烈的言辞充斥着火药味儿。网友认为,商家应虚心听取顾客提出的意见,如此怼人有不尊重消费者的嫌疑。那么,商家为何要这样做?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报料
外卖商家怒怼差评顾客
4月8日,市民吴先生在外卖平台上订餐,在浏览外卖商家时,意外发现西岗区北海街一家菜馆的评价区出现了极为少见的情况。对于给出差评的顾客,菜馆总是以激烈的言辞怒怼,回复内容火药味十足。
吴先生说,某位顾客反映拌三丁不好吃,商家却回复称,“我家师傅是给人做菜的,让你吃了不好意思了!”商家回复的文字让吴先生心里发堵,“这样的言辞有人身攻击顾客的嫌疑,对消费者没有起码的尊重。”
接到反映后,记者登录了外卖平台,发现这家菜馆的菜品种类以家常菜为主,月售456单,公告称“菜品均为现做现炒”。
雷语
“活人才能吃出味来”
截至4月8日16时,这家菜馆的评价区有40条差评,超过半数被商家回复过。
有顾客评价:这是水煮鱼吗,分明就是油炖鱼块,啥味没有。
商家回复:活人才能吃出味来,你这辈子都吃不出味道来!
有顾客评价:非常不好吃,说白了就是炒鸡蛋。
商家回复:给人吃的菜,你吃肯定不好吃!
有顾客评价:鱼太苦了,苦胆爆了还是咋回事?
商家回复:点了多少次也没见你好评过,以后别来了,点也不做!
有顾客评价:没吃过这么难吃的水煮肉片。
商家回复:菜没问题,把嘴洗干净就好!就你这嘴吃什么都是浪费!
有顾客评价:(实物)跟图片差距太大。
商家回复:你去吃图片吧。
……
记者发现,这家菜馆也收到了320条好评。有顾客留言称,“非常满意,老板人很好,说明了菜品有问题之后,立马重做了一份送过来,给这样负责尽职的老板点赞。”还有顾客称,“我是来大连出差的,昨天点了炒粉,备注了少放盐,因为很好吃,今天又点了一份,忘记备注了,和店里沟通了一下,马上又免费送了一份。”
回应
已尽量用“中性词汇”回复
那么,商家为何要这样做呢?随后,记者拨打了菜馆电话,接电话的男子自称是负责店内日常运营事务的工作人员,姓何。按照何先生的说法,菜馆在外卖平台上对顾客的回复,主要是由代运营人员进行操作的,“可能是这人性格有点倔,所以说话语气有点硬。”菜馆也因此受到过外卖平台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
此前,曾有顾客特意打电话给店里,质疑为何要如此回复消费者的评价。“其实主要是口气和态度的问题,并不触犯法律。”何先生称,菜馆没有不尊重消费者的意思,目前已尽量使用“中性词汇”回复顾客。同时,他还否认了菜馆以这种方式炒作的说法,“作为商家,哪有往坏的方向炒作的?”
记者向何先生提出,想采访菜馆投资人和代运营方,以便深入了解事件详情,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观点
尊重消费者才是生存之本
“不尊重消费者,迟早会被消费者抛弃,尊重二字是商家的生存之本。”本市一位外卖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商家要虚心听取顾客提出的意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只有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以某外卖平台为例,在“售后服务规范”中,要求商家对差评订单务必进行及时回复与处理,回复内容需使用礼貌用语,不得出现嘲讽、恶意辱骂用户、违法、涉黄、人身攻击、泄露个人信息等不尊重内容,不得发生任何骚扰用户等不当行为。
对此,辽宁宏展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刘万昕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经营者有不得侵犯人格尊严的义务,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
“众口难调,万千消费者中难免会有人给出差评,商家要真诚对待、积极沟通,重新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而不是一怼了之。”业内人士给出了建议。此外,对于为达到不法目的、长期故意刷恶评的机构和人员,商家也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以便维护合法权益。半岛晨报、39度视频 首席记者 满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