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巍峨城墙 烟火小巷 这个家门口新晋的5A景区何以青春永驻?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晨 陆遥 共享联盟临海站 金晓欣 卢靖愉“官宣!家门口迎来5A景区!”近日,这条消息刷屏了临海人的朋友圈。

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晨 陆遥 共享联盟临海站 金晓欣 卢靖愉

“官宣!家门口迎来5A景区!”近日,这条消息刷屏了临海人的朋友圈。

跻身5A行列,这是临海人多年的心愿——从2016年高分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资源和景观质量评审,到今年7月16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12家5A级景区,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榜上有名。逐梦六载,一朝圆梦。

3.12平方公里的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内,始建于东晋的台州府城墙巍峨环绕,紫阳古街延伸出50余条小巷,依旧延续着唐代里坊制的格局,景区承载着厚重的千年历史,也升腾着2.8万居民生活的烟火,更活跃着新鲜的现代文化因子,引来各地游客争相打卡。

景区要发展,古城要保护,居民要生活……台州府城为何坚持创建5A景区?又如何做到协调共融、景城共建、主客共享?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寻古城永葆青春的奥秘。

揽胜门 临海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一座日渐美好的古城

“创5A,创出了我们现在的惬意生活。”夏夜,吃过晚饭,紫阳街住户刘阿婆搬出小竹椅,架起小方桌,和周边的老邻居们聊天纳凉。正说着,临海市文旅集团党委委员郑家军来了。刘阿婆回屋切了盆西瓜,关切地问:“又在忙什么改造项目吧?大热天太辛苦了,吃一块西瓜吧。”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萦绕在景区内的各个角落。但早在几年之前,这里却常常响起争吵声。

台州府城有着1600多年历史。一块块砖、一条条石垒起了巍峨耸峙的江南长城,它宛如一双臂弯,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紫阳街护在其中。它还是我省诗路黄金旅游线上璀璨的珍珠,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传世诗篇。

然而,近年来,随着临海城市东扩,古城经历了发展之痛,基础设施老化、老店日渐冷落、四合院破败颓废……“创5A的难度不言而喻。搬空景区改造老城最为简单,但有其形缺其神,没有市井韵味。”临海市文广旅体局局长王荣杰说。于是,临海走上了一条“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保护修缮之路——留下原住民,在景区融入社区,在社区上嵌入景区。

被台州府城墙围绕着的临海古城。

2016年,临海组建创5A工作专班,抽调全市30多名精干力量驻点集中办公,临海67个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布局推进16大类涉及基础设施、核心景区提升、拆迁整治以及文化建设的等270个项目。台州市也派驻创5A指导组常驻临海,实地指导并邀请专家团队为创5A工作出谋划策,开展业务培训。

古城要焕新颜,第一步是旧城改造,要给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做思想工作着实不易。郑家军身为专班工作人员,对此感触颇深:“一次,赤城路南端改造工程被搬上了日程,六层小楼面临拆除,车行道要改成步行道,但沿线的居民们说什么也不肯。”

为此,“郑家军们”拿着规划图,挨家挨户敲门讲明政策,分析利弊,化解居民的担忧和不解……工程在艰难中步步推进。

如今,赤城路南端摇身一变成为历史文化展示区,原本与老街格格不入的六层住宅变成了两层仿古建筑,开起了博物馆、展览馆。居民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三线入地”迎来蓝天,木质老屋得到修缮,排污系统得到改造,彻底告别“线路漫天、屋子会漏、马桶靠拎”的生活。偌大的巾山角广场则成了居民运动、休闲的场所。

