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期的第一天,毛凯凯就收到第三个“红色炸弹”。每个1000是必须的,为了参加婚礼,他已经吃了一周榨菜泡面。
毛凯凯脑补出《一次就好》的旋律。
我只身参加婚礼 只因婚礼上有你
我怕被瞧不起 所以坐着玛莎拉蒂
我来到商场租了西装 装的混的不错
直到你的出现 把我的谎言戳
……
比姨妈还准的“红色炸弹”
十月是扎堆儿结婚的季节,穷得叮个啷铛咚隆呛的年轻人不是在随礼就是在随礼的路上。不存钱的90后,默默在每月的生活计划里,加上了“存份子钱”这一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国人工资报告》显示,国人除了吃穿用学住行这六大开销外,人情往来、请客送礼花销占工资的14.65%,其中主要是婚礼份子钱。
数据来源:《国人工资报告》
“这年头儿,随200块钱都感觉拿不出手。”
新华网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一代婚礼份子钱500元至1000元的占32.5%,1000元至2000元的占23.1%,2000元至5000元的占13.3%。
数据来源:新华网
有年轻人吐槽,“这不公平,父母辈都是两三百,为什么到我们这里就要一两千。”
超过1/4的年轻人表示结婚送红包花费太多,已成为负担;接近1/5的受访者感到无奈。
一边在婚礼上送上祝福,一边心里默念:随了那么多钱,我结婚可得收回来——这恐怕是年轻人想结婚的唯一理由,
但是他们却失策了。
办婚礼,不亏就是赚
随份子的人觉得“冤”,收份子的人更“冤”。在很多城市,办婚礼默认“不亏就是赚”。
《2017中国人婚礼状况调研报告》大数据显示,中国人婚礼花费5w—10w的占42%,依次下来是10w—20w和2w—5w。但在一二线城市,这个价已经飙到20W以上。
数据来源:《2017中国人婚礼状况调研报告》
现在一场婚礼的阵仗,不亚于一场“秀”。灯光、台面、布景、人员、环节…方方面面的准备。如果说十年前办婚礼是赚钱,现在很多婚礼则成了“亏本”买卖。
精致的上海人,婚礼“新意”最重要。中国婚博会数据显示,上海人婚礼婚庆策划总花费平均在25386元,主要集中在人员服务、花艺设计、灯光设计以及搭建布置、策划设计方面,这几项的花销占该项目总花费80%。
数据来源:中国婚博会
“花就好多钱,还有婚礼的摆设,婚纱照…
现在婚礼现场外面还必须有茶歇!一张桌子,分散着花、点心、甜品,一堆婚纱照,水晶小盒子、书、摆件,供大家自拍的小东西,显得‘高级’!”上海时尚编辑樊琳琳说。
而在大部分城市,“吃得好”、“排场”被放在第一位。中国办婚宴,平均摆酒席21.5桌,平均花费是每桌3385元(按酒席2500元/桌+喜糖烟酒800元/桌+其他算)。其中城市规模不同,花费也不相同。
北京的婚宴是出了名的“贵”,尤其是婚礼“旺季”。西餐、法餐、北京菜、湘菜等特色餐厅,餐标费用基本在3888-8888之间(额外加收16%的服务费);星级酒店餐标(桌餐)基本在6888-12888之间(额外加收16%的服务费)。
数据来源:中国婚博会
算上婚庆策划等费用,北京新人在婚礼上的平均消费约为24.8W左右。
“我一月工资一万五,办一场婚礼花了我快两年工资”,刚办完婚礼的赵子毅说。
“收了多少?能找补回来不?”
