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9日,有媒体多方证实,此前沸沸扬扬的江西高校“鼠头鸭脖”事件涉事餐饮公司的母公司为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中快餐饮”),而该公司董事长李四星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快餐饮“全国范围内在营高校食堂项目700多个,年营收规模直逼海底捞”。
该消息一出,众多网友将目光投向深圳这家餐饮巨头。6月20日,奥一新闻记者实地走访深圳中快餐饮办公地,公司前台在登记记者信息后,截至发稿时并未对此事予以回应。而奥一新闻记者检索发现,多年来深圳中快餐饮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打造了一个庞大的“中快餐饮”系集团,而在其官网此前展示的合作案例中,“中快餐饮”系公司曾经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医院、南山区委党校、南山区应急管理局等众多深圳企事业单位食堂。
实地探访
员工称公司相关负责人已出差
6月20日,奥一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二路的中粮天悦紫云大厦。来到23楼,奥一新闻记者一出电梯左转就能看到玻璃门里印着“中快餐饮集团”的logo和名字,玻璃门外设置了接访处,一名工作人员问记者有什么事并要求进行登记。
奥一新闻记者从该公司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一整层楼均属于中快餐饮集团,公司公关负责人目前正在外出差,让记者先留下相关采访信息,他们随后会进行转接。
而在问到是否清楚此前火爆网络的“鼠头鸭脖”这一情况时,两名工作人员并未予以过多回应,称后续会有公关人员进行回应。
而有媒体报道称,该集团针对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的回应称,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58%的股权,但后者是独立法人、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并开展日常管理。总部公司不从事具体经营,也从未向深圳的学校供餐。
打造庞大“中快”系公司
经营深圳多个企事业单位食堂
中快餐饮集团官网资料显示,该集团创立于 1994 年,总部位于深圳市,是一家集高校、中学、医院、企事业单位及写字楼供餐业务为一体的专业团餐综合服务商。
“新团餐”公号曾在一篇推文中提到,集团创始人李平金是江西庐山人,于1994年在南昌承包万寿宫的工商处食堂起家,随后在1995年拿下南昌蓝天学院(现名江西科技学院)的食堂招标,切入高校市场。2004年,中快收购深圳心连心餐饮公司,开始走出江西。
事实上,自2004年进军深圳市场后,中快餐饮经过多年发展,已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餐饮企业。其官网显示,目前,深圳中快餐饮集团在北京、上海、河南、广东、山西、陕西、江苏、湖北、湖南、云南等全国26个省级、直辖市地区投资有公司,通过股权控制有160家企业,间接持股公司超200家,商业版图涉及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奥一新闻记者20日下午检索该司官网发现,目前官网上并没有现实相关行业动态和公司新闻,关于如何和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也并没有相关信息。目前该公司官网上和大学的相关合作皆已下架。
奥一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其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控股等方式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中快”系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中快餐饮直接投资28家企业,而其间接投资或持股公司共有214家,这些企业所涉行业最多的为餐饮业。
而在这些公司里,深圳市心连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无疑是“中快”系中最为重要的公司之一。根据上述“新团餐”公号的文章介绍,2004年中快餐饮收购深圳市心连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由此中快开始走出江西,进军全国市场。
深圳市心连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介绍资料提到,该司是中快餐饮集团麾下的一家专业化从事企业、机关、高校等团膳服务的餐饮公司,享有独立的市场经营权。而天眼查数据则显示,深圳市心连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共有两名股东,分别为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云诚餐饮管理企业(有限合伙),二者分别持股51%和49%,前者系“中快”系母公司,而后者则是“中快”系成员公司。
奥一新闻梳理发现,截至发稿时,深圳市心连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广东省内的中标结果公告已经达到60条,其中不乏诸如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南山区委党校、南山区应急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等深圳企事业单位的身影。而这些项目的服务期限大多为一年,总项目金额从数十万到近千万元不等。
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最近的一次中标记录系今年6月19日。当日发布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餐服务中标(成交)结果公示》显示,该项目名称为“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餐服务”,参与投标企业共有三家,而深圳市心连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0.98的折扣率中标。
而奥一新闻记者根据中标公示上提供的相关电话,尝试与此次招标服务小组取得联系,但连续拨打多次均无人接听。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余悦 吴臻
<>1411 期
“
为什么帝都餐饮是梦想驱动型,擅长讲故事、讲情怀?
为什么长三角餐饮是体验驱动型,拼场景设计、拼性价比?
