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 张晓荣)近日新式茶饮行业两大品牌奈雪の茶与喜茶交战。奈雪创始人彭心发朋友圈指责喜茶抄袭其产品,并直接点名喜茶创始人聂云宸,而聂云宸则在其评论区回复称“创新不是抢时间占位”。
两位创始人之间的开杠不仅反映了两家品牌的竞争,也反映了目前新式茶饮行业存在的严重同质化这一普遍问题。
奈雪创始人朋友圈怒怼喜茶抄袭
11月18日,奈雪の茶创始人彭心在朋友圈喊话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称喜茶抄袭。彭心在朋友圈里指喜茶抄袭了奈雪的芝士草莓、霸气蜜桃、霸气黑提、霸气石榴、软欧包等产品。除芝士草莓是在奈雪上新4个月后上的,其他产品都是在时隔一年后,与奈雪此前下线产品回归时同时上线,直言“我都替你没意思了”。
彭心提到,“前段时间看到采访,原来是想抄我们的霸气车厘子没搞定呀,今年我们的霸气车厘子又回归啦,我就在等着看,会不会又抄呢?”
针对此番隔空喊话,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回复称,创新不是抢时间占位,并直接回怼说:“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都拼凑起来先出了,然后指责以后的人都在‘抄袭’自己,如果只是这样那创新真是太简单和幼稚了。”
聂云宸强调,“我们一向是用市场结果说话,而不是做一些无意义的无病呻吟言尽于此,无论你说什么我不会再回了。”对此,彭心回复:“晚了一年上那就得比我们好喝才行”。
11月26日,新京报记者就此事向喜茶方面了解情况,喜茶公关部相关负责人称,不就此对外发表意见,对“被指抄袭”这一说法,喜茶方面回应“清者自清”。
而奈雪の茶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彭心朋友圈最终目的不是针对哪个品牌,而是让整个茶饮行业更加规范有序,更健康,毕竟奈雪和喜茶是这个行业的两个头部品牌,起的是带头和示范的作用,更应该对自身品牌严格要求。
喜茶、奈雪の茶暗自较劲
近两年,新式茶饮市场火爆,频获资本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下半年起,新式茶饮踏入融资快车道,各茶饮品牌融资已有数十起,总额超过13亿元。其中,从融资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来看,奈雪の茶、喜茶都是茶饮品牌中的佼佼者,竞争也颇为激烈。
喜茶和奈雪の茶都起源于广东,在广州和深圳开设多家门店,喜茶主打“芝士茶”、奈雪的茶因“水果茶+软欧包”走红,两个品牌均获得高额融资。今年3月,奈雪的茶获得天图资本数亿元投资,市场估值超过60亿元;4月,喜茶获得美团旗下龙珠资本4亿元投资,并表示要在今年开设100家门店。
目前两个品牌发展迅速,奈雪の茶在全国已有将近200家门店,喜茶门店也超过了100家。双方还都瞄准了海外市场,而且直指新加坡。今年11月10日,喜茶海外首店在新加坡开业,而据奈雪方面透露其海外首店也位于新加坡,将于12月1日开业。
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在迅速开店、靠网点密度占领市场的同时,喜茶、奈雪の茶在产品和门店选择上也不断进行拓展。奈雪の茶以注重空间体验感的大店为主,而原来主打小门店的喜茶也开起了“黑金店”、“粉色店”等更注重体验的主题店,并且开出了融合烘焙、欧包在内的喜茶热麦店。同时,双方在产品品类上也有了重合,如石榴、草莓等饮品。
茶饮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
事实上,由于新式茶饮毛利率高、进入门槛低、产品缺乏技术壁垒,导致茶饮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一家推出新产品,其他品牌也会立即跟上。
例如,喜茶带火了芝士茶,其他品牌也纷纷推出此类产品。鹿角巷的爆品黑糖鹿丸奶茶也引来众多模仿,推出自家的黑糖珍珠产品,甚至有名为“老虎山黑糖专卖”在内的多个品牌宣布获得融资。
此前,鹿角巷大陆地区品牌总监谭力就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茶饮市场同质化现象确实存在,一家推出新品其他品牌也会抄袭,比如奶盖茶。目前根据公开报道,满记甜品、快乐柠檬、黑泷堂均推出了奶盖茶产品。也有茶饮加盟代理商直言,用两三块钱的成本就可以做出和鹿角巷一样的黑糖鹿丸奶茶,且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定期更新产品。