“原来,建设景区不是要在我家门口拆房修路,而是为了更好的环境。”身边的点滴改变,也让原本“唱反调”的居民,开始加入创5A的队伍。家住紫阳街的罗素英让出了楼顶近8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附近居民的统一晾晒点,还重修了楼梯,只为方便邻居进出。“原先,游客一抬头就看见晾晒的衣裤,很影响景区形象。”罗素英说。得益于居民的支持,临海在紫阳街支巷布局了19处统一洗衣晾晒点,14处电动车生态停放点。15位原住民还自发组建了“居民讲解员”“小城故事员”,游客可“点单”让“老临海”带你深度逛古城。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要下足“绣花”功夫。近两年,创5A的步调从大刀阔斧完善基建,转向精雕细琢刻画细节。随着各支巷“绣花工程”的实施,永安巷墙面不再“灰头土脸”,栩栩如生的浮雕人物是当地用非遗技艺“灰雕”塑造而成。漫步在紫阳街,脚下的一块块青石板是当地花大价钱从各地旧材市场淘来的,连镶嵌其中的地漏,都是老师傅一个个手工雕琢的。“旧石板属于稀缺资源,收集难度极大。”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工程建设部负责人陈睿告诉记者,他们采取古建修复的方式,避免了现代施工的痕迹,最终修复了1080米长的古街。

在相关部门的精益求精中,600余处(座)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焕发新生;10余家百年老店、60余家传统店铺得到恢复;占据古城C位的台州府城墙有了地方立法,当地人还把5月10日列为台州府城墙保护日……

台州府城公共艺术节现场 临海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一座古今交融的古城

千年古城里,烟火气与时代感正彼此滋养。

“出门走几步,就能参与一场文化活动,有奶奶爱听的临海词调,也有我们年轻人爱看的脱口秀。”家住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90后陈勉每天都准时到感兴趣的活动现场“打卡”,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在多年前,陈勉一歇下来就往新城跑。“那会的古城大多是老人,一入夜街上几乎就黑了,更别说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

古城要新,就得有活力。开发新业态,引入年轻人,成了古城活化的发力点之一。为突破业态单一、消费层次低的瓶颈,2019年,临海市发布了《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业态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业态发展扶持办法及业态项目招租管理办法等,如“全年350天以上对外营业,并举办1场大型主题活动返还当年房租”等补助政策,鼓励青年文创、主题民宿、休闲产业等进驻。

来自山西的王伟办起“五月工坊”,被当地青年热捧为“临海在地内容基因库”;天台姑娘谢然羽在三抚基巷开起再望书苑,顶楼露天小剧场成了脱口秀开放麦活动的根据地;迎春里、余丰里等高端主题民宿群相继开业,让夜临海的魅力展现在游客眼前;江南文旅新零售品牌江南赞以戚继光将军在古城抗倭的故事为原型,创意推出“得胜酒”,寓意旗开得胜,颇受好评;台州府城公共艺术节、“天生狂野”音乐节、“椅起来”集市等活动,更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为发扬传统文化,以“浙东唐诗之路”和“宋韵临海”为线,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建起15家主题博物馆、12家非遗展示馆,并设计出一系列创新传承方式方法:省级非遗“临海剪纸”80后传承人杨雨潇定期给居民、游客授课;岭根草编传承人郑仙红手编的新潮包袋成为游客们追捧的“艺术品”;创办于清代咸丰十一年的永利秤店,被打造为手工艺礼品店,传统木秤摇身一变,成了颇受欢迎的婚礼伴手礼……

在古城,从40后到00后,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圈子。从一处小小的文艺舞台,便能洞悉出古城建设的别出心裁——由闲置旧楼改造而成的紫阳小剧场热闹地演着当代话剧,剧场背面则保留了传统戏台,上演临海词调等非遗戏曲。前与后、新与旧,各美其美,映照出独特而奇妙的城市气韵。

“百姓的生活品质,值得为之倾心倾力,这是算盘算不出的价值。”王荣杰说,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让文化活动兴起来、文化产业立起来,升华古城无可比拟的“软实力”。据统计,近两年景区新增概念书店、文创中心、特色咖啡馆等文旅业态200多家。

