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餐饮老板内参 七饭
“蹭上”奥运快车
餐饮人都在这么玩
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激战正酣,咱餐饮人可一刻没闲着,用各种方式蹭上这股子奥运流量快车。
中国夺金牌,正新就送“金鸡排”。中国夺得多少块金牌,正新鸡排就抽奖送出多少块“金鸡排”。
瑞幸和星巴克早早上新了和奥运会相关的联名新品和周边,瑞幸是齐天大圣大闹巴黎城,星巴克则和知名羽毛球品牌YONEX联名,推出了限量新品和联名球拍。
眉州东坡作为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官方餐饮服务商的川菜餐饮名企,将四川泡菜、东坡肉等经典美味传播到法国。
当然,今年还有一些新玩法,新热点。
提前押注,有品牌事业运爆棚了!
8月3日结束的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上,“凡尘组合”(贾一凡&陈清晨)最终圆梦巴黎,当最后一个球落地,全场欢呼时,镜头扫过观众席的一则加油横幅,除了“凡晨加油,巴黎圆梦”外,还有一个红色的小标,哟,这不就是霸王茶姬。
要么“能蹭就蹭”,要么“提前押注”,餐饮人一刻也没闲着,早早忙活了起来。
早在6月份,霸王茶姬就一口气官宣了健康大使,刘翔C位外,还有汪顺、郑钦文、“凡晨组合”,以及第一次登上列为奥运项目的霹雳舞参赛选手刘清漪、王瑞苗。
名单一出,网友称赞“眼光独特”,但没想到霸王茶姬的事业运这么好,郑钦文一路过关斩将,赢得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冠军,创造了历史。
网友纷纷表示,“接这次市场部的事业运”,“喜气洋洋,随一杯万里木兰”。
人家霸王茶姬不光“混上”了官方镜头,接住了这破天的富贵,还在消费者心中完成心智建设,郑钦文的健康形象与霸王茶姬不断追求的健康形象极其契合。
同样通过奥运健儿完成品牌建设的,还有挪瓦咖啡,官宣了时下女子田径“顶流”运动员吴艳妮正式成为其“低热量”健康大使,这一健康大使的选择与品牌“拒绝高热量”的主张相关联。
趁着奥运风,咱出海开店去!
除了找对代言人,咱还可以去开店,去开快闪店。
喜茶把快闪店开在了塞纳河右岸的巴黎11区,人口密集的城区,产品也精简,只有多肉葡萄、芒果甘露等四款。7月5日开业当日,就卖出了1000杯饮品,销售额突破了7.8万元。
霸王茶姬的快闪店开在了圣拉扎尔火车站,也是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让伯牙绝弦等多款饮品,在巴黎狠狠刷了次脸,快闪店首日接待人流量超过2000人。
这些都能为品牌后续的出海发展铺铺路。
冬奥的韭菜盒子后
今年的螺狮粉又火了一把!
不要小看奥运会和运动员的带货能力,一个小单品往往就此大爆,一个小品类也就开始起飞了。
冬奥会期间,谷爱凌在比赛结束后,淡定地吃起了韭菜盒子,让韭菜盒子小火了一把,不少餐厅纷纷上新韭菜盒子,大卖谷爱凌同款。
今年这股风,吹到了螺狮粉身上。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在赛后采访时称,“我要吃螺蛳粉,因为它好吃!”。柳州网友纷纷喊话,“来柳州嗦粉全部免费”,“这泼天的富贵,柳州快接住!”
柳州市商务局局长喊话:马上安排!这一热情的回应,让“柳州回应张雨霏想吃螺蛳粉”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不光喊话,还有行动,8月6日中午,5辆柳产车载着125箱,共计1000袋柳州螺蛳粉,从柳州出发运往北京,送给奥运健儿们。
奥运的神奇力量
产品卖光,势能提升!
