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全球品牌在北京的营销行为都有一个趋势,即不断挖掘北京这座城市的价值——宝马MINI全电新车发布请来于谦,LV「北京范儿」系列路演……相对于全球化,在地化的品牌传播价值观更流行。
强调地方文化、放大文化差异,更有利于品牌输出和情绪传递,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基因在marketing中越来越吃香。
什么是「北京基因」呢?比如讲究、皇城底蕴,比如胡同、京味儿文化。
以红为例,年初GUCCI用ANCORA(安可拉红)敲开了北京的城墙门;LV又在夏天将「北京红」放大,用最直接的方式诠释「北京范儿」;而宝马新电MINI Cooper的广告,是请于谦用儿化音(实在是为难外地人了)来具象北京元素里的讲究和京味儿文化基因。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鼓楼的「北京范儿」 | 图据@时尚北京
>那北京有没有属于自己基因的品牌呢?
天猫出品的纪录片《神奇的老字号》中,内联升的常务副总经理曾说,国外的百年品牌都发展成了奢侈品,而许多中国的百年文化遗产历经蹉跎,「老字号」成了需要被保护的对象。
据今年2月份商务部公布的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新增了22家北京品牌,加上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名单北京品牌67个、2010年公布的第二批名单中北京品牌12个,北京的「中华老字号」品牌超过100家。
同时,北京老字号协会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13年启动「北京老字号」认定工作。截至2024年4月,认定的北京老字号总数达251个。
随着国运昌盛,民族文化愈发自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国货品牌,购入国货品牌,加入国货品牌。
那些经营超过百年的北京国货品牌,如何靠着硬实力延续着北京基因,逐渐在街头巷尾、购物中心、线上平台锋芒再现?
让我们撕掉老字号的既定标签,聊聊北京百年品牌的创新轨迹。
百年品牌转型是否只有年轻化一条路?
百年品牌挂在嘴边儿的「创新」,到底包括哪些?在这之前,先聊聊百年品牌如今面临的问题。
行业端,品牌会遭遇核心人才流失、技艺可复制、产品被赶超、市场份额受冲击的问题。
消费端,品牌会因为不适应新市场规律,对新的消费者和消费习惯迭代反应钝化,甚至被迫品类消衰,陷入发展困境。
其实同样需要被打破的刻板印象还有:
一,国外的百年品牌,同样经受着这些问题的困扰,爱马仕也有逆风时,也曾被迫换赛道,也有竞争激烈的市场要面对。
二,任何品牌发展遇到的坎坷,百年品牌都经历过,无非是多积攒了十倍的经验罢了。
奥运金牌选手最可敬的不就是在逆风盘的自我调节能力嘛。
个人认为,百年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很明显,也是立命之本——自有工艺和产品研发功力。
传统工艺是百年品牌的内功所在,传承下来也意味着被不断变化的商业市场历练过,仍然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并掌握定价权。
百年品牌的行业资源丰富,在供需链条中具备话语权,不用过分屈服于成本控制,有助于产品研发,从内驱动不断稳固品牌口碑。
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百年品牌创新的目的就是继续传承。创新基于两个层面,产品层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营销层面——活化经营思路。
产品创新就是伺机加入,能看到商机,能发挥自身技术的优势,放下身段,摒弃爹味儿,做擅长的事儿。
北京红星二锅头,继承了北京「龙泉」、「同庆泉」等12家老烧锅酒坊300多年的酿酒工艺。品牌内涵就是发扬「去头去尾的」二锅头酿造工艺,坚守纯粮固态发酵的品质。
在产品布局上,斓钰、煌钰、鸿钰系列采用皇家风格,纯粮清香大小二系列亲民,蓝花瓷系列经典、红星高照宗师系列彰显地位,产品矩阵覆盖了各个价位。
