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财富》世界500强公布:食饮行业雀巢排第一 华润、中粮、新希望上榜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 实习生 刘钰8月5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沃尔玛连续第十一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同样涉足零售行业的

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 实习生 刘钰

8月5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

沃尔玛连续第十一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同样涉足零售行业的亚马逊重回第二,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继续位列第三,排在第四和第五的分别是沙特阿美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具体到食品饮料行业,共有20家企业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第96位的雀巢公司,其上榜营收为1035.052亿美元,年增长4.6%,是唯一突破千亿美元收入的包装食品公司。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排总榜第72名,上榜营收达1261.695亿美元,年增长3.7%。尽管其被列在“多元化金融”子榜单,但旗下拥有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怡宝等知名食饮品牌,表现也值得关注。

据介绍,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略微增长了约0.1%。此次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从309亿美元增长至321亿美元。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2.3%,约为2.97万亿美元。

百强中仅雀巢一家食饮企业

多数企业排名上升

从食品行业来看,尽管上榜的大部分企业依旧是“老面孔”,但大多数企业排名都比上年有所提升。

在“食品:消费产品”子榜单,今年共有3家企业上榜,分别是雀巢公司、百事公司和亿滋国际。这三家企业的排名、利润和净利率表现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雀巢公司今年排名第96名,较去年上升10位,重回“百强”行列。其2024年上榜营收达到了1035.052亿美元,年增长4.6%,此外,雀巢的利润达124.754亿美元,增长了28.4%,净利润率达12%。

百事公司位居第123名,上升了12位。2024年上榜营收实现914.71亿美元,年增长5.9%,利润达90.74亿美元,年增长1.8%。

亿滋国际进步明显,从487名跃升至422名。2024年上榜营收实现360.16亿美元,年增长14.4%,利润为49.59亿美元,年增长高达82.5%,净利润率为13.8%。

接着看“食品:饮食服务业”榜单。与去年一样,该榜单上只有康帕斯集团和星巴克公司两家公司。其中,康帕斯集团2024年以380.047亿美元的收入排名第398位,比上一年跃升71位。星巴克以359.7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424位,比之前跃升了49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排名靠后的星巴克的利润却是高康帕斯集团不少。星巴克利润达41.245亿美元,年增长25.7%,而康帕斯集团却只有16.096亿美元,年增长13.3%,利润不足前者一半。

“食品生产”子榜单方面,总榜第117名的ADM稳居子榜单第一,跟随其后的公司有:巴西JBS公司(176名)、丰益国际(198名)、邦吉公司(230名)、泰森食品(276名)、路易达孚集团(293名)、CHS公司(335名)、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78名)、新加坡奥兰集团(425名)。加拿大Nutrien公司、韩国CJ集团两家企业去年排在该榜单最后两名,今年则跌出了该榜单。

百威、可口可乐雄踞饮料行业前二

喜力时隔三年重新上榜

在“饮料”子榜单上,百威英博和可口可乐公司依然雄踞第一、二位。榜单上所有公司排名也均有所提升。

百威英博今年排第231名,上升了10名;可口可乐公司排第332名,上升了12名,这是可口可乐公司连续第三年排行双位数上升。来自墨西哥的饮料巨头Fomento Económico Mexicano(FEMSA),今年排349名,排行猛增105位,实现飞速上升。喜力时隔三年重新上榜,排第487名。

就上榜营收而言,百威英博此次上榜营收为593.80亿美元;可口可乐上榜营收457.54亿美元;FEMSA的上榜营收441.679亿美元;喜力公司显示上榜营收328.231亿美元,均较上年有所增长。

在上榜利润方面,百威英博上榜利润下降10.5%,为53.41亿美元;可口可乐较上年上涨12.3%,利润为107.14亿美元;FEMSA上涨高达211.5%,利润为37.039亿美元;喜力公司较上年下降10.2%,利润12.692亿美元。

我国133家公司较去年减少9家

华润、中粮、新希望上榜

今年,加上中国台湾企业,我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减少9家。

就食饮业务板块而言,我国上榜的主要有三家企业——中国华润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不过,三家企业只有新希望被列在食品企业子榜单中,中国华润有限公司被列在“多元化金融”子榜单,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则被列在“贸易”子榜单中。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排名72名,较去年上升两名。营收1261.695亿美元,年增长3.7%,利润为37.975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8.5%,净利率为3%。华润集团涉足饮用水、咖啡、啤酒等多个品类,拥有华润啤酒、华润饮料等业务,较为消费者所熟知的雪花啤酒、勇闯天涯SuperX、怡宝等均为华润旗下产品。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排名106名,较去年下降19名。在营收和利润上均有所下降。其中,营收为977.651亿美元,下降11.3%,利润为12.703亿美元,下降28%,净利率为1.3%。中粮集团旗下有蒙牛乳业、酒鬼酒、中粮可口可乐等多个知名品牌。