今年10月,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茶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底中国现制饮品的门店数达到44万家,比2016年新增3万家,门店年度增长率为7%。
就产品而言,《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新茶饮市场的产品主要以奶盖茶和水果茶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想要在行业内立足,打造差异化产品,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成为关键。
河南盟否答案茶联合创始人古铁峰也曾对新京报记者直言,目前茶饮行业尚无统一标准,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企业之间的正当竞争,亟待行业规范。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图片来源 网络截屏 校对 吴兴发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何慧婷
最近平价奶茶蜜雪冰城热度不小,便宜又大杯的奶茶,实在让人好感度大增,但对于不少杭州人来说,晓麟才是学生时代的“白月光”。
最近,有吃货网友发现身边的晓麟奶茶大变样了,不仅门头换成了统一色调的朱红色,甚至包装和店内装修,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除了记忆中单价个位数的港奶、薄荷冰奶,菜单里还新增了不少单价“二字头”的鲜奶鲜果奶茶:多肉葡萄冰、芒果脆波波冰、红豆芋圆冰沙,都是今年4月推出的新品,价格都在18元以上。
天目山路这家晓麟家的小哥告诉我,这家店是今年4月份开出来的新店,不仅装修做了升级,也推出了更受市场欢迎的鲜奶和鲜水果茶饮,但是价格也会相应提高。
记者买了几杯学生时代最爱的晓麟港奶、珍珠奶绿,单价10块起,还试着点了一杯新品多肉葡萄冰,单价20块钱一杯。
据吃货大P说,珍珠奶绿还是儿时记忆里的味道,但价格肯定比以前贵了,但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多肉葡萄冰上面是鲜甜的奶盖,下面能喝到大颗的葡萄果肉,口感不错,但感觉果香不够浓郁,有点水水的感觉。
作为本塘初代奶茶品牌,晓麟奶茶开遍杭城的时候,“一点点”都还只是个形容词。家住杭州惠民路的汤唯,就曾一边刷着网红奶茶“喜茶”的新闻,拉着老公一起去喝了小时候无比熟悉的晓麟奶茶▼▼▼
就像武侠里的故事一样,不会有哪个门派一直兴盛,永远都会都人带着新招式找上门来,在杭州这个对吃喝还略显挑剔的城市,每一条街巷都经历过若干轮奶茶店的洗礼。Coco都可、快乐柠檬、奶茶博士、茶桔便、黑泷堂、果麦、阿姨奶茶,他们各自都曾经非常火爆,接着被后来者推倒,历史循环如此,年复一年。
经过市场和资本冲刷的本土奶茶晓麟一直都没有被“打死”,反而挣扎着找到了生存的机会。
2004年,借着下岗大潮,为了促进就业,晓麟奶茶响应号召开放加盟,一时间分店齐开,靠着加盟费,直营分店的盘子也越来越大,用创始人张璘麟的话说,就是“沸腾了”。那几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晓麟奶茶门店出现在街头巷尾。
到2014年,晓麟奶茶在杭州开到88家,同期的黑泷堂是16家,一点点是30家,都可是21家,至此,疯狂扩张后的晓麟家,即使在这个没有忠诚度的行业里拥有众多拥趸,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逐步关店的下坡路。
不过,今年初开始,杭州街头的晓麟奶茶仿佛又开始多了起来,粗略盘算了下,杭州目前有10家门店,江城路、庆春路、体育场路、双菱路、天目山路都能找到,其中大部分都升级了装修和菜单,不少人路过,还是会情不自禁想要点一杯喝喝看。
晓麟奶茶的新菜单你喝过吗?你认可这个杭州老牌奶茶吗?点击评论一起来聊聊看。
另外,对于夏天吃什么这个话题,你有话要说吗?
