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31日,绿松鼠接到爆料称,“又卷烧饼”在北京农展馆内遭遇“李鬼”侵权,公开发展加盟业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又卷烧饼”可是美食中的“网红”、烧饼界的“爱马仕”呢!
“又卷烧饼”现身农展馆招商,却并非正宗?
3月31日下午,绿松鼠接到上海新拍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反映称,自家品牌“又卷烧饼”在农展馆内遇到了“李鬼”,侵权方以“又卷烧饼”的名义正在招商加盟。
绿松鼠赶往现场发现,北京农展馆内正在举办2018第34届北京国际连锁加盟展览会。场馆内,一家“又卷烧饼”展位前排起了长队,不少人都在等着试吃,还有些人则在了解该项目的加盟情况。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天津、河北等地均有门店。
加盟招商现场图
绿松鼠注意到,该参展商展位招牌突出的是“又卷烧饼”这4个字,但仔细观察发现,其全称是叫“土掉渣又卷烧饼”,只不过“土掉渣”字体被大大缩小了。
同时,“土掉渣又卷烧饼”所用的纸质食品包装袋的设计,也与“又卷烧饼”纸质包装袋的外观和文字十分相似。
左图为“土掉渣又卷烧饼”包装,右图为“又卷烧饼”包装
据了解,“土掉渣又卷烧饼”由天津众创达悦选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运营。中国商标网信息显示,该公司欲申请“土掉渣又卷”为注册商标,在2017年11月提交了申请,目前仍在审查中。
商标网相关信息截图拼接
3月31日晚,绿松鼠致电该公司经理厉达,其称“土掉渣又卷”商标正在申请中,目前公司用的是TM商标,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了将近50家门店。
而据“又卷烧饼”注册商标持有方上海新拍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苏萍介绍,2005年公司曾推出过一款火爆的"土家掉渣"烧饼,而“又卷烧饼”是在2015年推出的土家族风味小吃品牌,寓意是卷土重来,2016年5月已取得商标注册。
苏萍表示,商标是由自家另一公司上海冰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由上海新拍档餐饮有限公司运营,并且该注册商标目前已转让到新拍档。
目前,全国已有“又卷烧饼”直营店和加盟店超过1000家,店面分布在江浙沪、河南、安徽、武汉、四川以及新疆等地。
左图为“土掉渣又卷烧饼”展馆布置,右图为上海新拍档餐饮有限公司又卷烧饼门店
4月1日,绿松鼠就此事致电北京国际连锁加盟展览会主办方,负责招商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展会之前主办方对参展商的商标和相关资质进行了审核的,天津众创达悦选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提供了相关文件。
律师认为“土掉渣又卷”构成不正当竞争
针对上述情况,绿松鼠致电盈科律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部门主任刘立国。他认为,“土掉渣又卷烧饼”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的嫌疑,也存在一定的侵权做法。
刘立国表示,不正当竞争包含了模仿商标、模仿企业名称、模仿店面装潢等多种情况。从店面来看,“土掉渣又卷烧饼”将“又卷烧饼”字体突出放大、“土掉渣”缩小,消费者很难辨别,涉嫌不正当竞争。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追究责任,否则一旦侵权公司的经营有问题,很可能砸了正宗品牌的牌子。
上海新拍档餐饮有限公司“又卷烧饼”门店
对于为何在门店招牌和宣传上突出“又卷烧饼”这4个字,以及被指不正当竞争,天津众创达悦选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厉达称目前不方便解释。
另外,刘立国还认为,从专业角度来看,“又卷烧饼”注册商标的中心词就是“又卷”两个字,而“土掉渣又卷”这一商标也构成了侵权。
新拍档称将通过诉讼等方式打假维权
针对天津众创达悦选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涉嫌的不正当竞争,上海新拍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通过向工商部门投诉举报、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继续打假维权。
