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文章为首发文章,其他账号如出现相同文章,均为搬运
在当今艰难的经济环境中,成功不再属于那些一时辉煌的企业,而是属于那些能够稳步前行并保持盈利的坚定者。本文将带您了解一个餐饮行业的隐形冠军——南城香,通过颠覆传统餐饮模式、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及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南城香成功地穿越了经济周期和风险,持续保持了盈利。
三年半的时间里,餐饮是受伤最严重的产业。
< class="pgc-img">>2023年上半年里,全国餐饮店闭店约37.3万家,其中快餐小吃店12万家,奶茶8万家店,火锅店1.2万家。餐饮里消失最多的是快餐店。不光是个体户,连锁餐饮同样难抵洪流。像昂司蛋糕、克里斯汀、牛角村、虎头局、墨茉点心局、许留山、贤合庄、雷诺特、福临门餐厅等知名餐饮都陆续破产或停业。餐企最大的风险,就是难以突破成长周期,经营到一定程度,就难以继续。南城香,是其中为数不多,能够穿越周期,持续10年保持增长的隐形冠军。
< class="pgc-img">>全时段经营的超高坪效之所以被称为隐形冠军,南城香拥有过单店流水第一,和外卖的全国第一。 南城香的客单价并不高,睥睨同行的单店流水,来自于全时段的超长经营时间。2001年,第一家门店开出后,和千千万万的个体户餐饮一样,南城香往后的十几年里一直都在踩坑。彼时的中国快餐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个体户们往往看见市面上什么餐品比较火就去学什么,然后搬到店里卖。十几年间,南城香除了卖羊肉串、馄饨、盖饭,还做过炒菜、麻辣烫、凉菜、小火锅、煲仔饭、大排档、自选快餐,经营范围摇摆不定。
< class="pgc-img">>南城香的门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数量一直徘徊在20家左右,单店效益也一直无甚变化。直到2014年,南城香变化为“全时段社区餐饮”定位的快餐店,极大提升了门店的坪效和人效。开始从20多家店,一跃发展到了上百家店。定位的变化换来了南城香甩开同行,成为北京地区龙头快餐品牌的机会。
当别的快餐店普遍只做午市和晚市,营业时长只在五六个小时的时候,南城香从早餐开始做,把营业时间拉长到14个小时,比同行多出了近8个小时的生意,坪效就比别的快餐店高出好几倍。
< class="pgc-img">>为了更好的迎合全时段的定位,南城香进一步定位到“社区餐饮”。2014年,在大家还不愿意做社区店的时候,南城香已经全面入局社区,开启全时段经营。商场店租金高且时效短,写字楼有潮汐效应,同样无法做到全时段。彼时能够做到全时段经营的快餐店,无非只有麦肯等西式快餐店,中式的品牌快餐店,寥寥无几。南城香用盖饭+羊肉串+馄饨的三个大单品组合做快餐。这种看起来奇葩的组合实际上非常适合社区门店。
< class="pgc-img">>南城香的主营单品虽然多,但是菜单却不厚,只卖经典款。分散到每个用餐时间段,南城香其实都聚焦了一个主打产品:早餐时间段顾客往往会选择馄饨,午餐则更乐意选择盖饭,烤串则是在晚餐时间段很受欢迎。且这三个单品的组合是经过长期验证,受众范围也非常广的产品,都是作为高频刚需的饭、面、肉。只卖经典,不卖时髦。
除了本身实力强,外卖趋势也成就了南城香。 南城香的外卖曾经上过央视,也上过罗振宇的跨年
演讲,南城香有20多家门店都是外卖万单店,一年的流水近6个亿,美团和饿了么也把其当成餐饮业外卖的一个典范。
< class="pgc-img">>南城香正是在外卖开始盛行的时候把握住了这个大趋势,才能不断被市场记忆。相关数据显示,南城香当前的在美团品台的外卖复购率超过70%,而外卖在其总体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50%,外卖是南城香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增长曲线。其所能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线上营业额的爬升,还有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群体中的渗透。社区生意必然以复购客群为主,这类客群对品牌的消费觉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信任感,左邻右舍的推荐、整个社区的习惯等等……长期反复出现的品牌,更容易被社区客群信任,带来大批稳定的忠实顾客。