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399.88亿美元营收,位列榜单第378名。作为一家以现代农牧和食品为主业的企业集团,新希望在面对行业承压之际,坚持聚焦主业、降本增效、转型创新,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韧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美乐(Domino's)

< class="pgc-img">

达美乐成立于 1960 年,是全球知名的披萨连锁品牌。其以“外送 30 分钟必达”的服务承诺而闻名,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用餐体验。达美乐的菜单丰富多样,包括经典口味和创新口味的披萨,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达美乐的“美国风情土豆培根披萨”,将酥脆的薯角、香浓的培根与芝士完美融合,口感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达美乐还不断推出限时优惠活动和新的产品组合,吸引了众多回头客。

必胜客(Pizza Hut)

< class="pgc-img">

作为全球最大的披萨连锁品牌之一,必胜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庞大的门店网络。必胜客以其多样化的披萨口味、舒适的用餐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必胜客的“超级至尊披萨”是其经典招牌产品,包含了多种肉类、蔬菜和芝士,营养丰富,口味绝佳。同时,必胜客还不断创新,推出了如“榴莲披萨”等特色口味,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口味的追求。

棒约翰(Papa John's)

< class="pgc-img">

棒约翰成立于 1984 年,以提供高品质的披萨而著称。其坚持使用新鲜的食材和特制的酱料,制作出口感独特的披萨。棒约翰的“约翰至爱披萨”,选用优质的肉类和新鲜的蔬菜,搭配独特的酱料,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棒约翰还注重线上营销和外卖服务,通过与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用餐选择。

小凯撒(Little Caesars)

< class="pgc-img">

小凯撒是一家美国的披萨连锁品牌,以其高性价比的产品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小凯撒的“热-n-就绪披萨”,可以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购买到现烤的披萨,节省了等待时间。

小凯撒还经常推出优惠套餐和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注重价格的消费者。

乐凯撒(La Cesar)

< class="pgc-img">

乐凯撒是源自中国的披萨连锁品牌,以榴莲披萨为特色,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其榴莲披萨选用了进口的榴莲果肉,香气浓郁,口感细腻。

除了榴莲披萨,乐凯撒还推出了多种创意口味的披萨,如“鳗鱼披萨”等,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于新奇口味的需求。

尊宝比萨(Jumbo Pizza)

< class="pgc-img">

尊宝比萨是一家来自中国的连锁品牌,以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实惠的价格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尊宝比萨的“苏丹王榴莲披萨”,选用了优质的榴莲果肉,搭配香浓的芝士,口感醇厚。

同时,尊宝比萨还提供了多种小吃和饮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比格比萨(Big Pizza)

< class="pgc-img">

比格比萨是一家以自助披萨为主的连锁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菜品和自由的用餐环境。比格比萨的自助餐厅里,有各种口味的披萨、沙拉、甜品和饮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

比格比萨的“夏威夷风情披萨”,以其甜美的水果和香浓的芝士搭配,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千尊比萨(Pizza 1000)

< class="pgc-img">

千尊比萨是一家来自中国的连锁品牌,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质的原料制作出美味的披萨。千尊比萨的“奥尔良烤鸡肉披萨”,鸡肉鲜嫩多汁,搭配蔬菜和芝士,口感丰富。

千尊比萨还注重店铺的装修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的用餐环境。

好伦哥(Origus)

< class="pgc-img">

好伦哥是一家集比萨、自助、中餐等多种餐饮形式为一体的连锁品牌。其披萨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经典口味和特色口味。

好伦哥的“海鲜披萨”,选用了新鲜的海鲜食材,搭配浓郁的芝士,味道鲜美。

米斯特比萨(Mr. Pizza)

< class="pgc-img">

米斯特比萨是一家来自韩国的连锁品牌,以其手工制作的披萨而闻名。米斯特比萨的“金牌土豆披萨”,将软糯的土豆与芝士、酱料完美结合,口感独特。

米斯特比萨还注重用餐环境的营造,为消费者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就餐体验。

< class="pgc-img">

飞公司 - Netflix, Inc.

第十名

奈飞公司 - Netflix, Inc.

说起奈飞,可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1997年,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小镇上,两个叫里德·哈斯廷斯和马克·兰道夫的家伙凑在一起,琢磨着要干点什么。他们看到当时的录像带租赁市场挺火,就想着要不咱也来分一杯羹?于是,奈飞就这么诞生了。

刚开始,奈飞跟其他录像带出租店没啥两样,就是租DVD给顾客看。但是哈斯廷斯这人脑子活络,他发现顾客最烦的就是租片子看完了还得跑去还,要是还晚了还得交滞纳金。他就琢磨,要是能让顾客在家就能租片子,还不用担心还晚了的问题,那该多好啊。

