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获悉,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字节茶”“ByteTea”商标,国际分类为啤酒饮料、方便食品,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
细思极恐!字节跳动为抖音的母公司。网友惊呼:抖音也要做奶茶了?
01PART ——
真的要做奶茶了?
快报为此向相关方面求证,但没有得到回应。
众多业内人士也对此进行了分析,大家普遍认为,由于字节跳动下属的媒体平台,例如抖音、等拥有巨大的流量入口,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网红店都是藉此一炮走红。
与其为别人做嫁衣,还不如自己下场操练。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字节跳动最大的媒体传播优势。做所以抖音等流量大的平台来牵头切入快消行业,并非不可能。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例如,新媒体平台——“一条”就开出了自己的实体店。跨界而来的更多,例如,中国移动、中石化、京东、小米等等都有自己操刀做奶茶店的实例。
虽然市场表现并不尽人意,但茶饮行业链接的是大量年轻消费者,这也是当下和未来国内消费的主力群体。
即便奶茶店不盈利,但以奶茶作为媒介来触达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来持续不断、面对面地展示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02PART ——
这类奶茶店能赚钱吗?
问题来了,既然拥有天大的流量,那么,即便如抖音开出奶茶店能赚钱吗?
这两年,茶饮行业的毛利一直在萎缩,与人工成本和场地租金上涨直接相关。但开一家奶茶店,此两者是必须项,绕不开,也减省不了。这时候,只有通过其他方面来弥补,除了借口合理、不让消费者立马变脸的涨价外,开奶茶店还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流水要尽量地大;第二,增效降本。
要想流水做上去,顾客的到店率,吸引更多人消费,是充分必要条件,这就是引流。二是效率,这其中的主要项为营销传播的到达率和有效性,以及营销的转化率。
抖音目前具备的优势很大程度可以解决上述痛点。
引流上,抖音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入口。再加上抖音推出的外卖、团购和电商等服务,结合数据端口的接入,庞大的数据库可以更清晰、更精准地为消费者画像,定位他们的消费时间和消费场景,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追踪他们的消费趋势和动向,重构消费流程和体验,刺激和转化为现实的客单交易。
以上层面形成了数据分析和售卖工具的良性闭环。业内人士分析,这正是抖音和其企业的最可怕之处。
03PART ——
对行业有何影响?
这么整,其他奶茶店还有得活吗?我们采访了众多业内人士,总结起来,有如下观点:
01 | 流量再大,产品始终是基础
即便抖音开奶茶店,如果不是纯粹的露出窗口,如果不是玩票,而是真心实意做奶茶店、做品牌,产品始终是基础。
茶饮行业的竞争虽然一直在演绎丛林法则,新陈代谢,优胜劣汰,但这个行业的未来之路始终在:原物料的迭代和革新,技术手段的改造,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提供,此外还有精神属性的归依和标签化。
以产品为基础,找准任何一个突破口,都是你的生存之道。
02 | 大鱼通吃是通律
头部品牌、大牌玩家天然具备品牌和资源上的禀赋,当下即便在县级下沉市场,他们也在自挟品牌势能攻城掠地、扩大势力范围。
中小品牌如果没有做到最大差异化,没有形成对消费者的心智占领和迅速崛起的情况下,在市场对垒中,会成为那个失败者。
近几年,店铺租金和人工成本的火速上升,则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世界正在进入巨大的变化之中,中国经济也面临巨大的调整,研判大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这才是机会的开始。
茶行业都怎么做的抖音?
我专门通过抖音搜索和抖查查搜索,找到了一堆奶茶店的抖音号,看看他们做得怎么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整体来说,奶茶这个品类在抖音上不容易涨粉,有50w以上粉丝已经是超级大号。
< class="pgc-img"><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像半杯柠檬—沐晴、小神气奶茶、奶茶公开课、喜茶等都属于大号。
喜茶、奈雪的茶等行业头部品牌由于本身的品牌效应,影响抖音涨粉增长,所以他们的账号并不是绝靠内容做起来的,而是靠外部力量。因此不在讨论之列。
真正靠内容带动粉丝增长的,主要是其他非知名奶茶品牌。
那么奶茶行业适合做哪类内容涨粉呢?
