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要说出2023年美国快餐行业的三大领导者,你会想到谁?
前两个答案或许和你想的一样。
The 2023 QSR 50报告显示,麦当劳名列第一,星巴克位居第二[1]。
那么第三名是谁?
这次,你的答案或许要改了。它就是Chick-fil-A。
< class="pgc-img">Chick-fil-A Logo;图片来源:Chick-fil-A
>QSR 50是依据美国全系统销售额对有限服务餐厅(limited-service restaurant)公司进行的年度排名。其报告强调,在美国2023年度快餐业50强中,没有一个餐厅品牌能像Chick-fil-A一样,走得这么远、这么快。[1]
作为美国最大的鸡肉快餐连锁店,Chick-fil-A在2022年销售额达188.14亿美元(按2024年1月22日汇率,约1354亿元人民币)。[2]
< class="pgc-img">Chick-fil-A产品;图片来源:Chick-fil-A
>甚至,Chick-fil-A的单店年销售额能达麦当劳的2倍多,让麦当劳的加盟商感受到“威胁”。
数据显示,Chick-fil-A的非商场特许经营餐厅平均每年销售额为870万美元(约6261万元人民币)。而开业至少一年的麦当劳特许经营店平均年销售额则约为370万美元(约2663万元人民币)。[3]
< class="pgc-img">Chick-fil-A让麦当劳的加盟商感受到“威胁”;图片来源:TODAY
>但就是这样一家主打鸡肉三明治、菜单中没有任何牛肉产品的公司,却将奶牛作为吉祥物。
这一切都是因为Chick-fil-A有着很大的脑洞——它选择让奶牛出来劝大家多吃鸡肉。
1995年,“Eat Mor Chikin”首次出现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广告牌上。(注:“Eat Mor Chikin”即Eat More Chicken)
这句话由一对淘气的奶牛绘制,它们似乎在通过劝人们吃鸡肉(而不是牛肉),从而保护自己的生命。
< class="pgc-img">“Eat Mor Chikin”广告牌;图片来源:Chick-fil-A
>这对奶牛的形象深受消费者喜爱,也拉开了Chick-fil-A历史上最受认可的广告活动的序幕。
此后,从广告牌到建筑物,从电视到广播,从迷你毛绒奶牛挂件到12米高、36000磅重的雕像,奶牛们都努力传播着“Eat Mor Chikin”的信息来保护自己。“Eat Mor Chikin”也成为Chick-fil-A的Slogan沿用至今。
就是这样一家成功且特别的餐饮公司,即便其品牌概念广受关注,却永远不会上市。
据报道,这家鸡肉连锁店的创始人兼长期首席执行官Truett Cathy在2014年去世之前与孩子们签署了一份合同,让他们同意Chick-fil-A永远是一家私营家族企业。如果孩子们愿意,可以出售它,但永远不能上市。[4]
< class="pgc-img">Chick-fil-A创始人Truett Cathy;图片来源:the literate pen
>业内分析到,创始人Truett可能考虑到,上市可能意味着Chick-fil-A需要改变许多带有品牌特有文化的部分,例如Chick-fil-A的一大特点就是门店周日不营业。股东们可能会取消这一规定,而他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改变。
那么Chick-fil-A还有着什么特别之处,靠一个鸡肉三明治“打天下”,让消费者“Eat Mor Chikin”?它又是如何通过“仆人式领导”来运营,推动企业的成功?我们继续聊一聊。
一、“Eat Mor Chikin”
“Eat Mor Chikin”不只存在于广告语中,它还出现在Truett创作的《Eat Mor Chikin: Inspire More People: Doing Business the Chick-fil-A Way》一书上,成为了标题的一部分。在该书中,Truett分享了自己打造Chick-fil-A的生意故事。
< class="pgc-img">Truett创作的书;图片来源:Amazon
>要讲Chick-fil-A,就不能从创立第一家店铺讲起,而是要再往前推二十多年。
Truett 于1946年就开始创业,当时他和他的兄弟Ben在亚特兰大开了一家名为The Dwarf Grill的餐厅(后来更名为The Dwarf House)。多年来,那家餐厅蓬勃发展,让Truett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 class="pgc-img">The Dwarf House;图片来源:Chick-fil-A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1964年。当地一家家禽供应商联系了Truett,希望他帮忙处理生产过多的鸡胸肉。
基于这批额外的鸡胸肉,Truett想出了一种快餐烹饪方法,为他的午餐顾客提供了一个新选择:鸡肉三明治。