说干就干,1999年,奈飞推出了月租订阅制。用户交点钱,就能在网上选片子,奈飞把DVD寄到家里,看完了放进信封寄回去就行了,还不用交滞纳金。这一招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顾客们觉得方便得很,订阅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2002年,奈飞已经有60万订户了,公司也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就遇到了麻烦。当时有个叫百视达的大公司,也想学奈飞搞在线租赁,还降价竞争。奈飞一下子就陷入了苦战,股价大跌,很多人都觉得奈飞要完蛋了。

但是哈斯廷斯可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主。他带着团队拼命干,不断改进服务质量,还推出了个性化推荐系统。慢慢地,奈飞又站稳了脚跟,到2005年,订户数量突破了400万。

接下来的几年,奈飞一直在稳扎稳打,不断扩大业务。2007年,他们看到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就推出了流媒体服务。一开始只能在电脑上看,后来慢慢扩展到各种设备上。这一招又是妙啊,用户不用等DVD寄过来了,想看就能立马看。

2010年,奈飞决定把重心放在流媒体上,DVD租赁业务就慢慢往后排了。这个决定在当时可是冒了不小的风险,因为DVD租赁还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哈斯廷斯看得远,他觉得流媒体才是未来。

果然,这个决定为奈飞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到2013年就突破了3000万。但是光有别人的内容还不够,奈飞决定自己也来制作内容。2013年,他们推出了第一部自制剧《纸牌屋》,一下子就火了,还拿了艾美奖。

从那以后,奈飞就开始大规模制作自己的节目和电影。像《怪奇物语》、《王冠》这些剧集都是他们的作品,在全球都很受欢迎。奈飞还不断往海外扩张,到2016年就已经覆盖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然,奈飞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随着它越来越成功,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像迪士尼、亚马逊、苹果这些大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流媒体服务。内容制作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奈飞每年都要花大价钱买版权、拍新剧。

到了2022年,奈飞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挑战。用户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了用户流失的情况。公司不得不裁员,还推出了带广告的低价套餐。这让很多人开始怀疑,奈飞是不是已经到头了。

但是别忘了,奈飞可是经历过不少风浪的公司。他们很快就调整了策略,加强了内容管控,还开始尝试直播和游戏业务。到2023年,情况就有所好转,用户又开始增长了。

回顾奈飞这些年的发展,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从一个小小的DVD租赁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之一,奈飞的故事充满了创新和冒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在行业变革中始终保持领先。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迅速调整,找到新的增长点。

奈飞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人们看电影电视的方式,也对整个娱乐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订阅模式、个性化推荐、原创内容战略,都成为了行业标准。不管你喜不喜欢奈飞,都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传奇故事。


< class="pgc-img">

meta平台公司 - meta Platforms Inc.

第九名

meta平台公司 - meta Platforms Inc.

meta平台公司,原名脸书(Facebook),是个有趣的科技巨头故事。它起源于2004年,那时候哈佛大学的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室友们想搞个大学生社交网站。刚开始只是校园里玩玩,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

扎克伯格看准机会,决定把这个网站做大。他退学专心搞脸书,还搬到了加州。慢慢地,脸书从大学扩展到普通人群,用户越来越多。2006年,脸书向所有13岁以上的人开放注册,真正成为了全球性的社交平台。

脸书一路高歌猛进,但也经历了不少风波。早期就有人说扎克伯格偷了创意,还被告上了法庭。不过最后和解了,脸书继续发展。2008年,脸书超过了MySpace,成为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

2012年是脸书重要的一年。公司上市了,筹到了不少钱。同年,他们花10亿美元收购了Instagram,这步棋后来证明很聪明。脸书不断推出新功能,比如"赞"按钮、时间线等,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但好景不长,2016年开始脸书麻烦不断。有人说它在美国大选中被滥用,传播假新闻。2018年更爆出了剑桥分析公司事件,用户数据被不当使用,脸书遭到了严厉批评。扎克伯格不得不出席国会听证会解释。

尽管争议不断,脸书的业务却越做越大。他们收购了WhatsApp和Oculus,进军即时通讯和虚拟现实领域。到2020年,脸书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5亿,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交帝国。

然而,脸书面临的压力并没有减少。有人担心它垄断市场,有人批评它在内容审核上做得不够。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同时也为了开拓新的发展方向,2021年10月,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

改名不仅仅是换个招牌那么简单。扎克伯格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希望把公司带入一个新时代。他们要打造一个虚拟世界,人们可以在里面工作、玩耍、社交。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投入也很大。

改名后的meta继续在社交媒体领域发力。他们推出了TikTok的竞品Reels,在Instagram和脸书上都能看到短视频内容。同时,他们也在加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研发,推出了Quest系列VR头显。

meta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起起落落。它从一个大学生的点子发展成为了影响全球的科技巨头,改变了人们社交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但同时,它也面临着隐私、假新闻、垄断等多方面的质疑和挑战。

