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奶茶的经济学
华说
网红,顾名思义,因网而红,是属于这个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了。网红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即网络红人,一类是物,即网红物品。江山代有才人出,网红亦是如此,不管是人是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快速地沉浮和转换着。
上海的街头,有一杯奶茶新近成了网红。一家名为“喜茶”的奶茶店甫一开张,便招来了众多消费者大排长队。每天上百人排队的场面,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不断流转。本地媒体的报道说,买这一杯奶茶,排队时间长达7小时,代购、黄牛随之兴起,甚而至于店员亦参与其中。
不同于有口皆碑的大品牌或者老字号,一家初来乍到的新店,一开张便有如此之多的捧场者,造势的痕迹明显不过,而其迅速成为网红,也显示着背后网络推手的手法之娴熟和老练。效果近在眼前: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接踵而至,形成了典型的“羊群效应”,你来我也来,你买我也买,使得店前的队伍越排越长,等候的时间,也从最初的3小时拉长至于如今的7小时。
这场景其实不陌生,因为这些年来,时不时地,会有一个网红物品不经意地跳将出来,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世事重复,舆论的论调也重复,不外乎一面数落排队的人们无聊,“吃饱了饭没事体做”,进而忧国忧民于当今之世的精神空虚,另一面则对所谓的网红物品嗤之以鼻,“不过是一杯普通的奶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葱油饼”,“不过是一碗普通的馄饨”……云云。
国人长于和善于发“警世通言”,历来如此。余却不以为然。一个人,大抵不免会有无聊的时候,会做一些无聊的事情。花费数小时后买一杯奶茶是不是无聊另说,即便花费数小时后买一杯奶茶是无聊,则不买这杯奶茶其将更无聊,否则他不会这么做。“经济人”的定义这么说。而由个体及于群体,则更不知所谓了。即以这一网红奶茶而言,排队的人们不过是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其中又夹杂着黄牛、代购之类的人物,在一个将近2500万人的城市,其所占的比例,真不知道小数点之后的多少位了,足见这世上固然有“吃饱了饭没事体做”的无聊朋友,但为生计而四处奔波,为“吃饱了饭而做事体”是绝大多数,谈不上什么时代的精神空虚,多愁善感的杞天之虑实在是多余的。
那所谓的网红物品是否又不堪一顾呢?并不然的。能成为网红物品者,大抵多多少少有其特色所在的。上海的这家网红奶茶店刚刚开张,尚处于造势阶段,顾客盈门的场景不足为凭,但从网上搜索所得的信息显示,其广州的店铺运营了一年多——可以排除造势和“羊群效应”因素的干扰,至今仍然需要排队半小时,表明着其的确有别于市面其他奶茶产品,而且为消费者所接受。是的,消费者不傻,没有特色的产品是不可能成为网红的,至于其最终是否能够在市场上持续生存下去是另外一回事。
然则顾客的行为如何解释?那长长的队伍中的人们,果真是无聊,果真是“吃饱了饭没事体做”么?且看看队伍中各色人等,混迹期间的黄牛或者所谓的“代购”不用说,他们是以之为赚钱之道,付出排队的时间成本,通过转卖“位置”或者奶茶来获取收入,是将本求利的生意之道,当然不是“吃饱了饭没事体做”的无聊行为。那些真心想买奶茶的人们的行为呢?他们付出了数小时排队的时间成本,以及购买奶茶的费用,买到了什么或者说收益是什么?最起码有两部分:一是奶茶的用值,即奶茶带给他们的实质享受;二是购买者网红奶茶的人们,大抵会将这“胜利果实”发布于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在与朋友、熟人的网络交往、互动中收获快乐和满足,这是非金钱收入。在这网络时代,这非金钱收入不可小觑。
获取这两部分收益不一定需要排队,因为有黄牛和代购的存在。一个时间成本高的人,大抵会通过加价从黄牛和代购手中购买。一种是自己坚持排队数小时购买,一种是从从黄牛和代购手中购买,没有疑问,倾向于排队之人必然是时间成本较低之人。君不见,淮海路上那几家常年排队的老字号门前,排队之人大抵是退休的老头老太。无他,相对于工作的人们,他们的时间成本要低得多。同理,相对工作日,双休日的时间成本较低,因此购买网红物品的队伍,在双休日会比工作日更长一些。
队伍越长,付出的时间成本越高,一个排队之人购买的数量越多。如果店家限购数量,则顾客会选择上限数量购买。需求定律使然也。上海的这家奶茶店每人限购6杯,因此排队之人几乎都是购买6杯。一个人享用不了6杯,这就催生了媒体报道的店员主动充当中介一幕——“一名自称是店员的人也主动上前询问记者是否准备排队,他有两杯可以转让,两杯一共100元。‘有的顾客排这么长时间,他也不甘心买一杯,很多都这样的。我只能找顾客帮你带两杯。’上述自称是店员的人说。”在此过程中,顾客通过转售获取了金钱收入(上述两部分收益之外的第三种收益),店员则获得了佣金收入。
店前大排长队,意味着奶茶的价格偏低了。奶茶店是私营企业,奶茶也是所谓的竞争性商品,不存在价格管制,为什么它不上调价格?刻下的造势不论,一般而言,店家偏于不调价格而让顾客排队,因为实在是上佳的形象宣传了。
由此可见,不论是商家,还是排队的顾客,成本和收益的逻辑清楚明晰,无聊、“吃饱了饭没事体做”云云,不知所谓也。“不明真相的群众”如是说尚可以接受,所谓的经济学者也煞有介事地说什么“消费不理性”,显示着其对经济学基本的ABC都没有搞懂。在经济学的范畴内,没有不理性的行为。经济学之难,不是不知所云的“非理性行为”,而是对局限条件的掌握。
2017/3/3
>< class="pgc-img">>片来源:pexels
