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目前在大中华地区,中亚国家,印度,阿拉伯,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
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奶茶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至今仍然是日常饮用及待客的必备饮料。其他地区则有不同口味的奶茶,如印度奶茶以加入玛萨拉的特殊香料闻名;发源于香港的丝袜奶茶和发源于台湾的珍珠奶茶也独具特色。奶茶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是家常美食之一,风行世界。奶茶品种包括了奶茶粉,冰奶茶,热奶茶,甜奶茶,咸奶茶等。
草原奶茶
< class="pgc-img">>传统草原奶茶
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做的奶茶统称草原奶茶,蒙古奶茶、新疆奶茶均属于草原奶茶。
草原奶茶是所有奶茶的鼻祖,用砖茶混合鲜奶加盐熬制而成。北方草原气候寒冷,喝热的咸奶茶可以驱寒。草原奶茶风味独特。
蒙古奶茶
< class="pgc-img">>蒙古奶茶
蒙古高原是游牧民族的故乡,也是奶茶的发源地,最初最正宗的就是蒙古奶茶。蒙古族主要居住在蒙古国及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一些省、区,蒙古族牧民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粮、菜为辅。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在牧区,他们习惯于“一日三餐茶,一顿饭”。所以,喝咸奶茶,除了解渴外,也是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每日清晨,主妇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欢喝热茶,早上,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将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时取饮。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烧水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50~80克。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牛奶,用奶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再放少量炒米进去,才算把咸奶茶煮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
新疆奶茶
< class="pgc-img">>新疆各少数民族酷爱喝奶茶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在牧区和高寒地区肉食较多,蔬菜很少,需要奶茶来帮助消化,这是其一;冬季寒冷,夏季干热,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这是其二;其三,牧区人口稀少,各个居民点之间距离较远,外出放牧或办事,口渴时不容易找到饮料,离家前喝足奶茶,途中再吃些干粮,可以较长时间耐渴耐饿。
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将砖茶捣碎,放入铜壶或水锅中煮,茶烧开后,加入鲜奶,沸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叶,加盐即成。但也有不加盐的,只将盐放在身边,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放入盐量。新疆奶茶不像普通奶茶是特殊的咸口,因此大家对它的喜爱都有所不同。
在少数民族家中喝奶茶有许多讲究,客人中年纪最大的坐首席,递茶时也先递给他。你喝完第一碗奶茶,如果还想喝,则把碗放在自己面前或餐布前,主人会立即接过碗给你盛第二碗;如果不想喝了,则用双手把碗口捂一下,这表示已喝够了。如果你不懂规矩,而老是把碗摆在餐布前,好客的主人就会一直不断地为你添奶茶,直到你“求饶”时为止。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如果您确实不想再喝时,用手势表示,主人也是会理解的。
椰香奶茶
< class="pgc-img">>奶茶
