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苦不苦,做男人累不累,看看华为的任正非就知道了。
< class="pgc-img">>现在,华为是中国唯一一个受到世界范围尊重的跨国公司和科技品牌。
美国有苹果,我们有华为。
2018年11月4日,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数据显示,华为手机以5200万部出货量、14.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位。
而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公司苹果的出货量是4690万部、市场份额13.2%,排名第三。
要知道,华为做手机才几年?
1976年4月1日,苹果公司成立,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发布了第一代iPhone;而华为成立于1987年,直到2011年,任正非才任命余承东去做智能手机。
短短7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华为手机已经开始赶超苹果、三星等手机巨头,特别是在电池续航、快充技术和摄像镜头拍摄技术方面,华为手机已经实现领先。
由此可见华为的创新,华为的速度,华为的战斗力,但手机只是华为的一个业务线,华为公司的经营范围是「IT、无线电,微电子,通讯,路由,交换等」,华为是世界通讯行业的王者。
而作为这个年营收6036亿(2017年)、18万员工、业务遍布超200个国家及服务全球三分之一人口超级企业的掌门人,任正非却是异常的低调。
别说像其他科技互联网公司的老板那些经常参加各种论坛、演讲,就是公开的讲话,任正非都非常少见,而任正非也从没有参加国内商界、企业界的联谊组织,于是在外界看来,任正非非常的另类、神秘和格格不入。
< class="pgc-img">>越是实力强大的人,说出的话就越简单越接地气,当然也就越有分量。
如今学习华为早已经形成一种时髦。
每年都有各种商学院、企业和各类组织去华为参观访问,但他们大多是去拍拍照满足下虚荣心,再看看人家企业做得多牛逼,却不明白人家当年也是从苦逼过来的,人家现在的牛逼你是学不来的,蚊子去学大象,有个鸟用!
对这些好大喜功、趋炎附势的功利者,马云就曾很不耐烦:原来没钱的时候没人理你,现在有钱了谁都来找你......
真正重要的、值得你去研究学习的是人家从苦逼变牛逼的过程和逻辑,别人成功的经验对你没什么用处,真正有用的是别人过去的错误、挫败、痛苦和抉择。
近日,任正非和索尼CEO吉田宪一郎有个谈话流传到网上。
吉田宪一郎是索尼的第11任社长,索尼和华为也有业务上的合作,这次双方会谈,涉及华为的创业、管理和决策等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任正非讲述的华为历经磨难的经历。
吉田社长问任正非:听说您是在44岁创业,是否当初就定好目标,华为一定要成为全球第一的厂家?
任?正非回答:没有。
40多岁创业是因为人生换了一次轨道......活不下去,就要找一条活路......命运是很难的,我是亲身体会的。当时是如何生存下来的问题。
从人生的高位跌到谷底,我自己要生存,还要养活父母、老婆、孩子,找不到地方用我,我也不甘心,就只有走向创业......
现在的成功太耀眼,人们对现在的华为关注、讨论的太多,而往往忽略了华为过去的挣扎和狼狈。
< class="pgc-img">>「从小就想做伟大领袖,一创业就想做世界第一,这不符合实际。人一成功后,容易被媒体包装他的伟大,它没看到我们鼠窜的样子。」
创业之路,大多是九死一生。
由于公司、工作的压力巨大,矛盾多,问题多,导致任正非力不从心,精神几近崩溃,「2000年前,我曾是忧郁症患者,多次想自杀......」
还记得任正非2012年的那篇文章「一江春水向东流」吗?
创业初期,华为是“典型的穷人又没有知识和技术的创业模式”,「......像玻璃窗上的苍蝇,乱碰乱撞,听客户一点点改进的要求,就奋力去找机会……」
万事艰难,生存条件很差,任正非在那时候“累坏了,身体就是那时累垮的。身体有多项疾病,动过两次癌症手术......”