奥运的神奇力量,其实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就有体现。
将时间拉回到2021年9月,瑞幸早早签下了谷爱凌,成为其品牌代言人。在冬奥会谷爱凌成功摘金时,瑞幸咖啡第一时间发微博祝贺,并在小程序“谷爱凌推荐”菜单上加上“夺冠”字样,发4.8折优惠券为“夺冠干杯”。
一时间谷爱凌定制产品售罄,冲上了热搜。
一次成功的奥运营销,不光带来了销量的提升,更能略带玄乎地带动一个品牌的发展势能。
在当前略微下行的餐饮环境中,餐饮人们积极搞营销,热烈蹭奥运,毕竟,谁不想复制一把“传奇故事”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人造肉泡沫破灭
人造肉公司,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家家接连倒下。
近日,美国人造肉公司SCiFi Foods宣告停业。这家企业成立于2019年,曾拿到由a16z领投的数千万美元融资。其首个肉类培育设施建成仅6个月,第一款人造肉汉堡还未面市,便戛然而止。
公司创始人Joshua March在社交媒体上坦言:“在当前的融资环境中,我们无法筹集到商业化的资金。”
无独有偶,新西兰植物肉公司Sunfed也因缺少资金而宣布倒闭。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市场提供肉类替代品。
Sunfed的首席执行官 Shama Sukul Lee表示,疫情、员工短缺、供应链中断和成本飞涨是导致公司“严重受损”的原因,因此需要投资者注入现金,但现有的投资者“不再有兴趣支持该业务”。
倒闭潮在更多人造肉企业蔓延。
去年,Hooray Foods和Nowadays这两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植物基初创公司,也相继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结束生产的计划;澳大利亚植物肉公司v2food虽然还在营业中,但其首席执行官尼克·哈泽尔已离职,公司也关闭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加工厂,面临重重挑战;植物基公司VBites Food Ltd在成本压力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未能获得新的资金,陷入破产管理,创始人Heather Mills个人购买了VBites公司的资产后才使该公司免于破产。
就连曾被业内视为人造肉先行者的Beyond Meat,也是危机四伏。
2019年5月,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暴涨163%,一度引发了全球植物肉投资热潮。
2021年,Beyond Meat与麦当劳、百胜签署全球供应合作协议。根据与麦当劳的协议,Beyond将成为其McPlant汉堡的首选肉饼供应商。此举被视为人造肉走向大众市场的开端。
然而,2024年6月底,麦当劳美国主管Joe Erlinge在一个食品论坛中表示,麦当劳美国在三藩市和达拉斯推出“人造肉”汉堡McPlant,但消费者对这类植物类蛋白质食品并不买单,市场测试未获得成功。
反映到财报上,Beyond Meat一路亏损。根据其财报显示:2022、2023年连续净亏损超3亿美元,营收更是从2021年历史最高点的4.65亿美元,跌至2023年的3.43亿美元。过去一年,Beyond Meat股价累计下跌了近70%。
昔日荣光
人造肉的高光从2019年Beyond Meat上市后开启,在2020年前后达到高潮。
人造肉“狂欢”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推动。根据Crunchbase数据,在2016-2021年的五年间植物肉行业共完成363桩交易,投资额达到42亿美元,仅在2020年全球的投资就达到20亿美元。
在国内,植物肉概念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度。据《2021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针对“人造肉”(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21件,同比增长500%。
大批头部餐饮企业也引入了人造肉产品。
肯德基曾在上海、广州和深圳三地推出“植培黄金鸡块”公测活动;星巴克与植物蛋白产品公司Beyond Meat合作,推出了植物肉产品;必胜客中国与Beyond Meat合作,推出了史上首款植物肉汉堡套餐;喜茶与植物肉品牌星期零 (Starfield) 合作,推出了植物肉产品;棒约翰与星期零合作,推出人造肉披萨.......
短短时间内,植物肉可以说在各类餐饮门店全面开花。从西式的汉堡、鸡块,意面,到中式的肉夹馍、水饺、月饼、春卷、串串、粽子等都有了“植物肉”的身影。
其实,人造肉的技术路线主要可分为植物基和动物基,前者是用大豆蛋白制成,技术成熟度高;后者是先提取真肉细胞,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把肉培养出来。在餐饮领域,植物肉的应用更为广泛。
整体来看,人造肉主打“健康”“素食”“低卡”等标签,与健康养生的饮食趋势不谋而合,因而备受资本追捧,餐饮品牌加持,可谓一时风光无限。
为何陨落?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造肉的故事,戛然而止。
实际上,人造肉从未真正打动中国消费者。此前关晓彤“代言植物肉水饺视频假吃”一事在微博平台引发热议。最后,网友将话题矛头指向,植物肉是否真的健康、植物肉的消费目的、是否应该被推广等问题的讨论。
此次翻车事件后,人造肉也在快速降温。这个赛道之所以日渐下滑,有几点原因:
一是,难以征服消费者的味蕾,且价格高,尝鲜后没有复购。
在口感、质地等方面,人造肉仍与真肉仍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根据DATA100在2020年初的调研数据,我国消费者对植物肉的认知度较高,但实际食用过的消费者仅占32%。
此外,植物肉的价格相对较高,让消费者更难产生复购。有知名快餐企业负责人也曾表示,植物肉产品本身制作成本高、价格还不低,消费者尝鲜之后的复购情况非常一般,热度过后企业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的必要。
