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饮品,因为是由牛奶和茶水组合制作出来的,喝起来有牛奶的醇香,也有茶叶的清香,再加上一些糖调制,很多人喝起来之后就停不下来
,甚至还有的人一天要喝两三杯的奶茶,才觉得过瘾。
大家都知道一杯奶茶便宜的十几块钱,贵的三、四十块钱,这个价格基本上都是在大众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是深圳最近出现了一种奶茶,价格却特别的惊人,关键是要喝的话还得等3个小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上广是我们熟知一线城市,这些地区不但房价贵,而且物价也很高。但是物价再高,一杯奶茶卖到1000块钱,也的确是让人感觉到特别的惊讶。
深圳有一家饮料店,他们店里有一个镇店之宝——一种饮品标价是1000块钱,而且如果要想喝这个饮料的话,还得等上三个小时的时间,虽然价格贵,而且等待时间长长,但是真的有人愿意去尝鲜,
这个事情出来之后在网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很多网友说1000块钱一杯的奶茶到底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呢?
对于这个疑问店家也给出了解释,店家说这1000块钱一杯的并不是奶茶而是一种果汁,这个果汁是需要用橄榄枝来榨汁的,而这个原料本来就贵,要800多块钱一斤。
而且这个果汁的制作过程非常的繁琐,耗时很长,制作一杯果汁差不多需要三个小时的样子,而且这个果汁都是现榨现喝才好吃,因此如果有人点了这个果汁,那店员们就要准备三个小时,也就意味着想喝这杯饮品的人,需要在店那边等待三个小时才能喝上,
很多人说这个饮品压根就是智商税,再好喝的饮料能价值这么多钱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商家的定位也很明确,商家是专为高消费的人群量身定做的,可能压根就没有把普通消费的人群算在里面,而且商家也说了这个果汁的成本很高,因为橄榄枝本来榨汁率就低,要榨出一杯果汁的话需要很多的原料,这也是为什么一杯果汁需要这么贵的原因。
而且店家也说了,我们是明码标价,如果你觉得自己承担得起这个费用就消费,如果承担不起完全没必要买这个,可以买其他的饮品,因为我们店里也有其他平价的饮品。
对此也有网友评价说,这东西跟燕窝旗鼓相当,高价低配型商品,燕窝的营养成分鸡蛋里基本都有,而且含量还比燕窝多,但还是有很多有钱人去买,不晓得其真实营养成分的是一方面,单纯想炫富可能也是另一方面,这点我们无从知晓,但只要他们消费得起,他们爱买不买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笔者结语:
对于这个事情我想说的是,这个店家推出1000元一杯的果汁,应该也是一种营销策略,通过高价商品吸引大家的眼球,最后我觉得这样的饮品应该也卖不出去几瓶,首先就是价格太高,其次等待的时间也太长了。
因为对有钱的人来说,他耗不起这个时间,三个小时对于有钱人来讲应该是太长了,
而普通人有的是时间,却不愿意花费这么多的钱。
这样也看来这个饮品应该也就只能红极一时,等这阵风过去了之后可能就会悄然退市了。
对于这个事情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都讯 记者陈盈珊 一杯果汁售价1000元,居然还要等三小时才能买到?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网友热议,网友称其为“饮品界的爱马仕”……
实际上,关于“千元橄榄汁”的存在,深圳人并不陌生。作为网红饮品店野萃山的出圈招牌,一千元一杯的橄榄汁曾让野萃山在本地年轻潮人中快速出圈。
近日,千元一杯的橄榄汁再次出圈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截至目前,该话题正在持续发酵中,已有超过2.5亿次阅读。而就在不久前的11月上旬,野萃山获得喜茶投资,喜茶一举成为野萃山最大股东。