1967年,Truett在亚特兰大Greenbriar购物中心开设了第一家Chick-fil-A餐厅。
这家餐厅在美国有两个独特之处:它供应出第一款无骨鸡胸肉三明治,还是第一家在购物中心经营的快餐店。[5]
< class="pgc-img">第一家Chick-fil-A餐厅;图片来源:Chick-fil-A
>此后的五十多年来,Chick-fil-A就靠一个鸡肉三明治“打天下”,赢得无数客人喜爱。
你或许会觉得鸡肉三明治的做法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在烤面包中间加上一片鸡胸肉和两片泡菜。但据了解,Truett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了Chick-fil-A鸡肉三明治的配方。
如今,该配方仍是绝密,正藏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Chick-fil-A内政部的保险箱里。
< class="pgc-img">Chick-fil-A的招牌鸡肉三明治;图片来源:Chick-fil-A
>尽管配方无法得知,Chick-fil-A却向人们透露了不少鸡肉三明治的有趣事实。
首先,鸡肉三明治由100%全天然鸡胸肉制成,不含填充物、人造防腐剂或类固醇。。
Chick-fil-A进一步表示,公司根据其动物福利标准,承诺从美国的农场采购鸡肉,不使用抗生素的鸡肉。用于裹鸡胸肉的面包屑也是在每家餐厅的厨房里手工制作而成。
其次,Chick-fil-A中的“A”是故意大写的。“A”一直是“顶级品质”的象征,在这里也代表着“A级”鸡肉。
三明治中的“灵魂”泡菜不是中央配送的,而是每家餐厅自己制成。为了获得恰到好处的风味,员工会在门店将黄瓜切片,浸泡三天制成泡菜用于鸡肉三明治。
Chick-fil-A曾被指是美国最大的花生油买家。[6]品牌表示,其鸡肉是用天然不含反式脂肪酸的100%精炼花生油烹饪的。“花生油让我们的鸡肉三明治几乎无法被复制。”Chick-fil-A菜单开发高级经理Shona Jonson指出。
除了鸡肉三明治,Chick-fil-A还有着不少经典产品。可我们接下来要提到的,却是在许多快餐店中常被忽视的饮料和酱料。
在Chick-fil-A,最受欢迎的饮料是柠檬水。报道指出,Chick-fil-A一年能使用2.5 亿颗柠檬,供应1.21亿杯柠檬水。而且Chick-fil-A的柠檬水只使用Sunkist柠檬制作,消息称2015年Chick-fil-A从Sunkist购买的柠檬数量比整个日本买的还要多。[7]
< class="pgc-img">杯装和瓶装柠檬水;图片来源:Chick-fil-A
>据了解,Chick-fil-A的柠檬水只有三种成分:水、糖和鲜榨柠檬(非浓缩),这也是其口味受人喜爱的关键。为了满足热爱柠檬水的消费者,品牌甚至还直接推出了1加仑(约3.785升)的大桶装。
< class="pgc-img">1加仑大桶装柠檬水;图片来源:Chick-fil-A
>Chick-fil-A的酱料,也是其品牌的一大“灵魂产品”。有网友夸张表示“酱料蘸鞋底都好吃”,还有中国留学生称要买Chick-fil-A酱带回国做“美国土特产”。
< class="pgc-img">Chick-fil-A的酱料;图片来源:mashed
>和柠檬水的情况类似,Chick-fil-A的酱料也受欢迎到让品牌直接推出了多款瓶装版,让消费者们在家也能随时享受美味的秘制酱料。
< class="pgc-img">波利西尼亚酱和经典款Chick-fil-A酱料;图片来源:Chick-fil-A
>那么深受欢迎的经典款“秘制酱料”到底是怎么做的?这实际上已经不是秘密。
早在2012年,品牌就曾在推特透露,Chick-fil-A酱料实际上是其他酱料的“混合体”,包括蜂蜜芥末酱、烧烤酱和牧场酱的混合物。
< class="pgc-img">品牌在推特透露酱料成分;图片来源:Chick-fil-A
>创始人Truett曾表示:“Food is essential to life, therefore make it good”。对于Chick-fil-A来说,想要让消费者“Eat Mor Chikin”,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用心做食物。
二、“仆人式领导”
光知道如何制作美味的鸡肉三明治和其他产品还不够,Chick-fil-A的成功离不开“仆人式领导”(Servant Leadership)。
仆人式领导者通常将追随者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并强调追随者的发展。而Chick-fil-A的创始人Truett就是这样一位领导者。
Truett始终坚信,他从事的不是有关鸡肉的生意,而是人的生意。从熟悉顾客的名字,到与员工建立终生的友谊,Truett认为他的生意不仅仅是他和家人的收入来源,也是用来鼓励其他人成长的。他相信为人们提供成功所需的机会,有助于大家的繁荣。
