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鑫 摄
宁静的清晨,阳光洒在整洁的街道上,行色匆忙的上班族们走到巴比馒头店前,花5元-10元钱买上包子、豆浆,又急匆匆去赶上班的公交车或地铁。
他们没意识到,每天早上习惯性光顾的这家小小的早餐店,可能成为一家上市企业,也没意识到,这家早餐店早已加入了狗不理、庆丰包子铺之间的市场大战。
18万元开一家店
遍布上海的巴比馒头是连锁包子店,主要在居民区附近开店,日常供应各色包子、馒头、豆浆、饭团,其所属公司正是2018年8月起由国元证券进行IPO辅导、近日已完成辅导的中饮巴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饮股份”)。
目前,中饮股份的控股股东是刘会平,持有公司54.41%的股份,其配偶丁仕梅持有10.23%股份,夫妻二人合计持有公司64.64%股份,再加上刘会平通过天津会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饮间接持有的16.06%股份,二人合计持有80.7%的股份,是中饮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巴比馒头起源于上海,前身是刘会平在2000年开的包子铺——“刘师傅大包”,这家名字略显土气的包子铺生意不错,因为上海有不少人把包子也称呼为馒头,2003年就诞生了“巴比馒头”这个品牌。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巴比馒头店面通常在10-20平方米左右,多数店面不提供堂食,消费群体多是附近生活的居民,早上是其营业的高峰时段,单客消费不高。同为包子铺,狗不理是天津名小吃,而巴比馒头却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早点铺,只不过,这家连锁早点铺并不局限于上海地区。
公开资料显示,巴比馒头目前已在华东及华南地区拥有超过2600家连锁店;通过饿了么平台来看,巴比馒头在北京、成都等城市也拥有数量不低的店面,可以说,这家南方馒头店已经进军北方市场,跑到了狗不理和庆丰包子铺的主场。
目前,巴比馒头有直营店和加盟店两种形式,加盟店的店员由加盟商进行招聘和管理,公司进行员工岗位培训,并定期对加盟店面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加盟店店员小孙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情况,她同时提到,她们店共有三名员工,店主在旁边的小区租房作员工宿舍,店面每天早上5:30开始营业。小孙大概4点多起床,在最忙碌的早餐时段,需要三人同时在场才忙得过来,在11点-14点,三人可以轮休。小孙这时会回家给孩子做好晚饭和处理家务事,因为她们没有周末休息时间,一周工作7天,晚上收拾完店面下班大概已经21点了。
记者以寻求加盟为由拨打电话获知,巴比馒头店面的投资综合费用大概在18万元左右,包括:加盟费1.28万元、保证金3万元、装修费6万元、购买设备5万-8万元、培训费2500元、其他费用5000元。
与此同时,狗不理在年报中表示,其包子主要消费群体是天津当地居民及外地来津游客,超过7成的销售来自天津地区;而庆丰包子铺截至2017年底共有连锁店铺345家,遍布12个省份,目前已停止新增加盟店。
年入9.9亿
连锁店的性质决定巴比馒头的原料实施统一采购,产品由公司统一进行生产、配送,以此来保证食品的味道品质和卫生安全。
据加盟店店员小刘介绍,店面根据自己惯常的销售需求向公司订货,大部分产品是公司当天把全熟和半熟的成品运送到店面,店员在营业前将其蒸熟,豆浆有袋装成品和豆浆粉通过机器现场加工成杯装豆浆两类。
不过,除了成品,部分店面也存在店员在客流少的时段,用公司送来的馅料、包子皮现场加工的情况。记者现场探访时恰巧遇到一位店员穿着统一服装、戴着一次性手套在包包子,她并未戴口罩,一位不属于店员的送液化气罐的男士也很自然地走近操作台旁换气罐,一时间,这家由透明化工厂统一生产产品的连锁店让记者看到了老家门口夫妻早点店的影子。
辅导报告显示,中饮股份的产品可以分为面点系列产品、馅料系列产品以及外部系列采购产品,具体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以及粥品饮品等,共计近百余种。