*图据@中外酒业
>正是北京白酒一面旗的红星二锅头,又靠红星大曲酿新品研发出圈,用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三种大曲创新酿造,在新的高线光瓶酒细分市场占领鳌头。
在传承的长线思维中,创新意味着留住人才,百年品牌的核心技艺都是老带新的师徒制度。
红星通过科技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高景炎大师传习所等平台,培养行业认可的百余人科研团队,才能不断丰富产品线,抓住市场机遇。
*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 | 图据@中外酒业
>我认为百年品牌在产品创新上都呈现出了轻量化的思路。
北京三禾稻香村,长期霸占北京伴手礼排行榜第一的129岁的食品店。送礼的和收礼的都头疼的让行李箱瞬间超重的「京八件儿」点心匣子,终于被和零号店开业同期上市的轻量化礼盒产品给整顿了。
*图据@MY-my
>零号店的礼盒至多装6块创意点心,主题还有「北京胡同」、「品味宫廷」、「甜点西游」、「传统记忆」等可以选。送人有礼有面儿,浅尝没负担。
北京稻香村的品牌精髓就是前店后厂,每天光顾、三顿饭离不开稻香村熟食、加餐还得吃稻香村点心的老北京人,大有人在。
轻量化的产品策略,胜在性价比。从百年品牌的产品矩阵来看,老主顾认可经典款,消费粘性很高,会为品牌品质买单;增量消费者则会借由门槛低的新款认识品牌、形成复购。
护国寺小吃,追溯到护国寺庙会的话,得有300多岁了。要说百种小吃爱哪一个,我个人就爱路过抄一杯罐装豆汁儿走。2020年疫情环境下,护国寺小吃研发了罐装豆汁,既卫生又方便冷链运输,及时应对网购的挑战。
如此收获了日销量近万,夏天,护国寺小吃主动求变推出豆汁冰淇淋。但问题来了,市场上不但已经有豆汁冰淇淋了,连豆汁精酿,豆汁咖啡都好几种了。
吃豆汁冰淇淋选护国寺小吃,还是兴顺斋、北平冰匠的?
吃铜锅涮肉选东来顺,还是南门涮肉、日坛涮肉?
吃北京烤鸭选全聚德,还是四季民福、大董?
确实,如果赛道是酒类、茶类、餐饮这种老百姓日常刚需的业态,品牌的日子看似好过一些,实则同行虎视眈眈、市场竞争激烈。
面对弯道超车的对手,百年品牌如何应对?除了产品力强大,品牌认知度高之外,服务和体验有没有跟上?有没有持续拓展客群?有没有在营销上掉队?
营销的创新在活化,如果放弃匠心、只重营销形式,是价值观的沦陷,追求快钱是百年品牌最大的雷区。
Armani Caffe、Ralph's Coffee、Maison Margiela Café、CAFé DIOR……各大奢侈品跨界卖咖啡的营销战,很多北京百年品牌也加入了,内联升的大内宫保咖啡、同仁堂知嘛健康咖啡,是跟风还是营销创新?
「同仁堂卖咖啡和奶茶,是走上大健康新零售赛道后的水到渠成。」知嘛健康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药食同源,开发食范畴的高频消费产品,是同仁堂新零售的第一步。
350岁的药业龙头同仁堂,2023年度净利润约16.69亿元,同比增加16.92%,在「品牌、品种、品质」的核心战略指导下,创新驱动和品牌传播上都不敢怠慢。
同仁堂的立足之本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集团化发展的同仁堂,七大版块中,有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三个独立的上市主体,同仁堂医养正在赴港IPO。
从「服务疾病治疗」向「守护人民健康」转变中,同仁堂投入大健康领域的竞争,同仁堂健康应运而生。作为最依赖销售的大众板块,新零售转型迫在眉睫。
2018年,作为同仁堂健康品牌探索新零售的尝试——「知嘛健康」建立。如果不把知嘛健康和同仁堂联系起来,你会觉得它跟独立的新品牌没什么两样:潮、会讲故事。
最终,冲着打卡「同仁堂咖啡」来的客人,通过会员储值体系,实现了对知嘛健康生态的转化,包括健康食疗、商品零售和理疗服务。
从知嘛健康零号店开设中餐厅,到知嘛健康环球度假区站店、知嘛健康北京apm悦活力主题店、知嘛健康上海前滩太古里店,从北京到全国,同仁堂对知嘛健康这一新零售模式完成了复制。
*同仁堂知嘛健康北京旗舰店 | 图据@知嘛健康生活
>新零售模式的探索,反过来催生了产品的轻量化转型。
