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拒绝消费:一杯奶茶、一顿外卖、一件某品牌裙子。”
晚上9点,29岁的教育工作者杨晴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今日省钱成就”,“把每一次起心动念但又没有太大必要的消费项目记录下来,督促自己省钱存钱。”
杨晴不是年轻人中的个例。在豆瓣网上,“不要买”小组吸引了逾36万年轻人聚集,讨论如何更理性消费;双十一前,B站和抖音等平台许多博主争相推出“拔草视频”;“存了3万以后感觉自己变抠门了”登上小红书的热门话题榜。
本文图片均为“上观新闻”微信公众号
年轻人不热爱买买买了?一些年轻人表示,相对于无处不在的消费诱惑,希望通过理性消费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并获得心理上的平静。
有人写了自己设计的“消费12问”
每次花钱之前先做一遍问卷
杨晴是豆瓣“不买组”成员之一。这个名为“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的小组,如今已有近36.6万人,小组介绍里表示“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有人写了自己设计的“消费12问”,每次花钱之前先做一遍问卷,能超过8个再消费;有人则介绍自己身处消费意愿强烈的社交环境时,如何既坚定又不失风度抵御消费诱惑的实用技巧,比如“同事凑单买下午茶,就说自己控糖不喝任何饮料”。
小组还进行过“物尽其用成果汇报大会”并进行评奖,汇集网友们为节约物资而进行的各种手工改造,比如有人自己画设计图,用纸箱子改造出一个宠物狗屋。
以“不买”为目标的小组在豆瓣还有不少。拥有超5000人的“不买年”小组,设有“不买月尝试”“不买年打卡”等栏目,鼓励组员尝试减少额外消费;而拥有8000多人的“刚刚我忍住没买XXX”小组,成员们日常记录当天“忍住没买”的东西,发帖中奶茶、零食、外卖、包等各类消费品和服务都有。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视频平台上,随着“双十一”到来,与各类“种草”“安利”视频同步,“拔草”“踩雷”“智商税”成为今年不少博主们的视频素材。在抖音上,11月1日一条“临近双十一,希望大家能避开这些智商税的产品”的6分钟视频,剪辑了儿童商品、补水产品、小家电等多类产品视频,已被转发超9.8万次。还有人在短视频中化身“守钱侠”,分析双十一促销中的各种套路,收获超8万点赞。
上海女子纠结一个月
干脆不买了
“不买组”的介绍中,分析了如今从直播带货到网红分享等无处不在的消费需求背后,是“通过煽动起焦虑情绪,让每个人因为焦虑,不断去购买,以满足自己的伪需求”。
“过去消费是为了减缓焦虑,如今不消费也是为减缓焦虑。”市民陈女士在一家外企工作,每天通勤要经过南京西路的大商场,精致体面的套装和名牌手袋几乎是所有同事的标配,“前几年刚入职的新人也会把名牌包作为目标。”这样的消费在当时的她看来,除了是精致生活的体现,还具有相当的社交价值,“一直有各种说法来合理化这种消费,比如着装对工作业务有帮助,‘先敬罗衣后敬人’嘛。”
但让她烦恼的是,当身处这样的环境,自己会不自觉被裹挟。上个月她想购入某品牌的包,周围人劝她“黑色更百搭”“麂皮不保值”。纠结一个月,她干脆不买了:“量入而出,不为周围环境消费,只为自己喜欢而消费,心里杂音反而少了。”
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乔亦常常会被种草网红和销售们“蛊惑”: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一旦被说“产量有限”“即将停产”,她就一次购入三四件。而一些商品打上“限量”噱头,千元价格能炒到上万。“前一段时间迷恋购买各种香薰蜡烛和香水,现在家里堆满这些重复购买的东西,味道都快散了。”
但“踩雷”多次之后,乔亦对着一堆积灰的消费品感到“没什么非买不可的”。“减少消费内心反而清静。就算真的停产,未来还有更新更好的产品,慌什么呢?”她一度把“拒绝跟风”四个字做成了手机屏保。
乔亦后来加入了有3.8万成员的“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实践小组”,成了网上一批“拔草”博主的粉丝。在B站上,UP主“罗兰朵女士”以舒缓平静的语调吐槽自己装修、消费等生活中的遭遇,收获近77万粉丝。在最近一期视频中,“罗兰朵女士”家里露台的花死光了,于是把院子里“幸存者”搬来,“又填满了,都不要买新的。希望生活就是日复一日。”乔亦很爱看她的视频,“以生无可恋的语气把消费吐槽上升到哲学层面。”
一些年轻人在攒钱中体会到别样的快乐。刚工作三年的宋涛曾是“月光族”,“玩游戏、叫外卖,好像哪儿都省不下来。”去年他因为一笔业务奖励存下1万元,开始想方设法存钱:自己做饭、公交出行、以户外运动代替游戏……他坦言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增加会感到快乐,今年已攒下7万元。在小红书的热门话题下,有许多网友都像宋涛一样分享自己攒钱的快乐,有人评论“抠搜真的会上瘾”。