记者在店面也注意到,巴比馒头销售的产品确实种类繁多,包子主要价位在1.5元-2.5元,粗粮馒头更为便宜,低于1.5元,还有自有巴比品牌的碗装粥品和袋装果汁,机器现制的豆浆有2.5元、3元的不同规格,另外,外部系列采购产品主要指五芳斋的粽子和光明的盒装饮品。店面较贵的产品要属6.5元左右的饭团,不难看出,巴比馒头的产品单价不高,一个人只需要3元-10元就能搞定一顿简单早餐。
虽然单客消费不高,但中饮股份获得的收入并不低。2016年-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8.67亿元和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7.26%,如果不考虑加盟费用等情况,只靠卖包子,中饮股份2018年需要卖接近5亿个包子;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3762.1万元、1.13亿元、1.43亿元。
中饮股份2018年的这一营收战绩超过了狗不理。
五雄争霸
民以食为天,中国几乎各类别美食均拥有历史悠久的品牌。
作为天津著名的“标签”,狗不理包子的经营可以追溯到19世纪,目前,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狗不理”)成立于2005年,主营速冻米面食品、酱卤肉制品、糕点等在内的其他中式特色美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狗不理集团公司以餐饮业为主营,兼具速冻食品、特色定型包装食品开发、销售,旗下各酒店经营驰名中外的狗不理系列包子和正宗鲁菜、津菜。
不过,近些年,狗不理的发展并不理想,2016年-2018年,狗不理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1.08亿元、1.29亿元,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仅2068.49万元。而且,狗不理的销售一直存在着依赖天津地区的情况。
与此同时,庆丰包子铺近些年后来者居上,“名利双丰收”。
资料介绍,庆丰包子铺创建于1948年,一开始的字号是“万兴居”,后因专营包子更名为“庆丰包子铺”。2004年,华天集团把“庆丰包子”品牌纳入旗下,华天饮食旗下还包括了同和居、同春园、华天延吉餐厅、护国寺小吃、鸿宾楼等餐饮品牌。2006年-2007年,庆丰包子因允许加盟从3家直营店扩张到了183家门店;2014年,庆丰包子铺名声渐起,营收从2014年的0.4亿元增长到2016年3.6亿元。净利润方面,庆丰包子铺从2014年的503万元增长至2016年的3075.76万元。
2018年,此前一直是国有企业的庆丰包子铺进行了混改。
需要指出的是,狗不理和庆丰包子铺均偏向强调包子的味道,带有特色小吃的属性,相比之下,巴比馒头更偏向快餐属性,外带为主,也并不像狗不理包子一样刻意追求外地游客作为客户。
资本市场方面,庆丰包子铺曾和狗不理争夺首个上市的荣誉。不过,发迹于北方的两家包子铺还没争出胜负,A股“馒头第一股”或许就要落到一家南方企业头上。
2015年庆丰包子铺曾传出过挂牌新三板的消息。当时,北京庆丰包子铺总经理高文慧向媒体记者确认,庆丰包子铺拟以借壳方式在次年登陆新三板市场。不过,该消息此后一直没有下文。2015年,狗不理率先登陆新三板。2017年初,又一家企业小六汤包成功登陆新三板市场。2017年末,新丰小吃挂牌新三板。
对比五家包子企业最近的营收情况,庆丰包子铺尚未上市,有媒体报道,其2017年销售额为14.5亿元,这一数据远超五家企业;小六汤包2018年营收达到3.09亿元,超过同期新丰小吃1.67亿元的营收,狗不理以1.29亿元的营收垫底。相比之下,中饮股份2016年营收7.2亿元,为五家之首,2017年被庆丰包子铺赶超后一直位居第二。
目前A股市场3600多家上市公司中,餐饮行业公司数量并不多,近年上市的更是寥寥。2017年上市的广州酒家算是一例。
若此次中饮股份能够成功登陆A股,2010年才成立的这家企业将弯道超车,成为名副其实的A股“馒头第一股”,为餐饮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是巴比馒头的大“后厨”。“我们就是要做世界的包子大王”,主人刘会平描绘着巴比馒头的未来:“巴比五年内门店要开到3000家,投资3亿元建全自动化生产的新厂。”14年前,刘会平从南宁坐火车到上海滩闯荡,舍不得买卧铺票,躺在火车硬座椅子底下,双手紧紧地捂着口袋里的4000元钱,那是他在老家和南宁卖了3年包子的所有积蓄。如今,刘会平靠包子闯出了一片天地:他是年销售约7亿个包子的上海中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饮)掌舵人,他在2003年创立的巴比馒头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包子连锁品牌。