因为不懂市场经济,不懂管理,不懂财务,那时被的任正非在公司被称作甩手掌柜,但身为公司的创始人,有些事终究是没法甩手的。
「……问题集中到你这一点,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把你聚焦在太阳下烤,你才知道CEO不好当。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仍然是一头雾水,衣服皱巴巴的,内外矛盾交集......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字字血泪,感人肺腑,没有经历过创业维艰的人是无法体会其中地辛酸滋味的。
实际上每个人、不同时间的心理状态都不同,我们过去根本没想到要做世界第一的问题。
现如今媒体有意无意地在神话华为,“在母亲肚子里就想称霸世界、小学成绩好、大学有理想、当兵想当将军……”,任正非对此也很无奈——那不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不是公司的骨干们,在茫茫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心,来照亮前进的路程,现在公司早已没有了。
事实上,任正非从没有把华为取得现在成就的功劳归功于自己,他常常说的是自己的愚钝、不聪明,华为是集体主义的胜利。
< class="pgc-img">>比较害羞,知识底蕴不够,不够聪明,愚钝,放权,发挥全体的积极性,是任正非对自己的评价。
「业界老说我神秘、伟大,其实我知道自己,名实不符。我不是为了抬高自己,而隐起来,而是因害怕而低调的。真正聪明的是十三万员工,以及客户的宽容与牵引,我只不过用利益分享的方式,将他们的才智粘合起来。」
从甩手掌柜变成文化教员,是任正非的一个突破。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和底层逻辑,我们都不要舍本逐末,不要赞叹现在的华为航母有多雄壮,而忘了最初那个启动的人才是核心关键。
没有任正非当年创业的想法,没有任正非设定的分利分责共享的规则,又哪有华为后来的奇迹。
“实际上我初二以前贪玩,成绩并不好”,“网上别神话我,我也许是无能才这么开放。”......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
当任正非说自己无能、愚钝的时候,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现在的商业领袖都在展示自己的聪明、智慧、有手腕、有才能和自己有多重要,却很少有人真正觉得自己对公司、对社会其实是无足轻重的。
比如网上说的段子,你在电梯里做俯卧撑,就能说你的成功抵达楼顶是因为你做俯卧撑上去的吗?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任正非这种虚怀若谷、成就他人的风范,所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大者无形,华而不炫,懂得谦虚不自傲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 class="pgc-img">>2006年,有次任正非和人去饭店吃饭,就是这天以后,任正非终于抛弃了自杀的念头。
「有很多内蒙村庄的农民姑娘在唱歌,我请她们来唱歌,一首歌3美元。我看到她们那么兴奋、乐观,这么热爱生活,贫困的农民都想活下来,为什么我不想活下来?那一天,我流了很多眼泪,从此我再也没有想过要自杀。」
所以,我们一定要乐观面对困难,面对生活。
我们也要永远洋溢着生命的热情,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热情会感染到别人、给别人带去勇气和希望。
强如任正非,也曾有如此煎熬的岁月,想一想我们当下的鸡毛蒜皮,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同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最后,致敬创业者,致敬华为,致敬任正非,致敬那些内蒙的姑娘!
