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中午12点,崇文门公交场站附近,一辆便民移动餐车吸引了不少顾客。人们围着这辆新奇的餐车,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这车是头一回出现吧。”“从几点营业到几点呀?”……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新型移动餐车,餐车内由机器人负责炒菜,工作人员辅助配餐,为消费者提供热乎又实惠的中式快餐。
“师傅,来两个酸辣土豆丝鸡蛋灌饼。”顾客点餐后,餐车内一位工作人员把洗好的土豆丝倒入智能炒菜机,手指在液晶屏幕上轻轻一点,机器开始运作;另外一位工作人员在前台包装菜品,锅铲一翻,馅料往里一塞,不到半分钟就能做好一个鸡蛋灌饼。“这饼热乎着呢,掂量了一下,做得还挺实在。”一位排队购买鸡蛋灌饼的顾客说。除了6元一份的酸辣土豆丝鸡蛋灌饼,这里还售卖孜然鸡丝鸡蛋灌饼、回锅肉片鸡蛋灌饼、黑椒牛柳鸡蛋灌饼,价格为7至11元。
“今天是试营业,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不到两小时就卖出去五十多单。”据工作人员介绍,公交便民移动餐车的运营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左右到晚上10点左右,便民餐车将采取服务员两班倒的方式,真正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
记者注意到,餐车的菜单有四个经典特色菜、两个每日换新菜和四种口味的鸡蛋灌饼。餐车挂出的价目表显示,酸辣土豆丝4元,孜然炒鸡丝7元,爆炒回锅肉12元,爆炒黑椒牛柳16元,比一般餐厅外卖的价格更实惠。“服务员只需要完成现场煎饼、往机器内部倒入食材、包装食品等简单工作,最关键的炒制工作则交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智能餐车免去请厨师的成本,整个运营成本随之下降,菜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
据了解,该餐车由咔哥智能厨房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以最新型的纯电动新能源中巴车作为基础进行升级改造,把智能炒菜机嵌入车体中,只需几百秒,即可制作完成一道菜品。
据工作人员介绍,公交便民移动餐车将在2022年进行全面推广,主要在公共交通枢纽附近投放。
即将开始工作,请将300克肉丝倒入。”随着机器人“大厨”发出的操作指令,工作人员将原料分别倒入,3分钟后,一道泡菜苕粉肉丝出锅。24日,记者在硚口区申新社区幸福食堂看到,几分钟内,一部炒菜机器人即可出品一道菜肴,可供100—150人食用。
中午11时左右,食堂打菜窗口前,陆续有居民排队。食堂每天供应由两荤两素组成的午餐,60岁以上老人购买7元一份,60岁以下10元一份,还免费提供稀饭、热茶。
居民刘爷爷所住小区距离食堂所在的都市申新花园小区有1公里的路程。每天中午,他会准时来,最近还把自家小区的邻居也带来。“食堂伙食确实不错,我愿意做宣传,给他们带流量。”
明厨亮灶的开放式厨房里,“智慧大厨”炒菜机器人正在工作,记者看到,整个翻炒过程中,油烟较少,也没有明火。
炒菜机器人由控制台、炒菜桶、调味品区组成。工作人员只需备好食材原料,在控制面板选择需要制作的菜品,即可看到食材、调味料配比、烹饪时间、当前温度等信息。净菜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工作人员完成洗切和分类工作后,按照提示分别倒入材料,轻点屏幕,机器人会在合适时间自动加入调味料。
记者在控制面板看到,这位“大厨”能制作炒菜、炖菜等100余种菜肴,完成每道菜平均只需三四分钟,有效缩短出菜时间,降低人力成本。通过自动调节转向,食材得以360度均匀受热,防止出现粘锅等问题。
工作人员沈女士介绍,炒菜机器人还能根据不同人群控制调料用量及炒菜火候。对于老年人群体,可以在屏幕上提前设置少油、少盐、少糖,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健康,还不影响口味。
除了套餐,食堂每天供应一道小碗菜,价格在10元左右,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在食堂,记者看到,附近公司的上班族和快递员、外卖小哥等都来这里就餐。周先生坦言,用餐价格极具吸引力,“食堂很干净,环境也不错,10元4个菜的套餐太划算了”。
负责人介绍,根据季节和老人营养需求,食堂方在保证优惠价格时,会合理搭配和定制菜谱,每周更新菜谱。在他们运营的宗关街道双墩社区等社区食堂,也用上了这款机器人,除了供应套餐,每天也供应小碗菜。
记者了解到,2015年,硚口区开起了首个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宗关街道发展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近年来,幸福食堂已覆盖全区11个街道,共有33家。同时,幸福食堂还为周边失能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年均服务辖区老人53万余人次。
文/刘晨玮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