赵子毅粗略算了下,“同学朋友1000,挺多没来的;哥们儿亲戚多给点,总共收了不到20W吧,净亏4、5W…本来就为不赚钱。”
中国份子钱地图:温州3000,广州100
有人说随份子是现代最尴尬、最毁人际关系、最能让你看清人真面目的的存在,没有之一。
其实随份子的习俗自古就有,是一种原始的互济互助,帮助亲戚邻里度过盖房、娶妻等金钱上的难关。而现在,大多数家庭已经不需要到处凑钱完成这些事情了。份子钱演变为一种可能影响朋友交往尺度和深度的原则性问题。
整体上来看,份子钱随多少受人情关系和经济水平影响最大。
在东北,人情重,礼也重,婚礼份子钱能占到家庭收入的20%-30%。普通同学500,关系好一点的1000,闺蜜2000-5000,甚至更多。
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排场比较大,礼金也重。
这还不算什么,瑞安的张甜甜两口子,一个人去送1200,夫妻去的话送2200,上个月一个星期送出去了8000,够广东人送整条街。
广东人绝对算得上红包界的清流。
广东人同事结婚随100元份子钱还上过热搜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广东佛山的张超婵说,在广东随礼真的没压力。主人家只讨张红纸不要钱,吃得基本是鲍参翅肚这样的标配;
中山的吴卓贤说,朋友结婚封500红包,只被折了一个角(表示已收)后就全部退回来了。
交朋友一定要交广东人,一个红包返还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省份,绝对值得信赖。
份子钱还有另一个名字:当代友情验钞机。我们在随份子时,不但要考虑金额,还要考虑通货膨胀。
周靓的朋友5年前大学毕业就结了婚,当时周靓正在实习,拿出当月全部工资600元去参加了婚礼。
5年过去了,周靓结婚,朋友有事没有来,托人给周靓带了600块钱。这让周靓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在实际随礼时,遇到各种情况更是五花八门,份子钱计算公式,或许能帮你解决这一问题。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流
不管送出去多少,一句话,份子钱总是要还的。
对于收完钱就“消失”或各种“想不起来”的朋友来说,你看这篇文章像不像当年我随给你那1000块钱?
图片来源:伍佰专辑
对于单身狗来说,份子钱就是“单身税”一样的存在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吃回来。
本文来自周刊君大家族有意思报告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
者近日走访发现,《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5月1日实行以来,外卖里的一次性餐具使用量明显下降,但有些商家仍不顾用户的选择,盲目配送免费的一次性餐具,许多未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也因此成了垃圾。
外卖一次性餐具减少30%
《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规定: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消费者主动提供筷子、勺子等一次性用品。
昨天,记者来到西单君太百货的西贝莜面村,负责外卖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当天下午15点09分,外卖单中售出的餐具包有45个,同时有36位用户选择了“无需餐具”。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实行新政以来,店铺每天外卖送出的餐具大约在六七十套左右,而每天约有40单外卖选择了不需要一次性餐具。
记者询问西贝在海淀区外卖订单最多的上地华联店后得知,平均每天150单外卖中,大约有50单会选择无需餐具,比以前下降约三分之一。“过去我们每周大概要用三箱餐具1500套左右,现在每周大概用两箱就够了,还常常用不完。”负责外卖业务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又探访了和府捞面、正一味、胖哥俩肉蟹煲等多家餐厅,各店均表示,新政实行以来,店里的外卖餐具数量下降了30%左右,最多的店甚至可以减少50%的外卖餐具。
顾客不需要商家偏要送
如今的外卖软件上,大多设置了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的“必选项”。然而记者发现,很多顾客选择了“不需一次性餐具”后下单,收到的餐品中仍旧配送了餐具。
记者致电多家餐厅询问原因,店家回复说,曾经有几次因为没给顾客配送餐具而收到了差评,“为了避免因为餐具问题而收到差评,所以无论顾客选不选餐具,我们都会习惯性地给放上一次性餐具。”记者发现,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一次性餐具不收费的商家。
然而,有些收取外卖餐具费用的商家也有自己的无奈。“有的顾客虽然在菜单上选择了不需要餐具,但下单的时候又留言备注说需要餐具,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也会给送餐具。”西贝君太百货店的外卖负责人告诉记者。
未用的一次性餐具成“垃圾”
家住朝阳区的李女士是个自由职业者,日常在家工作,所以经常在家点外卖,虽然她通常选“不需要一次性餐具”,但商家送的餐具还是经常“堆成山”。“我不太习惯用一次性餐具,总觉得不太卫生,但有些商家还是每次都给配送餐具,所以我一般就随外卖盒扔了,或者随手放个箱子里,什么时候收拾卫生的时候就全给扔了。”李女士告诉记者说。
根据现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的垃圾分类标准,一次性餐具属于“其他垃圾”,并不属于可回收垃圾的门类。所以,许多未使用过的一次性餐具通常会被当作其他垃圾处理,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在婚礼现场,就是在去婚礼现场的路上。
作为今年下半年的第一个超长假期,长达8天的加长版黄金周备受关注。在这个宝贵的时间里,人们不仅选择去旅游,还有很多人选择完成终身大事——结婚。
受上半年疫情影响,让本就在“金九银十”婚庆旺季的十一小长假成为“千足金”,市场异常火爆。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贾璇
1.抢!