“不要忘了我们生活在上海,这本身就是一大资源”
最近,“不买组”一个帖子引起了杨晴和很多网友的讨论。发帖网友称自己的母亲喜欢购买价格高昂的小家电,“但很多功能用不上,选择合适的就好。”但在另一个网友的帖子里却认为,消费就是“能力范围内买最贵的才是合理消费”。在杨晴看来,如今年轻人虽然讨论着“不买”,其实大家交流的是“怎样买得更好”。
前段时间,杨晴颈椎酸痛,打算学同事买个电脑架子抬高显示器,这样的产品从宜家到设计品牌都有,价格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杨晴将装修时购买材料的木制包装盒叠起来,不仅垫高电脑,还多了分类储物空间,“消费之前先看看自己已有的物品中是否具备类似功能,而不是立即购入新商品。”
杨晴是在结婚装修房子时改变消费习惯的。当时看了大量博主推荐、公号干货和直播后,她感觉“脑子塞满了”:垃圾粉碎机、全屋净水、厨房中岛……但和家人、设计师商讨之后,很多所谓的“需求”其实是被创造出来的,“比如刚装修时都说开放式厨房扩大空间,现在又流行半封闭厨房了。”数次与家人、设计师争辩之后,杨晴放弃了大多数商品,“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不要忘了我们生活在上海,这本身就是一大资源。”在喜欢各类文化创意展览的乔亦眼中,上海为她提供了足够多免费的文化享受。“比起逛街,丰富的免费展览、演出活动更精彩。不如把零零碎碎的消费攒下来,提升消费品级。”对此宋涛也有感触,“黄浦江边都能骑车、跑步,上海最好的风景都是免费的。”
婚后杨晴和丈夫自己做饭,才发现维持生活品质未必需要更高的消费。“以前点外卖希望干净健康一点,都选品牌饭店,一个人一顿近百元也很‘正常’。”如今夫妻自己做饭,会在超商选购品质好的原材料,“开销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而陈女士对自己的更衣间进行了精简处理,最近三个月只添置了一件新衣,虽然价格不菲,但“材料和剪裁很好,摒除了流行元素,能穿很多年。”
不过,迷上烹饪的杨晴也发现,新的消费“大坑”又出现在面前:功能分类细致的烹饪工具、提升质感的新厨具等同样琳琅满目,“套用网上的一句话,‘美食博主家真是什么都有呢’。”如今在她眼中,保持理性、精准消费,是一项“长期自我修行”。
来源: 上观新闻微信公号
刚落地兰州,又喜提榜一,好心情全无。”
连续上热搜榜5天后,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7月5日晚发布了一条朋友圈,上面这句话就是林盛的由感而发。而这张朋友圈的截图也很快在网上流传开来。
是的,从7月1日,钟薛高不化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后,一趟就是五天,连知乎、网易、百度、抖音等各大媒体网站也跟着热议了五天。
同样被网友热议的,还有只卖5毛一袋、多年不涨价的“雪莲”。美团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雪莲在外卖平台销量暴涨199%。顺带推上热搜的,还有“冰激凌批发”的相关搜索,其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涨了323%。
面对热搜,林盛在朋友圈回应道,“在对手那里热搜原来不要钱”、“明明是远超国标品质的产品,却被伪科学断章取义成多添加剂”、“7月前三天,怒提两个榜一热搜,水军痕迹极其明显,估计还有三四五六续集。”雪莲这边则是,“现在利润只有几分钱,但也不会涨价。”
十字路口狭路相逢后,风更多的刮向了雪莲这边。明显的对比是,抖音账号“雪莲冰块”粉丝数已达79万,钟薛高的粉丝数则在48万。有趣的是,雪莲的公司来自山东临沂,成立时间为2018年4月,只比钟薛高晚了一个月。
两个冰激凌品牌就像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里,但资本似乎更喜欢钟薛高讲出来的故事。
睿兽分析数据显示,钟薛高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拿到了2个亿。雪莲冰激凌品牌的成立时间则存在争议,如果根据相关负责人说的13年来从未涨价,则产品出现是成立在2008年左右,甚至更早,只是没有规模化、没有品牌,也没有资本故事,目前还陷入了商标之争。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据中国饮食行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冰激凌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2021年有望超过1600亿元。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钟薛高们在抢,雪莲们也在抢,国外的冰激凌品牌也要抢。酷暑没来,冰激凌却先热了。
只是,究竟什么样的冰激凌才是消费者想要的?