无论如何,meta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rapid evolving of the industry,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个曾经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如今已经成为了左右全球科技走向的重要力量,它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meta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创新可以如何改变世界,但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作为一家巨型科技公司,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广泛讨论,这也反映了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meta的历程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缩影,充满了创新、争议和不断的自我调整。它的未来将如何发展,还有待时间来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经在互联网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class="pgc-img">

台积电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第八名

台积电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台积电,全名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字是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简称TSMC,是全球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公司。这个公司的故事要从它的创始人张忠谋说起。

张忠谋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1931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小时候跟着父母去了美国。在美国,他学习很用功,考上了哈佛大学,后来又去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了半导体行业工作,在德州仪器公司干了25年,一直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

1985年,已经54岁的张忠谋被台湾政府邀请回台湾,帮助发展半导体产业。他接受了邀请,回到台湾后担任了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在这个位置上,他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建立一个专门做芯片代工的公司。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很新颖的,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半导体公司都是自己设计、制造、销售芯片,很少有专门做代工的。

1987年,在台湾政府和一些私人投资者的支持下,台积电正式成立了。公司一开始只有不到200个员工,但是张忠谋有远见,他相信专业代工模式会是半导体行业的未来。

台积电成立之初并不顺利。很多人不理解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觉得一个只做代工的公司怎么可能成功。而且,台湾当时的半导体技术还比较落后,很多客户不放心把芯片生产交给台积电。但是张忠谋和他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慢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到了90年代,台积电的努力开始有了回报。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对芯片的需求大增。很多新兴的芯片设计公司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正好需要台积电这样的代工厂。台积电抓住了这个机会,业务开始快速增长。

2000年左右,台积电又面临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当时,很多人认为摩尔定律快要失效了,芯片制程技术很难继续推进。但是张忠谋和台积电的工程师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决定继续投资更先进的制程技术。这个决定是对的,台积电成功开发出了更先进的制程,保持了技术领先地位。

2003年,张忠谋退休,把公司交给了接班人蔡力行。但是两年后,因为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董事会又请张忠谋回来掌舵。张忠谋又一次带领公司渡过难关,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很多科技公司都受到了影响。但是台积电反而抓住了机会,因为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更多地把芯片生产外包给台积电。这让台积电在危机中不断成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大增。台积电凭借领先的技术,成为了苹果、高通等大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特别是苹果公司的iPhone处理器,一直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生产的。

2018年,已经87岁高龄的张忠谋再次退休,这次是真的退休了。他把公司交给了新任董事长刘德音和总裁魏哲家。在张忠谋的带领下,台积电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市值超过了5000亿美元。

台积电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它推动了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台积电的专业代工模式,让很多没有自己生产线的小公司也能设计出优秀的芯片,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同时,台积电也带动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台湾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台积电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和坚持很重要。张忠谋提出专业代工的想法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但他坚持了下来。台积电也一直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即使在别人都觉得难以推进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停下脚步。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和坚持,让台积电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

当然,台积电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比如说,芯片制造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如何平衡投资和回报是一个持续的挑战。另外,芯片制造技术越来越复杂,如何保持技术领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有就是,随着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台积电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台积电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创新、坚持和适应变化的故事。从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到如今的全球半导体巨头,台积电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半导体产业的变迁,也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 class="pgc-img">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 Berkshire Hathaway Inc.

第七名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 Berkshire Hathaway Inc.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它的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说起,那时候它还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纺织公司。这家公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在罗德岛州有两家纺织厂:伯克希尔棉纺厂和哈撒韦制造公司。这两家公司后来合并,于1955年正式成立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刚成立的时候,伯克希尔哈撒韦主要生产各种纺织品,比如男士西装里衬、女士连衣裙布料之类的。但是呢,当时美国的纺织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很多工厂都难以为继。伯克希尔哈撒韦也不例外,生意越来越难做,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沃伦·巴菲特的年轻人出现了。巴菲特是个投资高手,他看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潜力,觉得这家公司的股票被低估了。于是从1962年开始,他一点一点地买入公司的股票。到了1965年,巴菲特已经成为了公司的大股东,并开始掌控公司的经营。

巴菲特接手后,发现纺织业确实很难做下去,就开始慢慢把公司转型。他开始用公司的资金去投资其他行业,比如保险、银行、媒体等等。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巴菲特很有耐心,他一步一步地把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公司,变成了一家多元化的投资公司。

在转型的过程中,巴菲特买下了很多公司。比如说,1967年他收购了两家保险公司:国民赔偿保险公司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这两家保险公司后来成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重要支柱。巴菲特很聪明,他发现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可以用来投资,这样就能赚两份钱。

随着时间推移,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范围越来越广。它投资了各种各样的公司,有的是全资收购,有的是买入股票。比如说,它收购了喜诗糖果公司、内布拉斯加家具市场、布法罗新闻报等等。在股票投资方面,它买入了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富国银行等大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的投资眼光非常准,他总是能找到被低估的好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产不断增长,股票价格也节节攀升。到了199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A类股票价格已经突破了7000美元,成为了当时美国股市最贵的股票。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离不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他喜欢投资那些他能看懂的生意,而且是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他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着眼于长期价值。这种投资方式被称为"价值投资",影响了很多投资者。