学生在古城深度研学游 临海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一座未来可期的古城

古城,逐渐出圈。去年12月31日,“启航2022”央视总台跨年晚会将主舞台设在台州府城的兴善门广场; 今年7月,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在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面向全国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全免政策,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约而至。

“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徜徉在台州府城文化旅游景区,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

但古城的建设步伐依旧在路上。“获评5A不是终点,也不是可以‘歇歇脚’的理由。我们仍需不断完善设施和服务,持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维护来之不易的名誉。”临海市文旅集团副总经理陈健说。

历史名城的续章该如何书写?临海将主动权交给了市民。今年,临海谋划了府城记忆、道宗溯源、巾山诗韵、古建匠心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并向120万临海市民公开征询建议。“中津古渡是古人出城的唯一码头,建议复兴。”“戚公祠、郑广文祠都是很好的地方,却几乎没有游客,建议加大宣传。”上千条建议传送而来,字里行间都凝聚着市民对脚下这座古城的深情与期待。

这些建议也给了景区建设、管理部门更多新的思考。“的确,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除了台州府城墙、东湖等核心景点之外,还有许多‘明珠’散落在各个角落,很少有人知道。”陈健说。在古城文化社区望天台,曲折蜿蜒的山路深处坐落着的恩泽医局,在抗战时期,曾救治了“杜立特空袭”行动受伤飞行员;滔滔灵江之上,曾有座“中津浮桥”,800多年来造福了一方百姓,直到1994年完成了历史使命,被跨江大桥所替代……

于是,临海提出打造“古城下生活”品牌,致力为游客提供生活化体验,决定在北固山南坡,以复建台州府衙为核心,复原三台书院、拓展梅园、展露恩泽医局、提升郑广文祠、充实戚继光祠,并推进台州府城墙“申遗”;同时,推进十伞巷改造,复建白鸥庄,恢复台州府城世家大宅三台九明堂格局,深入挖掘展示以王士性为主题的地域文化,布局建设青年旅社、东城墙局部恢复、停车场等项目……

项目如何细化实施,又全盘统筹?为完善顶层设计,近日,临海市专题研究台州府城“古城下生活”文旅业态策划。“要以超前理念、高质量高水准打造更高品质景区。”“要保留烟火气,让游客看到活色生香的古城。”来自台州学院的专家学者与拈花湾文投、祥源控股集团等国内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团队纷纷为打造府城旅游“升级版”出谋划策。据悉,这个7月,临海将启动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和文化旅游十大专项行动。

雄关不独北国有,今向江南登长城。未来,临海将再次起笔,寻味古城记忆、延续古城文脉、活化古城业态,打造宾主共享、活色生香的古城下生活。

俯瞰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全貌。

【记者手记】

坚守初心,坚持“原味”

六年前就已通过资源和景观质量评审的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终于拿下了5A的招牌。

创5A成功公示的那天晚上,我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在一片“祝贺”“自豪”声中,我注意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真情流露:

台州府城这座5A级景区,是用时间、精力和耐心一点点磨出来、熬出来的;

回想2019年的夏天,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导致灵江水位上涨把整个临海淹没,城墙也被冲塌了一段,紫阳街上更是满目疮痍,这些都没能阻挡创5A的决心……

我第一次到台州府城,就觉得她幽静而不失繁华,不浮躁,有故事,是座活着的古城。这样的地方按照“标准”搞创建是极其困难的,多做一分就可能显得造作。如今,台州府城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古城风景画。

时间是检验真心和品质的最好方式。希望台州府城能坚持初心、守住“原味”,留住大家对历史、对文化、对古城原味生活的想象。

【链接】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

制图 戚建卫

座山,一个家

■解放军报记者 陈小菁

军嫂刘俊兰创作的漫画。

晨曦照在林间小路。路,向远方延伸。前方,一片开阔的临海路段,海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条狗,追着一对夫妻的脚步。每一个这样的清早,这对夫妻都会伴着鸟鸣声出门巡线。崖边驻足,他们一起眺望海上日出。身后的北山哨所,与他们一同沐浴着海风与阳光。