变贵的冰激凌和竞逐的资本
5月中旬,遵义茅台国际大酒店的大厅里,茅台首家冰激凌店营业,单球39元,开店首日卖出1000多份。十天后,茅台在“i茅台”App上线了新口味冰激凌,价格在59-66元之间,上线一小时售罄,卖了250万。线下旗舰店开售7小时销售额破20万,一共卖出去茅台冰激凌5000多个。
6月中旬,茅台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参会股东每人有一张茅台冰激凌体验券,私募大佬林园、但斌等众多茅粉,人手一支含有1毫升茅台原浆的茅台冰激凌。很多股东现场讨论,茅台用“时尚”的冰激凌抓住了一大波年轻消费群体。
确实,有66元的钟薛高珠玉在前,66元的茅台冰激凌反而不算什么。2018年,钟薛高推出售价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冰激凌,去年又相继推出了售价68元、88元的冰激凌。到了2022年,7月7日,茅台一支冰激凌更是被炒到了250元一杯。
在很多人看来,钟薛高和茅台冰激凌已经远超哈根达斯,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端冰冰激凌。但其实,冰激凌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平价消费品,冰激凌价格的节节攀升,始作俑者并不是这两家企业。
经营了近10年超市的孙冰印象很深刻,2015年冰激凌就已经突破了3元,东北大板、马迭尔很火,他们提供冰柜,还给电费补贴,还有毛利空间可赚,所以一下子就火了。“批发商会发现一个利点,冰激凌价格越高,赚的越多。”
“中街1946”加入后,冰激凌的价格突破了5元。2018年,售价9.9元的奥雪椰子灰横空出世。同年,钟薛高成立,冰激凌进入了几十元时代。也是在这一年,网红冰激凌爆红,中国冰激凌开始升级,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品类。林盛曾说,2019年会是“中国冰淇凌元年”。
资本的嗅觉更敏锐。据企查查推出的《近十年冰激凌品牌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起,冰激凌品牌投融资开始活跃,近十年冰激凌品牌投融资事件共32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近24亿元。
创业邦通过睿兽分析了解到,冰天美帝、TopCream、爱茜茜里、nobibi、绮妙、Vivi Dolce、马里奥斯、亚历山达冰激凌、可米酷、Vivi Dolce等冰激凌品牌,都在2015年-2016年拿到了融资,轮次多在天使轮。
2017年后融到资的企业有鲜果丛林、田牧、Petit Pree、橙色星球、钟薛高、冷恋、ICE机摩人等,大多在A轮。钟薛高外,橙色星球也是一匹黑马,其成立于2020年,已经有两轮融资,投资机构是小米集团、顺为资本、氢创投资。ICE机摩人也融资到了4轮。
张磊(化名)是2016年入局的冰激凌赛道,是以上企业其中一家投资人。当时张磊看到的趋势是,消费在升级,开始追求多元化产品;冷链和物流的完善,线上消费将成主流;国内冰激凌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也确实如此,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每年均有超5000家企业成立。其中2017年为增量最多的一年,超8200家企业成立;2021年新增企业较少,共有5300余家。2022年才过半,新增品牌就有1700家。
市场规模上,据产业研究院2021年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1年,中国冰淇凌市场规模就从839亿增长至1600亿。2019年规模就达到了近1380亿元,居全球第一。
今天来看,抢占这1600亿市场的已经不止上面那几个品牌了,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头部乳企都开始在冰激凌上发力;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江小白等白酒企业纷纷尝试“触冰”;故宫博物院、黄鹤楼、滕王阁、玉渊潭公园等景区,掀起了一股文创冰激凌的热潮。
钟薛高则与泸州老窖、荣威汽车、小仙炖、娃哈哈、三只松鼠等多个品牌联名,推出跨界产品;东北大板先后与奥麦星球、永璞、电视剧《与君初相识》、每日黑巧等品牌和热门IP合作;王老吉、奈雪的茶、喜茶、泡泡玛特等新消费品牌,以联名形式推出独具特色的限定款冰激凌。