< class="pgc-img">>外卖最大的变节点就在配送上,配送上的失误往往使得食客的体验大打折扣,并牵连对品牌的印象。南城香为了优化配送时效的问题曾经自建配送队伍,但最终发现成本太高。优化配送的方向变为了笼络骑手,在南城香,骑手可以和内部员工一样,六折就餐,有免费的茶水和水果,还给骑手设置了电动车和手机免费充电的位置。接单以后,外卖小哥都会优先配送送南城香的外卖单子。南城香同时也对其店面进行了改造,所有门店均设有独立的外卖取餐窗口,既提升了运营效率,又不影响店内顾客的就餐体验。
< class="pgc-img">>餐饮的“三高一低(房租高、人工高、食材成本高、利润低)”现象历来让人头疼,社区生意尤其,且还普遍面临着不敢涨价的困局,价格涨一元,生意掉一半。 社区生意注定了客单价有局限,尽量优化后端成本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作为以热食为主的快餐店,南城香却取消了炒菜。炒菜必须依赖厨师,且没法标准化,效率也低。预制菜的料理包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尤其是社区消费者,年纪大的以及带小孩就餐的主体占大多数,对于料理包的抵制心理甚强。
< class="pgc-img">>折中考虑,南城香用预制调料包配新鲜食材。每天中午门店都会有食材送入,且为了保证新鲜,并不会大量采购以节省成本。但使用净菜的同时也省去了人工,用工厂定制的汤汁调料保证出菜效率和免去厨师成本。例如午餐时段,南城香主打的肥牛饭,对标的就是吉野家,其调料包的供应商同样也供应着吉野家的原料。除了午餐时段之外,其早餐时段同样是省去了不少员工成本的。今年5月,南城香推出了“3元早餐自助”,豆浆、牛奶、皮蛋粥等7类粥品早餐堂食无限量。
< class="pgc-img">>在北京动辄十几元的早餐市场中,南城香推出的3元自助早餐,外界都在质疑能否盈利。不久之后,其创始人汪国玉便对此问题做出了公开回应,直言:“百分百确定地告诉大家,推出3元早餐,南城香也能挣钱!”据其表示,推出三元早餐后南城香的早餐流水明显有所上升,测试一个月,已经有部分门店的早餐流水从4000上升到1万。汪国玉透露,目前南城香的中央厨房还在不断升级,升级后南城香的产品成本会继续下降,与此同时,南城香也在供应链方面开始布局,这些都能为南城香降低成本。
“有人说这个东西好像,人家怎么算都不挣钱,都亏钱,而且我们的东西不是
凑合,粥、胡辣汤都是现场做的,也许很多人创新不出来就是算不明白这个账,一份早餐3元,我早上卖1000份,那就是3000元,一碗粥多少钱、皮蛋多少钱,有1000个客人消费我的东西,你要看清这背后的逻辑,成功靠的是功夫”,南城香创始人在演讲分享中说。而且南城香几乎从不打广告。但其立了一个“信任状”,用于吸引顾客和稳固口碑。
对于食客的“五大承诺”,包括原材料看得见;超时10分钟未上桌的餐品免单;水果小菜免费自助;米饭免费添加;不合格产品免费退换。南城香的这笔“免费供应”的支出,一年也需要2000多万。把省下来的营销费用放到利好食客的本质上去,南城香在社区的口碑尤其好。这部分的成本也得到优化,毕竟维护回头客的成本比拉新客户低很多很多。南城香的毛利稳定在69%,售价却比同行低20%,这就是成本控制的良性结果。
抗风险的组织模式同样在疫情期间,当初西贝莜面村的“哭穷”、“涨价”事件,引发了很大的舆论,但同时间的南城香却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一直在开店、一直在挣钱。西贝莜面村在全国60多个城市拥有400多家餐厅,年营业额超过50亿元,按体量来说比南城香要大,但却没有体量稍逊南城香能抗得住风险。在风险时期中对企业而言,能否抗住工资发放是一个关乎企业命运的问题。按照相关数据,西贝一个月需要发放1.56亿元的员工工资,三个月就要近五亿元的现金支出。
如此大的现金流很少有民营企业能够储备,即使大如西贝一般的连锁企业,如果在工资上艰难,也撑不过三个月。因为支付率过低。支付率就是企业利润盈余支付企业固定成本的比例,即支付率=净利润/固定成本。公开资料有计算,西贝的支付率=0.63亿元/1.56亿元=0.4。等同西贝每月的利润盈余仅能支付12天(0.430天)的工资费用,支付率低,是西贝先哭穷后涨价的原因所在。
但南城香没有被这种忧虑影响。由于当时疫情的管控,年初五只有40%的门店恢复了营业,正月十五恢复了70%,到3月底,南城香的门店营业才陆陆续续全部恢复,同时外卖业务恢复了75%,日均订单依旧TOP1。汪国玉说:南城香的现金流,别说三个月,就是半年也是撑得住的。南城香在组织管理上所实行的“分红”、“分包”模式,使其能在支付压力方面小上很多。分红模式,即总部跟店长签订分红协议,根据门店上一年的盈利状况给店长下发任务,完成给总部上交固定数额的任务之后,多赚的钱再和店长进行分红。
