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发布短视频,提前预告了影片中出现的宋代临安(今浙江杭州)美食:龙井虾仁、东坡肉、蟹酿橙等,这些都是江浙地区传统名菜。那么,宋代的美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穿越到宋代做一个“吃货”
若要问起中国历史上最会吃的朝代,那答案必是宋朝无疑。2008年,一本宋人笔记《鸡肋编》,让徐鲤、卢冉夫妇注意到残存在古籍记载中关于宋代美食的只言片语。出于对宋人风雅的向往与好奇,他们和酷爱做菜的朋友郑亚胜一起尝试复原古籍中的饮食,试图用味觉去感知那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舌尖上的美味跃然纸上,历史的趣味,经他们还原出的《宋宴》一书,润物细无声地留于读者心中。
2008年,一次偶然,卢冉从山西书商那里收到一本明刻宋人笔记《鸡肋编》,他在琐碎的史料中,窥见宋朝这个中国饮食文化承前启后时代中的一二。在好奇心驱使下,复原饮食之旅提上日程。
他们找来了“大厨担当”——平面设计师郑亚胜,他是徐鲤在广州美院的同学。从2011年开始,连续几年的周末,他们三人都泡在厨房,一边钻研宋元食谱,一边反复仿制试验着古书上那些还无人知晓味道的菜肴。
最终,三人历时近10年,从120道宋朝美食中筛选出76道,写成食谱——《宋宴》。
在试验中揭开宋人饮食神秘面纱
两宋时期,中华大地物产丰盛,农业发展兴盛繁荣,人们对优质调味十分热衷,对食材品质高度重视……这一切,促使宋朝人致力于探寻极致的中华美食文化。
“交叉验证”是卢冉做考据时最常用的方法,即根据不同史料来揭开宋人饮食的神秘面纱。但是有一些菜品由于记载过少,卢冉只能通过推测或者田野调查的方式,尽可能地还原出菜品的真实味道。“今天常见的番茄、辣椒、土豆等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然而当时尚未进入宋朝人的厨房中,胡萝卜还是一种新奇之物。”卢冉说。
以宋代的乳团为例,卢冉从云南买来当地特色乳饼,又从内蒙古买了几款奶豆腐,但最终却发现与乳团存在差异。于是他只得按照古籍,用无糖酸奶和酸水加工乳团。虽说无法完全还原,却也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接近这种古代特色食品。
宋代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巅峰期,国家的富足、经济的繁荣,都强烈地刺激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繁盛。但在卢冉看来,宋代饮食文化最大的特点则是“两极化”。
卢冉一行人试验的第一道菜是“鯚鱼假蛤蜊”。他们按照古籍《事林广记》记载的食谱,花费约两小时批切腌烫,最后出来却只有一小碟,“我至今记得,当鱼片入虾汤一烫便马上微卷的那一瞬间,鱼片所呈现的外观,竟真的能让我联想到蛤蜊肉,试吃起来也当真软嫩鲜滑。”
宋代笔记体古籍《东京梦华录》中曾罗列了数不胜数的面食、小吃、点心等美食,不胜枚举的面食让人眼花缭乱,“馒头”的馅料更是精致多样,如羊肉的、笋肉的、鱼肉的、蟹肉的、糖肉的等等。“但那其实是达官贵人的饮食,他们有后厨团队在做。今天如果要像那时那样做菜,就没时间做别的事了。”卢冉直言,如果还原当时寻常百姓的饮食,比如北方的馎饦(bó tuō)、冷淘这类面条,制作起来相对便捷多了。
提炼出最鲜香东坡肘子酱汁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而一提到川菜,“东坡肘子”一定榜上有名。“苏东坡从南宋起,就已经是文化大偶像,所以大家总是喜欢把很多东西附加在他身上。”卢冉说。
如今,除了有东坡肘子,还有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荔枝等一系列以东坡命名的菜肴,虽冠上东坡之名,但却未写明东坡菜肴的做法。卢冉在翻阅文献时,才得知苏东坡曾提及的秘方,即用四川人的烹饪方式改良湖北菜,并加入少许榨萝卜汁,最终提炼出东坡肘子中最鲜香的酱汁。
“田野调查在我们的工作中很重要。”卢冉分析,也许文人苏东坡正是在任知州时,用普通人大多不会选择的方法,将萝卜汁加入鱼汤,才有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也是卢冉在考究典故的真实性后才得出的结论。
莎翁曾说:“渴望,可以使任何食物变成美食。”对宋朝人来说,是美的渴望,让食物变成美食。如果要选择回到某个朝代去感受生活,也许宋朝可能是除当下外最让人想体验的时代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受访者供图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国美食,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话题。作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老的宫廷御膳到民间的家常菜,从精致的点心到街头小吃,中国的美食种类繁多,风味各异。本文将带您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一探究竟。
### 一、历史渊源
中国的美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烹饪的记载。随着历史的演变,各地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形成了如今八大菜系的格局。这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和徽菜。每一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烹饪技法。