最新的FBIF WOW食品创新奖榜单中,上市两年销售额破千万「知嘛小红罐膏方」获最佳产品设计奖;
多种药食同源、两种吃法的「酸枣仁茯苓膏」获年度创新功能性食品奖;
既滋养又朴实口感的新品「燕窝百合米糕」获年度创新烘焙糕点奖。
包括「西洋参泡面」在内的一系列知嘛健康的产品,降低了中药文化的接受度门槛,将养生日常化,提升了同仁堂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
另一家跨界做咖啡的百年品牌内联升,小红书账号年龄写的是171岁,布鞋这一赛道比较窄,从官靴到布鞋内联升已经换过一次赛道了。
但好处是,竞争并不那么激烈,更何况内联升手上握着非遗技艺——千层底。内联升的一客一订鞋楦、90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工艺,是能成为奢侈品的条件。
*图据@内联升鞋店
>坚守品质和传承技艺是孤独的。轻量化的产品策略内联升不适用,也不需要性价比,就是要占领高端市场,把归属感、地位、顾客体验做到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但营销可以高调,如何提高认可度,提高客群基础,是百年品牌内联升走上更大舞台的关键。
从《神奇的老字号》中看到,内联升的团队很年轻,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任晨阳、常务副总经理程旭都是典型的「80后」。任晨阳还组建了非遗工作室,带领团队投入研发新品。
如果说「大内·宫保」咖啡是内联升带动生态消费的营销策略,那出联名款这一策略,目的应该是为展示技艺,寻找流量入口,增加市场曝光。
*「大内·宫保」咖啡 | 图据@国潮京品
>一般情况下,联名营销是为了差异化,解决商品同质化的问题。内联升这么做主要可以解决手工制鞋的成本和产能问题,限量款基本可以销售一空。
在产品专业度之外,奢侈品牌还需要讲述品牌故事、建立与客人的情感连接。目前看来,内联升布鞋文化博物馆,数字化包装的非遗展馆担起了这部分重任。
而在产品的稀缺性上,除了种草「玛丽珍」木兰鞋,有效植入穿搭元素,能否掌握服饰赛道的产品逻辑、审美素养,对内联升团队是个挑战。
当然,要说百年品牌的审美,我是服北冰洋的。北冰洋重磅回归大众视野,是凭借着它的群众基础,也得益于整套视觉系统的年轻化更新。
北冰洋冷食(「双棒儿」、「袋凌」)、北冰洋汽水曾在北京市场占据有统治地位,是绝对的北京符号。1988年,北冰洋公司年产值就超亿元,利润1300多万元。
因为招商引资,曾一度沦为百事可乐代工厂,北冰洋汽水淡出市场15年。2007年,以「4年内不得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为条件和百事可乐达成协议,北冰洋品牌重启。
喝不到时有多想念,重温时就有多兴奋。2011年,借助同属一轻控股的百年品牌义利的第一家线下门店,北冰洋汽水的销量瞬间回归。
什么该坚持,什么该创新,北冰洋很清楚。一边回忆杀,沿用街边店售卖模式,复刻老式玻璃瓶儿包装;一边求变,销售上取巧用兄弟品牌义利全渠道,迭代瓶身「雪山白熊」形象,更新品牌视觉系统,开拓品牌IP冰冰熊。
橘子味北冰洋汽水夺回市场之后,品牌丰富产品矩阵,继续推出柠檬汽水、酸梅汽水、无糖桔汁、苏打水等多个品类,并增加了塑料瓶、易拉罐等包装形式。
2021年,北冰洋更洋气、更年轻化的策展型品牌路演空间横空出世,名字叫回80年前的「北平制冰厂」。
北平制冰厂陆续在1733、喜悦、六工汇等购物中心开店;跨行业联名优衣库、玩加电竞、三只松鼠、ARCFOX极狐、电影加菲猫家族、洁柔、上海影视乐园……总之年轻得很彻底。
团队新、思路新、技术新、设计新、渠道新,都是百年品牌续写历史的方法论,而创新归根结底是另一种传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业利益在百年品牌发展中的位置,是排在品牌的温度和匠心之后的。
不论是年轻化转型,还是发展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背后都蕴藏着百年品牌对自有工艺的游刃有余,对品牌基因和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对生产力革新的决心。
毕竟多么浮躁的年代,产品力都是硬实力。
百年品牌以什么形式融入商业空间?