二是,舆论和政策打压,也对人造肉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今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率先颁布法令,禁止销售人造肉产品,成为全美首个对人造肉说“不”的州。紧随其后,亚拉巴马州、亚利桑那州、田纳西州和艾奥瓦州也积极跟进。政策与舆论的打压之下,人造肉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收缩。
三是,产品技术不够成熟,以及成本高昂,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人造肉面临着高昂的生产成本。SCiFi Foods 联合创始人表示,在 2019 年公司刚起步时,一个 SCiFi 汉堡的制作成本高达 20000 美元。经过五年的时间,公司科学家才将成本降低到 15000 美元,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仍然令人望而却步。
对比来看,其生产成本依然高于传统肉类,这使得产品在价格上与普通肉类对比毫无竞争力。
人造肉作为一条快速增长的千亿级赛道,市场没有完全放弃它。但目前来看,人造肉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相关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消费者接受度和应对政策挑战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由虚拟反应现实的餐饮品牌之路,以“牛哞哞”为主线,围绕解决餐饮品牌/营销问题的一系列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在2024年,咯咯鸡老板决心要在餐饮世界中创出一片天地,招募了包括哞哞牛、汪汪狗、咩咩羊、哼哼猪等一系列“人”才,但是还没有选好具体参与哪一种品类,也还没有选址,故事由此展开
人物:
咯咯鸡(鸡老板):餐厅老板(33岁,有餐饮门店工作经验,做事有冲劲,缺乏长远眼光)
哞哞牛(老牛):品牌总监兼营销总监(31岁,擅长品牌及营销工作,做事严谨沉稳,但有点三分钟热度)
汪汪狗(阿汪):文案策划(26岁,策划功底还可以,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咩咩羊(阿咩):平面设计(26岁,设计快、准、狠,有点刺头)
哼哼猪(阿哼):产品研发(29岁,有点胖,喜欢吃、喜欢研发新奇的菜品)
< class="pgc-img">>这天,哼哼猪把大家召集在会议室开会,首先说了一大段的没用的废话,无非就是大家跟着我好好干,以后门店赚钱了,吃香的,喝辣的;大家静等老板后话;
随后,老板开始抛出本次会议的核心问题:我们今天就是要沟通一下我们餐厅的立足之本,选择哪个品类来做,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 class="pgc-img">>漫长的一分钟过后......
哞哞牛第一个发言:“老板,我觉得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是谁,然后根据他们的口味和喜好来选择。”
咯咯鸡老板第一个赞同,“还得是你,对对对,做什么事情前都要首先要考虑到市场、考虑到消费者的情况,不能老是站在我们的角度”
汪汪狗也点头赞同,补充道:“对,我们还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看看现在市场上最流行的是什么,这样也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
咩咩羊不屑一顾地说:“调研什么呀,直接搞几个爆款出来就行了,哪有那么多废话。”
哼哼猪犹豫了一下,说:“我觉得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味道要好,而且要有特色。我们可以考虑一些传统的或者地域特色的小吃,然后进行改良和创新,让它们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嗯嗯,大家都说的不错,老牛你来总结一下,具体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老牛清了清嗓子,心想这可是我表现的大好机会!
其实我们选择品类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
第一:整个市场的趋势
大势不可逆,顺应趋势才能稳扎稳打,这个“势”说大了是天地,说具体一点的就是势来了你挡不住,只能跟着走或逆着走,顺势可能把你吹到天上,看到新的风景;逆势,你走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所以我们要考虑到政策、经济、社会这些因素的大方向;更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因为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消费者”三个字在做;
第二:我们自身的优势
这里的优势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其他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势,比如人、资源、供应链等,选择与自身优势匹配的品类,才能更好的发挥优势;
第三:市场竞争环境
一个品类有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寻找第二曲线,就是因为市场已经进入了衰退期了,我们现在的力量还不够,我们找的品类市场最好不要竞争太激烈,避免直接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竞争对手的情况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因为我们现在是初创品牌,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周边三公里的竞对,这个也要我们先把选址定下来再说。
看着周边的同事昏昏欲睡的模样,老牛被淋成了“落汤牛”,算了算了,老牛心想,把事情搞好才是硬道理。
这样吧,我们一人找一个品类,过两天每个人拿着自己的报告来沟通,这两天大家就辛苦下去研究研究,记明白关键词哈,“消费者”“品类”“趋势”“自身优势”“市场竞争”,
鸡老板这时发话了:行,就按照老牛的办,过两天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定下来,那我也要去研究吗?鸡老板望向老牛,老牛说:可以啊,老板经验丰富,肯定比我们强。
底下一片唏嘘.....
“好,那大家都行动起来吧,尽快给我一个结果,散会”鸡老板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