第一类:饮品调制类
用十几秒的视频展示不同奶茶是怎么调制的,画面很美,制作过程很简单,很能勾起用户的欲望。
比如【半杯柠檬—沐晴】,从封面上的美图就有人想看下去的冲动。饮品调制也很简单,不复杂。
同样是饮品调制类,做得好的视频也有很多点可以学习。
< class="pgc-img">>01
封面话术引导
在抖音偷偷学会的第N杯饮品,这比一张纯图片的封面更能吸引人关注。如果他能把这句话再优化一下,效果也许更好。
< class="pgc-img">>有的账号喜欢在封面上写奶茶的名字,比如柠檬三兄弟、嫣然奶昔、香蕉芭乐奶昔……这种封面就不好。因为用户根本记不住这些名字,也不会对这些词语感兴趣。如果真是喜欢,那么古诗词都要大卖。
02
饮品调制当背景,声音用一个有趣的提问
比如下面这条,美国的狼叫金刚狼,日本的叫戈太狠,那中国的狼叫什么呢?
这个提问很取巧,能吸引用户留言。留言是增加算法推荐的一个重要指标。
< class="pgc-img">>03
放大调制中真实的声音
比如切水果就用切水果的声音,倒水有倒水的声音。视觉加听觉双重刺激,更能诱惑用户。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但是这类账号有一个大BUG,没有人设,难以变现。
如果要做这类账号,可以参与酒类抖音号,比如醉鹅娘小酒馆、调酒师苗京等。她们的视频有人物出镜,并且在调制饮品时,会先有一段引导语,或者剧情来吸引大家。
比如像下面这个视频这种。
第二类:剧情类
剧情类天然具有娱乐属性,本身在抖音里就属于一大的类别,如果能把奶茶融入其中,效果自然是不错。
但是在搜索到的账号中,剧情类表现并不是最好的。但是这个方向可以挖掘。
但是,做剧情类要求特别高,从出镜人的颜值、表演、剧本、设备都要特别优秀。因为在抖音上,做剧情类的账号太多了,竞争段位非常高。
比如【爱若渴奶茶】 这个账号,只有1312粉丝。问题有很多,第一是剧本不够有吸引力;第二是出镜人的颜值;第三是现场布景不理想,人物形象无法突出;第四是现场收音效果也不好,声音听不清。
< class="pgc-img">>建议这类账号可以专门去找抖音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或者段子,然后再找里面点赞比较高的,同样的文案和同样的拍摄方式,你自己再拍一遍,成功率也会更高。
总的来说,奶茶行业都不擅长做抖音,毕竟一个是开店的,一个是做内容的,能力并不相通。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不是有很多奶茶是靠抖音火起来的吗?比如答案茶、鹿角巷等等。
答案茶爆火抖音的底层逻辑
尽管答案茶现在已经凉凉了,但是我们不能说答案茶就很菜,做得不行。
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不要因为别人失败了,就否定这个人所有的一切,觉得他什么都不行。
答案茶是失败了,但是人家曾经也优秀过,在抖音营销上,或许是奶茶行业可以借鉴的。
那么答案茶怎么在抖音火起来的呢?
我在抖音搜索了一下,答案茶的话题下有7869w次播放,5706个视频。
< class="pgc-img">>而这些视频都有一个特点,不是某一个号或者某几个号拍的,而是大众去拍的。
是什么能让用户愿意主动去传播呢?
