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奶茶、四季玛奇朵冰淇凌红茶、草莓果茶......当奶茶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大家喜爱的“网红”饮品,越来越多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位于成都繁华商圈之间的南纱帽街,这条仅100余米的街道就遍布了大大小小12家不同品牌的奶茶店。从“专攻”奶茶的店铺到“兼职”奶茶的店铺,即使是工作日的下午4点,几乎每家店的门口都有顾客在排队等待自己的奶茶。
在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封面新闻也对奶茶市场展开了调查,盘点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快乐水”,对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曝光。让大家在享受奶茶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能避免掉入奶茶的甜蜜陷阱。今天3·15奶茶大调查第一集,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市场上形形色色的那些奶茶。
奶茶品种多
除了“奶”+“茶”还有“n”种可能
甜甜的口感,醇厚的奶味混合着清新的茶香,奶茶,被许多人唤作“快乐水”。“奶茶在手,快乐我有”,在繁华商业街,可以看见几乎人手一杯奶茶。作为大家的“掌中宝”,奶茶变得越来越多样。一开始,奶茶的种类较少,大多分为珍珠奶茶、椰果奶茶、布丁奶茶——以加在其中的“料”区分。奶茶的温度也只分为冷、热、常温三种温度,甜度往往不可更改。
渐渐地,奶茶开始“变身”,从最早的“奶”加“茶”变到“奶”加“花茶”、“奶盖”加“茶”。与此同时,果茶和烧仙草也进入受众的视野,“水果”加“茶”、“奶盖”加“水果茶”、杨枝甘露烧仙草......越来越多样的搭配,营造出越来越多样的口感,满足每一个顾客不同的口味。
奶茶的“百变”不仅如此,除了最基本的“奶茶”原料,甜度和温度渐渐地可以根据顾客的喜好进行精细的调整。甜度分为无糖、三分糖(少少糖)、半糖、七分糖(少糖)、标准糖和多糖,冷热分为热、常温、去冰、少冰、少少冰。
除此之外,糖是使用代糖还是普通糖,奶盖需要芝士奶盖还是轻芝士奶盖,饮品里是加珍珠还是椰果,许多奶茶店为顾客提供“专属diy”服务。不同的商家,会有不同的“料”,也会有不同的招牌“主打”,价格也会有所不同。
奶茶定价广
从6元到68元一杯 “料”是关键
走上成都春熙路步行街,短短100多米的街道,就整齐排列着10多家奶茶店。而像这样的现象,在万象城、大悦城等商圈也同样存在。想区分这些奶茶店有何不同?除了主打产品的类型之外,最容易辨别的方式还有“价位”。按照价位从高到低,成都奶茶市场的“贵”族,当属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奶茶三巨头”。在车厘子上市季,就曾有其中一家奶茶店卖出过68元一杯的高价奶茶,据说还是一上市就被“秒光”。
打开这三家奶茶店的点单系统,可以看到较为常规的奶茶售价也都在28至32元之间,如果要选择加料等定制化选项,还需要另外加钱。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三家奶茶店主打的产品都是“鲜果”茶饮,主要原料都是当季水果,这也是使他们的成本相较于冲兑式的传统奶茶较高的原因。在成都奶茶市场上,数量最多的还是主打10至20元档的“性价比”奶茶品牌。这一价位的奶茶种类也比较多,可供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比如使用品牌茶搭配鲜奶的koi,主打烧仙草饮品的书艺烧仙草,还有同样以鲜果为主材料的丸摩堂,最近因为跨界联名而走红的茶百道,曾经红极一时的一点点、鹿角巷等,都是集中在这一价位区间。
而在一些学校周边,价格在10元以内的低价奶茶,则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如蜜雪冰城,几乎在每所中小学附近都能见到这一品牌。一杯定价6元的奶茶,其品质及原料方面,也与定价在30元左右的奶茶有较大区别。
奶茶套路多
原料、包装、品牌 “火眼”鉴好坏
2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糠市街的一家“网红”奶茶店。占地约10平米的店铺内,有3人正在等待自己的饮品。商铺的陈列柜上,也摆放着已经做好但还没被拿走的“外卖”饮品。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上班时间从上午9点到晚上22点,一天13个小时的营业时间内,他们大约可以卖700余杯奶茶。“周末或节假日会卖得更多,遇到点单‘高峰期’,来现场点单的顾客可能要等待10至20分钟左右。”即使需要排队,一些“奶茶爱好者”依旧选择等待这份“美味”。在这份甜蜜的外表下,饮品本身的食品安全问题,到包装销售环节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2019年8月,曾有媒体报道江苏淮安某网红奶茶店的原料库中被检查出有严重霉变的柠檬和西柚。2020年10月,有成都的媒体曾曝光,位于人民北路的一家网红奶茶店,销售的大大杯奶茶,杯子包装下三分之一部分都是空的,只有上三分之二装着奶茶。除此之外,一些普通奶茶店与网红奶茶店的店名打“擦边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021年年初,茶颜悦色与茶颜观色这两家奶茶店的“品牌”之争登上热搜。某网红店在某平台的评论区内,奶茶做好后“不喊号”,店里的消费者排长龙的“套路”也被许多消费者提出。
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 于婷
!贵!了!
