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中,一个吸引人的菜品名字不仅能让顾客产生好奇心,还能增加菜品的销量。那么如何给菜品取一个好听又有吸引力的名字呢?以下是5个菜品取名公式,让你轻松吸引顾客!
1. 创意拼凑法
创意拼凑法是将两个或多个词语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颖独特的名字。这种方法可以让顾客在短时间内就记住你的菜品名字,同时也能体现出你的创意和独特性。例如:
- 鱼跃龙门:将“鱼”和“龙门”这两个词语进行组合,寓意着鱼跃过龙门,象征着成功和飞跃。这个名字既体现了菜品的主要食材,又具有一定的寓意,让人印象深刻。
- 火山石烧鸡:将“火山”和“石烧鸡”这两个词语进行组合,给人一种火山喷发般的热情和活力。这个名字既能让人联想到美味的烧鸡,又能让人感受到火山的壮观,让人忍不住想一试。
2. 以形取名法
以形取名法是根据菜品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来命名。这种方法可以让顾客一眼就能认出你的菜品,同时也能体现出你的细心和专业。例如:
- 金盏虾仁:将鲜嫩的虾仁放在金黄色的碗里,形状像一个金色的小杯子,因此得名“金盏虾仁”。这个名字既体现了菜品的颜色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想品尝。
- 翠绿豆腐: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绿色的蔬菜中,呈现出翠绿色的效果。这个名字既体现了菜品的颜色特点,又具有一定的清新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3. 以味取名法
以味取名法是根据菜品的口味特点来命名。这种方法可以让顾客在看到名字的同时,就能想象到菜品的味道,从而激发他们的食欲。例如:
- 麻辣牛肉:将麻辣口味的牛肉命名为“麻辣牛肉”,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道菜的口味特点。这个名字既简单明了,又具有一定的诱惑力,让人忍不住想尝试。
- 香脆鸡翅:将鸡翅炸得香脆可口,命名为“香脆鸡翅”,让人一听就知道这道菜的口感特点。这个名字既简单易懂,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品尝。
4. 以材取名法
以材取名法是根据菜品的主要食材来命名。这种方法可以让顾客在看到名字的同时,就能知道这道菜的主要食材,从而增加他们的信任感。例如:
- 鲍汁花菇:将鲍鱼和花菇这两种食材炖煮在一起,命名为“鲍汁花菇”,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道菜的主要食材。这个名字既简单明了,又具有一定的高档感,让人忍不住想尝试。
- 红烧排骨:将排骨炖煮得红亮诱人,命名为“红烧排骨”,让人一听就知道这道菜的主要食材。这个名字既简单易懂,又具有一定的诱惑力,让人忍不住想品尝。
5. 以人取名法
以人取名法是根据人物、故事或者典故来命名。这种方法可以让顾客在听到名字的同时,就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从而增加他们的兴趣。例如:
- 西施舌:将一道美味的汤品命名为“西施舌”,让人一听就知道这道菜与西施有关。这个名字既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想品尝。
- 贵妃鸡:将一道鸡肉美食命名为“贵妃鸡”,让人一听就知道这道菜与杨贵妃有关。这个名字既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又具有一定的诱惑力,让人忍不住想尝试。
极鮰鱼配馓子
< class="pgc-img">>此菜将面点与菜品完美结合,装盘富有美感,让人充满食欲。美极鲜味汁特有的香味,让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鮰鱼的泥土气,并赋予鱼肉饱满的复合头香,而美极烧焖鲜的叠加使用,则更好地增加了复合酱香的味道。