来看看答案茶有哪些特点就知道了,可以占卜的奶茶。有人问“我的男朋友在谁的被窝里”,答案显示“问问你最好的朋友”。
占卜这种事,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一旦看到就想去尝试。所以大家看到视频就愿意去体验,体验完又想发视频,就这样循环下去,形成了裂变。
所以答案茶根本不是在自己生产抖音视频,而是通过把产品打造成具备内容属性,让用户主动去传播。
而抖音的渠道特点正是靠内容,这才有了答案茶的爆红。
但是内容的生命周期很短,答案茶没有抓住这波流量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最后失败了。当然这是后话。
如果你的奶茶想走抖音这条渠道,因为抖音是一个内容平台,只有靠内容才能火。
如果你的奶茶想走直播带货这条渠道,那要靠什么?靠高毛利,靠你有钱。
因为直播带货的底层逻辑就是砸钱买广告位,相当于找网红、明星背书。你没有钱就玩不转。那么高毛利呢?就是你花了这么多钱,一定要从用户手里赚回来,否则你就是赔本。
奶茶行业怎么利用抖音推广?
首先,我不建议做这类抖音号——以涨粉为目的,然后轮化粉丝成顾客。
这条路特别难走,因为奶茶本身内容属性不强,又缺少话题,不像酒这个品类,有很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很广的人群基数。而且酒衍生出来的话题也特别多,有品位、性、兄弟义气、愁苦等等。
尤其是你只有一家店的,又非连锁品牌,你做一抖音号,吸引来的粉丝都是全国各地的,他们也不可能打个飞的来你家喝奶茶,与其这样,还不如好好花时间把大众点评做好。
但是奶茶行业想要在抖音上推广,也是有一些套路的,我推荐两种。
01
投DOU+
自己开一账号,但不是为了涨粉,只是为了承载广告。
然后做好一条内容,挂小黄车,卖代金券,选择投DOU+,100块钱起投,选择定向投放,只针对门店附近5公里的人投放。
< class="pgc-img">>02
让用户主动去拍抖音
比如拍一条抖音可以获得免单,集起多少赞可以获得免单等等,刺激用户去发抖音。
这点一定一定要注意,最好的方式其实不是通过免单优惠去让用户传播,而是要想办法通过产品设计让用户主动分享,类似于答案茶,如果你再配合优惠活动,能获得的效果更好。
特别注意,这里有一条高阶的操作,那就是花点钱,给用户拍得最好的视频投DOU+,他的视频上了热门,就相当你的门店、品牌获得了曝光。
最后,如果你有抖音号需要分析,欢迎留言告诉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昨天出摊了,5块的柠檬茶,一晚上卖了800块!”
地摊有多火?不光小店老板们跃跃欲试, 蜜雪冰城、喜茶、tims,Manner也在关注。
生产“奶茶冰淇凌车”的工厂已经爆单,有的供应商,订单排到2个月以后。
地摊经济,你要不要跟?
作者 | 国君
奶茶车供应商订单过亿,地摊太火了!
地摊经济,在朋友圈炸裂了。
饮品店老板热烈讨论“要不要去摆摊”的时候,蜜雪冰城在朋友圈晒出了奶茶车的图片,喜茶在微博上征集了“摆摊合伙人”,而且真的摆了一个“阿喜茶摊”。KFC早餐立取车,现磨咖啡已经出街,必胜客的披萨车,都成为朋友圈热门风景。
抖音上,关于#摆摊卖奶茶#的视频、攻略,已经有数千万的浏览量,讨论区更是激情澎湃。微博上#全员摆摊#的话题,阅读量已经4.6亿,全国人民对地摊的热情,占据了微博半边天。
如此高涨的热情,到底是开玩笑, 还是真的有人在行动?
我拨通了一个奶茶车供应商的电话,“我们的工厂已经爆单了,订单已经总额过亿了。”
这家工厂,生产冰淇淋车、奶茶车、咖啡车,价格在1万元上下,最近在地摊经济的带动下,订单已经排到2个月后了。
另一家工厂的业务人员,我微信发过去后,对方回复:“现在咨询人员过多,请留言您的信息和诉求,等待回复。”
上游这么火爆,下游实际经营怎么样?