>文专业知识由辽宁大学法学院提供
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况
你在社交软件上相谈甚欢的匿名网友
你平日最爱去的餐厅的老板
你每日擦肩而过的大学同学
其实都是隐身于人群中的间谍
时刻准备进入到你的生活中
诱使你泄露国家秘密
乍一听
这样的情景可能令你感到荒谬
但其实国家秘密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所谓国家秘密
就是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遭受损害的秘密
今天团团就带大家以法律视角
看看生活中有关于国家秘密的那些事
国家秘密不可传
重要底线心中记
为了利益向境外人员泄密
最后害了自己,更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这种做法万万不可取喔
【案例1】陈某某系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2020年2月中旬,陈某某通过某APP平台结识了境外人员“涵”。陈某某在明知“涵”是境外人员的情况下,为获取报酬,于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间,按照“涵”的要求,多次前往军港等军事基地,观察、搜集、拍摄涉军装备及部队位置等信息,并通过多种软件发送给“涵”。陈某某先后收受“涵”转账的报酬共计人民币1万余元以及其他财物。经密级鉴定,陈某某发送给“涵”的图片涉及1项机密级军事秘密、2项秘密级军事秘密和2项内部事项。最终,陈某某因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万元。(案例来源: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在网络上
以求职招聘、学术研究、交友婚恋
等等各种名义为掩护
欺骗、勾连我国公民
窃取、出卖国家秘密
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提高警惕
团团普法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一)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机密级国家秘密的;(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三项以上秘密级国家秘密的;(三)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其他严重损害的。
国家安全无小事
你我都是一份子
不拿秘密当秘密
更会阻碍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
千万要多加注意、保守秘密喔
【案例2】2021年3月,国家安全机关多次前往北京市西城区某餐厅开展工作,依法要求该餐厅副经理黄某某配合调查,同时告知其保守秘密的义务。不久后,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该餐厅配合调查的情况疑似被其他人员知悉掌握,给后续工作开展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通过进一步调查取证,证实了黄某某涉嫌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经鉴定,黄某某泄露内容系秘密级国家秘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黄某某如实交代,其在明确被告知应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先后两次故意对外泄露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开展工作的情况。针对以上违法事实,2021年6月17日,国家安全机关对黄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案例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
做为公民要支持相关部门的工作
履行好保守秘密的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切记不要把它看成一件小事
毕竟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
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团团普法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三十一条 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 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不义之财不可取
国家民族为第一
在我们汲取知识、提升自己的过程中
要坚决抵制诱惑
做一个才德兼备的爱国之人哟
【案例3】周某,2006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精尖通信技术研究。在周某赴国外某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境外间谍人员多次约其见面,并表示为该国政府工作可支付报酬,周某默许同意。周某回国后,继续向对方出卖情报。经查,周某在参谍期间,先后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大量国防军工重要涉密数据和文件资料,涉及我国多种重要武器装备的研制状况、作战性能、技术参数等核心秘密。经有关部门鉴定,这些资料有机密级、秘密级文件200余份。2011年,国家安全机关将周某抓获。2014年5月20日,周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案例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应凭借博士的渊博知识
大展才华的知识分子
却因为对金钱的一念之差
背弃了理想信念
换来了最后身陷囹圄的结局
面对他人开出的金钱诱惑条件
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
不做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
团团普法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条 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秉持保密意识
对一切可疑事物都要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发现可疑线索
及时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
团团提醒
1.时刻保持警惕,理性拒绝诱惑
作为国家安全稳定的直接受益人,我们应始终心系国家安全与民族利益,对非法报酬建立起心理防线,对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可疑人员与非常规事件保持高度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应当立即报告。
2.及时阻断秘密泄露,降低国家利益损失
当国家秘密已经或者可能发生泄露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制止,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之责。如若拾获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送交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如若发现有人买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处理;如若发现有人盗窃、抢夺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立即制止报告;如若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3.坚定理想信念,恪尽职业操守
对于在涉密单位工作的工作人员,禁止随意向任何组织和个人泄露秘密,不准用手机或普通电话谈论国家秘密,不在私人的通信和社交软件中涉及机密,禁止用机密信息与境外人员进行金钱交易。坚持理想信念高于一切,始终胸怀国家和民族大义,不为蝇头小利折腰。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让我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积极争做国家安全守护人
一起为新时代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制图:徐维隆
来源: 学校共青团
021年10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居民许建峰家,同一家三代人围坐交谈。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黄河在山东奔流入海之前,河道自西南折向东北,加之河床高于地面,极易发生凌汛。“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经是黄河滩区居民艰苦生活的写照。
上世纪70年代,东营市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响应国家号召搬迁至沿黄大堤的房台上居住。2013年起,东营市又对66个房台村进行拆迁改造。
搬迁群众住房、生活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稳定收入?习近平十分关心。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开好这次座谈会,20日至21日,总书记深入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
“总书记来过我们家!”每当回想起见到习近平来到自己家中时的情景,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居民许建峰总是难掩激动。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许建峰家,察看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同一家三代人围坐交谈。
“房子质量好吗?”
