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看舌象、诊脉,再推荐适合你体质的中药茶饮,你有兴趣吗?记者注意到,近来年轻人的养生又出“新招”,在南京一家茶饮店就推出了这样的特色中药茶饮。体质怎么测?是否准确?符合体质的中药茶饮好喝、靠谱吗?记者进行了体验。
记者探访:机器看舌苔,似乎不太准
7月29日,记者来到了这家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中药茶饮店。此时正是下午四点多,店里有三四位年轻顾客正在品尝。在店内的醒目位置,摆放着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的小样,例如百合、枸杞子、金银花、肉苁蓉等。但整个店里并没有浓重的中药味,和普通的饮品店并没什么差别。饮品单主要分为“体质”和“体症”两类,各8种茶品。“体质”包括参芪能量茶、茉莉欢愉茶、栀子凉爽茶等;“体症”一栏则有一道闪电茶、一枕黄粱茶、一头黑漆茶等等。
在店员的介绍下,记者首先坐在了一台可以自助检测舌苔并辨别体质的机器前。根据指引,仅仅几十秒后,“平和质”的检测结果便跃然眼前。其中写到,平和质为正常体质,见于健康人,舌象不显异常。推荐的饮品为“阴平阳秘茶”,配料有“黄芪、枸杞、桑葚、葡萄、甘草、黄冰糖”,功效则是“强身健体、养心安神、抗衰延年”。紧接着店员告诉记者,扫描下方二维码便可下单一杯这样的“阴平阳秘茶”,首单仅需9.9元。品尝后,记者觉得和普通的酸梅汤味道类似,还算好喝。一同前去的朋友则因检测出“气虚质”被推荐了参芪能量茶,配料有人参、黄芪、龙眼肉、橙片、甘草和黄冰糖。据朋友说,黄芪味道非常重。
在等待饮品的过程中店员还向记者介绍可以尝试另外一台诊脉设备。店员首先通过手触摸找到了记者的脉搏所在,然后将检测设备置于脉搏处,提醒“大约2分钟时间,请调整到舒适的坐姿,平心静气不要说话”便开始了检测。有意思的是,这台诊脉机器与此前的舌诊机器测出的结果并不相同,此时记者的体质又“变”成了“气虚质”。随后,店员又结合这台机器出具的脉象报告做了展开分析。并叮嘱,“下次来可以直接按照气虚质点茶。”
为何一家店里两台设备结果还有了出入?当记者提出疑问后店员表示,本身舌诊仪器的准确率就在70%左右,而脉诊机器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左右。另外她表示,舌诊仪除了检测“舌象”,还会结合机器扫描到的“面相”。而记者当天化妆了,可能也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店员告诉记者,这家可以结合舌诊辨别体质后进行推荐的中药茶饮店开业以来很“火”。“学生、附近工作的人来得都比较多,还有外地的专门过来”,店员说。
数字化+中医理念,是否可行?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药食同源+滋补类成为新生代消费选择。不过即便如此,显然也不能将追求养生寄托于一两杯中药茶饮之上。相关专家直言,虽然一直有在推荐“中药茶饮”,但如果让中药起效果必须长时间去熬制。如果大家在市面上喝到的“中药茶饮”“中药奶茶”是把中药材研磨碎之后加果饮或奶,又或是长时间熬制后使用的话其实是有用的。但如果只是加一点点中药,很快就喝完,那可能只是起到解渴的作用。
南京市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肖璐曾表示,每一味中药都是有药性的。“中药常讲‘四气五味’,其中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而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酸、咸、苦五种味道。”肖璐认为,即使是药食同源的中药其本质也是药,就有四气五味,无论是加入饮料还是食物,其实都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来区分患者的体质。
那么如此“数字化”运用到中医理念辨别体质,究竟靠谱否?记者注意到,近来这样的结合并不鲜见。在南京市中医院近期就推出了“数字中医人”的服务。同样是通过市民上传的面部、舌象图片,达到望诊的目的。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还要填写已设置好的问诊方面的资料,综合给出结论。
南京市中医院科技处隆红艳介绍,中医体质评估及诊疗必须遵循中医理论指导,通过收集四诊(望闻问切)资料进行体质评估和疾病诊断。她认为,对于这样的数字化中医手段最重要的就是数据量,才能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多模态特征分析。相较于医疗机构推出的“数字中医服务”而言,或许奶茶店里的机器或许就显得数据量不足够广泛。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使用该院“数字中医人”测出的体质为“气郁质”,和茶饮店的两次检测均不相同。
此外隆红艳指出,当前阶段一些仪器或APP、小程序的“数字中医”主要用于体质评估,指导市民进行生活调理和食疗,纠正体质偏颇,实现治未病。未来通过数据量累积,迭代升级,有望进一步达到诊疗目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李海慧
