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射雕英雄传》至今仍是港人的集体回忆,特别是黄日华和苗侨伟的郭靖与杨康,一正一邪,让无数粉丝魂牵梦绕。
近日,两人竟然一起现身平民餐厅吃饭,简直是粉丝的福利!
明星足球队聚会后,65岁的苗侨伟和62岁的黄日华被拍到在茶餐厅享用美食。
尽管两人都已年过六旬,但苗侨伟的身材仍然保持得像“钢条”一样,而黄日华也依然男人味十足,虽然有点小肚腩,但在60多岁的年纪,这状态已经算是超强了!
网民纷纷感慨:“这简直是童年回忆杀!”“他们看起来一点都没变老!”大家都希望这两位男神能再次合作,肯定能引爆全场票房。
何家劲拍下的这段视频,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英姿再现,三位男神同框,这种画面真的是难得一遇。
这样的明星同框,实在是娱乐圈的珍贵瞬间!
018-09-18 20:34 | 海宁日报
侠客小镇一睹为快
一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今天,全国首个“侠客小镇”项目在这里奠基。
如果你是金庸迷,你马上可以用手机在海宁“poke”到杨过、小龙女、张无忌、韦小宝这些人物“精灵”。
侠客小镇坐落于袁花金庸旧居附近,占地300多亩,打造中国样本的强大IP特色小镇。
项目分两期建设,包括大型歌舞巨作千人剧院、国内首个侠客闯关真人互动游戏体验营、金庸影视作品道具和体验秀、侠文化体验馆、影视基地等。
最快于明年年底与游客见面。
经始大业 侠客启行
奠基仪式
参与侠客小镇设计的欧洲设计师 BRUNO与“武侠”合影
现场签约了三个重大项目
“光明鼎” 大型光影剧场
“光明鼎”位于侠客小镇的中心,总投资约5000万元,下沉式剧院同时可容纳1000多人,其中有圆形升降舞台及高科技的影院设备,打造侠文化主题的声、光、电结合的多媒体的视觉盛宴。中国歌剧舞剧院正在为侠客小镇打造的大型歌舞剧《侠.影》,将在这独家上演。
“食客江湖”餐饮商业
这里是特色美食+创意文化一条街。合作方嘉兴市东升餐饮有限公司是嘉兴知名品牌,旗下有专营南湖船菜的船菜大酒店,有以经营金庸笔下射雕宴著称的醉仙楼餐厅,未来将在侠客小镇内打造主题特色美食街。
“侠客闯关”互动AR游戏
如果你玩过火爆游戏pokemon go,那么这款“侠客闯关”游戏将会更有趣味。它用AR技术将虚拟和现实结合,在侠客小镇内,玩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现实世界里发现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并与他们互动。你可能在“光明鼎”看见韦小宝,在“食客江湖”看见令狐冲,在金庸旧居看见小龙女。玩家还可以根据任务线索进入到不同的AR+VR的场景,通过破解机关谜题,进行闯关体验。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江湖豪情一杯酒,总有知己伴桴生。今天,金庸旧居用一桌“侠客宴”招待四方豪杰。
侠客宴菜单
七公叫花鸡
射雕八宝鸭
桃花岛白鱼
醉仙炖豆腐
此外,侠客小镇即将启动“侠客小镇创客大赛”活动,打造创客平台,邀请各大创意项目入驻,并提供创业基金,与创意达人共闯江湖!