“非常好!”
许建峰一边回答习近平的问题,一边拿出老照片,那是之前住在房台村的老房子时拍的。
许建峰家老房子。许建峰提供
20世纪70年代,黄河岸边的村民搬迁到高于行洪水位、低于黄河大堤的房台之上居住。
“房台上环境差。一去一来,鞋粘一脚土。说会儿话,嘴里都是沙子,好牙碜!交通不方便,外出务工的少,老百姓只能地里刨食儿。”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麦荣说。
转变之喜,得益于好政策。2013年起,东营市对66个房台村进行住房拆迁改造,建设新社区。杨庙社区即是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
“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习近平强调。
从过去黄河滩里的“穷窝窝”,到如今幸福河畔的“美家园”,杨庙社区的变化翻天覆地。
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水泥路两旁干净整洁,党群活动中心、幼儿园、养老院、卫生室、健身室、青少年之家、超市等一应俱全。
许建峰现在的家。张代生 摄
“2016年,我们搬进了这里的楼房,生活条件好了,就业门路多了,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许建峰坚定地说,“总书记亲自关心我们的生活,日子越过越好,咱永远跟党走! ”
“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随着杨庙社区内高龄、独居、空巢老人逐渐增多,为解决老年人吃饭的问题,社区成立了老年餐厅。
2021年10月21日,在杨庙社区,习近平走进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餐厅、草编加工合作社,详细询问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开展便民服务、促进群众增收等情况。
“土豆炖鸡、冬瓜炒肉、全羊汤……菜品不错啊,营养有保障了!” 看着墙上的菜单,习近平笑着说。
老年餐厅的菜谱。张代生 摄
“看菜谱、问价格,在社区老年餐厅,总书记看得仔细,问得也仔细。”张麦荣说。
如今,社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来吃午餐,每顿两个菜,每天不重样儿,一顿只收十块钱,低保、五保老人只收一块钱。
2021年10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草编加工合作社里,居民刘爱英正在用蒲草编织书架。
“靠着蒲草编织的手艺,一个月能赚1500多元。”刘爱英笑着说,“这份就在家门口的工作,我已经干了3年,收入稳定,生活更有保障了。”
“现在社区里大家都不愁工作,年轻人出去打工,老年人就近打零工,很多活儿都找上门来,还有针对中老年人的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张麦荣介绍说。
“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习近平考察时指出。
“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近几年,东营市将市域划分为4010个基础网格,“一张网”兜底大小事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新路径。
在便民服务中心,每天都有网格员值班,以解决群众遇到的急难问题。习近平来考察时,网格员冯静静当时正在服务中心办公。
冯静静激动地说道:“总书记很关心我们基层工作者,感觉工作更有干劲了!在未来工作中,我要做好网格员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身边的群众。”
张麦荣回忆道,当时就站在习近平身旁,介绍便民服务站:“镇机关干部和服务事项‘双下沉’,带着79项服务事项到社区里来,其中,有32项在这里直接就能办好,剩余事项帮着办。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乡亲们办事更方便。总书记听后点了点头,肯定我们打通了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杨庙社区成立后,11个村合到了1个社区里。为了更好服务群众、使社区尽快融合,杨庙社区设置了轮值服务岗,11位村党支部书记轮流值班,协助党总支解决社区问题。
党旗永向前、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代代传承。50年前,11位村支部书记,带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舍小家顾大家,离开家园,搬到狭窄的房台上。“今天在党的关怀下,村民住进新社区,我们11位新书记一定听党话跟党走,继往开来,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共享小康生活!”张麦荣激动地说。
2021年10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考察时,同社区干部群众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考察中,习近平对社区群众亲切地说,“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习近平的到来让社区居民们倍感振奋。大家兴奋地议论,总书记来之后的杨庙社区,幸福生活一定会像家门口的黄河一样,九曲绵延,奔腾万里! (张代生 黄玉琦 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