千元橄榄汁到底有何来头?是凭实力出圈还是噱头营销?对此,深圳监管部门表示已启动现场核查工作。
品牌回应:千元橄榄汁,果品成本高制作耗时
对于打工人来说,1000元一杯的奶茶,实属令人大为震惊,对此,就有网友化身酸柠檬:“橄榄还分年份?这个年代真的是谁穷谁尴尬,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涉事店铺回应称:不是奶茶,是橄榄汁,进价就要800多元一斤,制作需要3个小时等。
翻阅公开资料,野萃山曾对外表示橄榄汁的制作成本高在于原材料及制作时间。橄榄的果品也有所差别,野萃山所选用的则是橄榄中的果王——“金玉三捻橄榄”,而且还是百年老枞古树所产的珍果。
随着近年老枞古树的产量不断减少,采自这里的三捻橄榄也愈发珍贵。由于鲜果储存不易,橄榄的采摘极为讲究,需要人扶软梯而上手工采摘。正因如此,一斤好品质的三捻橄榄能卖出几百元、甚至是上千元。
而在野萃山门店,新鲜采摘到店的橄榄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变成橄榄汁。流水冲洗一遍,食盐搓洗2分钟,过滤水冲洗3遍,去核,开水浸泡1分钟沥干,加冰打冰沙,倒杯,预冷。冷藏半小时后,口感才能达到最佳。8道工序,颗颗甘果起码经过2小时的制作加工,才能最终成为面市的橄榄汁。
记者搜索该产品,价格最高一斤能卖到680元,销量排名第五的该款橄榄价格为一斤373元。
深圳监管部门下场,将跟进核查
野萃山2019年成立于深圳,是国内最早的天然高品质现萃果汁品牌,目前已拥有超过30家门店。
近日,“分子果汁”首创者野萃山获得喜茶投资,交割完毕后,喜茶成为野萃山第一大股东。
此前,野萃山于2021年2月获得金沙江创投独家A轮融资,此番迅速获得新一轮融资,并成为喜茶首个并购品牌。
针对外界关注,此次是否为新营销事件?野萃山和喜茶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表示,事发突然并未想到会登上热搜。
22日晚间,“深圳市场监管局”微博发布通报称,近日,有短视频平台反映深圳某饮品店售卖“千元饮品”相关情况,引发网络关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快速启动现场核查工作,相关情况将持续通报。
家好,我是魔王君。一个持续优质内容的创作者,专注底层逻辑看懂赚钱的本质真相。点击右上方“关注”,定期为大家分享有价值的干货、商业思维逻辑以及赚钱的那些事。码字不易,打赏随意。
「一杯1000元的橄榄汁」
< class="pgc-img">>记得前些时候,深圳的一家饮品店以一杯奶茶1000元上了热搜,后面店家的解释,该售价1000元的饮品不是奶茶,是橄榄汁,因原材料橄榄需800元一斤,所以售价比较贵,而且由于制作时间较长,顾客一般还需要提前2个小时预约。
市民一反馈:饮品界的爱马仕,奶茶不是你想喝就能喝。
市民二反馈:味道还可以,但是感觉不值这个价。
市民三反馈:如果明码标价,觉得贵不买就是了,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市民四反馈:成功得又一次被无情的资本家鄙视了。
而据店员的所述,这一杯橄榄汁,他们店的月销售量不超过3杯。
看来,还是有人愿意为此买单的。
「1000元一杯的橄榄汁背后的价格定位」
诚然,如商家的解释,橄榄的进价是比较贵的,也就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这显然不是一杯正常的奶茶店该有的选择。
更何况如店员所说的,一个月卖不到3杯,市场反响显然也并不热烈。
那商家是脑门进水了吗?非要如此标新立异?这不符合商人精明的人设啊!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来看一下饮品界另一个标杆星巴克,如果去那边柜台会发现摆放了一些价格昂贵的「矿泉水」,一瓶的售价为20多人民币,而星巴克的咖啡价格都是在20-40元上下。
< class="pgc-img">>所以作为饮品界的行业巨头,星巴克也是脑门抽风了吗?因为即使前来帮衬生意的白领都不会消费这样的「矿泉水」,这是喝了能升仙还是怎么着?