一斤动辄 60 元左右的价格,让樱桃(车厘子)绝对称得上水果界的「贵族」。
图片来源:电商网站截图
囊中羞涩,可是嘴巴和胃偏偏挑剔得很,就是爱吃这一口。
这逼得一些网友甚至得论个买樱桃!
看看把吃货逼成什么样了
▼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可除了价格这一个槽点之外,着实也再找不出其他拒绝吃樱桃的理由。
网上那些五花八门往樱桃身上「抹黑」的新闻,都没什么道理。
相信爱吃的各位,看过下面的内容,定会放下那一点点纠结,畅想着甜酸可口、红里透紫的樱桃,说一句「真香」。
樱桃会泡出虫子?
不必过于担心
樱桃上市大卖的时节,也是下面这样的新闻频发之时。
图片来源:网络新闻截图
樱桃甜蜜多汁,人爱吃,虫子也是。
这些小白虫,多是果蝇的幼虫。果蝇会在樱桃上产卵,这样等虫宝宝从卵里孵化出来时,就可以直接吃到营养美味又昂贵的樱桃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可以放心的一点是,吃了果蝇幼虫不会让人生病。即使有一两条被不小心吞进肚子了,也会被当做蛋白质消化掉。
吃之前,扔掉腐败的果子,好果子们也用清水或盐水泡一泡、冲一冲。这样,基本上能解决「樱桃吃出虫」的问题。
另外,毕竟不便宜,买樱桃的时候,记得挑一挑。
选那些梗新鲜硬挺、果实饱满光滑、表皮没有破损的樱桃,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买到被虫蛀的果子。
大樱桃都打了激素?
不要见激素就害怕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就像苹果分了「红富士」和「黄元帅」、葡萄里有「巨峰」和「红提」、荔枝有「桂味」「糯米糍」一样,樱桃也有不同的品种。
有的樱桃个头特别大,主要是因为……种类不同。
本土的「中国樱桃」,是那种浅红娇嫩的、很小巧的果子。
常被叫做「车厘子」的那种饱满的大樱桃,是「欧洲甜樱桃」。它又分为「美早」「红灯」「黄金车厘子」等不同品种。
不同种的果子,大小、颜色都会有所不同。
所以,不要一看到大个子水果,就觉得是膨大剂之类的激素催出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在种植过程中,果农的确有可能会喷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叫植物激素)来促进落果、成熟。
但这些调节剂,是被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更重要的是,这和所谓的「激素」压根不是一回事儿,它们只对植物起作用,对人体是安全的。
那些「吃了 ×× 水果会导致性早熟」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樱桃上是不是有农药?
洗干净就放心吃吧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我们要先正视农药。
农药的发明为果蔬的产量提升保驾护航,大大减少了病虫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吃到更多水果,也能吃得起水果——如果减产了,樱桃岂不得更贵?
随着国家对农药的经营使用管理越来越严格,农药的毒性也大大下降。
2015 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就有明确规定,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中。
现代农药技术都以安全为主要出发点来提升的,一般只要规范地使用农药,对人体健康就没有什么影响。
我国对新鲜果蔬的抽检力度也在加大,2017 年抽检水果的合格率在 97.5% 以上。
看了这个数据,是不是安心了点呢?
清洗干净的樱桃放心吃就好。要是担心到非要削皮……也不是不行,不嫌麻烦就好。
樱桃好吃,营养不赖,升糖还慢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樱桃水分充足,钾含量高。
吃起来甜蜜可口,但升糖指数(GI)却很低。吃了以后,血糖不至于忽然升高,是一种很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水果。
商家们则最喜欢夸赞樱桃「补铁补血、维生素 C 含量高」。
但有一说一,樱桃的铁含量和 VC 含量差点儿。
100 克樱桃,含铁 0.4 毫克,含 VC 10 毫克。
这是什么概念呢?拿白菜做对比,100 克白菜含有 0.7 毫克和 31 毫克 VC。
可话又说回来了,有几个人吃樱桃是图那些个铁和 VC 呢?