出生于包子之乡,刘会平自然而然地选择卖包子为生。“看到亲戚朋友都在做,发现也能赚钱,于是夫妻投点钱开个小店。最开始还不是店面,只是在饭店门口摆个摊点。”1997年,19岁的刘会平来到广西南宁,以5000元价格租了个门店,开始带徒弟做包子。
1998年他又辗转来到上海,到2003年积累下自己第一个100万元,他拿出50万元注册公司,并投入80万元,在2004年投产自己的包子工厂,加快开店步伐。当时,开一家包子店只要投入3万元左右,到2005年,刘会平已经在上海拥有七八家直营店。
为消化工厂产能,他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发展巴比馒头加盟店,当年即发展58家加盟店。目前所有新店全部是加盟。巴比馒头自称是国内唯一掌握冷面团技术的公司,速冻的成品包子在门店稍加加工即能食用,口感跟手工做的包子差距不大。
很多加盟商为了图方便,都直接从刘会平的工厂进成品包子。不过刘会平对这项从2005年开始研发的技术还不是太满意,因为口感不能做到跟手工包子一模一样。巴比馒头去年试验过提供油条之类的油炸食品,结果这些新品过了上午10点后就没人买了。
而加盟店因卖油炸食品反而弱化了主要的包子产品。试点半年后,刘会平果断停掉。对于外界诟病加盟店难管理、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刘会平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不同的品类应该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对于包子,加盟是较好的模式。在食品安全方面,巴比馒头采取中央厨房统一供货的方式,从源头进行把控。每天,经过加工包装后,巴比馒头的产品以馅料和成品包子两种形态送到各个门店。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原巴比加盟商告诉我们,有些加盟商会在馅料到店后掺杂一些其他成分。这也给品质保证和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对此,刘会平说公司有一套监管和惩罚标准,“发现一次罚款2500元,再犯则取消合同,勒令赔偿。”
他承认,这个行业之前很多是脏、乱、差的夫妻店,想要一夜之间提升到跟肯德基、麦当劳相当的水平不现实,“只有等附加值、利润率不断提高后,管理的难度才会越来越小。”据刘会平介绍, 2008年,刘注册成立中饮,巴比餐饮成为旗下子公司。改名的缘由是,刘觉得巴比馒头只是一个品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建厂,刘还将投资建自己的养殖中心和农业基地。肉类是公司最大的采购品类,今年来自爱森和雨润等供应商的采购量可突破一亿元,未来将达数亿元。显然,刘会平要打造的是一条从农场养殖、种植到工厂加工、物流配送,到最后门店终端的完整包子产业链。
他甚至准备将广告预算拿出来搞点新花样,与动漫厂商合作,推出巴比形象的动漫。公司成立至今,刘会平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占86%,其余股份他赠送给了公司其他几位高管。
目前公司一年从1000多家门店获得的营收在3亿元左右,毛利25%-30%。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融界5月10日消息,巴比食品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历来高度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力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巴比门店每月均在进行产品的轮动上新,并推出各个季节的时令性产品,产品出新率、迭代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公司已于2023年12月首轮向市场推出了以半成品菜为主的畜牧类、家禽类和水产类的11款产品,主要针对餐饮、食堂、商超、农贸市场等渠道销售,旨在解决”让烹饪变的更简单”的问题。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