“最近太忙了,你留言吧,我抽空回复”,在北京做婚礼策划师的小天(化名)已经1个月没有了休息日。自从8月份复工,包里每天必备2块充电宝,只要有电源就立刻给手机充电,目的就一个——抢资源。
办婚礼最难搞的就是场地。“这个十一很多结婚热门场地都是连轴转,很多酒店除了白天上下午分开卖,现在订晚宴的也越来越多”。小天打开笔记本,指着一页酒店和场地名单解释,像户外草坪和网红餐厅的预定,如果保证能订到的话,需要提前1年到1年半预定。
记者致电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公园内的热门餐厅,婚宴负责人表示,最早可预定的“好日子”已经排到明年6月份,而且要赶紧付款,否则马上就会没。
抢不到场地就改时间。新娘笑笑(化名)原计划在五一结婚,受疫情影响,拖到了十一。因为自己是改期,预定的时机比直接确定在十一的新人晚了一些。经过两家人商量,直接把室内的中式圆桌婚礼改成了室外的长桌西式晚宴,就为了挤上国庆婚礼的空挡。“没办法,不能再等了,早办完心里踏实,”笑笑说。
除了要抢场地,婚礼所需的工作人员更要抢。采访中小天透露,她合作的一位新娘化妆师,一次出场费为8800元,价格在北京市场上不算低,但7天接了14场婚礼,收入超过12万元。
举办婚礼的扎堆,参加婚礼的宾客也忙到不行。97年的小秋(化名)刚工作一年,本想国庆假期回老家休息,结果放假前一周,收到5场婚礼的邀请,看着手中的“红色炸弹”,盘算着自己5500元的月薪,这下光份子钱就要花掉一半多工资。
类似小秋的情况大有人在,有网友表示,“为了回本儿还是要结婚的”“收到3场婚礼邀请的自己得到了安慰”“看完赶紧拉黑不熟的同学”……
2.赔!
在小天的电脑里,有一个特殊的文件夹,名字叫“不结了”,专门记录取消婚礼客户的资料,取消原因各有不同。“今年这个文件夹的内容估计要破纪录了,以往每年最多只有2对,今年还没过完,已经有3对了”。
据小天介绍,这3对新人里,有1对是订了春天的婚礼,疫情延期时新娘怀孕了;1对是新郎及家人在美国,短时间内无法回国,还有1对选择了延期,具体办的时间待定。
取消的订单让小天更加不敢松懈,马不停蹄地忙乎国庆黄金周的婚礼。“我都大半年没有收入了,今年北京的天气凉得太快了,过了十一,感觉我们又要歇着了”。说着,小天打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一系列白色毛衣的照片,“你看,我十一结婚的新娘,都开始让我帮着选薄毛衣了”。
上半年结不成,下半年结不了,是小天给今年婚庆市场艰难前行的总结。据她回忆,从去年11月份开始,自己就处在停工状态,直到今年8月份才迎来开工首单。
“想要靠这几天把今年大半年的损失赚回来是不可能的,这两个月满打满算也就8个周末,16天,新人还是会选一选日子,这样挑选下来,也不剩几天了。即使把日子接满,公司就这么多人,承接能力也有限”,小天无奈表示,虽然知道这个十一干完还是要赔钱,但也只能靠这两个月的收入把损失降低。
对于收入问题,小天称心态已经很好了,“虽然现在婚礼都恢复了,但今年总体收入也是腰斩的,估计是往年的一半都不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