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报网讯:2023年11月,牛羊肉价格继续下降。牛羊肉供给增加,消费进入旺季,加之元旦和春节假日明显提振终端消费,预计春节前牛羊肉价格有所回升。
(一)牛羊肉价格略有下降
牛羊肉供给稳定增加,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市场价格呈现下跌趋势。11月,牛肉集市均价每公斤82.06元,环比跌0.8%,同比跌7.3%;羊肉集市均价每公斤77.19元,环比跌0.9%,同比跌7.5%。从主产省来看,牛肉主产省(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月度集市均价每公斤71.25元,环比跌1.2%,同比跌9.9%;羊肉主产省(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月度集市均价每公斤69.22元,环比跌1.2%,同比跌9.6%。从活畜方面看,活牛价格每公斤32.02元,环比跌1.2%,同比跌12.3%;活羊价格每公斤34.71元,环比跌1.0%,同比跌9.5%。
(二)10月份牛肉进口减少、羊肉进口增加
牛肉:10月份,进口量22.40万吨,环比减8.6%,同比减11.7%,进口额10.67亿美元,环比减11.6%,同比减35.6%;出口量28.68吨,环比增7.8倍,出口额25.02万美元,环比增28.4倍。1-10月累计,牛肉进口量225.95万吨,同比增2.8%,进口额118.77亿美元,同比减19.2%,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西(占进口总量的41.7%)、阿根廷(占19.8%)、乌拉圭(占10.2%)、澳大利亚(占8.4%)、新西兰(占8.0%)、美国(占5.9%);出口量60.34吨,同比增61.4%,出口额50.73万美元,同比增9.0%,主要出口中国香港和朝鲜。
羊肉:10月份,进口量3.38万吨,环比增22.5%,同比增34.1%,进口额1.25亿美元,环比增25.4%,同比减7.4%;出口量193.27吨,环比增12.1倍,同比增3.4%,出口额213.68万美元,环比增26.4%,同比减5.5%。1-10月累计,羊肉进口量36.30万吨,同比增21.6%,进口额15.19亿美元,同比减14.3%,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新西兰(占进口总量的51.5%)、澳大利亚(占44.6%);出口量1101.91吨,同比减1.9%,出口额1418.68万美元,同比增4.4%,主要出口中国香港。
(三)预计春节前牛羊肉价格有所回升
从供给看,今年牛羊肉生产稳定发展,产量保持增长,目前正值出栏旺季,牛羊加快出栏,市场供应充足。从需求看,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火锅等餐饮消费需求较旺,同时元旦、春节逐渐临近,加工、零售企业开始备货,牛羊肉消费需求增幅明显。综合来看,考虑到牛羊肉供给总体充足,节日消费需求较旺,预计春节前牛羊肉价格有所回升。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牛羊肉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
体概况
?由于全球供应紧张,2022年6月国际肉类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受动物疫病、投入成本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影响,2022年全球肉类产量预计适度增长。
?受猪肉进口需求和经济放缓以及衰退影响,全球肉类贸易下降。
图1 FAO肉类价格指数 2014-16=100
>国际肉类价格在6月份达到历史新高。除2021年8月至12月,国际肉类价格自2020年10月以来急剧上升,FAO肉类价格指数在2022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主要供应国几乎所有肉类供应紧张。与此同时,受全球经济低迷、食品进口费用高企、餐饮业低迷以及主产国国内生产增加等影响,全球肉类进口需求近几个月来一直低迷。
国际牛肉价格——四种主要肉类中价格最贵的一种——自2020年10月以来几乎没有间断地上涨,并在2022年3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可供屠宰的牛供应有限、主要生产国牛存栏恢复需求或干旱天气条件导致供应紧张。然而,自2022年3月以来,牛肉价格一直在下跌,反映出由于购买力下降和价格高企导致需求低迷,出口供应增加,供应增量主要来自巴西。
国际猪肉价格已率先上涨。由于主要猪肉出口国减少生产,出口供应紧张,特别是欧盟和美国出口供应紧张。与此同时,中国猪肉进口需求明显放缓。
国际禽肉价格自2020年11月上涨,2022年7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反映出全球供应紧张。由于禽流感大范围爆发、饲料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和持续的供应链瓶颈,而禽肉生产却没有与需求同步扩大。与此同时,禽肉性价比提高和经济低迷刺激生产大国消费者禽肉消费替代增加,导致出口供应减少,使价格持续上涨。
国际羊肉价格2021年10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2022年有所下降。主要反映出中国进口需求下降以及许多国家汇率变动的影响。按价值计算,羊肉约占肉类国际贸易的5%。
图2 FAO肉类和饲料价格指数 2014-16=100
>全球肉类生产扩大,但全球贸易下降。预计2022年世界肉类产量为3.6亿吨(胴体重量当量),比2021年增长1.2%。预计大部分增长来自亚洲肉类产量的上升,主要是中国猪肉,以及南美洲的牛肉和禽肉,其他地区的肉类产量相对稳定,欧洲肉类产量则下降。
