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少不了小甜品,花6元钱在家能做两份,营养无糖,好喝不长肉。天气暖和了以后,各种饮料、酒水、奶茶、甜品是少不了,清爽冰凉的口感让人总是瞬间畅快了不少。一到春夏时节,街头巷尾的奶茶店、甜品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队,生意好得很,尤其是年轻人对这一类美食缺乏抵抗力。不过,买来的甜品、奶茶里面大多数都添加了不少的糖分、添加剂,口感是不错,营养就谈不上了,偶尔喝上一次两次还凑活,经常喝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另外,外面一份小甜品的食材不贵,但是毕竟房租、人工费用摆在那里,商家总得赚点钱,所以一份小甜品价格二三十元是正常不过了。偏偏一到春夏时节,很多人总是经不过美味的甜品、奶茶的诱惑,隔三差五的总要来上一些,时间长了,大多数人的钱包和身体都经不住折腾。
< class="pgc-img">>其实,有空余的时间的话,不妨在家自己动手做些小甜品,既能满足自己的味蕾,而且家里做的也更加健康营养,不用担心添加剂以及糖分过量的问题。有些小甜品还可以当作早餐,早上来一碗,满满的能量,一上午都是精神满满的。今天分享一款在家十来分钟就能搞定的简单小甜品,虽然造型和外观上比不了外面,都是绝对称得上营养美味。眼下,正是吃芒果的时候,香甜软滑的芒果汁水充足,咬一口下去都是满足感。它除了当水果生吃以外,用来做小甜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就来分享一款芒果做的小甜品,一起来看看吧!
< class="pgc-img">>食材:大芒果一个、纯牛奶250毫升、西米小半碗、十来粒葡萄干。
制作步骤
第一步,将芒果用水冲洗一遍,外表涂一层食用碱搓洗一下,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芒果皮削掉,把芒果肉取下来放到容器中备用。
< class="pgc-img">>第二步,开火坐锅,锅中倒入开水,放入小半碗西米,水开后煮上十来分钟,煮至透明,捞出来放到凉水中,接着滤干水分备用。
< class="pgc-img">>第三步,把切好的芒果块倒入豆浆机或者料理机中,不要全部倒进去了,留下五六块备用。
< class="pgc-img">>第三步,往芒果中倒入250毫升牛奶,盖上盖子,接通电源,按果汁搅拌按钮。
< class="pgc-img">>第四步,大约三四分钟左右,芒果和牛奶就打好了,揭开盖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已经变成香浓细腻的芒果奶昔了。
< class="pgc-img">>第五步,取一个碗,倒入一半芒果奶昔,撇去上面的泡沫,差不多就行,让表面看起来更光滑一点,那个泡沫不用浪费了,顺便吃掉就行。
< class="pgc-img">>第六步,将煮好的西米放入芒果奶昔中,然后把剩下的芒果块也放了上去,再在放上几粒葡萄干或者自己喜欢的干果、果干都行,接着就可以开动了。
< class="pgc-img">>现在这个季节的芒果不贵,我花8元钱就买了两个大芒果,今天用的这个是比较小的那一个,大约3元多钱,其它的食材合计起来也就就两三元钱,这点东西做出来的小甜品足够两人享用了。早晨用它来代替牛奶、豆浆真的是好喝,浓郁的香味加上细腻顺滑的口感,再来上一片全麦面包,这样的早餐真的很难叫人抗拒。
< class="pgc-img">>小贴士:
1、芒果的甜度比较高,加上纯牛奶口感正好合适,个人觉得不加糖喝更美味一些,加了糖喝起来反而觉得有些太甜腻。除了牛奶,酸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是有椰浆那就更完美了。
2、做好的芒果西米露放进冰箱冷藏一下口感更好,天气暖和了以后,芒果西米露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尽量在两三个小时以内喝完,时间长了容易滋生细菌。
天气越来越暖和,夏天的脚步开始近了,天热的时候总喜欢喝上一些什么的小伙伴不妨自己在家动动手。自己做的小甜品、饮品干净卫生,虽然颜值差一点,但是喝起来却更加有营养,自己能够控制糖分添加就不用担心长肉了。
到夏天,街上的冷饮店就会聚集一大批购买冰奶茶和饮料的年轻人,冰棒批发店也聚集着一堆为小朋友购买雪糕的父母们,喝上一口冷饮,仿佛夏日的炎热都被驱赶了一大半。
