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条关于奶茶的话题冲上热搜榜单:
「奶茶喝多了,会给身体带来什么?」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奶茶分很多种,不能一棍子打死。
这个话题下主要在说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确对身体有很大危害,它主要来源于油脂氢化。
但现在的氢化工艺进步了,可以做到没有反式脂肪。目前,反式脂肪问题已经得到比较大的改善,植脂末、人造奶油不再能和反式脂肪划等号。
不过它们饱和脂肪含量很高——一种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和糖尿病风险的坏脂肪,总归不是什么健康成分。
在过去,奶茶主要是由植脂末和大量糖冲制而成,成为「垃圾食品」的代名词。如今,很多品牌的奶茶已经洗心革面,消费者可以选择以鲜奶兑鲜茶、不放糖或少放糖,还可以加入新鲜水果。
这样的奶茶,喝喝也无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策划制作
策划:Deanna | 监制:Feidi,Eric
插图:图虫创意 | 封面图来源:丁香设计团队
几天,一杯十元的南京老太太“手冲咖啡”火爆全网,在文昌巷里的小铺子前,众多年轻人排起长队打卡,一天就能卖出四五百杯。韩老太的“手冲咖啡”其实就是“三条速溶咖啡+开水+塑封手摇”的操作,再辅以大剪刀开剪、热水瓶冲泡的手势,以及当着顾客的面冲调的坦坦荡荡的态度,就成了年轻人眼里的“谜之操作”。
韩老太在冲调咖啡
有人觉得莫名其妙,“世界太癫了,在家自己冲不行吗”;有人觉得,速溶咖啡本身很廉价,卖10元钱太“暴利”。平平无奇的南京老太太“手冲咖啡”为什么就火了呢?
74岁的韩老太的小店原本主要是卖甘蔗汁的,但是有视频博主发现橱窗上还写着售卖咖啡,就好奇地点了一杯,结果被震惊到了。老太太麻利地剪开三条3合1的雀巢速溶咖啡,热水瓶冲泡,小棍子搅拌,奶茶封装机塑封,一气呵成。老太太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
当年轻人沉迷于手冲、现磨、滴液、萃取、拉花、深度烘焙等咖啡“黑话”时,南京老太太却提供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手冲咖啡”品类——手冲速溶咖啡。似乎哪里不太对,似乎又很正常。
可贵的地方是,老太太真诚地相信“雀巢咖啡是最好的”,却不知道在年轻人的消费体验中,咖啡已经经历了N次的升级、迭代,从星巴克“第二办公室”的腔调感,到咖啡豆的产地、豆种、庄园、BOP(巴拿马最佳咖啡豆大赛)的各类营销,乃至一些地方出现的6200元一杯的天价咖啡。速溶咖啡早就被年轻人按在了鄙视链的底端,但是在南京的小巷深处,居然还有这么一位老太太真诚地售卖着速溶咖啡,而从老太太当着顾客的面冲调来看,她一点不觉得需要遮遮掩掩,冲调的是咖啡,售卖的是真诚。
当下的年轻人经历过多少消费套路呢?高大上的饭店里,后厨却在烫着塑料袋里的预制菜;五星级的美食端上餐桌之前,顾客听到了微波炉的“叮”的一声;满溢的可乐大杯里,却塞足了厚厚的冰块,嘬不了几口杯子就见底了……也许,之前各种咖啡营销飞得太高,也许咖啡馆在资本市场上讲的故事太多,韩老太太手里的这杯10元的速溶咖啡才有了朴实无华的味道,戳中了年轻人的共情之处。
韩老太是有故事的,早在2000年初,韩老太靠着做甘蔗汁的手艺在文昌巷开始伸展拳脚,中杯7元,大杯10元,售卖的甘蔗汁里的冰块也是用甘蔗汁冰的,一点不敢偷工减料。原本,做咖啡也只是她经营的副业,老太太自始至终都坚定地相信自己卖的速溶咖啡才是最好的,并没有读出一些镜头后面的猎奇、揶揄。
真诚是必杀技,认知之间的落差因为有了真诚的加持成就了“反差萌”。老太太不清楚现在年轻人的这么多讲究,却坚持诚信经营,绝对不玩套路。于是,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上的“治愈”“松弛感”,在韩老太这杯朴实无华的“手冲咖啡”里有了生动展示:老老实实做生意,坦坦荡荡做人,赚自己该赚的钱。
着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强势崛起,“短视频+儿童领域”这两年迅速升温,成为新的商业增长点。
“儿童领域是我们相当看好的投资领域,短视频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用来作为带货营销渠道,我们也在撮合一些厂商、直播平台和中小经纪方合作。”某社媒营销投资人表示。据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儿童消费市场规模已接近4.5万亿元,其中儿童娱乐消费市场的规模突破4600亿元。
这样就造成,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账号,不少家长跟风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并通过商务合作实现流量变现。
但随着同质内容增多,不少账号开始“另辟蹊径”,出现了2岁孩子吃播、穿着尿不湿的萌娃下厨房做菜等模式。
同时,随着萌娃短视频爆火,大量的广告也会随之而来,这也导致一些父母利用孩子打造账号当作生意来经营。翻开一些账号主页,大多可以看到“好物推荐”“找我官方合作”等标识。有运营儿童短视频账号的家长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万元。
24日,#你怎么看待啃娃族#的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很多网友对此发表了观点。
很多网友都不赞成这种行为
↓↓↓
很多网友指出了
萌娃直播中的乱象
↓↓↓
@丢丢的镜子:直播真的要管管了,啃娃啃老啃残疾的太多了,为了赚钱没有底线和道德。
@毛毛不姓毛ya:还有那种并不是自己的孩子演的怎么办,还卖惨卖货。这算是诈骗吧。
@屠龙的胭脂井:服装产业出了很多油腻混血男童模,都是从小不好好上学,凭脸混饭,长得不错的二流子。
@灰灰懒懒:几年前就有,叫《什么活都会干》,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觉,白天学“国学”之余负责全家家务,做饭、打扫、喂爸妈吃饭洗脚(爸妈是开国学班的,健全人,不残疾)。不过,有个穿帮镜头显示:一名成年人拿着棍子,跟在男孩身后。
也有网友觉得晒娃很正常
↓↓↓
@旺旺就是一枝花:只要符合正常的发展规律有啥问题,相当于孩子赚钱养自己呗,不是很合理嘛。
@王镁瀚:能赚自然有道理,只是别太依赖,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三观。
@奶茶山的阖佳佳:如果是正常的营业有什么关系呢?小朋友这么可爱我们也乐意看。只要不是为了从孩子身上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就行了。
@来叠个千纸鹤叻:吃播出发点是为了分享育儿经验的话我觉得是可以的,让他们自己做饭我就不敢苟同了。
此前,文旅部发布相关《意见》,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艺术品等网络文化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拉动了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部分网络文化平台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不良现象和问题,对未成年人价值观产生错误影响,严重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意见》提出,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的直播间或者短视频账号,或者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关于啃娃族,你怎么看?
◆转自:新晚报
来源: 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