为什么深圳餐饮是公司化驱动型,盛产平效传奇、品类传奇?
为什么西南餐饮擅加盟?餐饮湘军后劲惊人?
……
看一个商业现象,先看一方水土;看一家企业,先看老板出身。
今起,餐饮老板内参推出“中国餐饮地图”系列,按区索骥现象级餐饮的特性,帮你梳理行业先进生产方式,洞察餐饮业的未来。
开篇请看:为什么说深圳餐饮最能代表中国餐饮业的未来?
”
■餐饮老板内参 王新磊 发自深圳
深圳刚刚过完37岁生日。
翻看过往,这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从来就不乏传奇。深圳的餐饮业也是。
先说最近的——
8月15日,松哥油焖大虾获得天图资本近亿元的A轮融资;
8月3日,开业一年仅有3家店的大弗兰获得百福控投千万投资;
再往前,奈雪、好色派、喜茶、乐凯撒……
都知道资本是产业的风向标,而资本对深圳餐饮似乎特别“偏爱”。
2015年5月,乐凯撒比萨成为深圳首家获得资本投资的餐饮企业。当时,红杉资本投资6000万,乐凯撒18家门店估值就达6亿。
一年后,这一纪录被刷新,茶饮界现象级品牌喜茶获亿元投资。
过去不到2年时间里,至少有8家深圳餐企书写资本传奇。就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参君得到消息,又有两家深圳餐企和资本已签下“投资意向书”。这样的融资速度和融资金额,放在全国,都令人望尘莫及。
也许你会说:在热钱满溢的地方,融资有什么了不起?
那么接着看。
比起获得动辄上亿的融资,更有价值的是,这些餐企还引领了诸多行业风气之先。
比如乐凯撒,榴莲披萨开创者的定位,已成为餐饮业品类细分、突出重围的经典案例;
比如喜茶,重新定义了中国茶饮,行业里第一个在水吧流程中引入SOP;
比如美奈小馆,带动了越南菜这个小品类的大发展,在此之前该品类在全国没有一家成型且知名的连锁品牌;
比如义泰昌,在外卖行业中可谓“背道而驰”,用手工炒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销量,成为全行业研究的对象……
还有一些没有走资本化路线,但同样做成现象级的。
比如云味馆,短短两年打造出华南米线品类冠军,市场占有率高达60%-70%,体量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来的3倍多,以高翻台率和高平效著称。
为什么这些都发生在深圳?
内参君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研究一个现象,先看一方水土;研究一家企业,先看老板出身。(相关阅读:海底捞、外婆家做大的秘密:请看老板的履历!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通过引进资本、技术、人才、先进的管理技术,创造了深圳奇迹。而深圳的餐饮业,对这些生产要素也格外重视,因此有了独特的特区基因。
1、看人才:那些牛逼的深圳餐饮老板,8个有6个IT出身
和内地大量餐饮老板曾是厨师不同,深圳餐饮人更多是公司人出身。特别是2008年以来,一大批IT和零售人才进入,为深圳餐饮业带来了质的变化。
在上述8家获得投资的餐企老板中,80后是绝对的主力,共同标签是“高知”、“学霸”,其中有6位老板都是 “跨界”而来——
乐凯撒陈宁是高学历、IT男华丽转身的样本,他的团队阵容之强大,也堪称餐饮业“超高配”;(相关阅读:乐凯撒陈宁谈“人才超配”:“从没见过哪个公司因为人才多被拖死的!”)
