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街上的奶茶店开始越来越多,最近台式奶茶店“一点点”就火了,经常看到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其中年轻女性居多,这些女性多为年轻职场女性和女大学生。据了解,她们之中很多人平均一个星期喝5-6次。相信很多年轻的孕妈也青睐于喝一点点,但是孕妇可以经常喝奶茶吗?
孕妇忌常喝奶茶
1. 奶茶含大量甜蜜素
奶茶中的糖分大部分是甜蜜素,甜蜜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食用过量甜蜜素,会危害到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孕妇、小孩危害更为明显。
2. 奶茶含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孕妇的危害尤其大。
3. 奶茶含有咖啡因
茶叶中都含咖啡因,奶茶当然也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会刺激胎儿增加胎动,甚至危害胎儿的生长发育。
作为准妈妈,为了胎中的宝宝,是需要有些牺牲,控制好自己的饮食。除了奶茶以外,这些饮料也最好别经常喝。
咖啡
对于孕妇而言,咖啡不是适用的饮品。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可乐碱等,而这些物质是兴奋中枢神经的药物,孕妇大量饮用咖啡后,所含的咖啡因成分会对孕妇产生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头晕、恶心等。而且,摄取太多咖啡因可能会影响胎儿大脑、心脏和肝脏等重要器官的发育,所以孕妇还是最好少喝咖啡。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普遍都含有磷酸成分,磷酸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本来就容易缺钙,喝碳酸饮料更加减少体内的钙质含量,不仅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孕妈妈也容易患骨质疏松。
营养学家指出碳酸饮料最大的问题就是用糖过多。孕妈妈喝碳酸饮料会使得身体摄入的糖分严重超标,降低体内的葡萄糖浓度,引起妊娠低血糖。
酒精类饮品
酒精会影响叶酸的吸收,导致孕妇营养不良喝胚胎发育不良。经常和酒精类饮料会造成胎儿酒精综合症,宝宝出生后会有头部小、智商较低等表现,而且易有多动症等方面的精神障碍。
冰水
炎炎夏日,冰凉清爽的冷饮最爽了。可是,太冷的饮品会使孕妈妈的肠胃血管发生痉挛,甚至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不良情况。而且,胎宝宝在腹中对冷的刺激也很敏感,容易因此感到躁动不安。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妈妈,还是少喝冰水为妙。
>近,针对“1点点奶茶异地团购”,1点点官方发布声明,提示购买来源不明奶茶的风险,称上海地区正有序恢复营业准备。
此前,申城上千位“团长”加入多个“1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群”微信群,群主以不同的理由多次推迟原定下午配送的近8000杯奶茶,不少在次日凌晨才收到奶茶的“团长”发现,收到的奶茶由杭州市多家1点点门店制作,最早的制作时间距离收货时间相差近24小时。
尽管如此,记者发现网上和社区群里仍有不少人在“吆喝”1点点奶茶团购,但与之前相比,纷纷打出“本地奶茶”的招牌,在团购入群审核方面也“警惕”了许多,一些奶茶的标签也“失踪”了。
1点点声明:惊掉了下巴,特此澄清与提醒
5月1日,群主以不同的理由多次推迟原定下午配送的近8000杯奶茶,不少在次日凌晨才收到奶茶的“团长”发现,收到的奶茶由杭州市多家1点点门店制作,最早的制作时间距离收货时间相差近24小时,收到的奶茶规格也和订购时有所出入。
1点点奶茶在官微发表了声明,提示消费者团购非法链接和异地购买奶茶的风险。
有顾客喝吐了,有热心团长无奈退款
一名5月2日凌晨收到1点点奶茶的网友表示,自己喝完不到三分钟就在床尾垃圾桶吐干净了,一看杯盖贴纸,5.1日凌晨5点出单于千岛湖银泰店,距离此处353公里。
有杨浦区的网友表示,团购的奶茶比预计推迟了两天,一看是从杭州运来的。
也有顾客收到了1点点奶茶后,发现没有标签,十分犹豫。“感觉100%微生物超标喝了拉肚子。”
另一方面,对于网友有“晒”1点点奶茶团购的网友,下面的跟帖无不一长串回复,询问团购联系方式。
5月2日凌晨,“1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总群”在受到团长们的质疑和退单要求时,群主直接解散了该群。
22岁的考研女生被封在家一个月,为了吃上自己想吃的东西,先后帮社区居民组团了麦当劳、1点点。在四天前收到1点点时,还非常开心地晒单。随后“异地奶茶”事件曝光,她表示“我被卷入8000杯奶茶事件了,连夜退款,目前没有可靠的1点点渠道。”
门店全部“休息中”,团长却承诺本地出品
今天,记者致电宝山月浦镇一家1点点店铺,店长告诉记者,店内目前尚未复工。“这个要看街道的政策,我这边不让开,肯定就不做。”
4月26日,曾有网友晒出三林地区门店制作的1点点奶茶,称团购获得。目前那家店铺也显示为歇业状态。
在“异地团购”奶茶发酵后,记者注意到,不少仍在做1点点团购生意的团发起人将重点放在了“本地产”,但却无一不对生产店铺遮遮掩掩,他们放出来的图片要么看不清顶部标签,要么索性没有标签。
在一则昨日发起的社区团购中,团长承诺奶茶来自宝山。网上另有招揽生意呼吁网友加群的团长也称,静安、浦东已有1点点复工,但对于“请问哪家店”“有没有联系方式”的咨询则完全不搭理。
此外,对于新入群者的审核也在收紧。在一个杨浦区1点点奶茶团购群中,对于非首批下单的社区居民即使入群也会被清出。“团长的渠道是私人的,要互相非常信任的才能参团。”一名团长助理这样表示。
在祝桥镇、唐镇等地,也有人称附近1点点可团购,但需要上门自提。对于这类“团购资源”,统一看护得很紧,不随意与陌生网友分享。
另一方面,在1点点官方微信小程序中,可见上海地区的近60家门店统一显示为“休息中”。1点点最近官方声明也称,按照上海相关疫情期间的规定,进行有序恢复营业准备。
市消保委提醒:没开封的奶茶,时间长了菌落也成倍增长
上海市消保委的微信团队专门测试显示,喝过的奶茶,以菌落总数为例,随着时间的推移,燕麦奶杨枝甘露增长速度最快,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3300CFU/mL,4小时达到了65000CFU/mL,6小时达到了120000 CFU/mL。
