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餐饮食肆星棋罗布,抚慰饥腹愁肠之余,也带来了餐饮油烟污染的困扰。
6月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35次常务会议,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对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研究市政府贯彻落实措施,审议《成都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送审稿)》等议题。
王凤朝强调,既要通过设置开办规范等技术标准来堵住新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又要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污染问题,分批分类进行逐步系统整改。
< class="pgc-img">>答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新考题”
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上市公司则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会议集体学习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据了解,成都已经出台了《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成都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区域投融资能力和资本市场活跃度实现整体提升。”王凤朝强调——
要把促发展与防风险相结合,规范公司现代治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依法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要大力培育和引入优质资产,加强上市激励,积极培育和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用好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打造更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头者。
要发挥国资国企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我市国资国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资本投资和专业化整合,支持国资国企开展多元化债券和资产证券化融资,鼓励国有企业上市,不断提高国资国企的价值创造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 class="pgc-img">>成都将出台餐饮油烟防治新规
为推动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成都在深入调研餐饮油烟污染现状、成因和治理举措,学习借鉴先进城市餐饮油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成都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送审稿)》。两名市民代表列席会议,参与了该议题的讨论。
该管理办法共28条,对生态环境、商务、规自、住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科技等部门在餐饮油烟污染治理中的职责予以明确并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将建立禁止选址清单制度,对禁止选址清单内的餐饮服务项目将不予核发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明确不得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以及按照规划用途不得开办餐饮服务项目的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室等主体建筑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
< class="pgc-img">>“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治理的难点问题。”王凤朝强调——
要加强协作配合。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涉及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形成协调联动、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要强化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找准破解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问题的有效办法,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污染问题,分批分类逐步系统整改。
要善用科技治理。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烟气改造治理,大力推广运用新型技术手段,鼓励更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
要深化宣传整治。引导餐饮经营单位树立环保意识,规范经营、达标排放,加大对餐饮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等违法执法查处的力度。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蓉城政事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杨永赤
编辑 周霖
饭时间,黉门街沿街的餐馆生意火爆,老板将桌椅有序摆放在门店外。“这里属于商业区,以花箱为外摆界限,商家可以全天候进行户外经营,但必须管理好外摆区域的卫生环境。”武侯区玉林街道办事处执法队员吴华生介绍。
< class="pgc-img">>为帮扶餐饮零售等行业,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成都允许临街店铺在划定的区域内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外摆必须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正常交通,同时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允许有场地条件的临街商铺在门前划定区域或者隔离范围内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允许商贸综合体、商业街、特色街区内商家在广场、街区红线范围内或者隔离区开展促销、展销、外摆等经营活动。
维护市容环境整洁安全环保便民,以下几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一是严禁在未经划定、允许的区域和时段从事越门经营、占道贩卖、促销展销等经营活动;
二是严禁在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露天烧烤禁止区域内从事烧烤、煎炸等污染空气及存在食品、燃气等安全隐患的经营行为;
三是严禁商业叫卖促销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行为;
四是严禁占用机动车道、消防通道、盲道、人行道从事经营活动;
五是严禁乱丢乱倒垃圾、违规处置餐厨垃圾、向街面和水篦子倾倒污水、占道堆物、乱搭建固定式建(构)筑物及设施。
希望商家督促好自身和顾客,规范经营,共同维护城市环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杜文婷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图片 市城管委
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程文雯 文/图
成都是美食之都,大街小巷林立的餐馆赋予城市独特的“烟火”味儿,但与此同时,餐饮油烟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让不少周边市民烦心。
如何治理餐饮油烟,让“烟火”成都更清新?3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金牛区两河西三路附近,探访一条餐馆林立的街道,看这里如何让“烟火”味儿也能更“清新”。
探访
油烟分离,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
川菜、羊肉汤、火锅……来到两河西三路附近,记者看到,这条大约200米长的道路边,聚集了10多家餐饮店。走进一家羊肉汤店的后厨,站在门口一抬头,就看见灶台上方的“大块头”。
灶台上方的处理设施
这是店里的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大小能够覆盖住店内的两口大灶;设施上有一根金属管道,一直延伸到店外,最后,在面向店门的右侧,记者找到了出风口。
这样从后厨直接到店外,油烟排放能达标吗?“从检测数据来看,优于国家标准。”生产这套设备的四川禾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涛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要求,油烟排放浓度标准是每立方米的气体烟中固态油颗粒的重量不超过2毫克,“数据显示,经过这套设备处理后,能达到每立方米约0.3毫克。”
“关键是要将油烟分离,再经过新风净化后才能排放。”拆下油烟净化处理设施上的一块板子,袁涛详细解释道。第一步,就要靠这块挡板将油“拦截”在外,“这里面的过滤网,是用一种极细的材料制成,吸油烟的时候,它能够隔绝油分子,只让气体进入管道。油则顺着专门的通道,流入单独的收集盒内。”被吸入的气体会进入新风装置,进一步去除异味,最后再经管道排出。
设施管道内没有油渍
记者透过板子取下后的洞口观察设施内部,管道内确实没有油渍。
“以前油烟分离不彻底,厨房内满是油烟。”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金牛区在餐饮业油污整治中积极推广新技术,引导商家安装后厨新风系统,推广滤油板等除油、除味措施,经过净化,排放的油烟干净多了。“店家生意好,周边居民也不再因油烟而‘闹心’。”
推进
打出“组合拳” 推进餐饮油烟常态化治理
餐饮油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长效治理,需要的不仅仅是新设备。
“我们正在试点推进金牛区餐饮服务企业信息管理平台,运用智慧治理手段,让餐饮油烟管控更长效。”拿出手机,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一套智慧管理系统。除了餐饮店的门面照片、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系统还能够实时显示油烟浓度、颗粒物浓度等监测信息,如果出现超标,系统还能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整改。“帮助我们实现全时段监管,严防油烟超标。”
被拦在管道外的油,最终会顺着专门的通道流入收集盒内
近日,成都召开了全市2022年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提出打出餐饮油烟治理“组合拳”,多措并举推进餐饮油烟常态化治理。明确要打通信息通道的“瓶颈”,推动各区(市)县建设餐饮服务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探索引进第三方机构方法和路径,指导餐饮企业通过“技防+人防”全方位预防油烟污染发生。
此外,成都市级相关部门还将开展全市餐饮服务企业普查,切实摸清底数,分类建立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加快制定公布全市餐饮服务项目经营场所选址负面清单。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