奶茶,传统意义上为牛奶与茶的结合。相较于传统奶茶,新式茶饮更强调在原材料(以及配料)选择、生产流程、门店运营上做出升级和创新,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独特的品牌文化并提升品牌价值。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我国奶茶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房东与员工。目前,市面上到处都是奶茶加盟店,原材料采购由奶茶加盟店总部统一大批量采购,统一配送,成本下降,而且市场原材料供应商众多,竞争激烈,原材料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奶茶店店面大小一般在20~80㎡,房东有权利选择租与不租,好的地段也不愁没人要,房东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强。奶茶店有权利控制薪酬,也有权力选择是否雇佣员工,员工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某头部茶饮品牌每杯茶饮成本构成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奶茶购买者主要是16~25岁年龄段人群,人们基本可以接受奶茶价格,奶茶价格也基本符合消费者心理价位。而且奶茶价位宽泛,不同心理价位的消费者也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心理价位的奶茶。除此之外,加盟奶茶店和直营奶茶店均是统一定价,几乎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我国奶茶行业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
2020年我国新式茶饮消费人群年龄分布情况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我国新式茶饮消费者单品价格偏好占比情况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奶茶属于休闲饮品,进入壁垒低,经营店面可大可小,设备和安置费用不高,资金需求少,技术简单。而且奶茶行业本就属于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某个奶茶店倒下了,又会有更新颖、更吸引人的奶茶店出现,所以潜在进入者威胁很大。
从门店数量来看,2019年,我国新制茶饮门店数量为50万家左右;截至2020年6月底,受疫情影响,中国新制茶饮门店数量大致在48万家左右。
2016-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制茶饮门店数量统计情况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高德地图
四、替代品的威胁
由于奶茶属于消费者一般生理需求性消费品,替代品颇多。如水、饮料、茶类、牛奶等都是奶茶的替代品。奶茶既可以是热饮,也可以是冷饮,在不同的季节面对何种饮品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水、牛奶、饮料等价格都低于奶茶产品,具有价格上的吸引力。总体上来说,我国奶茶行业替代品威胁比较大。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目前,我国奶茶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压力较大,并且企业存活率极低。尤其在疫情的冲击下,一方面大量的奶茶长尾商家停业,另一方面是头部品牌的迅速扩张,品牌优势更加凸显,强者恒强。
2018-2020新式茶饮头部品牌门店增量对比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喜茶、奈雪、茶颜悦色、乐乐茶官网
与此同时,2020年,超40亿元人民币进入新式茶饮市场。除了聚焦奈雪的茶和喜茶两大头部品牌外,资本也看到更多腰部品牌,如古茗、七分甜等。
2020年我国奶茶行业主要品牌融资情况
< class="tableWrapper">品牌 | 成立时间(年) | 主要品类 | 产品区间 | 最新融资披露 | 单店面积(m2) | 商业模式 |
奈雪的茶 | 2015 | 13-35元 | 茶饮+软欧包 | 2020年6月,B轮,近亿美元,深创投 | 200-400 | 直营 |
喜茶 | 2012 | 茶饮 | 13-35元 | 2020年3月,D轮,未披露,高瓴资本和Coatue(蔻图资本) | 100-400 | 直营 |
古茗 | 2010 | 茶饮 | 10-20元 | 2020年7月,A轮,未披露,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龙珠资本 | 25-30 | 直营+加盟 |
斟茶记 | 2019 | 茶饮 | 12-19元 | 2020年2月20日,天使轮,2000万元,湖南乐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60-120 | 直营+加盟 |
蜜雪冰城 | 1997 | 茶饮 | 5-10元 | 2020年10月,Pre-IPO轮,10-20亿元,高瓴资本和龙珠资本 | =20 | 直营+加盟 |
七分甜 | 2015 | 茶饮 | 15-25元 | 2020年10月,A轮,1.5亿元人民币,顺为资本 | 20-60 | 直营+加盟 |
沪上阿姨 | 2013 | 茶饮 | 10-20元 | 2020年11月,A轮,近亿元人民币,嘉御资本 | 15-30 | 直营+加盟 |
数据来源:互联网
综上所述,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可知,我国奶茶行业供应商和购买者议价能力较低,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威胁较大,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因此,我国奶茶行业应注重产品的品质与创新,避免同质化,深化互联网宣传,与新媒体营销结合, 强调产品健康化。
我国奶茶行业发展策略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奶茶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2021年中国奶茶产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记录我的2024#?