鮰鱼肉250克,麻油馓子2根,石榴肉20克,干葱头50克,肉葱150克。
调料:
A料(美极鲜鸡粉、美极鲜味汁、老抽各5克,美极烧焖汁4克,白糖8克,古越龙山、味噌各50克,蜂蜜30克,话梅5颗)
小料(姜片50克,香葱、柠檬各30克)
黄油15克。
制作:
1.鮰鱼去头尾,留中段切成5厘米长的块,将其放入泡有小料的清水中,去净血水后捞出,控干水分。
2.将A料拌匀即成美极蜜香腌料,与鮰鱼块拌匀,腌制3小时以上。
3.将干葱头、肉葱分别切段后放入烤盘中,放入黄油及腌好的鮰鱼,入烤箱以230℃烤制20分钟。
4.待鮰鱼全熟上色后即可装盘,放入石榴肉、馓子点缀即可。
刘安点丹
< class="pgc-img">>这道菜选用安徽黄山特产的有机黄豆七月黄,配以天然矿泉水制作而成。成品洁白细腻、口感滑嫩、营养丰富。
此菜在位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堂做,很抓人眼球,盛器也很有亮点,经过厨师的巧妙策划,服务员的精心表演,一款豆浆3分钟内魔幻般变成豆腐,使客人大吃一惊,活跃了就餐氛围,使食客食欲大增。
有机黄豆250克,黄山泉水4千克(10人量)。
调料:
海皇酱50克,榨菜20克,米葱10克,葡萄糖内酯5克。
制作:
1.将有机黄豆用泉水2500克浸泡24小时,至全部涨开,中间换水一次,捞出清洗干净,放入粉碎机中加入黄山泉水1500克搅打成糊。
2.将黄豆糊倒入纱布袋中,经过挤压渗出豆浆,倒入盛器中,入蒸箱蒸熟,倒入壶中。
3.取十个陶罐,将葡萄糖内酯均匀分成十等份加入,调料同样分十份。
4.上桌时,将豆浆冲入陶罐中,盖上盖,2~3分钟即可凝固成豆腐,然后将调料拌入即可。
关键:
1.黄豆需彻底浸泡涨发,提高出浆率。2.豆浆上桌时间要迅速,其温度下降将影响豆腐凝固的速度和质量。
清宫枣香万福肉制作:连龙
< class="pgc-img">>此菜改良自传统宫廷菜万福肉,融入现代烹调技法,使用红枣调味增甜,给五花肉增添枣香味和肉质的回口甜味,使成品口感软糯,造型美观。
带皮上等五花肉100克,去心莲子4颗,小枣8颗。
调料:
A料(精盐、白糖各2克,鸡粉、胡椒粉各1克)
B料(蜂蜜2克,东古酱油3克,花雕酒1克)
C料(排骨酱、蚝油各5克,海鲜酱2克,八角1颗,腐乳1块,东谷酱油5克,花雕酒20克)
高汤150克,生姜10克,蒜子5克,京葱1根。
制作:
1.取炒锅烧热,将五花肉皮朝下,将五花肉表皮上的残毛烫干净,用清水刮洗干净,放入凉水锅中,大火烧开,将五花肉煮至六成熟时,捞出控水,用干毛巾将五花肉表皮的水分吸干。
2.取一小碗,将B料调匀,均匀地抹在已经吸干水分的五花肉皮上,下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发红,捞出控油,放在托盘上,用重物压2小时,包上保鲜膜入冷冻冰箱冻2小时,取出,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在五花肉皮上改万字花刀。
3.锅留底油烧热,下入京葱、生姜、蒜子煸炒出香,下C料调味,入高汤烧开。
4.取一砂锅,垫上竹网,将改好刀的五花肉皮朝下,挨个码放整齐,将事先兑好的A料调入,倒入莲子、小枣,小火煨1小时,出锅装盘即可。
关键:
1.五花肉过油后用重物压制的时间不宜太短,否则改好的花刀不美观。2.小火煨制五花肉时,建议使用平口砂锅,加汤量以没过五花肉为准。3.放入小枣的时间要把握好,最好要与五花肉一起放入,这样小枣不但入味,还能很好地给汤汁上色,使其颜色更加红润。
蟹汤鳜鱼制作:陈文鑫
< class="pgc-img">>这道蟹汤鳜鱼简化了制作过程,加快了上菜速度,鳜鱼片鲜香细嫩,口感极佳。
原料:
鳜鱼片(带皮)50克,紫蟹50克。
调料:
色拉油20克,二汤200克,湿淀粉15克,姜丝各5克,白胡椒粒3克。
制作:
1.鳜鱼片上薄浆;紫蟹去腮后加入白胡椒粒打碎。
2.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时下入紫蟹、姜丝炒香,放入二汤转小火熬制2分钟,打出杂质,下入鱼片,20秒后出锅装盘即可。
玉带百财包
< class="pgc-img">>白菜焯水后用冰水浸泡,可以使白菜口感变脆,色泽美观;泰国河虾仁比普通的虾仁口感要好,再搭配马蹄制馅非常完美;蒸制的时间也是恰到好处,值得推荐。
原料:
泰国河虾仁50克,马蹄30克,大白菜1片。