一年又一年,日子平淡如水。对于守哨夫妻——北部战区海军某部仓库一级上士赵克克和他的妻子刘俊兰来说,数千米的巡逻路和这座山,以及山上的洞库,是刻在他们心中的守望。这一切,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座山海拔不高,沿路巡一趟不过二三十分钟。夫妻俩一般都是在洞库门口分别。刘俊兰沿路下山,哨所中他们的女儿还在酣睡。悉心叮咛妻子几句话,身为仓库保管员的赵克克低头转身,走进洞库。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一次巡检。

灶台上冒着热气,桌上的碗筷摆得整齐,这一刻的哨所洋溢家的气息。唤醒女儿、整理家务,下山买菜、上山背菜……一切,缘自9年前的那个选择,为了支持丈夫守哨,刘俊兰不顾亲友劝阻辞去在县城当美术老师的工作,搬进大山里的哨所。

刘俊兰给了赵克克一个家。有了彼此的陪伴,日子不觉苦。记忆中每次任务归来,赵克克的眼前不再是冷冰冰的墙、冷冰冰的灶,而是妻子的笑容、女儿的拥抱、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正是这些温暖点滴,让常年守山的老兵瞬间忘记山海间的冰雪严寒,归途中的风雨兼程;忘记了守山望海的艰苦,远离繁华的孤寂。

少年时,老兵怀揣梦想、执着于心中的远方。在与妻子相守相伴的岁月中,他渐渐懂得那些梦想,就是眼前的山海和长路。守望,让远方不再遥远,梦想照进现实。你守山,我守你——这是夫妻二人对彼此的承诺,也是他们笃定的幸福生活。

路越走越远,温暖始终如一。偶得闲暇,刘俊兰会用笔描绘哨所风景。岁月如水,在她细腻的笔触之下,“初见大山是美景,后见大山像高墙,终把大山当成家”。经年累月的创作,她聚焦不同的风景,“守望北山的‘家’”却是永恒的主题,一如她当年上山时的决定:守望他的守望,岁月不觉漫长。

那山那哨所:刻在心中的守望

■李木强 王垣镔 路 云

北山哨所,位于渤海边一座小山上。这山并不知名。山在营区北面,“北山”因此而得名。

山静默,哨所无名。官兵上哨执勤,担负管线巡护、洞口警戒、收发油值班任务。

20多岁时,仓库保管员赵克克第一次上哨所执勤,在山上一待就是半个月。2013年作为连队最老的兵,面临进退走留的赵克克做了一个决定:上山守库。从此,他把北山哨所当成家。

这一年,赵克克的妻子辞掉县城的工作,拎着行李,追随丈夫上了山。陪伴丈夫守哨,山中四季景致,一条巡线小路,守望成为他们生活的日常。

赵克克与妻子刘俊兰山中巡逻。

哨所·家国

唤醒还在睡梦中的女儿甜甜,照顾她洗漱、吃早饭,随后牵着她走出哨所大门。门外,一块平整的空地,赵克克已在那里等候着她们。

这天是4月11日,星期一。对于赵克克一家人来说,这也是一周中最重要的一天。

风很大,赵克克手捧着的五星红旗,被风吹起一角,身旁的刘俊兰小心翼翼地将它抚平。随后她和女儿一起,望着丈夫捧着五星红旗走到旗杆旁。

已经9岁的甜甜,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个头要高一些。在妈妈陪伴下,小姑娘仰起头看着那抹红色在爸爸的手中一点点升空。刘俊兰俯下身,轻轻对女儿说:“孩子,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守在山上吗?”