除了巴菲特,还有一个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就是查理·芒格。芒格是巴菲特的得力助手,也是公司的副主席。他和巴菲特一起做决策,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芒格的思维方式和巴菲特有些不同,但两人的想法常常能互补,这种搭配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比如说,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司也遭受了重创,股价大跌。但是巴菲特并没有慌张,反而趁机买入了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公司股票。危机过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很快就恢复了元气,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股东大会也成了一件大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股东和投资者涌到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参加这个被称为"资本家的伍德斯托克"的盛会。在会上,巴菲特和芒格会回答股东们的各种问题,分享他们的投资智慧。

总的来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故事就是一个平凡的纺织公司如何在巴菲特的带领下,逐步成长为一家庞大的投资集团的故事。它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惊人的财务业绩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投资理念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正确的战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家普通的公司也能成为传奇。


< class="pgc-img">

特斯拉公司 - Tesla, Inc.

第六名

特斯拉公司 - Tesla, Inc.

特斯拉公司是一家美国的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公司,成立于2003年。说起特斯拉,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虽然马斯克不是公司最初的创始人,但他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故事要从2003年说起。那年,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两位工程师萌生了一个想法:制造一款既环保又性能出众的电动跑车。他们认为,电动汽车不应该只是一种环保选择,还应该是一种令人向往的酷炫产品。于是,他们创立了特斯拉汽车公司,以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命名。

公司成立之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知道,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高性能的电动跑车,他们需要从零开始研发。而且,汽车制造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正当他们为筹资发愁时,埃隆·马斯克出现了。

2004年,马斯克投资了特斯拉,成为公司董事会主席。马斯克是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他看好电动汽车的未来。在他的支持下,特斯拉开始了第一款车型Roadster的研发。

2006年,特斯拉首次公开展示了Roadster原型车,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动汽车原来也可以这么酷!Roadster的最高时速能达到200公里以上,百公里加速仅需3.7秒,这些数据在当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008年,Roadster正式投产。然而,好景不长,金融危机爆发了。特斯拉遇到了严重的财务困难,濒临破产。马斯克此时挺身而出,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说服其他投资者继续支持公司。他还接任CEO,亲自带领团队渡过难关。

度过危机后,特斯拉开始研发新的车型。2012年,Model S轿车问世,这款车不仅外形优雅,还配备了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大尺寸触控屏,开创了电动汽车的新时代。Model S获得了多项汽车界大奖,极大地提升了特斯拉的声誉。

接下来几年,特斯拉陆续推出了Model X SUV和面向大众市场的Model 3。Model 3的推出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证明特斯拉不只是生产豪华车,还能制造普通人买得起的电动车。Model 3很快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电动车型之一。

特斯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公司经常因为产能问题和质量问题受到批评。马斯克本人也因为一些争议性言论引发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看法,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向电气化转型。

除了造车,特斯拉还涉足其他清洁能源领域。公司生产太阳能电池板和家用电池储能系统,希望打造一个完整的清洁能源生态系统。特斯拉的愿景是,未来人们可以用太阳能为房屋和汽车提供电力,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特斯拉的成功带动了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开始重视电动车业务,新的电动车初创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回顾特斯拉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公司是如何在重重困难中成长的。从最初的小型创业公司,到如今的全球知名企业,特斯拉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无论你是否喜欢特斯拉的产品,都不得不承认,这家公司确实改变了世界。

特斯拉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创新和坚持可以创造奇迹。当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争议和挑战。有人质疑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也有人担心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特斯拉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特斯拉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创新、挑战和变革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发展历程,更代表了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无论未来如何,特斯拉都已经在汽车工业史和科技创新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class="pgc-img">

谷歌公司(字母表公司) - Alphabet Inc.

第五名

谷歌公司(字母表公司) - Alphabet Inc.

谷歌的故事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说起。那时候,互联网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在网上找东西。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觉得这是个大问题,他们想做点什么来解决它。

这两个年轻人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做个更好用的搜索引擎。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一个网页被很多其他网页链接,那这个网页肯定挺重要的。就像一本书被很多人引用,说明这本书很有价值一样。他们把这个想法做成了一个算法,叫做"PageRank"。

1998年,佩奇和布林正式创立了谷歌公司。公司名字来自"googol",是个数学术语,表示10的100次方,象征着他们想要整理世界上海量的信息。一开始,他们就在一个车库里办公,用借来的电脑组装了自己的服务器。

谷歌搜索很快就火了起来。人们发现用谷歌搜东西又快又准,比其他搜索引擎好用多了。谷歌的主页很简洁,就一个搜索框,用起来特别方便。没多久,"谷歌一下"就成了很多人查找信息的代名词。