苏萍告诉绿松鼠,首先公司将联合各地工商系统,对天津众创达悦选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各地的仿冒门店进行打假。其次,将对该公司正在申请的“土掉渣又卷”商标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异议。同时,还将起诉天津众创达悦选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对侵权行为进行打击,更好地维护加盟商和创业者的利益。
据其介绍,“又卷烧饼”一直被市场上多个“傍品牌”的仿制品所困扰,包括“U卷烧饼-卷土重来”、“悠卷烧饼”、“土掉渣又卷烧饼”等等。比如“U卷烧饼-卷土重来”,只是把“又”字,换成了“U”,连广告图也是直接盗用的。
“U卷烧饼”资料
苏萍向绿松鼠解释,公司注重品牌形象和知识产权保护,一直希望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侵权问题,但实际效果有限。对于商标仿冒、侵权等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并将追究法律责任。
><>么多年过去了,每次看到海澜之家,还是会想到印小天。
曾几何时,打开中央电视台,屏幕上总是能看到四个印小天,打了鸡血似的挑战魔鬼的步伐……
< class="pgc-img">>在大家的印象中,海澜之家就是土和丑的代名词,是乡镇青年的最爱。
但是,就是这么土的海澜之家,早在2015年,总资产就超过500亿,杀进《福布斯》亚太最佳上市公司50强,2017年总营收超过180亿。
而且,海澜之家在全国有6000家门店,这是什么概念呢?做个比较,随处可见的麦当劳,在中国也就2700家店,海澜之家是它的两倍多。
甚至马化腾也拿着100亿,投进了这个“老男人的衣柜”,让它变成了这样。
< class="pgc-img">>土了17年,“雪球”还能滚这么大,海澜之家这是中了锦鲤?
< class="pgc-img">>海澜之家=土+low+丑?
2002年,一个叫周建平的小伙子,去了四个岛组成的东边小国。
他走进一家特别明亮的服装店,这里所有衣服按照性别、功能区分,摆放得整整齐齐,同一款衣服提供多种配色选择,尺码也很齐全。
这让周建平大开眼界,因为当时国内的服装店,没有一个是这么讲究的,他们的套路是:恨不得把所有衣服丢在你面前,让你选。
而且,更让他奇怪的是,在店里逛了半天,居然没有一个导购“贴身护卫”,只有几个理货员不紧不慢地干自己的活儿。
< class="pgc-img">>这家像极了超市的服装店,就是优衣库。而这番经历,让周建平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家这样的服装自选超市呢?
其实,此时的周建平正经营一个5000人的纺织厂,虽然厂子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加工面料的生意,几乎是零风险,躺着赚钱。
开店的话,势必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国内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
但是周建平想要开店的心思,却是越来越强烈,他觉得,人这一辈子总要有点梦想吧,不然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2001年9月,海澜之家第一家店,在南京中山路开业,这个名字包含“以海阔天空之博大,创波澜壮美之事业”的寓意。
如果海澜之家老老实实向优衣库学习,走性冷淡风,估计也不会被大家集体吐槽。
但是,在2009年,当印小天穿着迷之配色的衣服、卖力凹造型,并告诉大家这是“男人的衣柜”的时候,海澜之家又土又丑的梗就传开了。
三年后,印小天换成了杜淳,不过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原来的套路,一身正装的杜淳继续卖力尬舞。在这里不得不夸一下,这广告真是实诚,连杜淳背带裤勒出的肚腩都不P一下。
< class="pgc-img">>就是这样土味十足的海澜之家,在被大家吐槽审美观是不是出问题的时候,销售额却是一年上一个台阶,开新店的速度更是像坐上了火箭一般,最近两年,无论收入、市值还是利润,都实力碾压四家福建男装上市公司!
< class="pgc-img">>海澜之家为什么这么牛?
就这么一个low爆了的品牌,居然能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凭什么呢?
