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关注——
《意见》聚焦民生福祉,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提出务实举措
商务部:
《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提出务实举措。比如说,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指导制定家政服务公约,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物业企业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等。
扩大养老托育、文旅体育、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做了哪些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为扩大养老托育、文旅体育、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职能,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聚焦堵点痛点,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牵头编制并报请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综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资金渠道,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是补短板强弱项,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设备提质升级。
组织实施了“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项目,补齐通景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设施等重点基础设施短板;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当中,牵头出台《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观光游览设施更新提升等八大行动,将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范围。加强体育公园和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
第三个方面,是推动转型发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
部署开展了家政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牵头深化家政产教融合、家政进社区等专项行动,围绕降成本、规范化、高质量三方面重点,加快家政服务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推动家政职业化发展。
围绕文化和旅游消费,文旅部将采取哪些促消费措施?
文化和旅游部:
当前,正值暑期,文旅精彩纷呈,消费热度持续攀升,夏日经济新活力不断释放。围绕这次《意见》提出的涉及文化和旅游的重点任务,文化和旅游部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发挥好文旅消费促增长、惠民生的作用。
在丰富消费惠民活动举措方面
持续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优惠、文旅消费券、满减优惠等多样化惠民举措,让百姓真受益,让企业得实惠。
推进文旅融合及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消费惠民活动举措,与促进餐饮住宿、体育、数字、绿色、健康等消费一体推进,创新文旅消费场景,丰富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在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质量方面
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推出更多精品演艺项目。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项目。
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和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
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沉浸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线上演播、邮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
在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方面
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提升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运营水平和消费体验。
宣传用好免签政策,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增加多层次、高品质的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引导各地统筹好文旅消费和文明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市场秩序,努力营造暖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让大家在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同时,尽情感受山河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民政部如何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民政部:
近年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民政部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围绕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发展,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畅通区域内养老服务供需渠道,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支持护理型床位建设,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围绕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运用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推动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宽“平台+”养老新渠道,借力平台经济优势,更好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
围绕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增加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有效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深化老年用品推广应用,支持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壮大养老服务经营主体,推动形成养老服务品牌;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素质规模与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推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养老服务领域税费优惠政策,更好满足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需求。
围绕优化养老服务营商和消费环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加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监管,持续开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识骗防骗宣传活动,切实保障广大老年人合法权益。
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发展,商务部有何安排?
商务部:
针对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
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深入推进家政兴农行动,鼓励更多农村转移就业人口从事家政服务。
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深化家政劳务对接行动,组织有关家政企业开展带岗直播招聘。
针对社会上对家政服务质量期待越来越高的情况——
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免费的线上培训,进而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家政服务的质量。