侠客小镇其他项目掠影
“侠影江南”影视基地
“快意江湖”客栈
培训中心
桃花岛
侠客空间集市
侠文化亲子农场
侠影民宿
我胯下的白马疾如闪电那是远古的旷野我从你的眼前掠过甚至你看不清我的容颜只有我背上银色的剑鞘在阳光下瞬间闪耀的光芒
文字:万姗
摄影:马银淇
新媒体编辑:万姗 马银淇
新社杭州10月1日电 题:杭州叫化鸡:诗画江南里品“金庸江湖”
作者 王题题
时值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位于西湖旁的百年老店楼外楼菜馆近日迎来不少外国游客。菜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食客都“点名”叫化鸡,要品尝武侠小说里的美味。
江南名菜叫化鸡。 (楼外楼菜馆 供图)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为“馋住”洪七公传授郭靖武功,厨艺无双的黄蓉使出的第一招就是叫化鸡——“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泥而落,鸡肉白嫩,浓香扑鼻”。洪七公风卷残云边吃边赞:“妙极,妙极,连我叫花祖宗,也整治不出这般了不起的叫花鸡。”
其实金庸笔下的“叫花鸡”,正是江南历史名菜——叫化鸡,生于浙江嘉兴的金庸先生本人也爱极这道菜。位于香港湾仔道的杭州酒家餐厅,老板的父亲曾掌勺杭城老字号,据老板吴瑞康介绍,金庸每临餐厅必点叫化鸡,国学大师饶宗颐也最爱叫化鸡,“97岁时还能吃完一整只鸡大腿”。
据楼外楼菜馆行政总厨高征钢介绍,叫化鸡相传确由叫花子发明。将鸡效仿烤红薯的做法,用烂泥将鸡包起来放入篝中用柴草煨烤,待泥干鸡熟后,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剥落,露出鲜嫩的鸡肉。
“叫化鸡的制作工序很麻烦,没有5个小时根本完不成。”虽然始于乡野,但如今在楼外楼菜馆,叫化鸡的制作从食材选择,到改刀、腌制、包扎、涂泥、煨烤,再到上席,每个步骤都很有讲究。
“祝您身体健康!大吉(鸡)大利!财源滚滚!”伴着吉祥话,服务生用小木锤三下敲碎黄土,掀开荷叶,一阵浓郁鸡香扑面而来。荷叶包裹下的走地鸡,色泽棕红、油润光亮,扯下一块鸡肉入口,酥嫩芳香。
楼外楼菜馆的叫化童鸡。 (楼外楼菜馆 供图)
宰杀后的鸡需进行一系列预处理,要将鸡中翅和鸡大腿的骨头与肉进行分离并敲碎,再以刀背为锤敲断鸡颈肩。“这样有利于叫化鸡的包扎,更容易成型,同时也能更好地入味。”高征钢说,看似简单的预处理操作,其要求却不低。在骨肉分离过程中要保持鸡外皮完好,而在敲碎鸡颈肩时,要达到“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叫化鸡一般选择养殖180天左右重达3斤多的山林走地鸡。预处理后要腌制15分钟,然后在鸡腹中放入炒料,并将鸡脖贴紧鸡胸处,鸡腿抱在鸡胸前,鸡翅环抱于鸡腿上,包裹成型。随后,用网油、玻璃纸和一张半的干荷叶依次层层包裹,并用麻线将其绕成鸭蛋形状。最后,取一块白布,铺好调匀的绍兴黄酒封坛泥,将鸡以腹部朝上的姿势放置好,再将白布四角上提,用湿手不停拍打,使泥均匀地黏在鸡上,厚度约为2.5厘米,完成后再放入烤箱煨烤。
据高征钢介绍,为使叫化鸡更具地方风味,楼外楼的历代厨师对其做法进行改良,例如用绍兴黄酒炒制填料,用西湖干荷叶和绍兴黄酒封坛泥进行包裹。
“叫化鸡采用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做法——包烹,可以更多拢住原材料,使口感酥嫩,香味更加浓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饮食文化研究会委员、浙江旅游学院厨艺学院教授何宏告诉记者,“叫化鸡传承至今,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在饮食上的智慧。它可谓包烹做法的‘活化石’。”
近年来,杭州国际性盛会不断。厨师团队将传统叫化鸡进行了国际化创新,以去骨土鸡搭配牛肉,用国际惯用的烹饪煎法,最大程度地融合了鸡的鲜嫩、荷的意趣、牛肉的丰腴,推出的“杭州荷香鸡”颇受欢迎。
近年叫化鸡也“飞”到了不少外国“粉丝”的家庭案板上。在一些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常能看到外国博主“晒”出自制叫化鸡,有用锡纸包裹的,甚至还有用水泥的。今年4月,浙江迎来今春首个海外入境旅游团。73岁的印尼华裔李定祥时隔40多年第二次到杭州,当被问及最想吃什么时,他给出的答案就是叫化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