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界5月15日消息,涪陵榨菜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目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持续推动各项任务目标达成。管理上,公司承接并推进组织机构变革,完善部门、岗位设置及职能职责分工。公司去年餐饮渠道营收 6000 万左右,目前渠道开发工作仍在进行中,现已拥有餐饮渠道合作经销商一百多家,终端涵盖小面、火锅、快餐等连锁餐饮企业及酒店等。目前已接入公司系统的终端网点数量约 40 万家,加上尚未接入的网点合计约 100 万家,公司现有终端网点主要分布于一二线市场。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我们的距离,只是一碗汤的距离。”
美食,是广州人的荣耀,是广州人的幸福,也是广州人的财富。正是因为爱吃会吃,广州的餐饮产业才会活力无限、蓬勃发展,成为全国首个营收超千亿元的餐饮大市。目前广州已经形成27个餐饮聚集区,根据规划未来将增加至47个。
今日全世界美食荟萃于此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既有着百年不衰的老字号,也有崇尚个性的新派菜馆,粤菜、川菜、湘菜、江浙菜、东北菜……甚至是日韩料理、法国大餐——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美食,都能在广州找到。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州市餐饮业网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简称《规划》),广州已形成27个餐饮集聚区,其中有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珠江新城-珠江道美食区等9个都会级餐饮集聚区和江南西美食区、远景路韩国风情街等18个片区级餐饮集聚区。还有购物中心美食广场76个。
可以说,这些餐饮集聚区因“景”而聚。餐饮企业因大型公园、旅游景区景点而聚集,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商娱产业链,这种情况在广州最为常见。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上下九历史文化美食街、广州美食园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北京路北段的老字号一条街,聚集了点都德、太平馆西餐厅、仁信双皮奶、东江烧腊专家、美利权冰室等一众老店、名店。而在北京南、惠福路一带,则有着各式老广小食,大碗粉牛骨汤、牛杂、蛋挞王、煎饺……直让吃货们扶墙而走。
在广州,这些餐饮集聚区因“夜”而兴。广州人的“夜生活”丰富多彩,华灯初上“蒲食”更甚,沿江路西餐酒吧街、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等为了“夜行人”应运而生,沿江路上除了西餐厅和酒吧,还有海鲜酒楼,可谓“夜宵与夜色齐飞”。
在广州,全世界的美食都绽放异彩。远景路韩国风情街可就是一个代表,一路上随处可见韩文招牌,韩式烤肉、炸酱面、泡菜……说这里是韩国饭堂也不为过。在未来,这里将整合合并,纳入白云新城餐饮集聚区。
明日成就世界美食之都
据悉,到2035年,广州餐饮对标纽约、东京、巴黎等世界一线城市,打造传统广府粤菜与时尚国际餐饮荟萃、特色美食出众与餐饮文化彰显的世界美食之都。27个餐饮集聚区将整合并增加至47个,这幅囊括全市11个区的“美食地图”将更加丰富多彩。
新增的餐饮集聚区主要布局在海珠、天河、黄埔、增城等区,呈现出老城区继续做强、外围城区迅速增长的态势,为外围城区的人口、产业的疏解提供餐饮配套服务。比如在海珠新建广州岭南天地餐饮集聚区、在天河新建国际金融城餐饮集聚区、在黄埔新建科学城片区餐饮集聚区、长岭居餐饮集聚区等。
4个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餐饮集聚区将打造成代表广州走向世界的美食地标。其中,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服务市民、商务人士及国内外游客,打造现代都市风情美食地标,支撑广州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打造集广府粤菜与国内外菜系荟萃的餐饮集聚区;西关美食带推动传统餐饮网点优化升级,发展特色餐饮;天河路美食区促进餐饮与商务、商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联动发展,提升餐饮业发展的软环境,丰富餐饮文化,增强地标效应。
不仅如此,在不远的未来,一个汇聚广州老字号餐饮企业的聚集区将崛起。《规划》提出,对标上海新天地、佛山岭南天地,依托恩宁路、第十甫路等历史街区,广州要打造一个广州老字号餐饮集聚区,汇聚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广州、广东省、中华老字号及一批经营多年赢得老广认可的“民间老字号”。
月开三千家餐饮店活力无限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餐数》大数据研究院提供的《2017-2018年度广州市餐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广州是全国首个超千亿的餐饮大市,存量接近广东1/3的份额。2017年广州住宿餐饮行业整体营收规模为1143.23亿元。另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广州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74.75亿元,增长5.8%。
《报告》介绍,广州约有13万家餐饮企业,而根据美团点评数据,广州每月新开餐饮店超过3000家,广州餐饮的活跃度可见一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5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赖晓宜介绍,目前该市餐饮服务现阶段实行线上、线下外卖,不提供堂食,后续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逐步恢复。市、区两级商务部门正在推进餐饮网点复市,全市178家连锁餐饮企业旗下9148个网点,目前已恢复可提供线上线下外卖的门店2737个,占比30%;员工上岗数1.79万人,占比12%。
她说,近期上海发布了餐饮行业复工复市疫情防控指引,明确企业复工复市须制定复市门店防疫工作方案、员工闭环管理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对场所环境开展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对餐饮行业复工复市,进行如下几方面防疫管理。
一是落实闭环管理。返岗员工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符合条件的需完成加强针疫苗接种。员工返岗后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对返岗员工设置2天静止期,返岗后做好每日一次核酸加一次抗原检测。
二是执行入店查验。经营场所须张贴“场所码”或设置“数字哨兵”。防范区线下外卖门店经营,需提醒到店顾客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且体温无异常(<37.3℃)方可进店,店内执行1米线安全距离等防疫要求。对电子信息登记有困难的特殊人群,提供人工登记帮助,保障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踪。
三是严格开展环境消毒。复市后,每日对经营场所进行定时开窗通风和环境消毒。对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3次并做好记录。安排专人接收采购货品,对货物表面消毒后再入库。有运输车辆的,每日2次对车辆进行消毒。四是实行“食安封签”管理。加强食材采购管理,做好索证索票,保障食材、食品安全。对外卖品类严格执行“食安封签”管理,查验取餐快递骑手的电子通行证,落实防止交叉感染的各类防护措施。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