随着投入成本(特别是能源、动物饲料和化肥价格)急剧上升,超过生产者价格涨幅,全球肉类生产系统在2022年受到了生产利润率下降的影响。此外,动物疾病继续影响大多数生产大国的肉类生产,也引发贸易受阻。
在肉牛产业,一些东亚国家口蹄疫(FMD)和牛结节疹(LSD)仍普遍发生。与此同时,非洲猪瘟在欧洲、亚洲仍然普遍存在。
同样,北半球,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限制了禽肉生产的扩大。尽管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社交距离要求已明显放松,但它们继续破坏肉类生产价值链,影响一些国家市场的正常运转。
2022年的肉类生产也受到不利天气条件的负面影响,主要归因于连续的拉尼娜天气现象。这导致一些生产者提前出栏牲畜,以尽量减少饲料供应不足的影响。虽然屠宰量大幅增加在短期内增加了肉类产量,但提前屠宰导致胴体重量下降,一些国家肉类产量减少。
2022年全球肉类贸易预计达到4160万吨,比2021年下降0.8%。中国肉类进口预计同比下降20%。国内供应量(尤其是猪肉供应量)大幅增加,国内猪肉价格承压下跌,特别是在2022年4月。进口需求下降将使中国在世界肉类贸易中的进口份额从2020年的30%降至21%。在未来几个月,由于需求增加,预计进口将随着国内价格的上涨而扩大。然而,可能的进口增长只能部分弥补2022年前几个月的进口贸易的下降,年度进口仍保持负增长。国内产量的增加也降低了其他几个国家的肉类进口需求,包括俄罗斯、智利、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和越南。
其他许多国家的肉类进口可能会下降。这反映出与经济低迷和肉类价格高企(尤其是红肉)相关的经济影响。
虽然食品服务和餐饮正在复苏,但与新冠肺炎疫情前相比,活跃程度较低限制了进口。也有一些地区和国家进口需求增加,英国、欧盟、美国、韩国、阿联酋、马来西亚和日本肉类购买量将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对禽肉和猪肉需求的增加,也反映出高收入消费者和餐饮业对牛肉需求的增加。
在肉类出口方面,由于产量下降加上国内需求增加,预计全球肉类进口需求下降可能会削弱欧盟、美国、加拿大、乌克兰和新西兰的肉类出口前景。
就乌克兰而言,尽管最近几个月禽肉出口出现反弹,出口下降与肉类生产中断和物流受阻有关。
相比之下,巴西、中国、土耳其、印度、泰国等国家的肉类出口将比去年同期增加。随着肉类出口的预期增长,巴西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出口国,而美国和欧盟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图3 全球肉类产量
>< class="pgc-img">图4 全球不同地区肉类产量
>图5 全球肉类贸易
>< class="pgc-img">图6 全球不同地区肉类贸易
>)牛肉消费需求强劲,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措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自信和健康意识,把牛肉消费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陡增的进口牛肉量没有抑制住始终高位运行的牛肉价格,给牛肉增产发出了明确的信号。2020年我国牛肉消费需求始终保持强劲态势,全国牛肉批发均价全年维持高位运行,且每月均高于历史同期价格,并最终在2020年11月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每千克85.57元,比2019年峰值高4.0%,全年平均价格约为84.0元/公斤,比2019年上涨14.7%。
2)牛业产品输华进一步扩大,牛肉进口数量显著增长。
为满足国内牛肉市场消费需求,我国牛肉类产品正关进口继续“扩招”。2020年1月,中国与缅甸签署了《关于缅甸向中国出口屠宰用肉牛检疫与卫生要求议定书》,进一步规范东南亚边境活牛交易市场,推动东南亚牛源入境合法化进程。2020年2月,海关总署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解除进口美国牛肉及牛肉产品月龄限制的公告》,解除了对美国30月龄及以上牛肉及牛肉产品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的相关产品对华出口。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我国牛肉进口量跨过了200万吨大关,达到了212万吨。比2019年度进口量陡增46万吨。其中,自巴西进口84.8万吨,增112.4%,占牛肉总进口40.1%;阿根廷48.2万吨,增28.5%,占比22.8%。2021年1-5月,自两国进口量分别为37.4万吨、21.4万吨,增30.8%和18.8%。2021年1-5月进口97.2万吨,同比增18.6%。其中,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新西兰前四大来源国进口量分别达37.4万吨、21.4万吨、13.4万吨和8.9万吨,增30.8%、18.8%、40.9%和18.8%。新开放市场中,自玻利维亚进口8734吨,增2倍;俄罗斯6946吨,增27.6倍;立陶宛149吨,增2倍。受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拉动,自美进口4.2万吨,增7.8倍。
3)成渝双城经济区牛肉消费量惊人,牛肉加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 class="pgc-img">火锅用牛肉
>成渝双城经济圈拥有上亿人口,川菜、火锅、江湖菜等特色餐饮产业发达,牛肉消耗量巨大,农贸市场超3000家,鲜牛肉日均销售上万吨;食品工业发达,手撕牛肉、牛肉干产量较大,仅张飞牛肉一家企业年产量高达10万吨以上。
伴随着新零售和餐饮工业化发展,调理牛肉市场爆发式增长,也为牛肉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