<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id="js_content" style="visibility: visible; ">
20世纪80年代,第一杯珍珠奶茶诞生开始,茶饮行业经历了冲泡式奶茶的2.0时代、果饮奶盖饮品的3.0时代,并进入到如今的新式茶饮4.0时代。在当今处处存在压力的城市生活中,一杯甜蜜的奶茶或水果茶便成为人们振作精神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及社交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奶茶之所以让人快乐和兴奋,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糖的摄入,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然而,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高糖饮食带来的身体负担与健康问题,“高糖食物引起的肥胖和疾病”,与“消费者需求的甜蜜幸福感”,成为了饮食选择的重要矛盾。因此,面对更新迭代极其迅速的行业趋势,新式茶饮也逐渐赶上减糖潮流,除了给消费者带来甜蜜美味外,还越来越注重健康需求。
根据《2020-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其增长率已经远高于饮料的总体增长率。星图数据《无糖饮料发展分析报告》也显示,2021年我国无糖饮料在软饮料的渗透率为4.07%,预计2025年可达到15%;这都表明在健康饮食的背景下,减糖早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今,随着市场上低卡、低糖、零糖等概念饮品的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了无糖和减糖饮品的消费新升级,这也深刻影响着新式茶饮行业。不仅仅是中国,全球各国的“0糖、0卡”食品及饮料行业近年来都蓬勃发展,各国也在不断收紧对高糖食物的管控,加快对新型甜味剂的测试和审批。其中,位于亚洲的新加披,将从2023年底开始禁止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较高的饮料的广告宣传,这些饮料包括咖啡店现制的饮料、鲜榨果汁以及泡泡茶等。
< class="pgc-img">>新式茶饮的“糖”
在茶饮产品中,糖是重要的原料,对产品整体风味影响很大。而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茶饮中的“糖”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果糖为主
果糖是甜度最高的天然糖,甜度是蔗糖的1.73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口味好、甜度高、升糖指数低等优点。在与饮品搭配时,可使产品的口感更加清甜。然而,富含果糖的食物被认为是肥胖、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冰糖糖浆
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其甜味更加纯粹,口味更加清爽。在与饮品搭配时,冰糖糖浆能使产品茶味更悠长、鲜果味更突出,同时冷、热饮都可适配,因此,受到新式茶饮行业青睐。
三、低卡糖和零卡糖
随着消费者对减糖、抗糖的需求日益提升,各茶饮品牌相继推出更健康的低卡糖、零卡糖饮品,作为点单时替代用糖的选项。糖和甜,其实是两个维度的定义,通过现在技术手段对糖进行改变,让消费者在健康的基础上满足对甜的摄入。
通常来说,消费者可以自己选择饮品的甜度,标准唐、七分甜、三分甜、不另外加糖等,如今又多了零卡代糖这一选项。根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在消费者偏好的糖度选择上,选择不另外加糖和少少糖的有29%,少糖的占38%,标准糖的为32%;而奈雪配料排行榜中,“0卡糖”排名第一。
< class="pgc-img">>新式茶饮品牌的“0卡糖”历史
2017年,上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组织的奶茶测评结果显示,调研的27款正常甜度的奶茶产品的含糖量,介于每杯11g至62g之间,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人体每天的糖摄入量不应该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可见,奶茶产品的含糖量较高。为此,许多品牌开始了其减糖行动。
- 甜菊糖
2018年10月,喜茶在所有门店推出了“低卡甜菊糖”选项,消费者加1元就可以选择低卡甜菊糖替换原本使用的冰糖糖浆。随后,乐乐茶也将甜菊糖加入菜单里。
