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提供洁净、卫生、符合国家标准的餐饮具,是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的法定责任和义务。日前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向全市餐饮服务提供者发布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规范指南。
设施设备要配齐:凡自行提供餐饮具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消毒设备应购买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的正规产品;清洗消毒水池必须做到专池专用,不得与清洗食品原料、清洁用具等水池混用;配备具有明显标识的密闭保洁柜,保持清洁,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洗消用品要合规:采购和使用获证企业生产的洗涤剂、消毒剂,洗涤剂、消毒剂应分别符合GB 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和GB 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清洗要彻底:餐饮具使用后要及时洗净。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先刮掉餐饮具表面食物残渣,再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注意控制洗涤剂用量,不要过量使用,最后用自来水冲去餐饮具表面残留的洗涤剂;采用洗碗机清洗的,按设备使用说明操作。清洁后的餐饮具应表面光洁,无附着食物残渣等异物,无油渍、泡沫、异味。
消毒要规范:采用物理(高温)方式消毒的,应定期清洗、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运转情况,消毒温度、时间应达到要求,餐具消毒时摆放要留有空隙,确保热力能够穿透,采用红外消毒的消毒柜要符合设备使用说明;采用化学方式消毒的,要严格按照消毒剂产品的说明书要求配制消毒液,并做到现用现配,浸泡时间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消毒后要及时采用洁净的饮用水冲淋或沥干、烘干等有效方法,降低其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保洁要跟进:宜沥干、烘干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使用擦拭巾擦干的,擦拭巾应专用,并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存放在专用保洁设施或者场所内。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源:北京晚报
全国首个餐饮业卫生间清洁卫生导则在京发布,规定
用餐高峰宜每15分钟检查卫生间
有句话说,一家餐厅的卫生间才是餐厅的脸面。今天,《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正式发布,其中规定,卫生间宜随脏随清洁,用餐高峰时宜每15分钟检查一次;卫生间全面消毒应每日不少于1次;洗手液、卫生纸等卫生间用品应及时补充。这是全国首个餐饮业相关导则,标志着本市餐饮业“厕所革命”正式启动。
顾客就餐,免不了要上厕所。如果一间环境优雅的餐厅,厕所却不堪入目、难以下脚,恐怕这家餐厅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与“品质”二字相去甚远了。经常在外就餐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每次到餐厅吃饭,我都很留意厕所,它反映了餐厅的管理状况。如果厕所不干净、不卫生,也会影响我的就餐心情。”
据悉,北京市食药监局此次出台的《导则》分为7个部分共40余款,除了“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和“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等基本要求外,还对客用卫生间外部及内部环境、设施、清洁操作和消毒操作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导则》发布后,将由中国烹饪协会、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西餐业协会在会员单位率先实施,并逐步在全市餐饮业推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介绍说,“这个《导则》是餐饮业首次对客用卫生间做如此详尽的规范,下一步协会将组织专家在行业内培训,引导餐饮企业按照《导则》实施。”
北京联合大学餐饮科学研究所所长闫喜霜教授则呼吁大家“文明如厕从我做起”,他认为,“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卫生也是就餐者的责任,离开了文明如厕,仅靠餐饮业维护管理是很难真正做到卫生间持续清洁的”。
据悉,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网”也将在餐厅点评项目中增加消费者对“餐厅客用卫生间”的评价。该评价将影响餐厅的综合评分,从而影响消费者的用餐选择。
详解
卫生间须无臭味异味
《导则》对卫生间的外部及内部环境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卫生间的门、窗、天花板、墙面、地面、排污管道、通风除臭设备等都提出了要求。例如:要求卫生间保持通风良好,无臭味和异味,宜采用物理除臭方式,并有适当照明;卫生间与外界相通的可开启的窗,应设置易于清洁的纱窗,卫生间与就餐区域直接相通的门能够自动关闭;卫生设施保持清洁,没有污垢和异味,设施设备运行良好、妥善维修,没有裂缝溢漏或堵塞的现象,冲厕的水量充足,妥善处理污物;排污管道与食品处理区排水管道分设,且有防臭水封;抽污口位于餐饮服务场所外。
卫生间宜随脏随清洁
除了整体环境,卫生间的设施设备是否清洁卫生同样关键。卫生间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标识指示牌、文明如厕宣传牌、洗手设施、面镜、便池、水池等,《导则》均一一做了具体规定。例如:卫生间男女标识等指示牌应使用国家标准图形,位置醒目;卫生间应设置面镜,安装牢固,保持其干燥,无水渍;便池应采用水冲式,保持畅通,不堵、不漏;配备卫生纸、纸篓、便刷等,坐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坐垫;卫生间设清洁工具专用水池,清洁工具定位存放。
卫生间宜随脏随清洁,并对清洁和消毒的频率做了具体规定。例如:非用餐高峰期宜每60分钟检查一次,用餐高峰时宜每15分钟检查一次;卫生间全面消毒应每日不少于1次;龙头、扶手、烘手器、洗手池、通风口等处的消毒应每日不少于4次。此外,《导则》还要求便器、面盆、台面及墙壁、镜面及玻璃、地面应及时检查、保持整洁,洗手液、卫生纸等卫生间用品应及时补充。(记者 杨滨)
源:云南日报
日前,盘龙区拓东市场监管所积极配合省市场监管局检查组开展拓东辖区点位检查,针对“净餐馆”专项行动督查存在问题督查餐饮户全面整改。
网格化责任到人。对照专项行动集中调研排查问题清单,按照整改要求,对巡查检查人员进行网格化分工,责任到组,责任网格化到人,对整改名单上的餐饮户逐一进行督查整改,对达标经营户要求保持常态化。
压实餐饮户主体责任。要求餐饮户对提出的问题对照清单逐一进行全面整改,规范后厨及就餐区物品摆放,全面清扫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完善防蝇防尘设施,彻底打扫操作间,操作间垃圾桶加盖等。
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联合辖区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对辖区餐饮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行动,执法人员能现场整改的,现场马上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现场下达文书,认真填写“净餐馆”督查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情况表,留下工作痕迹。
餐饮户公示评级促规范。在明通巷进行“净餐馆”试点,门口张贴公示牌,将“净餐馆”标准内容及“安心码”内容进行公示,每月由市场监管所与社区联合开展检查,检查后进行评级,评级内容向社会进行公示,就餐群众通过扫描“安心码”进行打分,共同督查企业规范餐饮流程,试点后将在整个拓东辖区推行。
督查餐饮户自检自查。要求拓东辖区餐饮经营户按照“净餐馆”工作标准逐一进行自检自查,要求餐饮店负责人对环境卫生、后厨操作间摆放等容易出现问题和反弹的区域定期检查,保持干净、整洁、卫生,形成工作标准常态化机制。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