大家好,我是芯语,一个习惯早起的社区姐姐,践行“运动减脂读写”高效生活的长期主义者。
昨天是立秋,这几年一直在玩的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所以,昨天的朋友圈里都是在晒谁谁谁为自己全款拿下一杯奶茶。奶茶店里买一杯奶茶要等2小时,排在260杯之后。
01
2021年立秋的傍晚,我在商场门口遇见学车教练,他匆匆提着3杯奶茶。寒暄之后,我随意说句:买奶茶啊!教练笑眯眯地说,朋友圈里不都在晒秋天里第一杯奶茶嘛,我也给家人买一杯。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也对仪式感有初步认识。
一杯奶茶十几元钱,搁在平时,再普通不过。一旦注入爱的名义,这杯奶茶已经不是普通奶茶,在精神世界里已经爱意满满。
给奶茶赋予爱的人,一定是有趣的灵魂,与这样的人相处,生活无处不惊喜。
这样的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活着。
是啊!生活本不易,枯燥平淡,有时还伴随坎坷,为啥不加点甜呐?
02
我的一位老邻居,特憨厚的男人,他从事网络线路安装的,每天就是背个工具包,在小区楼道里忙前忙后。
这个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本分、踏实,同时,也是呆板的。
一次和他老婆聊天,他老婆幸福地说,我家男人对我太好了,要是遇到和我一样脾气的人,不知道要吵战多少。
我们还不明白她说的意思。她缓缓地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经常心情不好,我老公会带一束花回来,会带一顿烧烤回来。我在娘家从来没过生日,自从和我老公结婚后,他会为我插上生日蜡烛,陪我吃生日蛋糕。
所以,看着小女人一脸娇羞的样子,我们都感受到有多幸福。
我们附和着说,你老公看着老实巴交的,真的看不出来啊。
女人说,是啊,我也没想到。我们是相亲结婚的,我也没有想到结婚后,老公会照顾到我的感受。当我不开心时,他会逗我笑一笑,每个节日,他都会记得,不论礼物大小,他都会为我准备。
他说过,给不了荣华富贵,但尽他所能给最好的。把女人的情绪放在首位,把家庭放在首位,比起荣华富贵,更让女人踏实安心。
女人继续说,虽然男人给她一点点小惊喜,经济成本并不多。但男人对她的关爱,对她的尊重,让她倍感幸福。所以,她也会给男人回赠小礼物,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活着。
03
我的生活一直是刚而不柔,为了所谓的节约,时时算计各种成本,因为我要还债,我要打造物质生活。
曾一度,家人生活除必要沟通,已经无“废话”可说。而人爱表达的,家人之间不说“废话”,那就和别人说,还是憋着不说,那分歧就更大。
曾经历育儿的大争吵后,父母给我一句话:3个人都管不好,还能干啥?
我委屈:白手起家,我苦命去努力,为什么得不到正反馈,反而和我对立?我努力的意义在哪?
事实摆在眼前,我们确实没有把日子过好,没有让生活成为生活,连简单的活着都不能满足。
村上春树: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的家庭关系就像银行卡,我们都在里面提取,现在已经是亏空状态。扭转这个落败局面,只要不断地存放。
于是,生日时,我会做蛋糕;节日时,我会买束花;纪念日时,我会约着出来吃饭看电影......
我开始往家庭银行里存入,以仪式的方式,存入用心、用情。不出半年,我们对峙的僵局有所松动,生活中不时有点小惊喜,被对方放在心上的感动,满满涌动身心。
我们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写 在 最 后
昨日立秋,一年开启第三个季节,以一杯奶茶的方式表达他对你的重要性,让爱在你我之间转动。
昨天,我给朋友和家人买了霸王茶姬,看着一排又一排的奶茶,是美好情感的载体。
那么,秋天里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
共勉。
可以+V:z18155684502,围观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