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分享的第653篇文章!
台州美食家后台是个神奇的地方
这两天粉丝后台总是问“一点点”
好吧,小编满足你们
话说椒江先开了一家“一黔黔”
对,你没看错,小编没有打错字
是“一黔黔”
黔vs點
地址在椒江中山公园斜对面
伍一手打面隔壁
之后,很多人喝了
然后,就问椒江什么时候开“一点点”啊?
然后万恶的资本听到了
于是小编万能的朋友圈
出现了线索
然后椒江十字马路的“一點點”
现在已经开业
排队,莫名其妙的排队!
地址:椒江十字马路(原肯德基楼下)
然后,椒江东商务区店也装修开业了
地址:椒江东方宫兰州牛肉拉面隔壁
排队,莫名其妙的排队!
然后朋友圈各种晒
各种晒
小编都看到了
都默默的存下了
哈哈
小编,你到底有没有喝过“一點點”啊?
小编没有喝过!
因为小编不是一个爱排队的人
哈哈哈哈
不管怎样,事情经过就是这样
感谢朋友们提供的照片
>018-05-03 20: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吴佳蔚
网红奶茶“皇茶”被曝制作过程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徒手挤茶包、黑斑芒果榨汁、去年冷库里的苹果泡茶、“现切水果杯”隔夜再卖……近日,北京一家网红奶茶店“皇茶”被媒体曝光后厨操作内幕,引发社会关注。
在曝光的视频中,这家“网红”饮品店包裹着光鲜、靓丽的外衣,迎合着很多年轻人对精致、健康、时尚的想象。然而,店员却一边徒手操作一边直呼“恶心”,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恶心自己,成全别人”。有网友淡定地表示:“水果不新鲜,这事儿新鲜吗?”“网红”被曝光瞬间变成“网黑”,这还真不新鲜。
对于很多饮品店来说,新鲜制作出来的水果杯或者是奶茶,必须及时食用,隔夜产品都会相应处理掉。而这家饮品店的工作人员却称,因为怕早上来不及制作,所以他们会把前一天多出来的成品放到第二天来出售。
来自浙江省食药监局的食药专家告诉记者,隔夜的水果、乳制品容易滋生微生物,即便是放在冰箱里,依然有大量细菌产生。
眼下,天气渐渐转热,奶茶、咖啡、冰淇淋等饮品店又迎来一年中的销售旺季。在浙江,各类奶茶饮品门店的数量已突破4万家。仅杭州一地,就汇集了“一点点”、“喜茶”、“皇茶”、“弥茶”、“都可”、“黑泷堂”等几十种网红品牌。那么,这些网红奶茶的安全情况又是如何呢?
今年1月至3月,台州椒江对全区范围内的150家奶茶店开展突击检查,其中就包括了“一点点”等多家网红奶茶店。检查发现,12家奶茶店存在果酱、糖浆等原材料过期的现象,最长的过期近1年半,最短的近1个月。椒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过期原料进行食品生产销售属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虚假宣传的情况也是普遍。13家奶茶店里销售“鲜奶系列”奶茶,在名称中标注“鲜奶”,但实际使用植脂末(奶精)、牛乳基底粉、奶粉、纯牛奶为原材料,未添加鲜奶。据制作人员表示,使用奶精调制而成的一杯奶茶,成本仅需七八毛,使用纯牛奶为1元。两家奶茶店售卖的“无糖奶茶”被检出糖含量分别为0.6g/100g、0.7g/100g。
对此,经营者承认,对奶茶糖量的控制全凭“手感”,没有规范标准,如其中一家的“鲜芝士红茶半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5%,正常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7%,并不存在明显区分。
记者还了解到,在定量检测的38批次成品奶茶中,有35个批次检出咖啡因,其中“一点点”奶茶店的“波霸奶茶”咖啡因含量最高,为297mg/kg。执法人员表示,咖啡因对部分不适宜人群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从检查情况来看,150家现场制售奶茶的店铺均没有在店内醒目位置或者奶茶包装上标注提醒用语。
对此,浙江省食药监局表示,随着天气逐渐升温,监管部门开始对各类连锁快餐、饮品门店的现制冷饮加强抽检,目前全省情况稳中趋优,尚未发现大规模食品安全隐患。下一步,监管部门还将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严把舌尖安全关卡,并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投诉举报相关问题线索,参与食药安全社会共治。
物原材料过期、“鲜奶奶茶”未添加鲜奶、“无糖奶茶”仍然有糖、含有咖啡因但不作提醒……4月16日,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对全区150家奶茶店的检查结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该局了解到,本次检查采取“现场检查+食品抽检”的方式进行,选取了“一点点”、“徐小包”等13家台州较知名的奶茶店为抽检对象,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
检查发现,12家奶茶店存在果酱、糖浆等原材料过期的现象,最长的过期近1年半,最短的近1个月。市监部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使用过期原料进行食品生产销售属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虚假宣传普遍。检查发现,13家奶茶店销售“鲜奶系列”奶茶,在名称中标注“鲜奶”,但实际使用植脂末(奶精)、牛乳基底粉、奶粉、纯牛奶为原材料,未添加鲜奶。据制作人员表示,使用奶精调制而成的一杯奶茶,成本仅需七八毛,使用纯牛奶为1元。
两家奶茶店售卖的“无糖奶茶”被检出糖含量分别为0.6g/100g、0.7g/100g。经营者承认,对奶茶糖量的控制全凭“手感”,没有规范标准,如其中一家的“鲜芝士红茶半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5%,正常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7%,并不存在明显区分。
在定量检测的38批次成品奶茶中,有35个批次检出咖啡因,其中“一点点”奶茶店的“波霸奶茶”咖啡因含量最高,为297mg/kg。
“咖啡因对部分不适宜人群有一定的副作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及防止危害的方法。”椒江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检查的150家奶茶店均没有在店内醒目位置或包装上标注提醒用语。
目前,椒江区市监局已对涉嫌作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宣传,以及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料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共立案24起,正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