前面讲的是百年品牌自身的经营思路,那么我们下面来说外部因素——百年品牌的商业机会。
北京的百年品牌中,宫廷基因的品牌转型为百姓品牌的进程,早在建国初期就完成了,所以大多数都是下沉市场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少的品类,对于游客也非常友好,接受度高。这是北京百年品牌的自身优势。
我年初在曼谷新近购物中心emsphere逛吃下来,尤其看到三层餐饮market欣欣向荣热火朝天,感触颇深。回来和商业人开玩笑,把北京百年品牌招满三层楼,购物中心没有不火的理由。
是的,北京百年品牌可以抱团,集中进行文化输出。北京的商业空间更应该看到百年品牌的聚客优势,通过吸纳、联动、共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北京政府是鼓励老字号进街区、进社区、进景区、进平台的。
护国寺小吃店就是由护国寺(元代叫崇国寺)庙会发展而来,俗称「西庙会」,孵化了切糕李、茶汤英、白薯王等品牌,品牌协同发展,这在当时是新思路。
所以护国寺小吃1956年成立时,用先进的集合概念,select shop,把北京清真小吃的精华聚拢在一起。产品丰富,精细制作,既强势打开市场,也让爱吃黏货的顾客逐步信任。
市集如今还可以是百年品牌集中展示的窗口,隆福大厦的「京菜美食悦夏市集」正热闹,北京百年餐饮品牌和新京菜品牌同场竞技。不仅是改造后隆福大厦激发自身北京基因记忆的尝试,也是隆福寺庙会品牌孵化生命线的延续。
北京稻香村零号寻宝馆在隆福寺前街开张,是继东四北大街零号店2021年8月原址复业、朝外市场街零号店廿四节气馆2023年3月开业后的第三家传统文化新型门店。
*北京稻香村零号寻宝馆 | 图据@东城商务
>用稻香村点心开鼎、簋、樽、盉四款青铜器盲盒,和隆福寺商圈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点儿配。
同理,北京城市更新中的重点存量空间,旧厂区,完全可以与百年品牌实现同频合力,碰撞出有趣的场景和玩法儿,延续「北京制造」的基因。
另一个百年品牌集散地就是前门大栅栏,很多百年品牌初时就是在此创业。如今,前门大栅栏作为北京传统文化定位的重点商圈,给若干百年品牌尽可能大地发挥空间。
每个城市都有百年品牌自己的圈子,京都的祇园、慕尼黑的考芬格大街,都是城市名片一样的存在。
目测北京下一个该轮到中轴线,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振奋人心,这条city walk「金」路线文化轴上的北京百年品牌,如何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呢?