公司发展得很快,从车库搬到了正式的办公室。2004年,谷歌上市了,一下子成了华尔街的新宠。但谷歌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开始涉足更多领域。

2005年,谷歌推出了谷歌地图。这个服务让人们可以在网上看到世界各地的地图,甚至能看到街景。紧接着,谷歌又收购了YouTube,进入了视频分享领域。

2007年,谷歌发布了安卓操作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源的,任何手机厂商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策略非常成功,现在全世界大部分智能手机都用的是安卓系统。

谷歌还推出了很多其他服务,比如Gmail电子邮件,Chrome浏览器,Google+社交网络等等。有些很成功,有些则不尽如人意。但谷歌一直保持着创新的精神,不断尝试新东西。

随着公司越做越大,业务越来越多,谷歌的两位创始人觉得是时候调整一下公司结构了。2015年,他们宣布成立了一个新的母公司,叫做Alphabet。谷歌成为了Alphabet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专注于互联网相关业务。而其他一些更有风险、更前沿的项目,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生命科学研究等,就由Alphabet的其他子公司来负责。

这个调整让公司的架构更清晰,也让谷歌能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不过对普通用户来说,变化并不大,因为我们日常使用的谷歌服务还是原来的样子。

谷歌(现在是Alphabet)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公司因为一些做法受到了批评,比如在中国的审查问题,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等。有人担心谷歌掌握了太多用户数据,变得太有权力。公司也面临着来自其他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比如在搜索领域有微软的必应,在社交领域有脸书等。

尽管如此,谷歌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它的搜索引擎每天处理数十亿次查询,安卓系统装在数十亿部手机上,YouTube上每分钟都有海量视频被上传和观看。

谷歌的办公环境也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公司提供免费餐饮、健身房、按摩等福利,鼓励员工在工作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种创新文化催生了不少有趣的产品,虽然不是每个都能成功,但也体现了公司鼓励创新的精神。

从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项目,到车库里的创业公司,再到如今的全球科技巨头,谷歌的故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它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今的数字世界。

谷歌的口号是"不作恶",表达了公司想要正面影响世界的愿望。然而,随着公司影响力的增长,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成为了谷歌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说,谷歌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创新、成长和适应的故事。从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到现在涉足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多个高科技领域,谷歌一直在尝试用技术来解决问题,改变世界。无论你对谷歌的看法如何,都不得不承认,这家公司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 class="pgc-img">

亚马逊公司 - Amazon.com, Inc.

第四名

亚马逊公司 - Amazon.com, Inc.

亚马逊公司的故事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创业传奇。它从一个小小的网上书店起步,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这个庞大的电子商务帝国。

故事要从1994年说起。那时候,一个叫杰夫·贝索斯的年轻人正在华尔街工作。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份报告,说互联网的使用量每年增长2300%。贝索斯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他决定辞掉高薪工作,去创业。

贝索斯和妻子开着车从纽约来到了西雅图。他们在车库里开始了这个创业项目。贝索斯选择了卖书作为切入点,因为书籍种类繁多,适合做在线目录。他给公司取名"亚马逊",是因为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他希望自己的网站也能成为最大的。

1995年7月,亚马逊网站正式上线。刚开始的时候,贝索斯和几个员工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白天处理订单,晚上就跑到当地的书店进货。有时候忙到半夜,大家就直接睡在办公室地板上。虽然辛苦,但他们都充满激情,相信自己正在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

亚马逊的生意很快就有声有色起来。人们喜欢在网上买书的便利,特别是一些偏门的书,在实体书店很难买到。1997年,亚马逊上市,募集了5400万美元。这笔钱让公司有了更多发展的资金。

接下来几年,亚马逊开始扩展业务范围。除了书,他们开始卖音乐CD、电影、电子产品等。贝索斯的理念是,亚马逊要成为"地球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不断创新,推出了很多新功能,比如顾客评论、个性化推荐等。

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很多网络公司倒闭了。亚马逊也遇到了困难,股价大跌,很多人怀疑它能否生存下去。但贝索斯坚持自己的理念,继续投资和创新。他相信电子商务的未来,也相信只要专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最终会成功。

果然,亚马逊挺过了难关,并且变得更加强大。2002年,他们推出了免费送货服务。2005年,推出了Prime会员服务,让顾客可以享受更快的送货速度。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也帮助亚马逊吸引了更多忠实用户。

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云计算服务AWS。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让很多创业公司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使用强大的计算资源。AWS后来成为了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亚马逊不断拓展新的领域。他们进入了数字内容市场,推出了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他们还涉足了实体零售,收购了全食超市。在人工智能领域,他们推出了智能音箱Alexa。每一步,都显示出亚马逊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当然,亚马逊的成长过程中也面临不少争议。有人批评它对实体零售业造成了冲击,也有人质疑它在某些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员工权益方面,亚马逊也曾受到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亚马逊确实为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推动了整个零售业和科技行业的发展。