### 二、地域特色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饮食习惯和食材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如饺子、面条;南方人则偏爱米饭,如扬州炒饭、煲仔饭。沿海地区的人喜欢吃海鲜,如广东的海鲜粥;内陆地区的人则更倾向于吃牛羊肉,如新疆的烤全羊。
### 三、烹饪技法
中国菜的烹饪技法多种多样,包括炒、炖、蒸、煮、炸、烤等。每一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例如,炒可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炖则能让食材更加入味;蒸可以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炸则能让食材外酥里嫩。
### 四、食材选择
中国菜在食材的选择上非常讲究。不仅有丰富的肉类,如鸡、鸭、鱼、肉等,还有各种蔬菜、豆腐、蘑菇等。此外,中国的调料也非常丰富,如酱油、醋、花椒、八角等,它们可以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 五、美食代表
1. **北京烤鸭**:作为北京的代表性美食,北京烤鸭以其皮脆肉嫩、色泽金黄而闻名。经过精心烤制,再配以葱、黄瓜条和甜面酱,用薄饼卷着吃,味道鲜美无比。
2.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四川火锅将各种食材放入滚烫的锅中涮煮,食材的新鲜和汤底的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3. **广东早茶**:广东早茶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点心、粥、面等多种美食。其中,虾饺、烧卖、肠粉等点心尤为受欢迎。
4. **扬州炒饭**:作为江苏的传统名菜,扬州炒饭以其米饭粒粒分明、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而著称。
5. **新疆烤全羊**:新疆的烤全羊选用肥美的羊肉,经过长时间的烤制,外皮酥脆,肉质鲜嫩多汁。
### 六、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食物本身,还体现在饮食的礼仪和习惯上。比如,中国人吃饭时喜欢围坐一桌,共享美食;在宴请客人时,主人会准备丰盛的菜肴,以示尊重。
### 七、美食与健康
中国美食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注重健康。许多食材和烹饪方法都有其健康益处。例如,蒸和煮可以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蔬菜和豆腐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适量的辣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 八、美食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美食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许多传统菜肴经过改良,适应了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同时,中国美食也在世界各地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中国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种菜肴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故事。无论是在国内外,中国美食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让我们一起探索和享受这丰富多彩的中国美食吧!
几天,豫园南翔馒头店阔别近20年的早茶“重出江湖”,每天早上七点半起食客便可品尝到店内手工现制的各色南翔小笼馒头等,总计近50款点心菜品茶饮。
这是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豫园餐饮企业推出的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助力夏季文旅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期间,上海老饭店携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跨界合作,融合非遗美食、国风文化、昆曲名剧,打造一场“更可听、更可见、更可品”的传统文化立体体验之旅。
中外游客来到位于豫园的上海老饭店,品尝本帮菜肴,在充满浓郁中国风的餐厅里,了解中华美食文化。
老字号牵手博物馆,打造沉浸式国风美食文化新体验。
上海老饭店豫园店推出了“本帮非遗版”琼林宴套餐,里面包含多道特色菜品,比如:“状元及第汤”鲜松茸炖鸽双鲜、“满腹经纶”瑶柱八宝鸭、“独占鳌头”红烧肉焖鲍鱼、“牛角挂书”爆炒雪花牛仔粒等,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特邀而来的昆曲演员也化身为杜丽娘或杨贵妃,现场演绎《牡丹亭》、《长生殿》中的精彩桥段。
早上八点刚过,尽管气温开始攀升,但依然没有阻挡食客们的脚步。
“趁早上比较凉爽错峰游豫园,没想到来了以后还有惊喜,可以品上海早茶。”游客褚先生表示,豫园是暑期之行必打卡的一站,因为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上海的许多传统文化、代表性美食等,而南翔小笼馒头也在他们的必吃榜单里,“不是都说‘没吃过豫园的小笼包就等于没来过上海’嘛,所以我们一定要带小朋友来体验一次。”他笑着说。
为了让来自国内外的市民游客都能体验上海的早茶文化,豫园南翔馒头店暌违近20年的早茶“重出江湖”。
游客褚先生和好友一起体验沪式早茶。
南翔馒头店早茶“重出江湖”。
每天早上七点半起食客便可品尝到店内手工现制的各色南翔小笼馒头,店家推出近50款点心菜品茶饮。
每周一至周五7:30-9:30、周六及周日7:30-9:00期间,食客从豫园商城2号门、5号门、7号门进入,便可品尝到店内手工现制的各色南翔小笼馒头等。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来源:作者:海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