驱动了店长主动控制成本做好经营,也使得店长的收入比只拿工资赚得更多,主动性随之拉升。在南城香的许多店长,一年下来能赚到80多万。对于员工方面,南城香采用分包模式。比如对应烤羊肉串这一个单品,烤肉串的师傅会根据售卖情况拿提成,在南城香一个好生意的门店烤羊肉串的师傅,可能比总部的某个经理挣的都多。油条师傅也一样,每卖出一根油条可以提5毛钱,而南城香的社区客流量巨大,每天卖几百根油条轻轻松松,油条师傅的收入也不可小觑。
积极性提升了,油条师傅会主动把油条炸好、卖好。分红、分包模式里,员工能在生意好的时期里挣到更多的钱,而在风险时期里,南城香能用较低的工资成本抵御风险,和员工一起共担支付率。穿越周期与风险,现金流必不可少,比同行多抗几个月,兴许就活下来了。
一家年营业额2.5亿的公司,经营不足1个月,那就意味着所有供应商都需要等待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来拿款,一旦出现现金链断裂,那么所有供应商都会面临困境。
*所以,一个有能力维持现金流的企业,是可以在风险时期里,有所储备的。南城香为了更好的支持每一家门店的营业,制定了“上下游链式战略”。即通过总部对上游供应商的筛选和指导,推动供应商为门店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减少供应商与门店之间的多层渠道,直接将产品输送至门店,实现了“最短路径、最低成本、最稳定”的供应链效应,为门店提供了极高的成本竞争力。同时,通过在研发上的长期持续投入,总部提供了多款有竞争力的产品给门店选择,为门店持续带来客流和客单价的提升。
通过采用总部提供的统一物流渠道、供应链合作、开发商、外卖平台以及在线化推广,各门店之间形成“上下游链式战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确保所有门店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资源和服务,使得总部和门店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了业务运作和风险分担。所以在风险时期,南城香可以迅速提高店铺配送和外卖订单占比,扩大店铺效益,保证了高效能的订单交付。同时,通过集团协作模式,各门店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合作、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减轻了每个门店的经营压力,确保了整体品牌的经营质量和口碑。
总之,南城香之所以能够成功穿越经济周期和风险,持续保持盈利,主要得益于它灵活的经营模式、优化的成本控制、迎合市场趋势的外卖业务以及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这些因素使南城香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隐形冠军。南城香的成功经验也提供了其他餐饮企业参考和借鉴的价值,特别是在如何应对经济不稳定和风险时期,保持盈利和稳定增长方面,南城香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饮案例:饭店加一元模式的经营奇迹
赵老板是一家饭店的创始人。他引入了一项名为“加1元”的营销策略,帮助饭店轻松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这个“加1元”策略采用了追加赠送的方式。在顾客结账时,他会用以下话语来应用整个策略:“赵老板,由于您今天消费了200元以上,您享有特权:只需再多支付1元,我们将免费赠送一道价值25元的菜品给您!此外,您还可以参与一次抽奖活动,这里是我们的抽奖卡,请您确认。”然后,他会递给顾客一张PVC制作的卡片,顾客可以利用这张卡片在下次光顾饭店时免费获得一道菜品。至于抽奖活动,中奖率为100%,而奖品一般是各种面值的代金券,在代金券上注明使用期限,并规定不可与其他卡券同时使用。
这个策略非常简单,顾客很难拒绝多支付1元钱的诱惑。这样一来,饭店就获得了顾客再次消费的机会。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法,但饭店的营业额却大幅度提升。
但请不要着急,以上是赵老板的成功案例分享并未结束。后来,我们对他的策略进行进一步优化,让赵老板赚得更多欢乐。不到3个月时间,他开设了第二家分店,并迅速获得了异常火爆的局面。
我们对策略进行了调整,采用了顾客填写姓名和手机号码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让顾客到抽奖箱里抽奖。我们告诉顾客,将通过他们的手机号码进行抽奖,并在第二天通知中奖信息。此外,我们还在结账处设置了一个牌子,上面公布了过去手机尾号中奖的情况。
如此一来,这个策略设计得非常完美!