回顾亚马逊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公司是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和坚持客户至上的理念,最终成长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从网上书店到电子商务巨头,从云计算先驱到人工智能领导者,亚马逊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亚马逊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商业世界里,创新和坚持是多么重要。它也展示了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无论你是消费者、创业者,还是just爱炒股,亚马逊的经历都值得我们深思。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关注亚马逊未来的发展吧。


< class="pgc-img">

沙特阿美 - Saudi Aramco

第三名

沙特阿美 - Saudi Aramco

嘿,你听说过沙特阿美这个公司吗?这可是个超级大公司,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之一哦。它的故事可以说是相当精彩,我来给你讲讲。

故事要从上世纪30年代说起。那时候,沙特阿拉伯还是个贫穷的国家,主要靠朝圣者带来的收入维持。但是有一天,一群美国地质学家来到这片沙漠,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 这片土地下面埋藏着海量的石油!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沙特的命运。

1933年,沙特国王授权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现在的雪佛龙)在沙特勘探石油。几年后,他们终于在达曼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消息一出,整个沙特都沸腾了!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国家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4年,这家石油公司正式更名为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也就是阿美公司的前身。随着石油产量的快速增长,阿美公司逐渐成为了沙特经济的支柱。它不仅为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还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爆发了战争。作为对西方支持以色列的报复,阿拉伯国家开始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这场危机让沙特意识到,石油这种战略资源不能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于是,沙特政府开始逐步收购阿美公司的股份。

1980年,沙特政府终于完全控制了阿美公司,将其改名为沙特阿美。从此,这家公司就成为了沙特王室的摇钱树,为沙特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沙特阿美不断发展壮大。它不仅在石油开采技术上不断创新,还开始涉足天然气、炼油和石化等领域。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到了21世纪,沙特阿美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每天的石油产量高达1000多万桶!

2019年,沙特阿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公司决定首次公开募股(IPO),这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轰动。尽管只出售了公司很小一部分股份,但仍然筹集了创纪录的258亿美元,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这次上市让沙特阿美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沙特阿美的成功,也让它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公司。一方面,它为沙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它也面临着环保组织的批评,因为石油行业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沙特阿美还经常卷入地缘政治纷争中。作为沙特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它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全球油价,进而影响世界经济。这也让沙特阿美成为了国际政治博弈中的重要棋子。

总的来说,沙特阿美的故事就是一部现代石油工业的缩影。它见证了中东地区的巨大变迁,也反映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演变。从一个美国人控股的小公司,到如今的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戏剧性。它的未来走向,无疑将继续牵动全世界的目光。


< class="pgc-img">

微软公司 - Microsoft Corporation

第二名

微软公司 - Microsoft Corporation

微软公司,英文名叫Microsoft Corporation,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说起微软,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和办公软件Office,这两款产品确实是微软最出名的"招牌"。不过微软的故事可不止于此,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跟个人电脑的普及历史紧密相连的。

微软的故事要从1975年说起。那时候,个人电脑还是个新鲜玩意儿,远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市,两个年轻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看到了《大众电子》杂志上介绍的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 8800。他们觉得这台电脑缺少一个能让它更好用的编程语言,于是他们为Altair开发了BASIC语言解释器。这个软件很受欢迎,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于是在1975年4月4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正式成立了微软公司。公司最初的名字叫"Micro-Soft",是"microcomputer"和"software"两个词的组合。刚开始的时候,微软只有盖茨和艾伦两个人,办公室就设在一个小旅馆里。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为各种型号的微型计算机开发和销售BASIC解释器。

1980年,微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已经是大公司的IBM想要进军个人电脑市场,他们需要一个操作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机缘巧合,这个任务最后落到了微软头上。微软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一家小公司买下了一个叫QDOS的操作系统,然后加以改进,开发出了MS-DOS。这个操作系统后来成为了IBM PC的标准操作系统,为微软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随着个人电脑市场的快速发展,微软的业务也在不断扩大。1985年,微软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虽然一开始并不成功,但微软坚持改进,到了1990年代的Windows 3.0和Windows 95,Windows终于成为了市场上最流行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微软也在开发其他的软件产品。1989年,微软推出了Office套件,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这套软件很快就成为了办公室里的标准配置,为微软贡献了大量的收入。

1990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微软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差点错过了这个重要的技术变革。不过,在比尔·盖茨的带领下,微软很快调整了战略,推出了自己的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通过将IE捆绑在Windows系统中,微软成功地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进入21世纪后,科技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谷歌、苹果等公司的崛起给微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微软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进军新的领域。2001年,微软进入游戏主机市场,推出了Xbox。虽然一开始面临着来自索尼PlayStation的强劲竞争,但Xbox最终成功地占据了游戏主机市场的重要位置。

2008年,微软尝试收购雅虎,希望在搜索引擎市场上对抗谷歌,但这次收购最终没有成功。不过微软并没有放弃,而是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Bing。虽然Bing的市场份额一直比不上谷歌,但也成为了市场上的重要玩家之一。