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邀请大家一起来小时新闻“吃货圈”社群晒出你喜欢的夏日美食。大家可以晒晒自己推荐的夏日冰品,也可以晒晒最适合夏天吃的美味,或者是你自己动手做的夏日拿手菜。我们等你来参与哦。
【参与方式】
(1)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帮帮团”按钮或点击首页浮窗“我要发帖”。
(2)选择发布到“吃货圈”群组,标题注明#夏日美食#,上传文字+图片(每个帖子最多可以上传9张图片)。
(3)所有参与话题互动的用户都有资格参与我们的抽奖。我们将于活动结束时,抽取幸运读者,赠送吃货精美礼物一份。
活动结束时间:8月7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花三月,荷尔蒙发散,据说是适合表白的季节,魔都的小伙伴表示:爱TA,就去排队7小时买一杯“喜茶”▼▼▼
而在杭州,最火的奶茶还是走到哪里都排队的“一点点”了,人民群众普遍表示:一点点“有毒”!好喝到喝完就喝不下别的奶茶了......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作为杭州城里奶茶品牌一哥,今年刚开年,喝完“一点点”整个人都亢奋腹泻的风波也是人尽皆知,然鹅门店门口该排队的还是排队,并没有什么影响啊喂......
但是要说本塘历史最久的奶茶品牌,其实还是本土的“晓麟奶茶”,晓麟奶茶开遍杭城的时候,“一点点”还只是个形容词。
家住杭州惠民路的汤唯,就一边刷着网红奶茶“喜茶”的新闻,拉着老公一起去喝了小时候无比熟悉的晓麟奶茶▼▼▼
#真的是汤唯骗你是狗#
西湖银泰楼下的那家晓麟,小时候几乎每天去,换了N个店主,去年年底关掉了,就像是整个青春里丢掉了一种“味道”。
结婚不久的汤唯如今再路过惠民路的时候,还常常想起初中的时候有个同班男生跟晓麟奶茶的店主串通好,先给钱,然后嘱咐老板:那个女孩子再来,不收她钱,就说她太好看所以免费。
把这个故事和老公说起,不是杭州人的老公表示:当年在人人网上看过,最好喝的不是惠民路,庆春路上的那家晓麟才是杭州最火,来杭州要吃新丰小吃喝庆春路上的晓麟奶茶。
#论直男的不解风情#
可能对于杭州本塘的伢儿们来说,那个年代一路喝过来的奶茶,就像生命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一样,无论你解不解我的风情,无论我解不解你的衣扣,在我再次喝到从前味道的此刻,我是如此地想念你,们。
任我行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
如今的本塘,一点点门口永远排队,其它牌子门口常常门可罗雀,曾经作为本地奶茶一霸的晓麟奶茶门店也关得七七八八,这些原本只停留在味觉上的记忆,其实也像一个杯中的小小江湖。
真要追溯起来,杭州最开始出现的奶茶品牌,应该是1995年开始有的123和根莱了。
如今二十五六岁左右的年轻人,应该很多是吃着根莱的三明治去上的学。
那时候的杭州,对奶茶的理解还是“台湾珍珠奶茶”打头。
到了1998年,就有了在河坊街手推车卖奶茶的晓麟,两块钱一杯,因为在夏天手摇能摇出泡沫,所以泡沫奶茶和奶绿成了招牌,这么多年一直还在。
刚开始都是奶精,到哪里的奶茶都是奶精调的,早上4点钟起来煮珍珠,干瘪的珍珠煮熟要好几个小时,现在人都知道奶精不好了,以前也是没得选,只有这个。——张璘麟
仔细回想,你应该还能记得90年代末、新世纪之初时街边奶茶店的样子:热水壶,煮豆的煤气灶,搅拌用的大茶壶,搅拌棒,奶茶粉末加水,猛摇几下,连加热封口机都没有,盖上盖子就好了。
至于是不是要刚好摇60下才好喝,那就是玄学了。