甜菊糖,也称甜菊糖甙、甜菊糖苷,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或称甜菊叶)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有“世界第三糖源”之称。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但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不参与人体代谢,不引起血糖升高,不被细菌利用,不会造成龋齿;成本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且易溶于水和乙醇,耐热、耐酸、耐碱、不易分解;添加在酸性饮料比如果汁、酸奶中,能降低粘稠度、抑制细菌生长,防止发酵、变色和沉淀,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但是甜菊糖存在后苦味问题,在产品中应用时存在一定的限制。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数据,在2016年至2020年间,全球推出的含有甜菊糖的产品数量每年增长达16%以上;根据Ingredion的分析,到2028年,全球甜菊糖市场的规模估计将超过16亿美元。目前,欧盟、印度等地区已批准甜菊糖可以应用于食品饮料中;在中国,甜菊糖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饮料、医药、日用化妆品中,尤其以饮料居多。
- 赤藓糖醇
深圳茶饮品牌星满杯曾推出一款“三无奶茶”,0糖、0卡、0脂,油切黑乌龙茶+100%新西兰进口脱脂奶+健康天然代糖赤藓糖醇,做到了“茶是养生的,奶是健康的,糖是低卡的,所以奶茶健康又养生”。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糖醇类甜味剂,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一种带有清凉口感的填充型生物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70%,热量仅0.2千卡/克,不易吸湿,在高温和广泛PH范围内稳定,适用于多种食品。
- 阿拉伯糖
2020年,CoCo都可和一点点等茶饮品牌推出代糖“阿拉伯糖”;2022年,百分茶在水果茶系列和鲜奶茶系列,全新升级添加阿拉伯糖。
阿拉伯糖,是一种左旋单糖,又叫L(+)-树胶醛糖,L(+)-阿戊糖,果胶糖等,甜度为蔗糖的50%左右,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高,不会被人体吸收,不产生热量。相关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L-阿拉伯糖可以有效抑制人体对蔗糖的吸收,安全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有效抑制脂肪堆积,促进肠道健康等,且无不良反应。2008年我国卫生部第12号公告批准L-阿拉伯糖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范围为“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美国FDA批准其为GRAS物质(公认安全使用物质)并广泛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美国医疗协会将其列入“抗肥胖的营养补充剂或非处方药”,日本也将L-阿拉伯糖批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原料用于高血糖生成的食品中。
- 罗汉果糖
2022年11月初,奈雪的茶上新饮品“霸气银耳炖梨”,并且门店全面使用0糖天然“罗汉果糖”,旨在从代糖上寻求差异化。
罗汉果糖的甜味来源于罗汉果甜苷,属于天然代糖,甜度是蔗糖的300倍,零热量,具有清热润肺镇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并且不引起血糖波动、起龋齿、腹泻等症状;同时带有罗汉果自有的清香,口感更饱满无异味涩味,更适合在茶饮中使用。根据Valuates Reports的数据显示,2021年,罗汉果在美国市场取得了20%的增长率。目前,罗汉果甜苷的安全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全球60多个国家都被允许食用罗汉果;在美国,罗汉果可以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在中国,其可以用作甜味剂,用途及用量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如今,在新式茶饮的赛道,各种代糖的应用已经越来越频繁,从人工合成代糖,到自然提取的天然代糖,都给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健康的茶饮新选择。未来,更多新型的甜味剂,如阿洛酮糖、索马甜、椰子糖等或将应用于新式茶饮产品中。
< class="pgc-img">>新式茶饮品牌还可以如何减糖
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无糖或减糖茶饮行业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茶饮中减糖有很多方法,除了使用代糖,还可以通过降低配料和小料糖分、食品质构创新、多感官融合等方式来实现,这些也是值得探索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