2010年代,云计算开始成为IT行业的新趋势。微软及时调整了战略,大力发展云服务。他们推出了Azure云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种云计算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Azure已经成为了仅次于亚马逊AWS的第二大云计算平台。

2014年,微软迎来了新的掌舵人。萨提亚·纳德拉接替了史蒂夫·鲍尔默,成为微软的新任CEO。在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更加开放地拥抱开源技术,加强在移动和云计算领域的布局等。

近年来,微软还在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新兴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他们收购了linkedIn、GitHub等重要的互联网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回顾微软近5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家不断创新、不断调整战略的公司。从最初的两个人小作坊,发展成为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微软的成功绝非偶然。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挫折和挑战,但微软总能及时调整,抓住新的机遇。今天的微软,已经不仅仅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一个覆盖了软件、硬件、云服务、社交网络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帝国。


< class="pgc-img">

苹果公司 - Apple Inc.

第一名

苹果公司 - Apple Inc.

说起苹果公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iPhone手机。但你知道吗,苹果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6年,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这个概念呢。

苹果公司是由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这两个年轻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车库里创立的。他们俩可不是什么富二代,乔布斯当时还在雅达利公司打工,沃兹尼亚克则在惠普上班。两人都对计算机技术痴迷,经常泡在一个叫"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地方,跟其他电脑发烧友交流。

有一天,沃兹尼亚克做出了一台自己设计的电脑主板,在俱乐部里展示。乔布斯看到后眼前一亮,觉得这玩意儿可以卖钱。于是他说服沃兹尼亚克一起创业,就这样,苹果公司诞生了。

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叫Apple I,说白了就是一块电路板。买回家后还得自己接显示器和键盘,甚至还得自己组装外壳。看起来是不是很简陋?但在当时可了不得,这可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虽然只卖出了大约200台,但它为苹果公司赢得了第一桶金。

接下来,他们推出了Apple II。这回是一体机了,开箱即用,还能显示彩色图像。它成了苹果公司的第一个重大成功,一下子卖出了近600万台,让苹果成为了个人电脑行业的领头羊。

但好景不长,IBM和微软很快就杀入了个人电脑市场。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被蚕食,不得不另辟蹊径。1984年,他们推出了Macintosh电脑。这台电脑有了图形用户界面,用鼠标就能操作,不用再敲命令行了。为了宣传这款产品,苹果还在超级碗上播了一个著名的广告,一下子引爆了大家的关注。

可惜好产品不等于好生意。Mac电脑虽然创新,但价格太贵,销量不佳。公司内部矛盾激化,乔布斯被董事会赶出了自己创立的公司,这是在1985年的事。

乔布斯走后,苹果公司一度陷入低谷。虽然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但都不温不火。直到1997年,濒临破产的苹果不得不把乔布斯请回来救场。

乔布斯回来后大刀阔斧地改革。他砍掉了一大堆项目,集中精力做少数几款产品。1998年推出的iMac一体机让苹果重新赢得了市场关注。五颜六色的外壳,圆润的设计,与其他PC厂商的产品完全地不同。

进入21世纪,苹果公司开始进军消费电子领域。2001年推出了iPod音乐播放器和iTunes音乐商店,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你还记得以前听歌要放磁带或CD吗?有了iPod,上千首歌曲都能装进口袋。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发布了iPhone。这款产品把手机、iPod和互联网设备三合一,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发布会上乔布斯自信满满地说:"今天,苹果公司将重新发明电话。"事实证明他没有夸口。iPhone的成功让苹果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

紧接着在2010年,苹果又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乔布斯称之为"后PC时代"的代表作。虽然一开始很多人不看好,觉得这就是个大号iPhone,但iPad还是成功开创了平板电脑市场。

可惜好景不长,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因胰腺癌去世,享年56岁。他的接班人是蒂姆·库克。库克虽然没有乔布斯那么富有传奇色彩,但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公司的业务持续扩张,市值也屡创新高。

苹果公司不断推陈出新,相继推出了Apple Watch智能手表、AirPods无线耳机等产品。同时,苹果也在拓展服务业务,比如Apple Music音乐流媒体、iCloud云存储、Apple TV+视频订阅等。

回顾苹果公司的历史,可以说是起起落落,跌宕起伏。它从两个年轻人在车库里的小打小闹,发展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的产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科技行业。

苹果公司的成功有很多原因。它注重产品设计,追求简约优雅。它善于整合硬件和软件,为用户提供无缝的的体验。它勇于创新,敢于颠覆现存的的产品形态。当然,它也有备受争议的一面,比如封闭的生态系统、高昂的产品价格等。

不管你是苹果的粉丝还是黑粉,都不得不承认,苹果公司在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Apple I到iPhone,从乔布斯到库克,苹果公司的故事仍在继续。在科技行业瞬息万变的今天,苹果公司能否继续保持它是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