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职场观察真人秀《合伙吧少年》首期开播,8名年轻实习生入职一家本土餐饮企业,开始深入体验职场生活。实习期间,他们将在上海共同打造一家年轻人喜爱的餐饮旗舰店,完成品牌焕新的实习目标。
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竞争——节目设立独特的金铜牌赛制,每次任务后,将颁布两枚金牌和两枚铜牌给实习生,累积获得三枚铜牌将会面临淘汰。而观察团成员也会一同观察实习生们的实习考核,并猜测每次任务的金牌人选,为实习生们争取万能的录取通知书。
初次见面各展风采,丰富履历令人惊喜
实习生们初到公司就展开欢乐互动,董事长束从轩也一同加入聊天局,初探新人实力。
“数学小天才”应悦谈吐聊天得体大方,收获了大家的好评;一出场就气场全开的李璐迦,个人经历也是丰富多彩,从音乐制作人,到酒吧、网红店、夜店、餐吧,再到成立餐饮顾问团队等,独特职场经历,让她在对品牌的改良创新上也更为大胆,“野路子”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蓝带大厨朱顺杰则希望坚持中式快餐,用传统料理思路玩出新花样。
首次亮相,各位实习生面对董事长束从轩的提问也毫不畏缩,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遇到不一样的思路时,也不随波逐流,而是积极沟通,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观察室的嘉宾们都屡屡惊叹于他们的活力与创意,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各具特色的年轻感。
首次考核状况百出,实习生紧张应对调研汇报
第一个任务考核,要求实习生们以个人为单位,在五个小时内完成实地调研报告,分析门店定位,解决“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开旗舰店”的问题。
面对首次汇报,应悦拆解命题,逻辑清晰理性提出借助旗舰店已有公信力为品牌赋能,并且详略得当,灵活引用已有数据加分总结,获得领导一致认可。焦奂闻角度清奇以情动人,讲述餐饮文化故事,从愿景的角度思考建立用户心智,出奇制胜的感情牌令人感同身受。袁鑫成则剑走偏锋,巧妙设计互动环节,用互动游戏引出汇报观点,机灵应对突发状况,展现良好心理素质。
职场上的年轻人们正书写着自己的职场经历,观察室内嘉宾们也纷纷回忆起自己的职场过往。黄晓明表示曾因学历自卑,他动情讲述剧组“小白”辛酸史,唤起大家作为职场新人的工作往事。乔欣则分享了自己与老板因沟通产生的问题,提醒大家在职场中要避免内耗,学会有效沟通。这些真实的职场经历,也让观众感同身受,对职场规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据悉,《合伙吧少年》将于每周三中午12:00在优酷更新播出。
【记者】张思毅
【作者】 张思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注:中式快餐、大食堂、选址开店、运营管理、加盟咨询、物料供给、管理营运资料。
了解更多:微信:WF166910
><>之道:盘点成功餐饮企业的员工培训大招
有人说,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人。对于餐饮企业而言,管理越来越意味着激活企业内部的一潭死水,让员工始终保持对餐饮行业工作的新鲜感和热情度。而培训的价值正在于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那些成功的餐饮品牌都是如何做培训的——
1、海底捞——训练步骤,重视实操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教会员工如何与人沟通,比教会他如何用几句话,应付所有场景更重要。因为与顾客打交道的时候,状况是不断在变化的。因此,海底捞的培训,尤其是海底捞大学的培训,更重视训练步骤,而非将培训标准化。
新员工在进入门店的那一刻,培训就开始了。在不断的升职中,他们要完成各种技能学习与认证,还要学习沟通技巧。
而几乎每一个海底捞的基层员工,都有着一个梦寐以求的殿堂——海底捞大学。因为所有海底捞门店的储备干部,都是由海底捞大学培养的。
海底捞大学的授课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制度和案例。
企业大学通过收集学生的需求,组建临时小组来进行课程研发。学员们的需求往往也很明确:如何开会、如何沟通、如何排班……。这些需求构建成了海底捞大学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制度。而企业大学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企业文化包装进制度中,让学员们将制度融会贯通。
除了制度以外,海底捞大学会用更多的篇幅培训案例,也就是如何进行实际操作。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经理、店长,他们会成为内部讲师,来到海底捞大学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以打开学员们的思路。
2、麦当劳——全职业培训
据说在麦当劳,一个餐厅经理的诞生,要花费至少数十万元的投资和接受超过450小时的训练。因为麦当劳强调全职业规划培训。从计时员工到高阶主管,结合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有不同的培训计划。
以主管为例,一旦员工加入管理组,麦当劳就会给他一套结合国内外资源的训练计划,除了在训练中心接受营运及管理方面的教育外,当他晋升至餐厅经理时,还能到汉堡大学深造,接受更专业、更全面的训练。
当然,麦当劳的员工培训,也有一套标准化管理模式。培训从一位新员工加入麦当劳的第一天起,进店伊始,新员工就会由老员工带着,一对一地训练,在工作和培训合二为一中贯彻麦当劳的QSCV黄金准则。
QSCV分别是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和价值(Value)。麦当劳认为,边学边用比学后再用的效果更好,在工作、培训一体化中,将企业文化逐渐融入麦当劳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3、星巴克——注重技能训练
在星巴克,所有新员工在入职之初均要在门店实习。除了接受相关部门的业务培训之外,新员工还必须参与一段时期的门店见习和考核,同时接受咖啡知识的培训。
这期间,新人会在老员工的指导下从如何泡出不同口味的咖啡做起,整个培训主要涉及零售课程、岗位锻炼、门店负责辅导等内容。
2012年,星巴克推出了面向员工的企业大学培训平台。员工除了接受入职的相关培训外,还可以报名入学,接受更加系统性的培训,为今后进一步提升做知识技能储备。其提供的课程主要有:
新员工课程:包括获取星级咖啡师证书的相关课程、公司体验、咖啡交流等。
员工推荐课程:比如咖啡大师认证项目、项目管理、谈判技巧等,这类项目是由员工直属上司基于员工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而推荐的。
优秀员工进阶课程:例如专门针对门店经理设置的星光计划培训项目,这类项目的对象往往是潜在的管理人员。
结语:留住人才,薪酬福利很重要,但发展机会更加重要。成功的餐饮企业往往深谙此道,而餐饮培训师未来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