个人觉得百年品牌在商业空间的呈现的趋势是碎片化。
要不断高频地曝光在消费者面前,吸引注意力。形式上可以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步入式店面,打碎成套的展示系统,打破销售和广告的边界。
利用各种载体,只展示新品,只展示TVC,只展示文创衍生,或者只展示品牌故事。从多个切面展现百年品牌厚重的内涵,对新客来说,了解以后才能慢慢信赖。
碎片化也体现在城中小型的分散的商业空间。南新仓,一个街角的漕运粮仓遗址,也不断融入了百年品牌的元素,传递北京的传统风情。
另外,机场、火车站等城市窗口商业设施,也应该把百年品牌推到最前面,尝试采购欢迎礼和伴手礼作为贵宾礼遇,寻求航司和车厢的展示和售卖机会,等等。
充分利用城市级伴手礼平台「北京有礼」和50个景区的「北京礼物」线下售卖点,给北京百年品牌以连续的影响力。
北京百年品牌复兴路上,不能不提前身是北京轻工业局的一轻控股,旗下红星、义利、星海、中华、北冰洋、五星6个「中华老字号」,加龙徽、双合盛、雪花、熊猫、华盾5个「北京老字号」。
肩负重任,一轻控股很早就秉承「双创」理念致力于国货崛起。深耕渠道建设,推动传统渠道和新媒体渠道有效结合。
在义利、北冰洋、双合盛所属的一轻食品集团的分支,店铺版图就包括4家北平制冰厂,89家直营百年义利,40家加盟和4家物美超市店中店百年义利。
还有36家京轻便利店,是北京地铁唯一准入的便利店品牌,给旗下品牌的产品闯出了一片天。完善了产销链条,也是北京基因在窗口商业设施的新体验。
在大兴,可接待游客参观的北冰洋义利体验型工厂园区,复刻了北京第一家西式快餐厅——义利西餐厅,主题乐园还原了义利食品厂老街景、北冰洋沙子口仓库、义利门市部、双合盛啤酒坊场景。
就像我们在国外旅行时打卡朝日啤酒工厂、Cailler巧克力工厂一样,我们自己的百年品牌也是文旅资源的宝藏,提供更沉浸的消费体验。
*在义利北冰洋园区可以亲手调制个性化汽水 | 图据@北冰洋饮料
>总之,百年品牌在商业空间有太多的可能,商业人在费尽心思寻找运营内容的时候,请考虑把机会给到百年国货品牌。
「老字号」是否需要「被保护」?
尊重老人是必须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咱不宠着谁宠?
百年品牌是民族文化的标签,当然需要保护和尊重。特别是对知识产权保护、对原址风貌保护、对文脉资源赓续、对传统技艺传承,都需要政府扶持,媒体关注。
百年品牌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才能得以长青。助力百年品牌继续做对的事,就需要推动机制改革,优化金融支持。帮助百年品牌出省、出海,深化国际交往,真正成为中国地位的背书。
写在最后
真正的老字号如果「躺平」就不会被我们看到。几百年的历史考验,老字号的标签从来都需要自己摘。品牌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审美,反复破局反复积淀,坚守初心扩大格局,自我蜕变才能传承到今天。
一个健康的城市商业环境,要给够百年品牌延续生命力的空间,才能形成强大的城市IP。北京的基因需要百年品牌,百年品牌强势发展也是北京商业创新的最好表达。
北京人写北京品牌,同时兼顾着三场奥运比赛,越写越兴奋,刹不住车。期待每个守正创新的百年品牌,都能让我有机会开续。
*本文封面图及开篇图据Pexels网站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视频实习生 彭炜诗 北京报道
一代传奇落幕,北京长城饭店暂停营业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先是从社交媒体传出,6月29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往现场核实,酒店留守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长城饭店确实于2023年年底停业了,目前已有半年。何时重新营业暂不得而知。
这是北京第一批的四星级及五星级酒店,曾接待过包括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等无数国家政要、商业大亨,又因先锋管理理念享誉全国,并被称为中国酒店业的“黄埔军校”。如今竟悄无声息地退出历史舞台,令人唏嘘。
北京长城饭店于1983年12月试营业,当时前往参观的民众和单位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2000多人次,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还专门发文各单位暂时不要组织去参观。1985年正式对外营业。它是北京市第一个引入了国际五星级品牌概念的酒店,当时挂牌喜来登,是北京第一家四星级酒店,随后又于1991年成为北京第一批五星级酒店。
作为全国第一批的五星级酒店,长城饭店当年的风光程度可想而知的,198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及夫人访华,正是下榻在北京长城饭店。那时候这家饭店的绝大多数建筑材料都是进口,包括了玻璃幕墙,液压式的电梯和各种卫生洁具,其24层楼高建筑当年也堪称传奇,拥有当年北京最高的旋转餐厅,也有中式庭院式的西餐厅和味道冠绝全北京的粤菜和川菜。整个酒店亮点无数,曾是中国酒店业的标杆。据说当年酒店价格也很贵,一个晚上的住宿相当于中国普通职工几个月的工资。可即使这么贵,仍然供不应求。
这家饭店拥有827间客房,其中98间是套房,由于距离使馆区很近,附近又有大量外国公司,所以入住客人曾九成以上都是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