因此,他选择将员工置于利润之上,Chick-fil-A餐厅周日都不营业。
官网介绍称,Truett经历了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营业的餐厅工作后,明白了休假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你永远不会看到餐厅在周日营业。
< class="pgc-img">门店周日不营业;图片来源:thrillist
>业内曾估算称这一举措可能让公司损失了数十亿美元[8],也有例如商场等利益相关者表示抗议,但Truett仍坚持在一周中为自己和他的员工留出了一天休息,让员工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休息和做礼拜”,Truett 表示。
此外,虽然Truett本人从未上过大学,但是他设立了Chick-fil-A Remarkable Futures?奖学金,鼓励员工继续深造、实现个人目标并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
品牌表示,自1973年以来,Chick-fil-A已发放超过1.62亿美元的奖学金,帮助超过93000名餐厅团队成员追求学术目标,并进一步扩大他们的职业机会。[9]
< class="pgc-img">Chick-fil-A Remarkable Futures 奖学金;图片来源:Chick-fil-A
>Chick-fil-A的新餐厅特许经营费用为10000美元,是所有主要快餐品牌中最低的之一。但是,Chick-fil-A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非常谨慎。
在业内流传一句话:成为Chick-fil-A的特许经营商比进哈佛大学还难。据《华盛顿邮报》报道,Chick-fil-A每年只接受4万名申请者中的100至115名。这意味着只有0.25%的申请者被选中。[10]
在品牌看来,比赚钱更重要的是让Chick-fil-A对所服务的人民和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公司希望能通过密集而漫长的选择过程来了解候选人,有的候选人甚至经历了2.5年的选择流程。
据了解,Chick-fil-A不需要候选者对餐饮业充满热情或是渴望,而是必须要致力于餐饮行业。公司还对候选者的财务管理能力有着高要求,希望他们能做出正确决策且能承担风险。甚至,公司还要求被选中的特许经营商放弃一些有限责任公司和控股公司,以便全身心投入到餐厅中。
有趣的是,Chick-fil-A在选择餐厅地点时,以增长战略为基础,非常注重关注本地所有权。品牌不要求候选者搬家到指定选址,而是鼓励他们为自己一直居住的社区开Chick-fil-A。这也是公司致力于对社区带来积极影响的体现。
< class="pgc-img">Chick-fil-A Logo;图片来源:Chick-fil-A
>Truett曾讲到:“We should be about more than just selling chicken. We should be a part of our customers’ lives and the communities in which we serve.” (“我们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卖鸡肉。我们应该成为客户生活和我们所服务社区的一部分)。在他“仆人式领导”下,Chick-fil-A带着特有的文化形式和员工、消费者们一起携手共进。
三、结语
目前,Chick-fil-A在美国48个州、华盛顿特区、波多黎各和加拿大的3000多家餐厅供应新鲜烹制的食品。据Chick-fil-A透露,公司2025年将在欧洲和亚洲进行扩张,并计划于2030年在更多国际市场开设餐厅。
被麦当劳等多家餐饮企业“忌惮”,却坚持周日不营业、公司永不上市,还执着于“仆人式领导”方式......这个特别的餐饮巨头,还能凭借独特的品牌魅力走到何处?让我们共同期待。
参考来源:
[1] The 2023 QSR 50: Fast Food’s Leading Annual Report
[2] Leading chain restau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22, by sales,Statista
[3] Every restaurant chain wants to beat Chick-fil-A, but it’s stronger than ever,2023年12月21日,CNBC
[4] Why Chick-fil-A will never go public,2016年1月29日,business insider
[5] Eat Mor Chikin: Inspire More People: Doing Business the Chick-fil-A Way