高价挡不住吃货的热情
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最好吃上 200~300 克水果。
换算一下,大概 30 颗左右中等大小的樱桃,能满足一天的水果需求。这个量怎么也得花个三四十块。
难怪前一阵网上有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有些人月薪过万,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
有人把财务自由分为了几个阶段。
菜场自由:想买什么菜买什么菜。
奶茶自由:买一杯奶茶,不觉得心疼。
饭店自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在意价格。
后面还有旅游自由、汽车自由、择校自由、工作自由、看病自由……
现在,众多网友们一致建议,可以在这个表单里加入「车厘子自由」一项。
你爱吃樱桃吗?
你的财务状况到了哪个等级?
买樱桃的时候,钱包和心会痛吗?
智利盛产樱桃,我国不少洋樱桃就是从智利进口的。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看看那里的樱桃摊儿。
好希望有一天,自家小区门口的水果摊上,也可以像这样搓堆儿卖樱桃。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当然,这事儿得交给市场经济规律,我们说了不算。
央视记者砍价失败现场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然而,在浏览电商网站的时候,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嘴上嚷着「贵贵贵」的人,背地里下手也挺狠。
看看这些截图吧。比价格更惹眼的数字,是那惊人的销量。
图片来源:电商网站截图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吃货的心。
在吃货心中,好吃永远排在第一位。
还能说什么呢?
祝愿各位,永远好胃口,并早点实现车厘子自由吧!
本文经由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阮光锋 审核
作者:郝小马
本文授权转载自丁香医生(DingXiangYiSheng),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health@dxy.cn。
有知识、有意思、有态度。丁香医生,新一代大众健康媒体。
相关新闻
11亿年轻人正面临这个问题,“第一杀手”是什么?
本期编辑:曹玥
(长按二维码,关注工人日报微信)
实现“车厘子自由”了吗?今年再有人这样提问,不少人可以大着胆子说声Yes——近期,上海、昆明、贵阳、长沙等多地媒体报道了今年车厘子降价现象,往年500多元一箱的JJ级别车厘子,现在只要200多元就能买到。许多人因此感慨,一杯奶茶的价格就能买到一斤车厘子,“车厘子自由”触手可及了呀。
说归说、笑归笑,背后的深层原因不能不知道。来看一组海关总署1月14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双双创历史新高,在新冠疫情和单边保护主义等多重压力之下,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足以展现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力挽狂澜之功。而车厘子价格平易化,正是中国与智利贸易往来发展折射的一滴小水珠。
据相关报道,首届进博会后智利车厘子在中国销量提升50%,2019年智利产车厘子甚至90%销往了中国。疫情下,双方贸易不仅没有中辍,而且在升级自贸协定的作用下,开放和便利程度进一步提高。今年智利车厘子大丰收,产量比往年增长30%左右,运输方式从空运优化为海运之后,国内售价随之下降,甚至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而对智利来说,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的订单,极大缓解了新冠疫情对该国经济的冲击。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主席在进博会上接受采访时说,为满足中国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他们在果园和包装环节的安全、卫生层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保障整个生产和出口供应链安全,智利车厘子运往中国之前还会在港口对集装箱进行消毒。而我国更是出台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多次进行检验检疫,市场上有些车厘子经销商还把核酸检测报告复印件挂在店头,淡化部分消费者的担心。离开这些,今年的车厘子生产得再多,也循环不起来。
形成供需两旺局面的源头在需求端。车厘子能如此“可口”,除了国际大循环的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提升同样功不可没。在消费升级热潮和提振内需倡导下,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在显现出威力。与此同时,国内亮点纷呈的新业态新模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水果生鲜配送业务链的完善,流通成本被大大压缩,生鲜消费市场才能如此火爆。不管陕西的红富士还是智利的车厘子,一旦链接国内大循环,就可以高速流通起来,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小一颗车厘子,生动预示着构建新发展格局所创造的发展红利将源源不断地“循环”进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各国携手构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驱散疫情阴霾的过程中,中国“增量”也将带动全球经济早日摆脱泥潭。
作者:张萍
来源: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