而用料更加复杂的奥利奥蛋糕奶茶、波霸奶茶数值更高。奥利奥蛋糕奶茶4小时菌落总数达到了290000CFU/mL,6小时达到了610000CFU/mL。波霸奶茶4小时菌落总数达到了350000CFU/mL,6小时达到了380000CFU/mL。
测试也发现,用料相对清淡的饮品,菌落总数相对少一些, 比如霸气葡萄玉油柑,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2700 CFU/mL,4小时达到了3100CFU/mL,6小时达到了6100 CFU/mL。
即使是没有开封的奶茶,菌落也是成倍增长的。比如奥利奥蛋糕奶茶2小时菌落总数达到了48000CFU/mL,4小时达到了150000CFU/mL,6小时达到了230000CFU/mL。燕麦奶杨枝甘露增长速度最快,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2700CFU/mL,4小时达到了81000CFU/mL,6小时达到了95000CFU/mL。
测试里提到的2小时、4小时、6小时都是按照送达时间来计算的。奶茶是放在办公室空调环境中,室温26℃。市消保委提醒,奶茶包装上写的“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奶茶制作完成时开始计算,而不是从送达时间开始计算的。大家还得注意奶茶的制作时间。一般来说,外卖送奶茶会有30-50分钟的时间差。
记者手记:没有明确来源的奶茶,真的敢喝吗?
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消保委和1点点官方都进行了提示,坊间团购1点点之风仍不止。这其中或许有“路道粗”的团长能从没有对外公开正式复工的1点点正牌门店拿到货源,但作为下单的顾客,不仅要忍受加价,对奶茶也完全无法进行食品安全上的监督。
一些在网上晒单的“顾客”,一边说自己团到了靠谱的本地产奶茶,一边积极拉人入群,但对奶茶具体来源讳莫如深。在“异地奶茶”受到关注的如今,许多“晒单”的奶茶已不见标签痕迹。
何况1点点官方也提到,“无饮品标签”“涂改标签”“购买来源不明”的奶茶不可靠。
冰全糖超大杯
珍珠芝士加奶盖
…………
是我快乐的源泉
靠奶茶续命的猪猪女孩们
会有多么想念这 " 快乐肥宅水 " 的味道啊!!!
但也有心灵手巧的仙女们
宅家练就十八般厨艺
连黑糖波霸奶茶也照样能 DIY…
但是,在购买奶茶制作原料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哦,不要看到包含心水奶茶品牌名字的产品就剁手,不然很可能入了侵权产品的 " 坑 "。
" 一点点 " 蹭上 "1 點點 "
生根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餐饮服务及特许经营方式从事商业活动的外商投资企业。2012 年 9 月经核准注册取得商标,广泛用于遍布各地的 " 一點點 " 奶茶店,在国内奶茶饮品市场具有广泛影响,颇具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
(被控侵权标识网页截图)
生根公司认为,某茶坊商行未经许可,在其网络店铺产品网页上大量使用带有商标标识的奶茶产品进行宣传,以生根公司的商誉为其商品质量做背书,存在明显 " 搭便车 " 和 " 傍名牌 " 的故意,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和商业道德,给生根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生根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某茶坊商行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 6.08 万元。
商行辩称 " 一点点 " 未侵权
某茶坊商行认为,其销售的产品为植脂末,是制造奶茶的关键原料,不属于 "1 點點 " 注册商标核定使用范围,且产品上的链接及标签上使用的是 " 一点点 " 字样,并非注册商标 "1 點點 ",因此生根公司主张的经济损失并不存在,不同意生根公司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定属于侵权
首先,某茶坊商行销售的植脂末产品虽然不是奶茶,但属于制造奶茶的原料,以普通公众的一般判断力,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范围中的奶茶、奶昔类别在用途、功能上密切相关,消费对象上也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应属于类似商品。
其次,某茶坊商行在产品宣传页面使用带有 "1 點點 " 标识的图片,该标识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在产品包装、产品链接及宣传图片中使用的简体汉字 " 一点点 ",与注册商标在读音、含义等方面构成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认为其来源与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已构成对上述注册商标的侵犯,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审理过程中,经法官耐心释法明理,某茶坊商行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正当性,遂与生根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主动删除产品网页上的 "1 點點 " 标识,并主动赔偿了生根公司一定的经济损失。
法官说法
网上消费是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网络中,众多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利用知名品牌的商标或其它与商誉有关的关键词作为其宣传工具,让消费者产生误认或混淆,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因此,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要仔细审查商家的资质和拟购产品的相关信息,比如商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许可证号等,一旦遇到 " 货不对版 " 的情况,也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
【来源:ZAKER潇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