[6] The Largest Buyer Of Peanut Oil In The U.S. Might Surprise You
[7] Is This the Secret Ingredient Behind Chick-fil-A's Perfect Lemonade?,2019年1月22日,southern living
[8] Servant Leadership at the Heart of Chick-fil-A Success
[9] Chick-fil-A Remarkable Futures Scholarships,Chick-fil-A
[10] Getting a Chick-fil-A franchise is harder than getting into Harvard,The Washington Post
本文为FBIF食品饮料创新原创,作者:Riri,转载请联系授权。
南卫视全新周日档综艺《透鲜滴星期天》即将登陆,除了有何炅领衔主持、人气偶像王嘉尔鼎力加盟,更有四位有颜、有才、有笑果的“小鲜肉”新鲜亮相,组成节目中的一大重要元素——透鲜小分队。
作为一档美食综艺节目的常驻嘉宾,透鲜小分队担当的功能可谓是举足轻重——他们必须勇做“小白鼠”,品尝每期嘉宾制作的各类料理,并为嘉宾的料理投出重要的一票。而这几位勇敢的透鲜小分队成员就是沈梦辰、姚伟涛、邵明明、侯明昊。
小分队成员中除了观众比较熟悉的芒果小花旦沈梦辰,其他几位成员也是导演组经过精心筛选才最终入选的。人称“行走的伟哥”、“厨师界的金城武”的姚伟涛,外形俊朗自不必说,不仅会唱歌、会跳舞,还曾经在五星级酒店做过七年西餐厨师,可以精确地计算各种食物的卡路里,是一个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成熟魅力的型男。自带笑点喜感的邵明明,则出自湖南卫视原创校园纪实真人秀《一年级》,凭借傲娇犀利、不按常理出牌的个性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形乖巧又唱跳全能的侯明昊,则是一枚97年的小鲜肉,2014年参加尚雯婕旗下“尚老板的练习生”比赛后,以fresh极客少年团组合出道,目前人气上升势头也十分看好。
三位鲜肉在《透鲜滴星期天》节目中的分工和个性也相当鲜明。身为“厨艺担当”的姚伟涛在生活里是一个安静内敛的人,在舞台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和其他人一起登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看起来有些木讷,大概是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与他们互动。”而这个问题在《透鲜滴星期天》中就巧妙地被解决了,伟哥不仅与小分队中唯一的“女神担当”沈梦辰保持着“非一般的默契”,还担当了大部分的专业厨艺话题解答,表现可圈可点。
“傲娇小公举”邵明明在小分队里则承担着80%的笑料,第一期节目里明明竟然“关公面前耍大刀”,在何老师面前以“娱乐圈百事通”自居,虽然遭到了大家的联手挤兑,但娱乐精神满分的他依然是小分队里大家喜爱的活宝。
19岁的侯明昊作为团队中最小的弟弟,被大家昵称为“小猴子”,是集青春、能量、活力于一身的暖萌宝宝。看到节目组的导演们彻夜工作很辛苦,贴心的侯明昊特地买来了柠檬、蜂蜜、玻璃罐,为导演哥哥姐姐们亲手制作了一罐罐滋补养生的柠檬蜂蜜。
如此有料的小分队已经透鲜加盟,他们究竟会有怎样精彩逗趣的表现?所有精彩都在4月24日晚湖南卫视《透鲜滴星期天》,敬请期待。
《透鲜滴星期天》
welcome
微信号:happychina1997
关注我们
随时掌握最新芒果资讯
<>这么一群特别的餐饮人,在他们身上,诞生了很多规模化的大品牌,门店数量动辄上千家;在他们身上,似乎任何一个小品类都能做成上亿的大生意;在他们身上,餐饮创业似乎没有限制,在哪都能干出成绩。
他们,都来自东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东北餐饮人。
< class="pgc-img">>前不久,红餐网(ID:hongcan18)走访了东北的一众餐饮人,包括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隐厨创始人李伟、麻辣速递创始人钟钰喜、老厨家第四代传人郑树国、将军牛排联合创始人杨学东、五谷渔粉创始人程志斌等。
加上此前红餐网专访过的辣莊创始人鲁小旭、杨国福麻辣烫创始人杨国福、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冰城串吧创始人张利、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遇见小面创始人宋奇等,东北餐饮人独特的气质给红餐网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来自东北黑土地的餐饮好手们,虽然经营的品类、理念不尽相同,却都在餐饮界“有头有脸”,叱咤一方,令人佩服。
1 东北人干餐饮“猛”在哪?