事实上,海澜之家还真有几把刷子,让你不服都不行。
1.不要设计师,买货全靠赊
我们知道,大部分服装品牌都是自己做设计,再委托代工厂生产。但海澜之家却是空手套白狼,既不花钱养设计师做设计,还不花钱进货,店铺里的产品,都是从全国上千家供应商那里赊账弄来的。
海澜之家每年推出两次采购计划,由供应商设计、生产产品,并表示:你们可劲儿造,造出来什么东西,我都给你们卖,至于采购商品的钱,我现在给不上你们,等把货卖了再算账。
由于海澜之家进货量大、店面多,供应商也愿意给他赊账,这样一来,就把货源的问题解决了。
2.开店也不花自己的钱
海澜之家开店能力之强,是行业内公认的,而且还是不花自己一分钱的那种(这就有点“过分”了)。
据说,海澜之家的套路是这样的:如果有人想开加盟店,先交200万加盟费,其中100万做店铺装修和员工培训,另外100万抵押给海澜之家。
有人要问了,海澜之家这么土,为什么还有人上赶着跟他玩呢?
其实,加盟商确实没什么权利,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付过加盟费之后,加盟商就可以做甩手掌柜,进入“托管模式”,海澜之家替他们做管理,而他们坐等收钱就行了。
海澜之家每年的经营额,蹭蹭往上涨,加盟商挣得盆满钵满,自然愿意加盟。
另一方面,海澜之家收了加盟费之后,就有钱继续扩张开店,这生意也就越做越大,你不服都不行。
3.开店选址也不费脑子
在店铺选址上,海澜之家一招“农村包围城市”,已是登峰造极。
海澜之家的许多店铺,都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在竞争对手们还在怀疑小镇青年的购买力时,周建平早就发现,三四线城市商圈的特点是集中,只要在商业中心开一家店,全城人都知道,选址一点不费劲。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巨大的流量啊。
< class="pgc-img">>4.白菜价的衣服,人参价的售后
虽然衣服价格和审美品味低到地板上,但是海澜之家的售后服务,却可以吹上天。
比如50天内100%无条件退换货,不同地区还可以异地退换货,免费改裤脚长短。白菜价的衣服,售后能做到这样的地步,海澜之家还是很良心的。
顺便说一句,100%无条件退换货政策,虽然很吸引客户,但是也给海澜之家和供应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库存压力。
怎么办呢,周建平干脆单独开了一个品牌,叫做百衣百顺,专门用来销售海澜之家卖不出去和退回来的库存尾货。
不得不佩服老周,脑洞真够大的。就这样,老周带着海澜之家,销售额从2013年的71.5亿,一路冲到2017年的180亿!海澜之家也成为公认的国民男装品牌。
< class="pgc-img">>现在的海澜之家
品味高到让你怀疑人生
虽然海澜之家销售额一年比一年高,店铺也是遍及五环外,但还是会有人说:那又怎样,他还是很土啊!
老周虽然土,但是小周却不土。周建平的儿子周立宸清华毕业,在接手老爹的商业帝国之后,各种高大上的动作扑面而来。
他先找到“九亿少女的梦”——林更新,来担任新的形象代言人。
不是说我土吗,今天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fashion!
林更新在海澜之家的广告里说“我很冷”,但是看完视频,我心中却有一种燥热,最关键的是,跟前两任代言人一言不合就尬舞不一样,这次林更新只是拿着衣服往前走!