甜甜认真地点了点头, 把目光投向头顶的国旗,清澈的眸子闪动晶亮的光。这一幕,年幼的甜甜已经历了许多次。

打记事那天起,爸爸就带着她们母女,每周在哨所门前升起五星红旗。爸爸告诉女儿,国旗是国家的象征,让五星红旗在心中升起,才会明白我们为何要在这里守望。

去年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县城小学位于几十公里外,路途遥远,小姑娘只能住校、一周才能回一次家。

每逢周一,甜甜下山的日子。为了让女儿参与哨所的升旗仪式,每逢这一天,夫妻俩天不亮就要起床。

驻守深山,日子不曾放慢节奏。结束升旗,刘俊兰和甜甜立即启程下山,到公交车站乘车。

这一趟上学路,要耗费1个多小时。为此,部队领导建议刘俊兰,让她带着女儿到县城生活。她放心不下山上守哨的丈夫:“守哨是他的事,守他是我的事,孩子吃点苦不是个事。”

在刘俊兰看来,守哨是一家人共同的责任。她对甜甜说:“早点学会吃苦,不是什么坏事。”去年国庆节假期,甜甜所在小学举行作文比赛,她写下“在北山守山”这篇作文。那次,全校师生都认识了这个在哨所长大的女孩。

去年春节前夕,甜甜所在小学组织老师家访。班主任老师王丽风尘仆仆爬上山,走进甜甜“北山的家”。

从背包中拿出甜甜的“全优生”奖状,望着夫妻二人脸上不约而同绽放的笑容,这位老师轻轻拭去额角的汗水,也笑了。

赵克克仔细巡检洞库。

选择·责任

在刘俊兰的理解中,守哨所就是守家。而在赵克克心里,守望是一种责任。

“既然选择了上山,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当年班长的话,赵克克始终不能忘记。

2013年初春,守哨老兵王刚即将脱下军装。山上的洞库是连队重要的执勤点位,过去一直由技术骨干轮流执勤。那一年,已是中士的赵克克成为保管技术骨干,一直跟着老兵参与巡线巡检。

一次,从洞库里检修出来,赵克克就被教导员叫到了办公室。当时他刚结婚不久,妻子刘俊兰在县城当老师。夫妻俩此前还在计划,下一步要把家安在县城。

班长王刚原本无意离队,谁料父亲突发重病卧床不起。得知消息的那晚,他找到赵克克:“我已经决定退伍了。你懂技术,做事也踏实,哨所交给你守,我才放心……”

一边是“师傅”的嘱托、连队的期望,一边是妻子的团圆期盼,辗转反侧一整夜后,赵克克选择了“上山守哨”。第二天一早,他就将一张“驻哨申请”交到了时任教导员手中。

走出教导员房间,望着天空红彤彤的霞光,赵克克内心不再焦虑。“每一次选择,都要给自己一个充分的、不会后悔的理由。”在电话里得知丈夫选择长期驻守北山哨所,虽然有点不理解,刘俊兰却懂得:尊重丈夫的选择,就是对他的最大支持。

一个人“驻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北山没有手机信号,哨所与外界通联仅靠一部电话,物资运输还需肩挑手拎。

独自守在山上,每周下山一趟,山上的丈夫牵动山下妻子的心。“哨所都好。”每天和丈夫电话联系,听到的都是宽心的话。一想起山上的条件,刘俊兰就心急如焚。

一次大雨过后,山上的电话线路出现故障。担心山里突然降温,丈夫身边御寒的衣物却没几件,翌日清晨,她背着棉衣、被子就上了山。

这是刘俊兰初次踏上哨所。她发现哨所并不是丈夫描述的那个“世外桃源”。“两座山峰一条沟,房子建在沟里头。”坐落在峡谷地带的北山哨所,风大、潮湿、阴冷。在哨所守了一个多月,刘俊兰都快认不出丈夫了,“人瘦了,也黑了”。伸手一摸被子,一层湿气,她心疼地坐在床上,眼泪直流。