如果要给东北餐饮军团取一个代号,“东北虎”再合适不过了。东北虎勇猛无比,东北人干起餐饮来也是如此。
猛在哪?红餐网(ID:hongcan18)总结了3点:
1 动辄上千家店,品牌规模之大令人震撼
都说东北人实在,什么都往大了做,品牌似乎也不例外。在东北餐饮人手上,诞生了众多规模化的大品牌,门店数量之多,令人震撼。
2018年底,杨国福接受红餐网采访时表示,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数量已达5000家;
< class="pgc-img">>△杨国福麻辣烫
2019年,另一麻辣烫领导品牌张亮麻辣烫宣布全球加盟店突破4500家;
走访哈尔滨时,红餐网从五谷渔粉创始人程志斌和无名缘肉沫米粉创始人曹云波处得知,前者全球门店已突破6000家,后者全国门店也逾3000家。
除此之外,拥有1000家及以上、500家左右、200~300家门店的品牌也有很多:
1000家及以上:阿里巴巴烤串、麻辣速递酸辣苕粉、刘一锅、秀海福麻辣烫、鑫龙福麻辣烫等;
500家左右:主打原生态铁锅烀肉的313羊庄、“饺子界的华为”喜家德虾仁水饺等;
< class="pgc-img">>△喜家德全国门店已突破500家
200~300家:火锅品牌辣莊、名都晓荷塘、健晟星期天、您做煮、主打东北特色餐饮的山河屯铁锅炖……
如此多规模化的品牌,通通出自东北餐饮人之手!
2 麻辣烫、米粉、饺子,小品类都能做成大生意
细数东北人做大做强的品牌,小品类和小单品占了大多数。 麻辣烫、米粉、苕粉、水饺、烧烤、羊杂等,都是街边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很多甚至不是东北本地的食物,都被东北餐饮人发掘了出来,并做成了大生意。
比如,麻辣速递的酸辣苕粉其实就是常见的红薯粉,单品价格在13元左右,单店月流水过万;
< class="pgc-img">>△麻辣速递的酸辣苕粉
无名缘米粉主打肉沫米粉,一份单人套餐只卖16元,也成就了不少年入百万的创业者;
麻辣烫,四川街头的草根小吃,麻辣烫“双子星”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把它做到了全国知名。其中,张亮麻辣烫平均客单价20元左右,年营收50亿;
水饺,传统中华饮食代表之一。喜家德只卖5款水饺,500多家直营店年产值超30亿……
3 背井离乡不算啥,外地创业一样风生水起
由于东北经济衰退,发展机遇不足,过去一二十年间,大部分东北人选择了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做生意,最常见的便是开一家小餐馆。
北京、上海、深圳、长沙……东北餐饮人创业的身影遍布全国各地。东北人实在,餐馆大都便宜、份大、性价比高,征服了不少食客,活得通常也不错。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在全国餐饮界干出了名气。
比如,餐饮界流传的“南木屋北冰城”,“冰城”所指的冰城串吧,就是东北人张利2004年在北京创办的,如今已经成为烧烤品类的头部品牌之一。
< class="pgc-img">>△在北京创立的冰城串吧
创造了小品类资本传奇、获得九毛九和弘毅等投资的遇见小面,则是大庆娃宋奇和两位校友在广州创办的,目前门店主要分布在广深地区,其诸多创新一直为业界津津乐道。
总部位于长沙,凭一己之力做火一个品类的五谷渔粉,其创始人程志斌更是东北人在外拼搏的典范。他干了20多年餐饮,经营过小餐馆、火锅店、石锅鱼城、饺子城、东北饭店连锁等,2012年才创立了五谷渔粉,如今门店数已近6000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五谷渔粉公众号
背井离乡本来就足够艰难了,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竟然还能“混”得风生水起,这群东北人真真切切地演绎了什么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2 为什么东北人干餐饮这么猛?