现如今挨家挨户都配备一台冰箱,冰箱是四季必不可少的电器,有人甚至认为,冰箱是近现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果没有冰箱,食物不能通过冷藏保鲜,人们也无法便捷的储存食物,这会给生活增添许多麻烦。
可是古代就没有冰箱,人们该通过什么来储存食物呢?古代也没有五彩缤纷的冷饮和冰激凌,他们在夏天又该如何解暑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 class="pgc-img">>图片:古人吃吃冰镇的葡萄水果剧照
一、古代的冰文化
其实,利用“冰镇”来保鲜食物或是制作冷饮的方法,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早在夏商周时期,冰文化就诞生了,人们会在寒冷的冬天凿出冰块,再将冰块储存到夏天使用。
《诗经》中曾提到“凿冰冲冲”,其中,“冲冲”乃是凿冰的声音,《诗经》距今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了,显而易见,凿冰的历史也同《诗经》一般悠久。
夏朝也出了一本历书,名叫《夏小阵》,里面记载了每到一年中的三月,夏后都会考虑到天气炎热,给士大夫们发冰块解暑,这个过程叫做“颁冰仪式”,而这个仪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周记》中曾记载凌人,掌冰。在周朝时,官府专门设置了一个负责掌管冰、去冰以及用冰的官职,即凌人,这些官员的主要责任,就是在冬季的时候组织众人凿冰和藏冰,等到来年春天,再将冰做成冰鉴。
< class="pgc-img">>图片:藏冰剧照
《诗经》中曾提到“凌阴”,这是用来藏冰的处所,一般是地窖,到了每年冬季,大片湖面上的冰完全冻结时,人们就开始准备工具凿冰了,可凿冰容易,在哪藏冰呢?
古人很聪明,他们想到地底下的温度远比地面低,就决定建造一个地窖,将地窖挖好之后,在下面铺上一层厚厚的草,等到湖面上的冰结得最厚时,就去湖面上切冰块,接着将冰块一个接一个地叠起来,最高可以达到地窖的顶部。
等到摞满后,再在冰块上铺一层草毡,并拿一些黄土撒在上面,以达到保温的效果,最后,地窖的入口处也得拿黄土封起来,这样一来,简单的冰窖就完成了。
不过,由于古代技术的限制,冰窖的结构简单,只有一次打开机会,也就是说,冰窖一旦被打开,就不再具备保温的效果,里面的冰得一次性全部用完或卖完,如果想要买冰,就要提前预约好,商家会等预约的人数攒到冰可以全部卖完为止,接着,买家要凭冰票去取冰。
因此在古代,不是有钱有势的王公贵族根本用不到冰块,除此之外,剩下的冰块会供应给饭店,再留一些家用,剩下的制作成“冰溜子”,由小商贩们沿街售卖。
此外,取完冰后,地面上还残留着一些冰渣子,别怕这些冰渣子浪费,因为早有一些小孩在一旁等候,准备捡这些冰渣子当零食吃。
< class="pgc-img">>图片:制作成“冰溜子”剧照
除了藏冰之外,古人又想到了利用硝石制冰,唐朝末年,人们在制作火药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硝石,偶然间,人们发现如果将硝石置于水中,可以大面积吸热,迅速将水凝结成冰。
于是,工匠们纷纷尝试利用硝石来制冰,首先,将水倒入一个罐子内,接着再拿一个更大的容器装水,然后,再把罐子放进装水的容器里,并在容器内不断加入硝石,最后,罐子内部的水全部结成了冰块。
硝石呈白色,非常像冬天里的白霜,味道偏苦,硝石的学名叫“硝酸钙”,硝酸钙一旦溶于水便会吸收热量,将温度降低,从而让水结冰,等到硝石完成它的使命后,就可以用结晶法将其提取出来反复利用,这门技术经推广后,人们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等着冬天藏冰了,而是能随时随地制冰和吃冰。
< class="pgc-img">>图片:享用冰镇的水果剧照
二、冰箱的原型——冰鉴
接着再来说说与冰密不可分的一个电器,那就是冰箱,可古代不是没有冰箱吗?确实如此,冰箱需要“电”来运转,可古代没有电,自然就没有冰箱。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他们制造了冰箱的雏形——冰鉴。早在战国时期,冰鉴就诞生了,这是利用青铜为原材料制成的容器,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层,顶部还有一个盖子。人们通常会在两层之间的缝隙里塞满冰块,然后将食物、水果、美酒等置于内层,再将盖子盖上,便可以保证食物不腐烂变质。
