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经济日报
等位超出百桌、咨询电话应接不暇……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多地餐饮市场火爆。
假日期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周边的多家海底捞门店客流量明显增长,出现了全天排队的景象。海底捞西湖工联CC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店离西湖很近,平常游客就多,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叠加亚运会,杭州旅游热度空前高涨,客流高峰出现在10月1日当天,店里翻台率突破了10次。
以吃为核心的“味蕾游”为餐饮业注入了全新活力。“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排队,一天可以翻台近8次,排队取号能到200多号。”主营重庆老火锅的叁步梯老火锅负责人牟倩说,这个假期,店里游客占比超过七成,客流量较往年增长近1倍,生意超出预期。
美团、大众点评发布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小众目的地因特色美食变身旅游目的地,带动全链路消费增长。比如,汕头、潮州、台州、威海、扬州等地,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500%,汕尾、潮州、延吉、柳州、淄博等地的休闲玩乐订单增幅超600%。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当地老字号餐厅往往也是外出游玩的热门打卡点。位于北京地安门的鼓楼马凯餐厅被誉为“中轴线上的美食明珠”,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鼓楼马凯餐厅前厅经理张雪肖告诉记者:“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每天11点左右,一楼散台和卡座就基本坐满了,一般到下午2点左右才能安排好午餐的最后一批客人。靠窗的景观座位最抢手,中午要翻台5次至6次。”
记者从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了解到,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北京华天直属老字号餐厅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25%,和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超10%。其中,同和居营收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80%,惠丰门丁肉饼店增幅超40%。
线下餐厅爆满,线上消费也持续火热。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北京、上海等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外卖订单涨幅明显。其中,成都异地订单同比增长141.9%。“这与旅行、返乡等大批人口流动等因素密不可分。”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游客不断聚集,热门城市的代表美食关注度显著上升,成为外卖平台热搜关键词。例如,北京的“涮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17%,上海的“鲜肉月饼”搜索量同比增长849.9%,杭州的“西湖醋鱼”搜索量同比增长126.9%。
餐饮店也没有忽视宅家聚会的美食需求,有的推出应季新款菜品,有的则推出假期外送套餐。比如,海底捞外送在黄金周期间推出了“秋日牛羊肉8荤8素套餐”,旨在满足3人至4人聚会需要,“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冒菜套餐则成了“一人食”群体的过节之选。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海底捞社区营运部营收环比增长近50%。
从时间上来看,相比日常的午餐高峰,夜间场景是游客下单外卖的高频时刻。饿了么数据显示,游客外卖中晚上7点以后的订单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显著超过本地消费者。以杭州为例,恰逢假期遇上亚运会,杭州餐饮外卖订单量创新高。比如,西湖醋鱼外卖量环比增长265%,东坡肉、片儿川等增幅超过30%。同时,日式简餐、咖喱饭、韩国料理、泰国菜等菜系的外卖量增长均超70%。
“透过中秋国庆黄金周的消费热潮可以看出,假日经济持续火爆,服务消费提档升级,优质供给层出不穷,消费市场信心增长,餐饮、门票景点、住宿、出行等服务消费创新高,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 (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假期期间上午10点、下午4点就开始排队了,一天可以接待100多桌,翻台4到5遍,总体客流较往年增幅超过两成。”主营本帮菜的上海“必吃榜”餐厅晓平饭店老板唐懿宸说,这几天店里游客占比超过五成,不少是直接拉杆箱来的,五湖四海的口音都有。据他介绍,为了迎接节假日客流高峰,店里多配备了50%的人手,前台有工作人员专门指导游客预约等位。
中秋、国庆叠加亚运热潮,今年“十一”假期,餐饮、出行、门票景点、住宿等服务消费势能强劲,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主引擎。
同时,随着流动加速,异地旅游消费快速提振,上海进入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上海地区由外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超200%,火车票、机票、酒店住宿等旅游消费整体增幅近300%。