就在同一天下午,经营冰淇淋车的小梁,发给我一张图片,“6年非主流游击摆摊,今天终于转正了。”语气中难掩激动。前两天,他拿到了合法经营的许可证。
有了这个证书,他以后就可以堂堂正正在自己的城市出摊了,不用再去全国各地流浪摆摊了。
小梁是地摊界的“连锁”,2014年入手第一辆冰淇淋车后,6年时间发展了5辆冰淇淋车,他和妻子兵分两路,冬天去南方,夏季在北方。“跑得勤才能赚到钱。”他总结。
< class="pgc-img">
小梁的冰淇淋车
>一辆车年营业额25~30万,按照70%的毛利,小梁巅峰时期,年入近百万。最近,他正在冰淇淋车上加装茶饮吧台,希望冰淇淋+奶茶一起卖。
烈火烹油般的地摊经济,对饮品业来说,到底是不是一颗糖?
地摊,天然是饮品业的情怀与沃土
认真说起来,地摊经济与饮品业有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地摊曾经是孕育奶茶的沃土。
现今门店数量最多的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就是靠地摊起家。
1997年的五一,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回到老家,从奶奶手中接过3000元,开始了“地摊创业”。
时至今日,张红超仍然清楚地记得,“冰柜花了800块、刨冰机自己改造的。”他那时的城中村里租了一个走廊,开始了每天6点起来买罐头和白糖,10点多推着自制的小推车出摊、一忙就到凌晨的生活。
他给自己的小摊起的名字叫“寒流刨冰”,“简单粗暴,一针见血,让顾客聚焦于产品,不多加一些浮躁的概念。”张红超表示,那时五毛到一块五一杯的价格,一天就能卖一百多元。
曾经的“寒流刨冰”
>如今,门店已经近万家的蜜雪冰城,又重新制作了奶茶车,准备试水。
不止是蜜雪冰城,很多饮品品牌的老板,都有浓郁的“地摊情结”。
喜茶创始人聂云辰,昨天在朋友圈转发了喜茶官方微博的图片,“论摆摊,本茶2016年就干过了”。
Manner Coffee创始人韩玉龙笑称,“我自己的小房车,本来就是我的咖啡工作室,挺好玩的,我就准备尝试咖啡车,节假日出去送咖啡。”
其实Manner早在2018年,LV在上海办展览的时候,就已经在用一辆好看的咖啡车摆摊了。
Manner咖啡车
>加拿大品牌Tim’s,也放出了一辆北美风情的咖啡车,这个咖啡车本来是用于快闪活动做品牌推广,现在可以“正式出道”了。
< class="pgc-img">
Tim’s咖啡车
>摆地摊,不仅是一门生意,还是很多老板难以割舍的市井情怀。
“我早就想摆摊卖咖啡了,不止我,你问问每一个咖啡师,谁的心里没有一辆咖啡车?”阿布阿布咖啡馆主武钰峰告诉我。
武钰峰已经在闲鱼上看中了一辆500块的凤凰自行车,还去当地的公园都踩好了点,开张指日可待。
“如果有时间和空闲,我还是很希望摆摊卖奶茶。我摆过摊,感觉完全不一样,更多的情怀在里面。”拾茶老板赵科举说。
地摊,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摊贩”是指在公共空间开展小规模生意经营、流动性较强的商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流动摊贩人口不少于3000万。
不止线下,其实拼多多、直播卖货何尝不是“地摊”?只不过人家在手机和镜头前面摆。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摊。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第一杯奶茶,就来自学校门口的三轮奶茶车,2块一杯,口味丰富。
< class="pgc-img">
学校门口的三轮奶茶车
>很多奶茶店老板,前身都是奶茶车,通过摆摊积累了原始资本,才逐步升级到了开店的道路。现在,不少身价过亿财务自由的饮品人,仍对曾经摆地摊的“那个少年”难以忘怀。
物料简单,操作简便,糖浆、果酱、植脂末、茶包、珍珠椰果配齐,再加一台封口机,就可以开张——饮品业的“轻资产”天然与地摊模式相契合。
而奶茶所代表的快乐、休闲氛围,又与地摊的场景无缝衔接。
不用租金,无需装修,哪里人多去哪里,地摊的轻资产创业模式,曾经孕育了数以万计的奶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第一代“奶茶女孩”。光是70/80后的回忆杀,都是一波巨大的流量。
< class="pgc-img">>
理性讨论:摆摊会不会影响门店生意?