你是否感到困惑,为什么不直接让顾客抽奖,而是要求他们留下电话号码这么麻烦?为什么还要在结账处放置手机尾号中奖情况的牌子呢?
实际上,智慧就在这里,我将逐一为你解析。
我发现99%的老板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做生意多年却不知道谁是顾客。即使了解一些顾客,却从未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顾客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下次会何时再来,甚至不知道他们的所在位置。这样的经营非常危险。每天都必须从零开始。顾客流失了,我们也不知道如何挽回他们。即便进行促销活动,也只能像大海捞针一样打广告,根本不知道以前的顾客在哪里。万一店面被迫搬迁,我们的事业就会从头开始。
为了更好地分析顾客需求,并与他们建立长期联系,请确保留下顾客的联系方式并建立完备的档案记录。这样,在生意不好时,您可以通过促销优惠向顾客推销产品,而在生意需要进一步发展时,您可以要求顾客带朋友来支持您的生意。只有确保有客户数据档案,无论您将生意发展到何处,都不必担心没有客源。此外,还可以将这些客户数据用作与其他商家合作的筹码。即使您不打算继续经营该生意,并准备将其转让,拥有客户数据档案的生意也能以高价售出。此外,这些客户数据还可以作为您下一个生意启动的铺垫。
因此,我们鼓励顾客留下联系方式,并在结账处设置中奖情况公布牌以更好地刺激顾客。最重要的是,您是否能够利用这些客户数据库快速扩展您的生意。我相信许多店主曾建立过客户档案,但从未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关于客户数据库营销,我们将专门向大家分享策略。
如果您经营餐饮业,您可以直接运用这个策略,其他行业也可以借鉴其中的营销智慧。
< class="pgc-img">>源:i黑马(ID:iheima)
2023年,整体经济的复苏或许并不如人们预期中乐观,但在消费永不眠的当今时代,连锁加盟仍然保持着非常可观的增长,并催生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在“民以食为天”的餐饮领域尤为显著。
2023年12月,肯德基在中国开出了第1万家门店;半年之前,瑞幸成为国内首家突破万店规模的连锁咖啡品牌。一年内迎来2家万店品牌,这在中国消费史上是第一次。
再往前追溯,2017年,正新鸡排成为国内第一个突破万店规模的餐饮连锁品牌。接下来的三年里,华莱士、绝味鸭脖和蜜雪冰城相继加入万店行列。2022年,锅圈签约门店超过一万家。
拥有超过9000家门店的茶饮品牌古茗,距离万店也仅一步之遥。茶百道、沪上阿姨、塔斯汀汉堡等多个连锁品牌都以“万家门店”为目标,加速狂奔。
对于连锁品牌而言,“万店”极具诱惑力,不仅在于规模化能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意味着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强,进而提高客户的获取效率。
那么,成为餐饮万店的密码是什么?从目前的万店及接近万店品牌来看,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大众化产品和价格是万店的基础;二、标准化是万店的推动力;三、强大稳定的供应链是万店的保障;四、数字化是万店的加速器。
另一个关键点或者外界助力在于,外卖在过去几年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疫情影响下,更多人接受了线上购买和万物到家,餐饮业也出现了投资风险更低、销售更灵活的小店+外卖的模式,让餐饮品牌迅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跃过万店的天花板,实现了规模化效益的提升。
有人已经实现了万店梦,有人还在圆梦的路上。梳理肯德基、瑞幸、蜜雪冰城等品牌的万店之路,能够看到消费市场的一些新变化,也为奔赴万店目标的企业提供一些方向。
肯德基:10200+
< class="pgc-img">>2023年12月,肯德基中国迎来第10000家门店,肯德基也成为首个在华突破一万家门店的国际餐饮品牌。
1987年,肯德基的第一家中国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也把标准化的快餐模式带入中国。九十年代,随着百胜餐饮集团在上海建立中国总部,肯德基开始实行统一全国采购,引入了标准化的供应商考核体系,也为此后的规模化扩张打下基础。
标准化意味着可复制性和较高的效率。一方面,产品要标准化;另一方面,整个门店的打造和运营都要标准化,门店选址、店面设计、人员培训、活动策划都需要建立一套标准规范并严格落实。
肯德基还是中国最早推进数字化的餐厅。数字化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必需品,包括总部的采购、生产、物流等供应链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新品研发和推广的数字化,门店的数字化系统和选址设计,以及品牌营销的数字化等等。目前肯德基已经在用AI系统“运营大脑”整合门店经营数据,管理点餐、服务、排班、库存等情况。
肯德基的万家门店中,近四成是在最近四年新开设的。与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这样单店规模较小,多依靠加盟和即买即走模式的餐饮品牌不同,肯德基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万店规模的“餐厅”,且建立在直营店超80%的基础上,需要更精细的运营管理。未来3年,肯德基计划每年净增1200多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肯德基的老对手麦当劳,也在中国市场正迎来品牌史上最快的门店扩张期,正向“2028年突破1万家餐厅”的目标迈进。目前麦当劳门店数量超过6000家。按此计划推行,麦当劳中国未来每年的开店数量都将达到1000家,平均每九小时就有一家新店开业。