近些年,北京长城饭店却在公众视线中销声匿迹。随着周围大量高端、奢华酒店的落成,加上曾经坐落于该酒店的会所“天上人间”重创了这家老牌五星级酒店的声誉,北京饭店的地位持续下滑,经营情况持续恶化。
北京长城饭店有过两次大修,一次是在2001年,第二次是在2017年。如今这一次的停业,这家老牌酒店是要重装再出发,还是换做其他赛道,目前尚不得知。
“更新改造需要大量投入,现在的设施难以胜任营业。”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记者表示,长城饭店的停业显然是业主艰难的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北京长城饭店的业主之一是首旅集团,首旅旗下有多个像长城饭店一样老牌的酒店物业。长城饭店目前的设施状况难以胜任营业,需要更新改造,而这又需要大量的投入,可是首旅集团恐怕是难以动用资金去进行更新改造。
据首旅酒店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84,545.88 万元,同比增长1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56.29万元,同比增长49.83%。
赵焕焱指出,首旅酒店今年一季度的RAP实际上是下降的,1773家中高端酒店平均房价只有282元,平均出租率仅61.7%,每间可供房收入为173.99元,同比下降0.31%,从房价、出租率和RAP数据表现上都不如亚朵酒店和华住酒店。
据启信宝查询,北京长城饭店公司目前的股东有三家公司,首旅集团只持股10%,一家成立于1973年的嘉云酒店集团持股82%。嘉云酒店是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和黄旗下企业。
如果和黄与首旅集团将长城饭店空置半年而无意改造,是否会将其挂牌出售?谁又会是长城饭店下一个解盘者?亚朵或华住集团又是否会考虑入手这家酒店,毕竟这两家酒店都希望找到一个标志性物业来打造自己的高端酒店品牌,长城饭店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确实是个绝佳的标的。
6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长城饭店看到,尽管酒店内已不让人进入,其外观玻璃幕墙依旧,宴会厅也被茂密的爬山虎覆盖,入口处一棵高大的槐树落英缤纷,黄色的槐花铺满车库进口,却无人清扫。
(长城饭店,21记者高江虹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代传奇落幕,北京长城饭店暂停营业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先是从社交媒体传出,6月29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往现场核实,酒店留守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长城饭店确实于2023年年底停业了,目前已有半年。何时重新营业暂不得而知。
< class="pgc-img">>在北京的城市心脏,曾经有一家闻名遐迩的豪华酒店,它的名字叫做北京长城饭店。自1983年12月试营业以来,它便成为了国内外贵宾的首选之地,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内的多位国际政要都曾在这里下榻。然而,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地标,现在却悄然退场,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长城饭店的开业在当时可谓一场盛事,试营业期间每天都有超过两千人前来参观,以至于北京市政府不得不发文限制人流。这家酒店是北京首家引进国际五星级品牌概念的地方,最初挂名为喜来登,它的出现标志着北京酒店业的一次重大飞跃。
酒店的设计和设施都堪称一流,从进口的玻璃幕墙到液压电梯,再到各式高端卫浴设施,每一处都体现了国际化的豪华标准。酒店共有24层,顶层的旋转餐厅和精致的中西餐厅都是北京餐饮界的佼佼者,吸引了无数食客的光顾。
尽管长城饭店的价格不菲,一晚的住宿费用相当于普通职工数月的工资,但它的客房总是供不应求。酒店共有827间客房,其中包括98间套房,由于其靠近使馆区的优越位置,大部分客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新兴的高端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之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长城饭店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经营状况也日益艰难。即便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翻新,这家老牌酒店仍难以恢复往日的辉煌。
据了解,长城饭店的一位主要业主为首旅集团,该集团在国内拥有多家知名酒店。不过,由于资金和市场的双重压力,首旅集团面临着是否继续投资于长城饭店的艰难抉择。业界专家赵焕焱表示,酒店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而长城饭店的设施老化和市场定位问题使得其难以维持运营。
如今,虽然长城饭店的外观依旧保持着昔日的风采,但它的宴会厅已被藤蔓植物覆盖,一派荒废景象。这座曾经的豪华象征,是否能够找到新的出路,或是最终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