还有外企也开始下重注。2022年3月,全球首家冰激凌“灯塔工厂”联合利华和路雪生产基地在江苏太仓揭幕,该工厂设置了全球首个梦龙冰激凌柔性生产线,也是联合利华中国近10年来在冰激凌领域的最大一笔投资。
前不久,明治发布了公告,将新投资约103亿日元(约人民币6.5亿元),在上海建设冰激凌工厂,在2024年3月之前启动生产。未来,明治在中国的冰激凌业务将形成2座工厂体制,产能增至此前的约2.3倍。
美国冰激凌品牌Dairy Queen母公司也宣布了扩张新计划,要与中国加盟商之一的CFB集团母公司方源资本合作,预计2023年在中国开设600家新店,其中今年将开出100家门店。
竞争激烈,冰激凌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当冰激凌的价格开始背离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时,自然离翻车也不远了。
想要一支“好”冰激凌
雪莲冰激凌没有融资,却借着钟薛高的热度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所在。
孙冰的几个超市里,销量最好的依旧是两到五元的冰激凌,还是那几个老牌子,盐水棒冰、绿豆棒冰、老冰棍、苦咖啡、小雪人、随便、方糕、小布丁等,贵一点的就是可爱多了。“虽然也都涨价了,但并不影响销量。”
艾媒咨询调研发现,2022年消费者对单个冰激凌的接受价位大多在三到五元之间,所占比例为37%;其次是五到十元之间,占比为33.9%;也有网友接受价位较低,在一到三元之间的占比为11%;而接受价位在十元以上的较少。
创业邦走访了几个便利店和小超市发现,虽然10元左右的冰激凌品种增长迅速,能占到三分之一,但三到五元的冰激凌仍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占比超四成。两元以下冰激凌品种则相对较少了。
但消费者关注的从来都是性价比,而不是营销概念。钟薛高的“刺客”效应背后就是体验和价格预期不匹配。
动辄大几十的冰激凌,屡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宣传的进口食材也只是噱头,还在配料表和研发技术上弄虚作假。比如过气网红冰激凌奥雪的双黄蛋和椰子灰。当然,还有近期频上热搜的钟薛高。
原本,国内的冰激凌行业一直都很稳定,从价位来看,和路雪、雀巢、哈根达斯等国际品牌占据高位,中端的是蒙牛、伊利等依托行业优势的平价巨头,再往下则是五羊、天冰、德氏等占山为王的区域性冰激凌。
网红冰激凌的出现,让各品牌方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不可否认,这些品牌重新定义了冰激凌的品牌,包括定位、定价等,甚至还带动了消费经济。“但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摆脱网红的定义,”张磊说。
过分精致的外表、包装,五花八门的口味,过度的营销宣传,让一支原本很普通的冰激凌,变成了“时尚”代表,甚至成为一种社交需求。但是冰激凌是否能够像咖啡那样具备所谓社交属性,还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似乎和前两年网红奶茶的逻辑有点类似,市场过度开发后一片红海,新鲜感过后,最后剩下的只是品牌之间的内卷。
“品牌们都在挖空心思讲流量故事,”张磊说,“但消费者是有辨识度的,当他们知道自己付出的高价,更多的是在为高昂的品牌营销费用买单,是不会再回购的。”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融资并没有那么乐观。尽管这些品牌都有融资,但最高也就在A轮,多数都是天使轮。上面报道的企业中,最近两年,拿到融资也就只有钟薛高和橙色星球。
据企查查《近十年冰激凌品牌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冰激凌在2017年处于峰值,随后急剧下降,2020年仅发生两起融资事件。2016年之后,张磊也较少关注这个领域了,“成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行业人士认为,我国冰激凌市场热度至少还能持续5年,高端冰激凌市场空间也很大,企业胜出的关键就是好产品和品牌,不要拿“贵”去做自己的亮点。市场没有具体的定价标准,企业的定价标准就是产品。
林盛也曾表示,经过十年八年时间洗礼后,网红冰激凌有可能沉淀为品牌冰激凌。只是,资本和这批消费者们,还愿意给网红冰激凌留时间吗?那时候冰激凌能够像白酒一样,成为社交礼品清单上的常客吗?