瑞幸:16100+
< class="pgc-img">>2023年6月,瑞幸咖啡在国内的门店数量达到10000家,成为首家突破万店的连锁咖啡品牌,也成为第五个门店数量破万的本土餐饮品牌,历时不足6年。在此之前,最快实现万店规模的是正新鸡排,历时11年。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4年1月30日,瑞幸门店约为16196家,也就是说,在半年内瑞幸又开出6000多家店。
瑞幸具备万店品牌的全部特征,在共性之外,也有自己的差异性。其一,瑞幸的自营率达到60%以上,是本土餐饮万店连锁品牌中最高的,而快速的门店增长并没有让瑞幸的门店运营效率下滑。其二,不同于此前的万店品牌,瑞幸从创立之初就有意识打造品牌,完善清晰的品牌建设,使其拥有了很强的品牌势能。
在多年来建立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之下,目前瑞幸已经进入了一个“即使通过规模效应降价,也能正增长”的成长阶段。最直接的体现是,瑞幸的门店数、客户数和运营利润都在同时增长。
瑞幸还在狂奔,且在进一步下沉。2024年1月,瑞幸宣布开放定向点位加盟的模式,也就是针对工作、学习、休闲、医疗交通枢纽、景区等场景与加盟商展开合作,希望借助加盟商把门店开到这些指定场所。目前定向点位已上线,从开放的城市名单来看中,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居多。谋求更多定向点位之后,瑞幸门店数预计会再破规模,坐稳咖啡领域的头把交椅。
锅圈:10200+
< class="pgc-img">>如果说美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是瑞幸,A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是绝味食品,那么锅圈就是港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
2023年11月2日,锅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517.HK)。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0日,锅圈在中国已经建立了10281家零售店的全国性网络,是一家在极短时间内即达成万店连锁,并实现盈利的现象级消费明星企业。
锅圈也是黑马创业企业中的代表,创始人杨明超与合伙人之一安浩磊曾先后加入过黑马营20期、黑马营21期,以及李祝捷?模式进化、卫哲?创业效率、冯卫东?品牌创业、刘纲?深蓝创业、王岑?消费冠军等多个黑马实验室,与多位导师和同学企业达成了合作,并得到了3位黑马实验室导师的投资。
如果从2017年开出第一家品牌门店算起,锅圈是一个面世不足7年的新品牌。但就在这不到7年时间里,锅圈几乎以一己之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火锅烧烤食材连锁”赛道。
为什么公司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成长?在去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锅圈创始人杨明超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美食平权”,即把全球、全国的美食通过先进供应链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平价升级”,即用平价的方法去做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
中国约10亿人口规模的下沉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性价比是这个市场里的最大公约数。中国的万店餐饮品牌,包括瑞幸、华莱士、蜜雪冰城等,走的也都是平价路线。
蜜雪冰城:36000+
< class="pgc-img">>根据招股书,截止2023年9月30日,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在国内拥有超过2.9万家门店,是国内数量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门店数接近行业第二名至第五名之和;同时在海外开设约40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
从门店数量来看,蜜雪冰城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连锁餐饮品牌,仅次于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和肯德基。
蜜雪冰城成立于1997年,用了20多年时间突破万店,但突破2万家店只用了1年多。关键在于,蜜雪冰城以门店体量为依托,在供应链环节中不断强化降本增效。
首先,优质稳定的供应链可以保证出品的稳定;其次,统一大规模采购可以有效降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其三,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后还可以开发子品牌,也可以开放供应链给其他品牌。
蜜雪冰城自2012年在河南开封自建冰淇淋粉厂后,次年成立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河南大咖食品产业园,逐步实现核心原料自产。在物流环节,蜜雪冰城于2014年在焦作温县建立仓储物流中心,逐步搭建起完整的自营物流仓储体系,在超过90%的国内县级区域实现原料12小时内送达。