10月5日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全国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53%,迎五年来最旺“十一”,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其中,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254%。其中,上海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超183%,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一,浦东、黄浦、闵行、静安、徐汇为消费规模前五区域。
供给创新、玩法多元、线上线下齐发力,黄金周掀起的消费热潮,正是中国经济澎湃活力的注脚。
出游半径扩大 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中秋国庆“双节”齐至,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消费市场一片红火。
美团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长沙、杭州、洛阳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小众城市酒店订单量较2019年增幅最高。“反向旅游”持续火热,在美团上,林芝、万宁、汕尾、临沧等住宿订单量翻倍增长。
随着流动加速,从跨城到跨国,出行半径显著拓宽。大众点评的玩家们,分别在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吃喝玩乐旅行体验,港澳、东南亚、日韩为“十一”假期最火的境外目的地。
景区中涌动的人潮、餐厅里不断刷新的叫号提示,成为假期火热消费的缩影。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假日第三天,即10月1日,达到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消费峰值。
河南“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订单量创历史新高,停车场停满游客车辆。受访者供图
今年“十一”假期,团圆餐叠加味蕾游,餐饮消费热力十足。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假期中,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254%。优质供给为餐饮市场“再添一把火”,各地必吃榜餐厅大排长龙成为假日新常态。
“十一”假期,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热度高涨。
以吃为核心的“味蕾游”为长假注入全新活力。越来越多小众目的地因特色美食变身旅游目的地,带动全链路消费增长。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汕头、潮州、台州、威海、扬州等地,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500%,汕尾、潮州、延吉、柳州、淄博等地的休闲玩乐订单增幅超600%。
从City Ride到Hotel Tour 新潮玩法亮点频出
“十一”假期,不少消费者在必住榜酒店“住着玩”,来一场新潮的Hotel Tour。
假期期间,大众点评“必住榜”上榜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120%。上海“必住榜”酒店——和平饭店每天组织三场Hotel Tour,从和平博物馆到九国套房再到外滩观景露台,带大家穿越到百年前的上海滩。除了住客之外,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Hotel Tour”搜索量同比增长600%。
走进亚运会场馆,看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比赛,也成为很多人在这个十一假期最激情的打开方式。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十一”假期,受亚运热带动,浙江服务消费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超195%,舟山、台州、宁波、嘉兴、温州位居增幅前五。此外,杭州餐饮堂食订单量增长443%,运动健身订单量增长762%,放眼全国,假期里,台球、网球、壁球订单增幅超1000%,射箭、马术、攀岩等小众运动陆续“出圈”。
从味蕾游、赛事游到展演游,从城市骑行、Hotel Tour到Mountain Walk,“十一”假期,新玩法新模式不断涌现,丰富了假期出游体验,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骑行热力图也见证着假期运动热。美团单车数据显示,黄金周前5天,全国多地人均骑行里程和时长翻倍增长,北京、杭州、南京的骑行距离比订单增幅高出3倍,济南人均骑行里程同比增长402%,洛阳骑行时长增长321%,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武汉、深圳、昆明、广州、西安、南宁城市骑行热度最高。
今年假期,味蕾游、亚运骑行热、Hotel Tour等新潮玩法亮点频出。
夜经济持续焕发活力。据美团数据,今年“十一”期间,夜间到店消费规模占比超64%,“夜间游玩”搜索量环比节前增长228%。成都、上海、长沙、重庆、北京位列夜间玩乐消费TOP5城市,重庆解放碑商圈、上海迪士尼商圈、长沙五一广场商圈、重庆观音桥商圈、武汉光谷/鲁巷商圈跻身全国夜间消费最火的五大商圈。
服务消费活力涌动,线上线下激发潜能
今年以来,服务消费加快提振,为消费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黄金周期间,热门景点“一票难求”、特色餐厅大排长龙、酒店婚宴全部排满、多地联合美团发放假日消费券……黄金周作为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线上线下拉满节日氛围,抢抓消费旺季招揽游客。
更多服务零售业态借助美团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体验。“十一”假期,在南京阅江楼景区,身着汉服的主播们,通过书法送祝福等多种国潮玩法,与直播场景互融互通,揭开美团“玩乐地图”全国直播的序幕,假日掀起直播抢购热潮,交易额破千万元。