调料:
鸡汤200克,盐3克,玉米淀粉5克,木耳1朵,香菜1根,枸杞2颗。
制作:
1.将虾仁洗净,剁成蓉;马蹄去皮,洗净剁成末,加盐和虾蓉一起搅打,制成虾胶。
2.白菜叶去梗,焯入沸水,入冰水浸泡10分钟,捞出,挤干水分,包入虾胶,四周不露馅,卷成桶形。
3.将香菜茎、发好的木耳、菜心焯水,香菜茎穿过木耳,将卷好的白菜扎起,上面放菜心和枸杞,入盘中,倒入鸡汤,上笼蒸5分钟,即可上桌。
秘制烧椒酱拌西班牙红虾
< class="pgc-img">>这是北京香港马会的一道融合菜,是将传统的烧辣椒混合西班牙红虾的虾脑,做成口味独特、鲜香可口的烧椒酱。西班牙红虾肉经过简单的腌制和烤制,保留虾肉原有的鲜香,肉质弹牙可口。用虾脑做酱拌虾肉是其追求食材本味的烹饪理念的一种表现。
原料:
西班牙红虾2只,青椒200克,蒜子10克。
调料:
海盐、生抽、米醋、芝麻油、料酒、湿淀粉各5克,橄榄油12克,蒜蓉、姜蓉、香菜末各10克,色拉油300克,白糖3克,鸡粉2克。
制作:
1.取西班牙红虾,将虾头、身子分离,取出虾脑,虾身去掉虾壳,留虾尾,背部开刀,去掉沙线,加海盐、橄榄油2克腌制3分钟。
2.将青椒入烧至五六成热的色拉油中,浸炸成熟,取出去皮,加蒜子捣碎。
3.锅内入橄榄油10克,烧至三成热,下蒜蓉、姜蓉、香菜末炒香,下虾脑小火慢慢炒香,烹料酒,加入米醋、生抽、白糖、鸡粉调味,淋芝麻油,加湿淀粉勾芡。
4.将腌好的虾放入面火炉中,200℃左右,烤2分钟,取出,将虾分成三段。
5.虾头入蒸箱蒸熟;虾肉放烧椒酱中拌匀,取出与虾头一起装盘即可。
脆皮婆参制作:蔡长征
< class="pgc-img">>小火熬制的婆参软糯,经过油炸表皮酥脆,口感特别,搭配芥菜增添绿意,让菜品颜色搭配更加和谐。
初加工:
干婆参用冷水浸泡7天,浸泡后再用大桶烧制:干婆参2.5千克,放入姜200克、葱250克大火烧开,小火慢煮3—4小时,关火捞出婆参,放凉后用保鲜膜包紧,使用时取出清洗干净。
熟处理:
1.取泡发好的婆参清洗干净,切成70克/块的大小,冲冷水2小时,祛腥去沙。
2.锅内放入胡萝卜100克,香菜、大蒜子、京葱、芹菜各50克,生姜、小葱各30克,五花肉1.5千克小火烧3小时,捞出,再放入婆参小火烧至入味,捞出。
3.将处理好的婆参放入180℃油锅中炸制3分钟,捞出沥油,淋入鲍汁3克,搭配焯过水的芥菜5克,即可走菜。
鲍汁:
将蚝油、鸡饭老抽、鸡粉各1克,冰糖3克,高汤50克小火熬制5分钟,出锅前淋入湿淀粉2克即可。
关键:
1.在泡制干婆时参必须每天换一次水。2.将烧制好的婆参放入保鲜盒保存时,需要淋入色拉油,能更好保持海参内部水分
酒酿火片黄鱼制作:金洪男
< class="pgc-img">>苏州师傅蒸黄鱼,都是整条开片处理的,成菜口味虽然没有问题,但也没给人留下美的感觉。我将鱼肉片下改成块,从造型讲就比整条蒸制更精细一些。在调味环节,我选用了白色的酒酿增加香味,又选择了撞色的火腿、葱、姜与鱼肉搭配,整体色调和谐高雅。
制作流程:
1.把黄鱼宰杀制净,去头尾,从中间一片为二,切成大小一样的块(每块60克),取出肚子里多余的鱼油,洗净待用。
2.将洗净的黄鱼块放入盘中,放入太师爷黄酒、熟猪油各10克,盐2克,鸡粉5克,切成柳叶花刀的火腿片、笋、姜各1片,淋入酒酿30克,放入葱节、大姜各10克,入蒸箱大火蒸12分钟。
3.蒸熟后取出葱节、大姜片,用原汁反复在鱼身上淋浇5次,这样可以使鱼肉更入味,最后保留1/3的原汁,淋入热豉油20克,撒葱花,浇淋热油即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国人对美食的态度从古至今都不含糊,无论烹饪技巧需要多么极致,食材需要多么奢华,做法有多么的繁琐,都丝毫不会劝退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各种各样中国名菜能让人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分享8道传统的中国菜,堪称“最费功夫”的典范,每道菜都需要极为精巧的厨艺和耐心,大家熟知的“开水白菜”排名第2,佛跳墙排倒数,看看都有哪些名菜吧。
8、佛跳墙