本文源自创业邦
乐圈中的明星情侣们,总是备受大众的关注,他们有的被赞“金童玉女”,有的却是全网劝分。而有意思的是,一些“金童玉女”的CP最终be了,而那些不被看好的CP反而感情稳定,真叫人看不懂。
金童玉女分开的:
1、董子健孙怡
前不久,董子健和孙怡这对90后明星夫妻,正式官宣离婚,让不少网友大感意外,毕竟当初两人的相恋、结婚,都令人直呼太甜了!
< class="pgc-img">>当年两人都还很年轻,属于事业上升期,董子健就大方公布恋情,称“怎么办我被套牢了”,而孙怡也甜蜜回应“那是你的运气好嘛”。
< class="pgc-img">>两人婚后生下了女儿大福,一家三口也是幸福满满,在董子健接受电影宣传采访时,被问及喜欢哪种类型的女孩子,他说当然是喜欢孙怡这种万能型。
< class="pgc-img">>对于两人的分手,友人曾透露两人半年前就因规划问题而产生裂痕。
< class="pgc-img">>孙怡今年生日时,董子健就称其为“大福妈”,而后她又晒自拍秀出“远离男人”的手机壳,引来不少网友的猜测。
< class="pgc-img">>如今两人匆匆结束5年婚姻,曾经被赞“男才女貌”的他们,甚至连一场婚礼都未来得及举办,着实让人唏嘘。
< class="pgc-img">>2、李小璐贾乃亮
李小璐和贾乃亮原本是相差3岁的姐弟恋,两人曾合作主演的都市生活剧《当婆婆遇上妈》,从戏里爱到了戏外。
< class="pgc-img">>当年贾乃亮对李小璐更是主动追求,最终感动了对方,两人也走入了婚姻殿堂。
< class="pgc-img">>男帅女美的两人,婚后生下了女儿甜馨,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还上了不少热门综艺。
< class="pgc-img">>但在曝出李小璐“做头发”事件后,这对夫妻的感情就破裂了,最终在2019年11月正式官宣离婚,结束了7年婚姻生活。
< class="pgc-img">>如今,李小璐成了单亲妈妈,贾乃亮忙于事业,也是挺令人感慨的。
3、白百何陈羽凡
这一对的人物设定,之前曾被网友说好似小说主角,一个是当红组合歌手,一个是初出校园的科班生,因为合作《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而相识相恋。
< class="pgc-img">>白百何更是为了结婚生子,回归家庭了5年时间,直到儿子快5岁时才复出拍戏。
< class="pgc-img">>虽然也有人说陈羽凡颜值不高,但他却称得上是有才华的歌手,两人合体时也是分外甜蜜,大方秀恩爱。
< class="pgc-img">>后来,白百何被曝出“一指弹”事件,并承认与陈羽凡于2015年底离婚。
接着,陈羽凡又被官方通报涉嫌违法一事,令人大跌眼镜。
而沉寂许久的白百何,如今再次复出拍戏,又被曝出新恋情,看来也是迈入了新生活。
< class="pgc-img">>4、文章马伊琍
文章和马伊琍曾是圈中的模范夫妻,两人是典型的姐弟恋,有着8岁的年龄差。两人曾先后合作了《锦衣卫》、《奋斗》,从而因戏生情成为了情侣,并在恋爱两年后结婚生女。
< class="pgc-img">>不得不说,这一对也曾甜齁众人,文章更是将马伊琍称为“马司令”,女儿的小名都叫做“爱马”。
< class="pgc-img">>而马伊琍则说自己很少去探班文章,感觉会显得没自信。
也是因为自信,所以他们总是大方秀恩爱。
可惜,后来文章曝出了“周一见”一事,这对夫妻的感情就变得有些薄弱了,屡屡被传分手离婚。
< class="pgc-img">>虽然文章在15年马伊琍生日时,再次求婚告白,但两人还是在19年时正式离婚了。
< class="pgc-img">>5、阚清子纪凌尘
这一对也曾是圈中的“模范姐弟恋”,还被不少网友说他们俩连名字都很相配,宛如青春小说的男女主。
< class="pgc-img">>后来他们俩合体上了《亲爱的客栈》,虽然也时常吵闹,但却撒了不少狗粮,被网友们称为“阚清子有100种生气方式,而纪凌尘就有1000种方式哄好她”。