通过自建供应链,蜜雪冰城表面像一家茶饮企业,实际却是一家供应链平台企业,超过90%的营收的来自于向门店销售原材料。招股书显示,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向加盟商销售门店物料的收入超过145亿元,占总营收的94.3%。
绝味食品:16000+
< class="pgc-img">>绝味鸭脖、煌上煌、周黑鸭三大“鸭脖巨头”均出自休闲卤味赛道。三家中,成立于1993年的煌上煌2012年最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起家于1997年的周黑鸭于2016年赴港上市,2005年才创立的绝味食品是三家中最晚上市的,2017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虽然起步最晚、上市最晚,但绝味后来者居上,门店规模和营收均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个品牌。这得益于绝味多年来开放加盟商圈地,占领市场规模。
根据财报,截至2023年6月30日,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0.91%。而绝味上半年净增长1086家门店,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6162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
作为实现万店梦的老玩家,绝味食品对第二增长曲线的打造值得注意。绝味通过全资子公司网聚资本,与饿了么、番茄资本、洽洽食品等合伙人成立投资基金,重点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产业赛道进行投资,探索布局新的增长曲线。绝味不仅投钱,还开放供应链网络、渠道资源、组织建设等资源。和府捞面、廖记棒棒鸡、书亦烧仙草、盛香亭、蛙来哒等品牌背后,都有绝味投资的身影。
华莱士:20200+
< class="pgc-img">>华莱士成立于2001年,当时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其新颖的产品和明亮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华莱士正是“模仿”麦当劳、肯德基开设的炸鸡汉堡门店,主要开在下沉市场。
2018年,华莱士开出1万家店。根据窄门餐眼数据,2019-2022年,四年时间,华莱士新开门店14710家。这个开店速度,几乎是肯德基、麦当劳的4~5倍,更是远超德克士、汉堡王等品牌。
从门店选址来看,华莱士三线城市门店数量最多,占总门店数量的24.72%;其次为二线城市、四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分别占比20.8%、19.31%、18.12%;目前尚未进入一线城市。
华莱士的加盟模式有所不同,是以“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连锁模式”,一是对内,将公司高管、核心店长及员工转变成合伙关系,根据对门店不同贡献度分配持股比例;二是对外,将供应商、门店房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开店众筹对象,增加与门店的捆绑度。
正新鸡排:11800+
< class="pgc-img">>正新鸡排是中国第一家达到万店规模的餐饮连锁品牌。正新鸡排最初叫正新小吃,有100多个SKU。为了更好地发展,砍掉了90%的产品,只保留鸡排和少数几款产品,改名为“正新鸡排”。
由于鸡排产品相对简单,且更偏零售特性,能够快速统一标准进行复制,具备快速扩张的能力。从2013年开放加盟,正新鸡排门店数迅速增加,直至2017年突破万店。
但截至目前,正新鸡排也是唯一一家门店数量不增反降的万店企业。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0日,正新鸡排仅剩11000多家门店。而正新集团官方在2022年1月公布,当时还有2.5万家门店。这意味着,两年时间,正新鸡排闭店近15000家,关店比例超过一半以上。
由于小吃快餐品类门槛和复制模仿成本都比较低,市场上新品类和新品牌层出不穷,能够在价格、品类的挤压下,凭借完善的供应链能力,穿越周期实现持续增长,仍然颇具挑战。
正新鸡排的骤然收缩,也为快餐小吃行业敲响了警钟。一方面,年轻人对于健康化的追求提高,品牌的品质与创新力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在品牌追求扩张的当下,万店不应成为唯一追求。
冲刺万店的餐饮品牌们古茗、茶百道、塔斯汀汉堡
古茗于2010年在浙江开出首店。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古茗全国门店总计900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5%。仅次于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让古茗坐稳了新茶饮市场第二把交椅。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0日,茶百道、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分别为7939家、7613家、6843家。这几家品牌也都喊出了“冲刺万店”的口号。
咖啡领域,星巴克中国的门店数已突破7000家;2022年10月才成立的库迪咖啡,短短一年多时间,门店也达到7000家左右,成为全球规模第四的连锁咖啡品牌。
快餐领域,新中式汉堡塔斯汀的门店数超过6732家,且过去一年实现翻倍增长;麦当劳目前有6597家店,也在冲刺万店目标。杨国福麻辣烫于2022年初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当时海内外共计5783家餐厅,截至目前已开出6177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