传统商超也借力线上平台花式促消费。银泰百货参与了美团“金秋购物节”专场直播活动,将商场开进美团直播间,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一站式消费场景,共同促进假日消费新增长。据悉,“十一”期间,全国135个城市的1300多家商场与美团开展了联合促销。
不断更新的消费面孔,更是彰显了假日经济的活力与韧性。“十一”黄金周前夕,Meland Club 4.0旗舰店亮相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通过美团直播间首发新店开业促销。节假日期间,新店日均接待3000多组亲子家庭,并跃升为大众点评北京儿童乐园人气趋势榜首位。据了解,除北京外,Meland Club7城8店同步开幕。
小朋友与工作人员热情互动。摄影:武亦彬
“透过‘十一’黄金周的消费热潮可以看出,假日经济持续火爆,消费市场信心增长,餐饮、门票景点、住宿、出行等服务消费创五年来新高,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服务消费提档升级,优质供给层出不穷,“十一”黄金周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助力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回升。
位超出百桌、咨询电话应接不暇……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多地餐饮市场火爆。
假日期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周边的多家海底捞门店客流量明显增长,出现了全天排队的景象。海底捞西湖工联CC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店离西湖很近,平常游客就多,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叠加亚运会,杭州旅游热度空前高涨,客流高峰出现在10月1日当天,店里翻台率突破了10次。
以吃为核心的“味蕾游”为餐饮业注入了全新活力。“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排队,一天可以翻台近8次,排队取号能到200多号。”主营重庆老火锅的叁步梯老火锅负责人牟倩说,这个假期,店里游客占比超过七成,客流量较往年增长近1倍,生意超出预期。
美团、大众点评发布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小众目的地因特色美食变身旅游目的地,带动全链路消费增长。比如,汕头、潮州、台州、威海、扬州等地,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500%,汕尾、潮州、延吉、柳州、淄博等地的休闲玩乐订单增幅超600%。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当地老字号餐厅往往也是外出游玩的热门打卡点。位于北京地安门的鼓楼马凯餐厅被誉为“中轴线上的美食明珠”,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鼓楼马凯餐厅前厅经理张雪肖告诉记者:“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每天11点左右,一楼散台和卡座就基本坐满了,一般到下午2点左右才能安排好午餐的最后一批客人。靠窗的景观座位最抢手,中午要翻台5次至6次。”
记者从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了解到,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北京华天直属老字号餐厅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25%,和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超10%。其中,同和居营收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80%,惠丰门丁肉饼店增幅超40%。
线下餐厅爆满,线上消费也持续火热。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北京、上海等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外卖订单涨幅明显。其中,成都异地订单同比增长141.9%。“这与旅行、返乡等大批人口流动等因素密不可分。”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游客不断聚集,热门城市的代表美食关注度显著上升,成为外卖平台热搜关键词。例如,北京的“涮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17%,上海的“鲜肉月饼”搜索量同比增长849.9%,杭州的“西湖醋鱼”搜索量同比增长126.9%。
餐饮店也没有忽视宅家聚会的美食需求,有的推出应季新款菜品,有的则推出假期外送套餐。比如,海底捞外送在黄金周期间推出了“秋日牛羊肉8荤8素套餐”,旨在满足3人至4人聚会需要,“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冒菜套餐则成了“一人食”群体的过节之选。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海底捞社区营运部营收环比增长近50%。
从时间上来看,相比日常的午餐高峰,夜间场景是游客下单外卖的高频时刻。饿了么数据显示,游客外卖中晚上7点以后的订单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显著超过本地消费者。以杭州为例,恰逢假期遇上亚运会,杭州餐饮外卖订单量创新高。比如,西湖醋鱼外卖量环比增长265%,东坡肉、片儿川等增幅超过30%。同时,日式简餐、咖喱饭、韩国料理、泰国菜等菜系的外卖量增长均超70%。
“透过中秋国庆黄金周的消费热潮可以看出,假日经济持续火爆,服务消费提档升级,优质供给层出不穷,消费市场信心增长,餐饮、门票景点、住宿、出行等服务消费创新高,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 (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