精明的消费者实质上也分析出了其中的猫腻,因为这些「矿泉水」根本不是拿来卖的,而是给你看的。
「矿泉水」与咖啡形成了价格对比,让消费者形成了一个心理印象,一瓶水都卖20多了,20-40元的咖啡还算贵吗?。所以,矿泉水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只是个陪衬,商家并不指望靠它来赚钱,而是用它来带动咖啡的销量。
因此,商家的本意就昭然若出了,他的本意也不在一个月能卖出多少杯橄榄汁,而在于带动其线下产品的售价。
「饮品界的价格分类」
市场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特别受广大群众所爱的奶茶,基本一条街走下来都不会少于七八家,这里的市场竞争残酷程度不言而喻了。
如今的饮品界市场,单品价格在3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消费者都认奈雪、喜茶这样的茶饮店;中端市场则是由10-20元的一点点、益禾堂占据着主导位置;如今的低端市场就是由甜蜜蜜的蜜雪冰城靓丽抢占。
< class="pgc-img">>这意味着,如果你的消费人群分类比较模糊,那么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带有点地域特色的饮品店也都是不温不火,存在局限性,消费者尝鲜后兴致会锐减。一阵风刮过以后,店家要维持生存也很难,价格过高,人家有更好的选择。
因此,商家都是在绞尽脑汁让自己在消费者眼中有存在感,被消费者标签化。
要说竞争最激烈的,还属于饮品的中端市场,因为低端市场利润太薄,选品这一块就会大大受限制。高端市场如果没玩出花样也容易翻车,毕竟这些年来,消费者的价格界限还是比较清晰。
比如说你一杯柠檬茶,中低端市场都有商家在做,喝得人多,大家的价格界限很清晰,如果你价格跟大家都差不多,基本也不会有太多的存在感,价格高内心一对比就会选择忽略。
但是,你来一个「手打柠檬茶」,那效果又是不一样了,这样的推陈出新却能受到市场的追捧,因为没有了对比,所以定价权就把握在商家这里。
< class="pgc-img">>场就是诺贝尔得主「卡尼曼」所揭示的:人类的主观感受主要来自对比。
「锚定效应」
既然知道了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来自于对比,商家因此在做产品价格定位的时候,就理解透了并运用了「锚定效应」。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比如说,为什么蜜雪冰城会被标签化认定为价格低廉呢?诚然,蜜雪冰城也卖力于也在标榜自己价格低廉。
事实真得如此吗?
我仔细研究过蜜雪冰城的饮品单,实际上,除了两三款价格其实属于行业低之外,其它的饮品价格也不算太低。
< class="pgc-img">>也就是它的策略就是用第一印象来换取消费者价格低廉的好感印象,给自己带动其它饮品的销量。
这时候你就会理解星巴克摆矿泉水的做法了,也能理解为什么那家饮品店会去推出1000元一杯的橄榄汁。
也就是我们的先入为主的主观感受会干扰我们的判断,因此喝一杯三十多的咖啡不足为过,1000元一杯橄榄汁的店里消费个20多元的奶茶也是满足了。
「锚定效应」的影响是相互的,一旦标签被帖上,就很难撕下来,比如蜜雪冰城说我不干了,产品要全线涨价。那这个与以为标签相反,必定会受到消费者的反感。也即是成也标签,败也标签。
除非说其它茶饮店的同行都关门了,只要话语权在市场这边,那么标签与价格都是相互制约的。
再细看一下奈雪,它这种软欧包+茶饮的模式即是锚定了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潜意识里面是想传达一种格调高雅的小资情怀,大家都知道讲生活方式讲小资情怀都要人民币来铺垫的。
< class="pgc-img">>这意味着只要你接受了这种心理暗示,也就认同了其产品价格。
星巴克也是如此,颇有商务风格,很多白领在里面点杯咖啡,约着客户谈业务,甚至于有些人都把自己的电脑搬到店里来办公。
< class="pgc-img">>你再看麦当劳和肯德基,就很少看到这样的场面,这两家则是合家欢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