当时节目里,众人还催婚过他们,但纪凌尘却迟迟没有向阚清子求婚。
最终,两人还是以分手收场,一度还被曝纪凌尘出轨了,但阚清子称没出轨、没捉奸,纪凌尘则是发表了经典的“大海说”。
< class="pgc-img">>如今,阚清子事业稳定,纪凌尘则是沦为18线。
全网劝分的:
1、陈妍希陈晓
一个是清纯班花,一个是古装美男,他们俩单拆开其实都挺受认可的,但偏偏两人的相恋、结婚却并不被看好。
< class="pgc-img">>这主要是陈妍希之前被翻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史。
< class="pgc-img">>再加上陈晓婚后屡屡露出一种疲态,被网友们说眼镜里没光了,导致他们俩近几年成为了日常被劝分的“高危夫妇”。
< class="pgc-img">>不过,其实陈晓和陈妍希感情挺稳定的,有种低调的幸福感。
< class="pgc-img">>前不久陈妍希生日时,陈晓更是立马转发留言,大方秀恩爱。
2、张子枫焉栩嘉
作为国民女儿的张子枫,小小年纪就演技不俗,可以说是有着“人见人爱”的滤镜,但当她被曝出与爱豆焉栩嘉疑似恋爱时,就遭到全网劝分。
< class="pgc-img">>这主要是焉栩嘉的私生活过于丰富,之前还被爆脚踏两只船,当时他还发文澄清,并说这几年要专心学业和工作,不再涉及感情。
然而才过了短短1年多,他和张子枫就被曝出恋情,几次约会都被拍,频频被网友们劝分手。
< class="pgc-img">>但在今年七夕时,两人又被拍到一起从男方家中出来约会,可以说是实锤了,看来这对小情侣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
< class="pgc-img">>3、马思纯张哲轩
马思纯家境优渥,又是金马奖影后,原本是星途大好的,但这两年她状态下滑、身材发福,让人很是担心。
< class="pgc-img">>后来她又与盘尼西林的主唱张哲轩恋爱,当时两人被拍到时,就曾遭到一众网友的劝分。
< class="pgc-img">>网友们认为男方口碑太差配不上马思纯,一看就是花心浪子。
< class="pgc-img">>但马思纯则是铁了心要和对方在一起,更是化身贴心女友照顾对方起居,两人前不久还在国外度假,之后又一起回国。
< class="pgc-img">>近日,两人更是公开了恋情,大方在社交平台上互动,丝毫不在意网友们的劝分警告。
4、周一围朱丹
曾经的“综艺一姐”朱丹,二婚嫁给了周一围,彼时对方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并没有大红,当时很多人还认为周一围各方面都不如朱丹。
但朱丹对其却是爱得卑微、各种包容,还为周一围生下了宝宝。
当初周一围和助理的奶茶吸管事件,引起了不少争议,朱丹更是主动站出来力挺老公。
< class="pgc-img">>虽然这些年许多网友都劝朱丹不要太恋爱脑、清醒一点,可是她却总说自己很幸福,两人如今也是会低调秀恩爱,还一起去电影院看了《独行月球》。
5、霍建华林心如
这一对原本是圈中好友,后来却升级成为了情侣,也是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
其实两人各自都有不少代表作,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但当初结婚时却遭到一众网友的劝分,认为霍建华在婚礼上并不开心,似是女方逼婚。
< class="pgc-img">>婚后霍建华的作品减产,这两年又回到了台湾发展,陪在妻女身边。
他俩之前还被拍到在街边吵架、分道扬镳,一些网友就猜测他们要离婚了。
没想到林心如又亲自怒怼好事网友,劝对方善良一点。
如今他们俩感情反而很稳定,时常会挽手出街,近日还晒出了度假照,甜蜜依偎在一起。
< class="pgc-img">>看了这10对圈中情侣,他们的感情状态大不相同,真是让人直呼太看不透了,果然爱情也是一门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