关于这个问题,服务过张亮麻辣烫、无名缘肉沫米粉、将军牛排、名都晓荷塘等众多东北餐饮品牌的餐瘾连锁商学院创始人鲁正进也曾思考过,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这跟东北餐饮人的个性、定位、眼界和格局都有关系。
在此,红餐网(ID:hongcan18)也尝试通过过去对众多东北餐饮人的采访,解锁东北餐饮人的创业精神和成功密码。
1 敢闯敢干,选择大于努力
有人说,大部分的成功和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趋势决定的。这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思路决定出路”。
餐饮作为一个典型的勤行,努力磨练内功很重要,选择合适的赛道、品类更重要。若选对了路,则有可能会以十倍百倍的速度乘风破浪;若选错了,幸则偏安一隅,败则灰飞烟灭。
东北餐饮人厉害的地方之一,就是敢选敢做,善于发现某个品类或模式的市场潜力,热衷于探索、改造一些消费者熟悉但没人做过的、“接地气”的小品类。 这得益于东北人与生俱来的价值观,以及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
从价值观来看,东北人实在,骨子里流传着“闯关东”时就磨练出来的“敢闯敢干”的精神,不怕失败,乐于接受新事物。
< class="pgc-img">>△东北麻辣烫其实源于四川
麻辣烫源于四川,米线源于南方,烤冷面源于朝鲜,煎饼果子出自天津,早前很多东北人甚至听都没听过,市场也是一片空白,东北餐饮人把它们改造成自己人爱吃的样子,就这么引进了东北,进而推向全国。
除此之外,东北特殊的经济环境也是影响东北餐饮人选择的关键。
黑龙江省工商联餐饮商会秘书长宋勇告诉红餐网,2000年至今近20年间,东北经济衰退,就业环境险峻,大量工人下岗,这些工人们没经验、资本有限,进入餐饮行业只能选择门槛较低的品类,快餐、小微餐饮便备受欢迎。
杨国福和张亮,创业之时受资金限制,没有投资能力做大店,一开始就是从小小的麻辣烫做起;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创业之初做的是高大上的酒楼酒店,生意也不错,后来嗅到别的商机,开始战略转型,把经济和资源往快餐上转。最终,这三个品牌都冲出来了。
< class="pgc-img">>△张亮麻辣烫
宋勇认为,杨国福、张亮、喜家德等东北品牌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它们的每一步都适时踩在了合适的位置上,顺应了餐饮发展的风口和趋势,某种程度上来,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三公消费和高端餐饮下滑后,整个市场都在向小微快发展,小微快餐饮因此爆发,这是风口决定的。”
2 懂得专注,特别能抵制诱惑
东北餐饮人做得比较出色的,都是比较专注的,聚焦于一个品类,专心把产品打造到极致。
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曾告诉红餐网,这些年能走到现在的规模,就是因为自己专注、克制。他坦言,自己创业过程中也遇到很多诱惑,周围的朋友有的去做金融,有的去做房地产开发,都挣了大钱,他也动过心,但最终还是决定做好这一碗小小的麻辣烫。
面对各种诱惑和劝说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儿做好就足够了”。 这句话,也是大部分东北餐饮人的心声。
健晟星期天创始人张伟常跟团队说,“我们只研究火锅,只研究锅的事,研究其他的可以离开了”;
2002年,有过10年餐饮创业经验、经营多个品类、开过20多家店的高德福决定余生只做饺子。于是,有了 “喜家德水饺”,秉承“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理念,把放心美味的水饺带到全世界;
< class="pgc-img">>△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的人生信条
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宋奇从“遇见小面”4个字里提炼出“小”字,每天琢磨的就是小面、小串、小卤、小粉等小东西,坚信“把一件小事做好,就能改变世界”;
无名缘米粉,10年来就做好一碗性价比至上的米粉……
3 粗中有细,注重公司体系化运营