赵克克咧嘴一笑:“这里安静,这里挺好。”丈夫一向内向,过去就是“问一句、答一句”。想起以后的生活,刘俊兰更是放心不下。

下山的路上,她的心里不是滋味。经过一夜反复思考,天一亮她就找领导,说明了“上哨照顾丈夫生活”的想法。

一周后,上级批准了刘俊兰的请求。得到消息,她开始收拾衣物和物资,又联系了几个战友帮忙“搬家”。

那天,看着“大队人马”搬着物资上山,赵克克才知道妻子辞掉了工作,县城里租的房子也退了,一心一意搬来哨所照顾自己。

妻子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他。从此要跟着自己在山上吃苦了,赵克克的心里也有点五味杂陈;又想起往后和妻子再也不用“一个守在山上、一个守在山下”,他又满心期待。

北山哨所的升旗仪式。李加九摄

陪伴·温暖

守哨的日子,夜晚最难熬。

上哨第一年,山上还没接通市电。夜里山风吹来,林间的声响让刘俊兰不敢一个人待在哨所。

赵克克每天深夜都要外出巡线,刘俊兰也会跟着一起出门。脚下还是一条土路,遇到雨雪天气,往返一趟鞋袜都被打湿了。

哨所潮湿,衣物、鞋子清洗后,有时好几天都晒不干。附近卖菜的老乡,没人愿意把菜背上山。刘俊兰每天下山去买菜,没几天就穿坏一双鞋。

“总是觉得太费鞋……”如今回忆最初上哨的艰难,刘俊兰笑着说道。

还有一次陪丈夫夜间巡线,刘俊兰跟在赵克克身后。正是初春融雪的时候,路上布满一层冰凌,她脚下打滑在半山腰摔倒了,小腿被铁丝网划出一道血口子。

翌日一早,她悄悄起床,给丈夫留下一张字条:“下山处理伤口、买菜。”当天下午,她背着一筐菜回到哨所,却被赵克克一顿“训斥”:“下山看病,为什么不让我陪你去。家里啥也不缺,不用天天背菜……”

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刘俊兰哽咽许久。那天,赵克克也落泪了。也是在那次以后,夫妻俩在哨所门前辟出一畦菜地。作为夫妻俩的朋友,山下的一位乡村医生每隔半个月会上山一趟,给他们送来急需药品。

又过了一年,在机关协调下,县城的一家物流公司定期把快递送到山下一位老乡家中。夫妻俩可以随时下山取回网购的物资。有时候,老乡们也会帮助夫妻俩把物资背上山。

每次看到风尘仆仆的老乡,替他们把物资背运上山,刘俊兰都感动不已。随着时间推移,艰苦的滋味渐渐被冲淡,涌动二人心头的常常是感动和欣喜。

2014年,连队组织官兵把山上的巡线路整修一新。夫妻俩背土、和水泥,更是积极参与。夏天山里湿气重,酷热难当,刘俊兰每天都准备一锅绿豆汤或薏米水,给施工的战友送去。

战友的关心,给这对夫妻带来无尽温暖。那年,夫妻俩迎来生命中最特殊的时刻——2014年夏天,他们的宝贝女儿出生了。

在老家带娃刚满10个月,刘俊兰放心不下守哨的丈夫,又一次回到了山上。

2年时光,女儿一直在奶奶家生活。夫妻俩以哨为家,日复一日巡山、查库,他们的“守哨日志”记录了各类险情和排故处置方案。

2016年,哨所接通了市电,上级给哨所安装了全新的取暖、饮用水设备,山里的通信基站建好,哨所有了稳定的网络信号。夫妻俩和老人商量,把已经快3岁的女儿接上山。

女儿上山那天,是个雨后的晴天。傍晚,夫妻俩抱着女儿眺望海面。夕阳映照着女儿的笑容,刘俊兰轻声说,孩子的小名就叫“甜甜”吧。

望着妻子和女儿的脸庞,赵克克感觉此刻的海风别样温暖。

感恩·前行

赵克克的微信头像,是北山的峰顶。他说,这座山峰时刻提醒自己感恩,守望的背后有家人的支持,有战友的关爱。

去年底,服役期满16年的赵克克再次面临进退走留的抉择。这一次,他的选择比9年前更坚定。有了妻子的陪伴,哨所真成了一个家——一个他再也舍不下、离不开的家。

经上级研究,赵克克被批准延期服役,继续守在北山哨所。回望守哨的日子,他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在心里,与家人一起携手守望的岁月经历,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如今女儿已经在县城小学上学,一家人每个周末都能团聚。妻子在哨所外开垦的菜地,每天都有绿色的“收获”。