佛跳墙,又被称为“福寿全”,是福建地区的传统名菜,选用的食材和汤底都是上好食材,不仅有鲍鱼、海参、干贝、鱼翅等海味,还有香菇、笋尖、火腿、蹄筋等山珍肉类,常用“坛起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来夸赞它的美味,“佛跳墙”也就得名于此,传统技法制作一道佛跳墙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可谓一道功夫菜了。
< class="pgc-img">>7、宝塔肉
宝塔肉可以看成是精细版的“梅菜扣肉”或者“腐乳肉”,但在制作上极其考验刀工。切肉的时候要从外到里一层层片成一条整齐不断的薄片,并且要薄厚均匀,不是老厨师绝难办到,宝塔肉成菜后晶莹剔透,如同金字塔,宝塔的肉片层数越多,肉片也就越薄越费功夫,也就越能体现出厨师精湛的刀工。
< class="pgc-img">>6、九转大肠
提起鲁菜,很多人都会想到其中的经典名菜——九转大肠,这种红烧大肠因食客认为其可与“九转仙丹”媲美,便称其为九转大肠,九转大肠的做法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也需要“九九回转”才能制成,做法极为繁琐,完全是一个功夫活,好在味道也是让人惊艳。
< class="pgc-img">>5、文思豆腐
在我国的传统经典菜中,要说最考验刀工的当属文思豆腐,简直可以说是鬼斧神工,也是中国厨师经常晒给老外看刀工的菜品,一块豆腐在厨师的手中,不一会就变成了成千上万的细如发丝的豆腐丝,不碎不断,看似简单的刀功,没有三年五载是难以胜任的。喝起来爽口润滑,清香又利口,直让人拍手叫绝。
< class="pgc-img">>4、套四宝
套四宝,豫菜一绝,成菜展现在食客面前是一只形体完整浸在汤汁里的全鸭,扒开鸭肉后一只全鸡映入食客眼帘,之后又是一只鲜美的全鸽,再之后是一只形体完整,腹中装满了海参丁、香菇和玉兰片的鹌鹑。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四禽层层相套并保持形体完整,而且皮酥而不破,肉烂却成型,最令人称奇的是成菜中没有一根骨头,鹌鹑剔骨后背脊薄如麻纸,却装水不破,犹如艺术雕刻。
< class="pgc-img">>3、虾子大乌参
虾子大乌参是上海本帮菜中的传统名菜,20世纪30年代由沪上著名本帮莱馆“德兴馆”的厨师创制。选用肉厚体大的乌参,蓝青河的新鲜虾籽。处理海参就需要火烤、刮焦、浸泡、开膛去肠、洗净五步,耗时七天左右,制作步骤极为繁琐,是本帮菜中“镇场子”的菜品。
< class="pgc-img">>2、开水白菜
开水白菜是大道至简的典范,看似朴实无华,食之滋味万千,在川菜的汤品中,它简直就是“巅峰般”的存在。于平凡处见不平凡,食材虽是最为普通的大白菜,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极不平凡。
单说开水白菜中用得清汤,用整鸡、整鸭、排骨和火腿等诸多食材,精心熬制4个小时以上,汤熬成之后加入鸡肉蓉,猪肉蓉经过两次吊汤之后,汤内无浮油无杂质,清澈如水才行,菜心软化无渣,非常鲜美,当然价格也不菲,一般的饭店是很难吃到的。
< class="pgc-img">>1、镶银芽
镶银芽,据说是一道宫廷里流传下来的菜,当年慈禧牙口不好但又想吃肉,御厨苦思冥想,做出了堪称天马行空的花样,并不是说食材有多珍贵,难的是让人咂舌的制作过程。
镶肉芽要将豆芽去头去尾,再用绣花针将豆芽掏空,鸡肉打成茸加入调料调味,再用穿了白线的绣花针在肉蓉里穿过,借助绣花针和白线将肉蓉镶嵌在豆芽里,这道菜用的食材才能做好,可以说是巧夺天工,能在细小的豆芽上做文章,这已经不是费功夫的事情了。
在短视频平台上也见过一些厨师去复刻这道菜,好吃不好吃不知道,但看动辄花费一天时间才能炒上一盘镶银芽,绝对是“功夫菜”的极致了。
< class="pgc-img">>——老井说——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8道名菜,其实还有很多已经失传的名菜,像在北宋的无相汤、《红龙梦》中贾母爱吃的鸡髓笋、唐朝烧尾宴中的升进二十四节气等名菜,这些菜品看了制作过程后不得不感叹,吃货们对美食极致追求真是永不满足。在你心目中还有哪些名菜很费功夫,不妨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吧。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