“松哥油焖大虾”掌门人徐松,也曾经是华为IT男;
好色派沙拉肖国勋,具有零售工作经历,在宝洁两年,又转战房地产,后成立生鲜电商公司,之后才做了好色派沙拉。
在8家企业中,为数不多的“门里”出身老板,也具有较高的专业度和国际视野。
美奈小馆创始人郭斌,有十多年西餐专业经验。他把越南菜引入西餐做法,以“法式环境+越南菜品”的卖点吸引了诸多城市白领。顾客中外国人、香港人和海归人群有很多,甚至有客人专门从香港到深圳品尝。
并且,这种现象不只是上述8家餐企的个案,在深圳整个餐饮业中,都具有普遍性。
云味馆米线哥,同样出身IT行业。他的创始团队三人,也都来自于IT业。
跨界的头脑,让他们从一开始做餐饮起,就具有公司化思维,而不单单是传统餐饮人的“产品经理”思维。
2、看管理:专业度高,用极致的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竞争
众所周知,华为的核心文化是质量文化,“要做就做到极致”。
在管理上,华为管理的要领是工作模板化。任正非先生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提到:什么叫做规范化?就是把所有的标准工作做成标准的模板,就按模板来做。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就会按模板来做。
近水楼台先得月。深圳餐饮似乎都得了真传。
在茶饮行业,喜茶是第一家在水吧流程中引入SOP的。之前包括星巴克、CoCo,都是一个服务员把一杯饮品做好。但喜茶把一杯茶饮的出品流程拆成流水线,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并或拆分。所以,在喜茶的水吧有很多操作员,他们不是拿着一杯茶东奔西走,而是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重复一个固定的操作。
高度的规范化管理带来高专业度,高专业度带来高效率。江湖因此传说,喜茶的平效是餐饮业目前最高的。
“松哥油焖大虾”,也采取了严格的全流程规范化。每一只虾都是大妈们手工刷洗,再一只只剪头剪尾,28道工序,焖制25分钟,出锅后再次挑选,不合格的直接报废。
与某些只会“讲故事”的餐企不同,务实基因让上述深圳餐企无一不是在产品上死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强大的店面盈利能力。
乐凯撒陈宁曾经这样总结做餐饮的心得:“好产品,才是营销的魂,餐饮业的产品是整个的用餐体验,是QSCV的全面提升,是价值感,是超值。”
3、看思维:重视新技术,重视供应链
企业的文化是老板的文化。
这些由IT和零售公司“跨界”过来的老板,带给深圳餐饮业不同的思维。他们强调数据分析、重视客户分析、供应链。
陈宁创业之初,不是从热爱出发,而是从国际餐饮趋势中分析商业机会。他研究了世界餐饮趋势,发现做比萨上市的公司有11家。从这个大趋势里,他找到了方向,这才有了乐凯撒比萨。
好色派沙拉在深圳和广州,只有5家线下体验店,主要通过微信做线上配送服务,覆盖广深大部分核心区域。线下推出性感食物研究所(试吃会)和性感公开课,和300多家健身馆达成战略合作。不到2年时间,好色派沙拉聚集了“华南地区最多的马甲线用户”,拥有数十万性感吃货。
除此之外,深圳餐饮业对供应链的应用也非常深入。
大弗兰虽然只有3家店,却已经在完善供应链体系。他们经过多番考察,选择了与品牌需求最契合,卫生标准、产品生产、三温配送都优质的第三方进行合作。不仅如此,未来还将实现从上游种植到下游出品全环节都可信息化的追溯。
4、看打法:不循老路,善于创新
深圳餐饮的第四个基因,是创新力。
创新在很多人看来很难,似乎只有无中生有才叫创新。但是深圳餐饮人眼中,创新是自然而然的事,已经被拆解成产品创新、品类创新、组织创新等方方面面。
曾经有一个东北老板到深圳,一脸迷惑地问,“你们为什么把水果放到茶里?”当时,深圳老板竟不知如何解释。
在其他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深圳自然就发生了。
乐凯撒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榴莲比萨是创新; 美奈小馆用西餐改造越南菜是创新;喜茶开创了芝士茶是创新;奈雪的茶把欧包和茶饮结合,也是创新……
甚至有人总结这种创新基因时说:“深圳餐饮人多不屑加盟,要做就做自创品牌!”
除了产品和品牌的创新,深圳餐饮还引入了工业企业的先进理念来加速内部组织创新。
云味馆就把组织结构从传统金字塔模式,调整为“无疆界管理模式”,以项目组负责制提高运营效率。而这些制度的设立,源于米线哥迟焕涛对华为总裁任正非关于企业分配制度见解的推崇。
在中国餐饮业,一直有两种路线:一是开餐馆,一是做公司。
个体户思维VS公司化思维,两种路线,代表两种不同打法。
深圳餐饮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公司的力量”——
1、老板思路开阔,团队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
2、专业的产品精神和规范的公司管理;
3、乐于拥抱新技术;
4、孜孜不倦的创新。
因此,说深圳餐饮代表中国餐饮的未来方向,并不夸张。
正如乐凯撒陈宁所说,餐饮业的底层密码已经改变:“餐饮企业不再只是美食公司,还应该是品牌公司、科技公司、供应链公司和设计公司的总和。”
中国餐饮的未来,难道不就是这样?
你所在的区域,餐饮人有哪些普遍特征?你想看内参君写哪个地方的餐饮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
>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深市监罗处罚〔2023〕清水河47号),涉及深圳市三里屯餐饮有限公司清水河分公司使用未经检定的电子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