< class="pgc-img">>金城武是帅而不自知,林小哥则是帅但我不在乎。
接着,海澜之家又联手第一位登上伦敦男装周的华人设计师Xander Zhou,开发联名款,黑白禁欲风再下一城。
< class="pgc-img">>女生要吐槽了,表示根本不感兴趣,因为折腾来折腾去,都是男装。但是海澜之家把女装也做出来了。
2017年,海澜之家联手女装品牌大佬UR,推出一系列相当有品位的女装,不是花里胡哨的那种哦。
< class="pgc-img">>最后,腾讯也被海澜之家改变自己的决心吸引,砸25亿入股,另外拿100亿投资,开了Heilan Home。
< class="pgc-img">>海澜优选的横空出世,宣告海澜之家完成从男人的衣柜到男神的衣柜,再到你的衣柜的蜕变,而海澜之家也摆脱了那个又土又丑的形象,高大上得甚至有点让观众怀疑人生。
< class="pgc-img">>结语
海澜之家的成功,为周建平带来上百亿的身家,但是他最爱的却是养马。
他在老家承包几百亩地,养着来自内蒙、新疆和北京最好的马。
其实,海澜之家也是周建平的一匹马,一路走来,尽管面临无数争议,但这匹马还是从一匹土马,变成汗血宝马。
凭借着聪明的管理模式和一直在改变自己的恒心,海澜之家成为近些年,中国市场上成长最快的本土品牌。
即使那些年土得掉渣,但海澜之家仍然悄悄超过H&M和Zara。它厉害吗,其实也就那样,但它就像一个个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牌。
海澜之家本身没多少资源,但是它将手里所有的资源,发挥到了极致,这才是真的厉害!
< class="pgc-img">>作者:赵云合
>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红餐厅异军突起,但大部分的网红餐厅,生的快,火的快,死的也快,
赵小姐不等位、雕爷牛腩、黄太吉,从走红到没落仅仅3年;
很高兴遇见你、小猪猪、水货,用了2年;
一笼小确幸,泡面小食堂,不过1年;
网红餐厅一夜爆火之后,转眼就迅速“降温”,最后倒闭的比比皆是。故此,业内关于网红餐厅流传着“一年红火两年平,三年四年没踪影”的说法。
早在2012年就大红的便所主题餐厅,如今已不见其踪。
2013年由57度湘餐饮集团创立的水货餐厅餐饮品牌,开创了全国首家无餐具餐厅,其无餐具的营销推广和活力四射的服务人员,使得它在短短的8个月创造了开店52家的纪录,可谓是红极一时的网红餐厅。受到众多消费者追捧,成了河南某免费模式培训平台的案例,刚开业时消费者排队一个多小时等位子,2017年水货餐厅全面退出郑州市场、深圳,北京、福州、宁波等地也相继关闭,红极一时的水货餐厅走下神坛。变成了真正的水货。
餐厅长久生存的秘诀是什么?
网红餐厅靠什么吸引来人气?
一,餐饮的核心是产品
餐饮行业产品是根,服务是干,营销是枝叶,做好餐饮重要的是抓住品质和服务等内在因素。
网红店爆红是战术不是战略,如果网红爆红之后,要有长久的经营战略。
1、品质
网红餐饮更要关注品质,网红店一开始都会过度的宣传包装,吸引顾客超出极限,而相对的后厨生产,食材供应链等供应不上,造成了品质的下降,新顾客觉得口味一般,老顾客觉得口味变差,所以生意慢慢衰败。如果要长久经营,一定要做好口味,餐饮特点就是众口难调,再加上人红是非多,如果不加以重视,会得不偿失。
2、服务
网红餐饮红火后,因客流量大且集中,服务水平无法保障,客户体验差。餐饮是体验式消费,服务和口味两者缺一不可,口味再好,服务差也会造成客户的流失。很多网红餐厅一夜之间走红,餐厅的服务员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培训,有的是小作坊或者夫妻店。服务缺失也是一些网红餐厅经营衰败的原因。
3、投机
这些年网红餐厅都有一个特性,并不是饭菜有特色,口味好变红的,大部分搞得是花哨,概念,故事,有的是资本炒作。比如:2013年上海长乐路上一家装修精致的店,赵小姐不等位。最火爆时,排队相当夸张,队伍总能绕上几圈,吃顿饭起码要等两个小时。她的走红靠的是小清新的就餐环境,故事的加持,这家餐厅是丈夫给妻子的生日礼物,名人效应,赵小姐曾经是主持人,高颜值的菜品,但新鲜感总会消失,餐饮赚钱不是暴利,是非常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效,坪效都不高,如果不能通过品牌效应,做连锁加盟网红餐厅就没有未来。赵小姐不等位最终在2017年关店。