那时候的奶茶店一般都开在小学初中的门口,或是河坊街、朝晖这样的老区附近,店门不大,周围必须有小吃店。
还是手推车的晓麟奶茶▼▼▼
作为杭州本土的奶茶品牌,在2块钱的泡沫系列涨到5块之后,老板张璘麟一直保持这两款经典口味没再提价,老板张璘麟表示周围小区里,当年的年轻如今步入中年的很多人还是只爱喝这两款,所以不涨价,算是自己最看重的情怀了。
2000年的时候,晓麟在河坊街开了第一家门店,茶风暴、街客、避风塘这些牌子在街头也多了起来。
可是晓麟的奶茶没那么腻。
资深奶茶爱好者阿平喝遍了杭州所有品种,最后还是选择喝回晓麟。
就像武侠里的故事一样,不会有哪个门派一直兴盛,永远都会都人带着新招式找上门来,打败了地头蛇,我就是这一方新的霸主,奶茶的江湖也不外如此。
在那个信息还没有大爆炸的年代,红极一时的123一夜之间撤出中国,熟悉的黑兔子logo因为诱导加盟的风波,盛极而衰。
接着是05年的茶风暴,06年的街客,都是红极一时,然后趋于没落,至少小编已经记不清他们的招牌单品了。
从杭州有第一杯奶茶,撑死了就是20年,作为一个没什么忠诚度的行业,在杭州这个对吃喝还略显挑剔的城市,每一条街巷都经历过若干轮奶茶店的洗礼。Coco都可、快乐柠檬、奶茶博士、茶桔便、黑泷堂、果麦、阿姨奶茶,他们各自都曾经非常火爆,接着被后来者推倒,历史循环如此,年复一年。
经过市场和资本冲刷的本土奶茶晓麟一直都没有被“打死”,反而挣扎着找到了生存的机会。
2004年,借着下岗大潮,为了促进就业,晓麟奶茶响应号召开放加盟,一时间分店齐开,靠着加盟费,直营分店的盘子也越来越大,用张璘麟的话说,就是“沸腾了”。
那几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晓麟奶茶门店出现在街头巷尾。
伴随着店铺扩张的,是新品的开发,如今所有人都在痴迷“一点点”的奶盖,其实2012年晓麟奶茶就有了,但是当时没人买账,都觉得很奇怪,没几个月就下架了,所以对于如今的状况,晓麟是哭笑不得。
一点点的奶盖▼▼▼
迅速扩张之下,是几个品牌为了争夺门店的激烈竞争,通常是几家的拓展经理同时跟房东谈,现场加价,就为了拿下店铺。
但跟拥有雄厚资本的全国连锁品牌相比,本塘的晓麟还是拼不过。
到2014年,晓麟奶茶在杭州开到88家,同期的黑泷堂是16家,一点点是30家,都可是21家,至此,疯狂扩张后的晓麟家,即使在这个没有忠诚度的行业里拥有众多拥趸,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逐步关店的下坡路。
如今杭州城里的奶茶品牌大大小小,一双手肯定数不过来,地图上曾经的晓麟奶茶也换成了别的招牌,曾经和你一起走在杭城路上的人还在哪里呢?
中山北路上,2014年百度实景地图拍摄能看到最右的晓麟奶茶▼▼▼
2017年同样的位置,晓麟家换成了贡茶▼▼▼
原来的武林店也在年后刚改成了“阿姨很芒”▼▼▼
如今的一点点有多火,小编就有多想念小时候最喜欢喝的晓麟家的金牌奶茶(后来改成港奶),跟着地图从体育场路找到河坊街,最后才在晓麟奶茶的第一家店里买到▼▼▼
虽然是晓麟奶茶最老的店,可能因为是工作日,小编坐在店里喝完奶茶,也就只有2位客人到店,无事可做的店员们只能偶尔盯着放广告片的电视发发呆了。
就像老去的廉颇被问到“尚能饭否”一样,到如今,晓麟奶茶只剩下
河坊店(河坊街32号)
望江店(望江门金钗袋巷72号)
采荷店(双菱路25号)
滨江店(滨江区月明路温馨人家对面)
四间直营门店,以及为数不多的几家加盟店,壮士暮年的情境实在令人心疼。
老店原来的样子,现在已经换新了▼▼▼
其实,在某个场景里,你是否也会回味着伢儿时的味道,看车窗外的灯火忽明忽暗,单元楼鳞次栉比,你闭上眼睛,恍惚想起了短短人生里那些年轻热血又闪闪发光的日子,却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