夫妻俩每天巡线,在相守陪伴中,他们一起走过艰难困苦、也一起欣赏落日余晖。

2016年,赵克克一家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家庭”。这份荣誉让夫妻俩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难离别,就不离别”“已经守了这么多年,还可以再守这么多年”……没有人比刘俊兰更了解丈夫的执拗。永远的支持和陪伴,也是她作为一名军嫂无悔的选择。

不久前的周末,是女儿甜甜的生日。山下的老乡送来夫妻俩提前预订的蛋糕,连队干部也带着战友们送来鲜花和礼物,难得回家一趟的甜甜开心极了。

一座山,一个家,一处哨所。悠悠时光里,他们携手前行——这就是守哨一家人刻在心上的守望。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0月11日下午14时20分许,绍兴高速交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驾驶员颤颤巍巍地吐着字:“快,救救我,救救我朋友,我在高速上出了事故,朋友被甩出去了,刚过双彩出口一点点路。”

高速交警接警后,5分钟后赶到上虞方向287K+400M处,只见一辆浙A牌照的小车撞停在中央护栏处,车上的驾驶员在哀嚎着“我手断了,好疼,快去找找我朋友,我朋友不见了”。

高速交警及路政沿周围找了一圈,没发现人,后来监控中心打来电话说,通过监控,明显看到车内有人甩出并被甩下了高速。

果然,在距离高速路6米落差下面的草地上发现了他朋友,经过医生鉴定,他朋友头部着地,当场死亡,随后驾驶员徐某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经检查,徐某左侧手臂骨折。

据徐某讲述,车上三个人,都是朋友,中午从临海出发,赶回杭州,自己和副驾驶的朋友都系好了安全带,后排的朋友丁某没有系好安全带,也没有提醒他要系好安全带。

当行驶到离双彩200米处,突然手机响了,他下意识的去摸手机,但是没摸到,于是他低头去找,突然副驾驶的朋友提醒他快要撞上中央护栏了,他连忙往右打方向,没想到打的大了,这里又恰好是一个弯道,车子就漂起来了,先撞了边护栏,后又撞了中央护栏,车子才停了下来,而在撞边护栏的一瞬间,后排的朋友丁某从后窗飞了出去。

徐某对自己找手机的行为后悔不已,也对没有提醒朋友后排也要系好安全带后悔不已。

高速交警提醒:安全带=生命带,通过这几年的大力宣传和严厉加罚后,驾驶员和副驾驶系好安全带的比例大幅提升,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驾驶员系好安全带的比例在90%以上,副驾按系安全带的在70%左右,而后排乘客能系好安全带的比例不到35%,警示案例数不胜数,教育处罚苦口婆心,安全带真的不是系给交警看的,而是给自己系上一份安全,给家人朋友系上一份责任。

还有一个重要的提醒是:开车千万不能拨打接听手机!杨某就是因为手机响了为了找手机而分散了注意力,从而导致方向失控撞向护栏!事故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首席记者 蒋大伟

通讯员 王利江

·不要再吼娃骂娃笨,七个小朋友分三个苹果,这道小学数学神题,有本事你做出来啊!

·有个地方,我们吃了两天两夜,扶着墙交出一份工(mei)伤(shi)报(zhi)告(nan)!

·今天,杭州萧山90后“黑老大”一审被判15年

·杭州一房东很焦虑:4个月前看不上别人出的300万,如今降至270万也没人要

浏览量 94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