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家政服务的标准体系,推动制定若干关于家政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今年我们正在指导有关机构制定两项国家标准,一个是《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一个是《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针对群众关心的家政服务放心消费问题——
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更多家政服务员和消费者使用“家政信用查”小程序,强化信用信息的应用,依托“家政信用查”平台,推进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方便消费者直观查验,更加放心地消费。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家政信用查”小程序)
将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发布《家政服务公约》,倡导规范消费者、家政服务员和家政企业三方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家政服务的消费环境。
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服务业对外开放,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商务部: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选择市场需求大、有效供给不足的领域,分步、分类、分区域扩大开放,以开放优化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稳步扩大领域开放,包括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扩大服务消费相关领域的条目,还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服务贸易的开放水平。
另一方面是提升开放平台的效能,要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要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都是做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载体。还要办好进博会、服贸会这些重大展会,促进更多服务业新业态落地。
此外,我们还要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举办一系列精品活动,促进招商对接和项目撮合,健全常态化、多层次招商机制,吸引更多服务消费新领域新赛道的外商投资。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博烧烤、东北铁锅炖、天水麻辣烫,这两年一个接一个城市因特色美食而迅速火出圈。一道地方特色菜带火一座城。吃什么?去哪儿吃?这不仅仅是文旅产业的焦点,它本身就是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商务部:22项具体政策措施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地方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地方特色餐饮、乡村休闲餐饮等业态,创新餐饮业消费场景。
《指导意见》从七个方面,包括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弘扬优秀餐饮文化、促进绿色发展、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提出了22项具体政策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落实举措,跟踪落实成效,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建设平台载体,培育一批中华美食街区,指导地方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地方特色餐饮、乡村休闲餐饮等业态,创新餐饮业消费场景;完善餐饮业标准体系,推进餐饮数字化赋能,积极推动中餐“走出去”。
此外,还将加强宣传引导,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总结推广各地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复苏明显 去年“下馆子”花了5.29万亿元
2023年我国餐饮业明显复苏,全国餐饮收入达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3.2%。尽管复苏明显,但是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表示,目前,餐饮服务仍然存在发展方式粗放、安全基础薄弱、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
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日常消费,不少人外出就餐会选择有品牌的特色餐饮连锁店。我国的大型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率在80%左右,中小型的品牌企业连锁化率在50%左右。可以说,品牌化是老百姓信任餐饮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
去哪儿吃:社区餐厅成餐饮消费新场景
说到餐饮消费的新场景,眼下,社区食堂成了不少居民的选择。
在江苏扬州的九龙湾社区,每到饭点,社区餐厅便逐渐热闹起来,不少居民陆续到这里排队用餐。这个社区住着近3000多位老人,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老人有着助餐需求,社区餐厅便成了他们的用餐首选。
江苏省扬州市九龙湾社区居民 周新梅:口感挺适合老年人的,菜烧挺烂的,又不是很咸,比我们在家里烧得好吃。
在四川省江油市川矿社区,社区餐厅最初的想法是服务老年群体,没想到不仅留住了老年人的胃,也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在河南郑州,社区餐厅逐渐衍生出了社交功能,成了社区居民们的线下“朋友圈”。
去哪儿吃:社区和乡村餐饮 发展潜力足
除了连锁餐厅、特色小吃,当前,餐饮供给结构可以说是出现了更加细分的变化,那么,不同的餐饮消费场景,尤其是社区餐饮、乡村休闲餐饮,如何深挖潜力?
《指导意见》提出,盘活社区闲置空间资源,支持设立早餐店、老年食堂等社区餐饮网点,鼓励地方向提供社区老年人供餐、助餐服务的有关机构给予适当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包括老年人的便利的这个坡道,进入餐厅要有坡道,要有升降电梯,甚至针对老年人推出老年人的食谱。因为老年人是要低油低糖,那就是要在特定的区域要拨付一定的场所、低的租金,满足公益的餐饮的服务,这个是政府必须下力量。
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下沉发展,挖掘县域餐饮市场潜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培训、场地等支持政策,引导专业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发展乡村休闲餐饮。
餐饮消费如何再挖潜?
从总体来看,餐饮业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以上,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可以说,餐饮业是透视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那么,此时发布这样一份《指导意见》,将能如何深挖餐饮消费潜力?戳视频,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分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二)住宿业
为消费者提供有偿临时住宿的服务行业。
1星级酒店
以满足不同住宿需求而建设的不同等级酒店。一般用星的数量和设色表示旅游饭店的等级。星级分为五个等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白金五星级。
2经济型酒店
经济型酒店多为旅游出差者预备,其价格低廉,服务方便快捷。特点可说是快来快去,总体节奏较快实现住宿者和商家互利的模式。
3其他住宿业业态
不属于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住宿业业态。
< class="pgc-img">>(三)餐饮业
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GB/T 4754-2002中67类]
1正餐
提供各种中西式炒菜和主食的餐饮服务。[GB/T 4754-2002中6710]
1 .1中式正餐
提供各种中式炒菜、主食、汤及饮品的餐饮服务。
1.2 西式正餐
提供各种西式主食、汤及饮品的餐饮服务。
2火锅
金属或陶瓷制成的用具。锅中央有炉膛,置炭火,使菜保持相当热度,或使锅中的汤经常沸腾把肉片或蔬菜等放在汤里,随煮随吃。也有用酒精、石油液化气等作燃料的。
3快餐
预先做好的能够迅速提供顾客食用的饭食、饮品的餐饮服务,如套餐、汉堡包等。
3.1 中式快餐
预先做好的能够迅速提供顾客食用的中式饭食、饮品的餐饮服务,如套餐、包子、粥及其他饮品等。
< class="pgc-img">>3.2 西式快餐
预先做好的能够迅速提供顾客食用的西式饭食、饮品的餐饮服务,如汉堡、可乐等。
3.3 自助式餐饮
服务员不送餐上桌,由顾客自己领取食物的一种自我服务的餐饮服务,包括中、西餐。
4休闲饮品店
以提供饮料、冷饮、休闲食品为主的茶馆、咖啡厅(屋、馆)、奶茶店、酒吧、冷饮店、休闲食品店等餐饮服务场所。
5特色小吃店
提供地方风味特色小吃为主的餐饮服务场所,以及提供单一类品种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面条、粉丝、包子、饺子、馄饨、麻辣烫等。
6其他餐饮业业态
本项未列明的餐饮服务业业态。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