还有一种比较精致的冰鉴叫作“鉴缶”,鉴缶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专门盛酒的尊缶和鉴,缶正好位于鉴的正中央,且方鉴上有镂空纹路的盖子,盖子刚好可以牢牢套住方鉴的颈部。
而方鉴的底部也设有机关,可以将尊缶稳稳固定住,尊缶和尊缶的中间有夹层,夏天可以放冰块,冬天可以放热水,都可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到了明朝,京城里的王公贵族已经普遍使用冰鉴,不过,此时的冰鉴大都用木头制成,原料为黄花梨木或是红木,冰鉴的两边镶有铜环,这是为了方便运输所设置的。冰鉴内部还有一块活板,这块板可以随时移动,天气炎热时,便可将活板取下来,将一些时令的水果和饮料放置其中,随时取出享用。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青铜冰鉴
古人特别会享受生活,他们不仅用冰来冷藏食物和酒水,还会用冰制作冰沙和冷饮,比较出名的是来自唐朝的酥山,这是一道冰饮,原料为酥和碎冰,先将冰打碎,堆成一座山的形状,再加上几勺酥油,就大功告成了,相当于如今的冰激凌。
不过,酥油的材料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成本较高,这就导致虽然酥山很美味,但只有上层阶级才能吃得起,那平民百姓怎么办呢?他们可以喝冷饮,相比于冰沙和冰激凌,冷饮的制作成本更低,除了用冰来制作,还可以用冰凉的井水来替代冰,喝了之后,整个人清清爽爽,有滋有味。
北宋时期,很多酒楼出售各式各样的冷饮,如木瓜汁、砂糖绿豆、紫苏饮等,这些冷饮是用冰和水为主要原料,外加一些辅料制成,此外,每到冬季,人们还会将果汁、糖和果干置于盛满水的盆内,再将盆放到室外,让其结冰,最后储存到冰窖里,等到来年夏天再使用。
< class="pgc-img">>图片:让其结冰资料截图
总之,古人的夏天虽然没有现代的冰箱和空调,但他们仍然有办法制作冰鉴和冷饮解暑,过得一点也不比现代差。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箱收纳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方法,不过,小住身边不少朋友家冰箱收纳,还只是停留在把食物塞进冰箱的层面。其实一个收纳得当的冰箱,不仅是要把食物摆放整齐,更要考虑如何把冰箱空间最大化利用。
这期小住总结20条收纳达人的冰箱收纳法,看看他们是如何轻松获得整齐有序的冰箱的?
冷藏区
1、分区管理
不管冰箱大小,都要分区管理,就冷藏区来说,中间层收纳高频实用物品,保证好拿取;底层,放较重或正在解冻的食材;最顶层,集中收纳饮料、护肤品、药品等带包装的物品。
< class="pgc-img">>冰箱门架,因为受开门影响,适合放对温度要求不高的食材、如调味料、酱菜等,也可以将饮料区放置于此。
2、去除包装再收纳
分区后之后,想要冰箱内清爽干净,最好要去除包装再收纳。
比如:整排的酸奶、塑料袋里的蔬菜、盒装的鸡蛋等等,拆掉包装,再集中收纳进对应的收纳盒内,后面更方便拿取,视觉上也整洁不少。
< class="pgc-img">>孔状收纳篮,加上标签,形成一个“可抽拉的抽屉”,透气,拿取更方便,还不会忘记藏在里面的食材。
3、层板高度可调节
一般冰箱冷藏区的层板高度都是可调节的,正常收纳,建议调节两窄一宽,方便存放不同高度的食物。
< class="pgc-img">>如果是夏季,抽屉上方的位置,建议把上层隔板调的高一些,这样就可以存放西瓜,平时炖汤的锅,也可以直接放进去。
如果不可调节,可考虑使用收纳盒或者伸缩隔板等进行分层。
4、硅胶保鲜盖
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熟食存放都要带上保鲜膜,而我们常用的保鲜膜每次都要裁剪比较麻烦、不环保。
< class="pgc-img">图源:新住硅胶保鲜盖详情
>建议用硅胶保鲜盖,代替保鲜膜,一共有六个不同尺寸,基本满足日常家里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碗盘,使用灵活,密封效果好,还可以放微波炉加热,清洗后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