地摊经济被热议后,也有不少老板忧心忡忡,“最怕的就是形成摆摊文化,消费习惯是被培养的,以后地摊都能随处买到合适便宜又不难喝的奶茶,谁上门店喝呢?对门店是一个大考验。”
乐观派的观点是,“对茶饮店来说,摆摊意味着多了一个售卖的渠道。在当地政策允许条件下,不仅能通过外摆增加营业面积,还可以增设奶茶车,到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去销售。”
对于一些咖啡馆老板说,不仅满足多年夙愿,还可以让高高在上的咖啡,走入寻常百姓,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咖啡,甚至可以通过咖啡车高逼格的设计,吸引眼球,推广品牌,为门店引流。
从1993年,地摊开始逐步被取缔,到现在地摊经济又变成了主流业态。已经从地摊到档口,经历了连环升级,直至进入购物中心的饮品业,地摊经济的新风口,要用什么姿势追?
饮品摆摊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罗斯汀,是一个移动售卖场景服务商。2017年在商场开店,当时就开始研究移动售卖场景,希望用冰淇淋车快速切入商业中的碎片空间。
< class="pgc-img">
罗斯汀冰淇淋车
>2017年第一代冰淇淋车正式出街,如今罗斯汀的冰淇淋车,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在郑州的10辆冰淇淋车,运营稳定。罗斯汀创始人史永正,已经在C端和B端,都拓展出了稳定的市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饮品业来说,在政策、时间、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出摊”,并不代表不顾门店生意,盲目一窝蜂地摆地摊,甚至关店摆地摊等极端行为。
综合史永正和其他奶茶车、咖啡车运营者的经验,我总结出饮品摆摊要思考的3个问题:
1、地摊的消费者是谁?
在史永正看来,地摊的消费者画像很清晰:第一种是看到什么顺手就买,追求产品趣味,价格不敏感;另一种是冲着便宜去的,性价比高才会买。
2、卖饮品,应该去哪摆摊?
史永正告诉我:“ 商业场景代表了产品价格,人最多的夜市不一定能匹配你的销售场景。如果你是一个高端品牌,就要在奶茶车的设计上,体现品质感,并且到有目标客群的场景中去摆摊。如果是10块钱以下的性价比品牌,就可以去人流量大的。”
所以摆摊的第一步,是选择调性营造场景,第二步是选对地方。
3、饮品摆摊应该卖什么?
地摊简陋,还不能很好解决水电问题。所以咖啡车大部分只能做手冲、法压等单品咖啡。对茶饮来说,水果茶、奶盖茶等对物料、设备要求高的产品,都不太建议做,不仅备货多而且安全问题难以避免。
相对的,柠檬水、冷泡茶、珍珠奶茶等是相对比较适配的产品。
此外,冰淇淋和茶饮吧台相结合,更有适配性。
以蜜雪冰城举例,冰淇淋加茶,就是一杯冰淇淋红茶;冰淇淋可以单卖,纯茶可以单卖;冰淇淋+珍珠就是珍珠圣代,冰淇淋+果酱+冰块,就很像是摇摇奶昔。通过冰淇淋、茶汤、小料之间的交叉变换,可以完成10个SKU。
蜜雪冰城的黑糖珍珠大圣代、冰淇淋、珍珠奶茶,图片来自大众点评
>摆摊,很多人把它当成段子,但它确实是饮品业真实存在过,并仍有生命力的一种经营方式。
流动经营的地摊,是把引流变为“找流”,把产品摆到客流量最大、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去卖,直接解决获客问题。
有人把摆摊当成一门生意,有人当成一种营销,而有的人仅仅为交个朋友。
地摊经济大热之下,不管怎么做,都要想清楚目的整个链路,有的放矢,而不是为了做而做。
最后,关于摆摊,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