很多规模化的东北餐饮品牌,每年都以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的速度在全国疯狂开店,其中一大利器就是加盟。
关于加盟,业内历来褒贬不一。但东北餐饮人似乎尤其钟爱加盟,除了喜家德坚持直营外(曾经也开放过加盟),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313羊庄、刘一锅、冰城串吧、阿里巴巴烧烤、无名缘、五谷渔粉等连锁企业,都是通过加盟完成了门店扩张。
这是因为,很多东北品牌主打小品类、小单品,它们天生就具备做加盟连锁的基因,比如简单易操作、品种单一、用工少、好复制、投资少、店面管理比较简便等。
< class="pgc-img">>△米粉、烧烤、饺子等好复制,更易做成加盟
另一方面,东北餐饮加盟的飞速发展也跟东北的人情社会有关。以张亮麻辣烫为例,它的第一批加盟者是张亮的亲戚好友,见到张亮挣了钱,也想跟着做;而张亮是典型的东北人性格,有钱大家一起挣,不藏着掖着;于是,朋友间互相介绍,广阔的人际关系网一交织,便蔓延成了庞大的加盟大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东北人加盟做得好,关键是他们对加盟体系的流程打造和品牌标准化的建设。
东北餐饮人做加盟自有一套,一方面,他们往往注重运营体系的建立,讲究“总部连锁,店铺复制、体系支持”,更聚焦加盟商的店面存活率,维持品牌的长久,跟很多速生速死、不关注店面盈利的品牌不一样;
另一方面,他们对供应链和标准化建设十分看重,很多品牌都建成了自有中央工厂、物流基地等,保障加盟店和总部的口味统一。
时至今日,东北餐饮品牌已经借助加盟,形成了一套精密的品牌打法和规模化打法,粗中有细,制霸市场。
4 热爱餐饮,热衷于把兴趣做出价值
很多东北餐饮人的创业故事也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对餐饮的热爱,对困难甘之如饴,坚持到最后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比如辣莊创始人鲁小旭、隐厨创始人李伟、麻辣速递创始人钟钰喜等,对他们来说,餐饮是一种情结,是人生最大的爱好,正是这股动力让他们拼搏、坚持、做出价值。
< class="pgc-img">>△辣莊穿越文化火锅
辣莊创始人鲁小旭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便瞒着家里人,偷偷干起了餐饮。创业三次,总共干了9年,赔了7年,损失1000多万。跌入最深的谷底时,“每天都很失落”“不和朋友联系”“怀疑自己”,他也自己一个人扛了过来。直到2014年开始打造穿越文化的火锅餐厅辣莊时,他的餐饮之路才逐渐进入正轨。
要知道,鲁小旭是货真价实“家里有矿”的富二代,以他的家庭条件,根本不用起早贪黑、创业吃苦,但他说,那不是他想要的,开饭店虽然辛苦,却是他想从一而终的事业。
隐厨创始人李伟接受红餐网采访时更是表示,餐饮已经是他生命的全部,他热爱餐饮,创业多次、几经波折磨难却从没想过改行:“就算有一天破产了,支个摊卖盒饭一样会干餐饮;成亿万富翁了,可以干点轻松的了,也还是会选择餐饮。”
< class="pgc-img">>△隐厨内景
麻辣速递创始人钟钰喜常说自己不会说话,但一聊到餐饮时,就能侃很多,谈自己的理解、对某个项目的看法等,滔滔不绝。
宋勇认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把兴趣做出价值、做出成就感、做成事业,也是东北人干餐饮特别猛的原因之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干出个样子”。
结语?
在餐饮界,东北餐饮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创造了众多规模化的全国性品牌,善用加盟,粗中有细,门店运营和标准化建设都值得各位餐饮人琢磨。
至于文中总结的东北餐饮人共性,为红餐网观察、采访、总结而得,很多点比如热爱餐饮、专注聚焦等,其实也是大部分餐饮人的共性,并非东北餐饮人所特有,但在特定区域下,东北餐饮人确实表现得尤为突出,令人佩服。
本文特别感谢黑龙江省工商联餐饮商会秘书长宋勇、黑龙江省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杨茂盛、餐瘾连锁商学院创始人鲁正进等东北餐饮人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