泡面小食堂的一碗泡面价格超过牛肉面。。。还有很多通过服务员夸张的动作火了一段时间,本身这种火就没有可持续性 。
二,餐饮行业靠营销能走多远
2012年火爆全国的老板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开跑车送煎饼,以煎饼果子为核心的黄太吉,想打造中国的麦当劳,2015年我在上海南京路黄太吉煎饼店品尝了它的煎饼,当时套餐20多元,同样的套餐在小摊店10元左右。消费后我的感觉就是噱头炒作,不实用。用煎饼果子、豆浆油条来对抗西方的汉堡薯条,并且喊出了“所有汉堡、披萨都是纸老虎,煎饼油条豆浆卷饼,传承百年生生不息”的口号。
靠夸张的炒作,黄太吉获得了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并不断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对于餐饮来说,再好的互联网思维,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口味、位置。靠一个土掉渣的煎饼果子撑起中国的麦当劳就是天方夜谭。
三, 网红店也需要好产品
网红店伏牛堂是走得长久的一个品牌。
< class="pgc-img">>
2014年4月张天一借了10万元钱,开了家37平米的牛肉粉店。4年时间里,累计卖出了超过1000万碗牛肉粉,营业额约2.5亿元。
张天一对互联网思维始终有着清醒的认知,他清楚的知道:“我们就是一个卖米粉的,最终吃到嘴里的就是一碗米粉。”
他懂得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吸引人流,精确找到消费者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但 重点仍然是产品,制定出“带筋肉的大骨熬汤5小时以上,米粉只用直链淀粉含量不少于25%的早稻籼米”,坚持做正宗的湖南牛肉米粉。
2018年,“伏牛堂”更名为“霸蛮”,开始多模式发展,一边是连锁门店,堂食+互联网外送,另一边涉及零售行业,将核心爆品拿出来做产品。
喜茶是这代网红店成功案例,
2012年,喜茶HEYTEA诞生于广东江门的一条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因无法注册商标,在2015年升级为“喜茶HEYTEA”。
喜茶入驻新城市,通过媒体营销造势,并推出城市限量单品,年轻人大排长队来打卡,拍照修图,发朋友圈,免费造势,再吸引新人入局,增加热度。排长队成为网红餐厅红不红的重要指标。
当然,更重要的是喜茶的产品品质,选用更高品质的茶作为基底,以100℃高温水冲泡,保持茶香;重视用户体验,如研发适合饮用芝士茶的旋转杯盖;他们的产品得到了顾客的认可。
喜茶的成功,其最核心的是产品,创始人聂云宸说过,我开过很多很失败的店,没有人可以只靠营销成功。
网红的基础就是营销思路:营销套路--自媒体--排队炒作--转发朋友圈--上热搜--变热点。
四,打造网红店,先脚踏实地开个好餐厅
网红店的风险比普通餐厅更大,依靠互联网思维,重营销套路,轻产品品质,高价卖情怀,大资本做推广,在这网红满天飞的时代,稍不谨慎就鸡飞蛋打一场空。
对餐饮来讲快速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一个餐饮前期工作做不到位,整体架构打造不牢固,开业时推得越快,越火,营销越大,给个人的感觉就越差,这样的店死的也快,互联网时代,好的传得快,同样不好的传的也快,大众点评的差评会很疯狂。
互联网时代,能火的餐厅需要在每个环节去设计,不只是产品的问题,还有顾客传播的问题,如何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制造热度,快速传播是餐饮行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但成为火爆的网红店,需要三四年的沉淀,从品牌、品类、定位、产品结构、供应链,还要思考营销推广、视频,自媒体,直播,门店布局等多方面的因素。如何打造一家网红店,先从如何开一家好餐厅,如何打造一个好品牌开始。
我是开心一哥,餐饮行业,我有我独特的见解,关注我你就是胜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