如果说英式奶茶是奶茶的鼻祖,港式丝滑奶茶是奶茶的弘扬,那么海南椰香奶茶便是奶茶中的“贵族”,纯正的椰香奶茶是用椰子粉勾红茶粉的,椰香奶茶茶体保持奶茶的粉茶色,冲泡出来的奶茶格外香气怡人,椰子粉赋予了海南椰香奶茶独特的韵味,让喝过的人感觉仿佛置身海滩上椰林中漫步,有中重拾闲趣的曼妙感受。
丝袜奶茶[1]
香港的奶茶又称为“丝袜奶茶”,于中国大陆多称为“港式奶茶”,以红茶混和浓鲜奶加糖制成,下奶及糖较多,杯的体积较大,热饮或冻饮均可,但冻饮一般加两元。与英式奶茶不一样,港式奶茶是普罗大众和低下阶层的流行饮料,一般于早餐或下午茶时饮用,如出外用膳的话即使于午餐或晚餐也会喝到,在茶餐厅、快餐店或大排档都有供应,配搭中餐或西餐均可。香港奶茶之所以称为“丝袜奶茶”,是因为滤网长期使用,颜色暗沉,远看似肉色丝袜。很多茶餐厅均有茶叶配搭或制作奶茶的独门秘方,作为招徕顾客的卖点。香港另有一种名为“鸳鸯”的饮料,是把奶茶和咖啡混合起来。
在深圳或广州均可喝到港式奶茶,另外还有没那么甜的广州奶茶,以迎合本地人的口味。
拉茶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有“拉茶”,制作方法与香港奶茶差不多,但中间多一道“拉茶”的工序,是一门很讲技巧的手艺。所谓“拉茶”即是将已煮好的奶茶由一个器皿高空倒入另一个器皿中,此过程会被重覆数次,高度的冲力被认为可以增加奶茶的浓郁和使之更香滑均匀。但亦有人指这些工序不够卫生,会对奶茶的品质构成负面影晌。
珍珠奶茶
于台湾盛行的珍珠奶茶,则于奶茶内加入粉圆,煮熟的粉圆外观乌黑晶透,遂以“珍珠”命名,另可加入各式各样的配料,调制出不同的味道。传统的英式奶茶以茶为主,只下少量的浓牛奶,杯的体积较小,一般于早餐、下午茶或晚餐后聊天时饮用。
印度奶茶
“Chai,Chai garam(茶,热茶)”你从梦中醒来,眼睛未及完全睁开,便叫住小弟,为自己要了一杯。茶装在土色的陶杯里,散发着奶香。你慢慢地喝完,环顾四周,此时的二等车厢里,几乎人手一杯茶,车窗外正闪过半池红莲一群圣牛。
< class="pgc-img">>奶茶(5)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印度也有类似的,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他们把茶放在了第一位。大多数的印度人早餐要在十点以后才吃,早上起床可以不洗脸不漱口,一杯奶茶是一睁开眼就要的。至于上午茶、下午茶和晚茶等名堂众多的茶点时间。
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时,乡村野店、繁华都市、火车上、公路边,到处都有送茶的人煮茶的摊。甚至在最简陋的旅社里,也有叫早服务,是早晨七到八点间,小弟的送茶敲门声。在印度,不管你是8岁还是80岁,只要管送茶就是小弟(Boy)。
奶茶,印地语叫Chai,发音源自广东话的茶,按中国的茶分类,当属发酵型的红茶,与中国传统红茶不同的是加工时将茶叶切碎,饮用时加奶加糖。奶茶本身也有贵贱之分:贵的称为Masala Chai,新鲜水牛奶中加入豆蔻、茴香、肉桂、丁香和胡椒等多种香料,是王公贵族们的最爱;贱的就只有单纯的奶和茶,顶多加点生姜或豆蔻调调味,是贩夫走卒们每日不可少的饮料。虽说两者口味并无天壤之别,但所加香料品种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每家人家茶的独特味道,喝得多了,第一口就能尝出是谁的手艺。
香蕉奶茶
< class="pgc-img">>各式奶茶成品(23)
做法:将香蕉切片,宽约4mm,并把统一巧克力奶茶及二、三片的香蕉切片放进锅中冲泡,此量为一人份。
注意:
沸腾过度容易使味道尽失。可依喜好略加些砂糖,然后淋上奶油、放入装饰用的香蕉。为了不使装饰用的香蕉马上沉入红茶中,其诀窍就是将香蕉切成薄片使之浮起来。
暖姜奶茶
做法:
1、将茶叶与磨碎的生姜末或生姜汁放入锅中,以清水浸泡。茶叶泡开了之后,加入与清水同量的牛奶并加温。
2、倒入茶壶之后,注入预先温热的茶杯中,并切宽约1~2mm的生姜片装饰茶杯,便完成了。
玫瑰奶茶
玫瑰果是野玫瑰的果实。它的维他命C的含量是柳橙的20倍,柠檬的60倍。这道玫瑰果奶茶具有提高肝脏功能的效果。适口的酸味加上蜂蜜的甜味,非常好喝。
做法:
用玫瑰果茶包泡茶;在锅中放入200CC牛奶温热,将茶倒入再加热。在奶茶快沸腾前熄火,可按个人喜好酌量加入蜂蜜。
坚果奶茶
做法:
1、将茶叶、清水、一茶匙的坚果切片放进锅中去煮,再加入占20%的牛奶。
2、粗砂糖与坚果奶茶非常适合,可以当作甜味调料加进锅中。加入奶油之后,再撒上坚果切片。
3、坚果之外,也有以花生或核桃来代用。
炭烧奶茶
做法:
将茶叶、牛奶煮热,在关火后加入适合个人口味的咖啡粉。有条件的也可以在加热时,加入适量的现磨咖啡粉,或加以1~2粒咖啡豆点缀。
><>- 时长:3'15"--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不要说为了来大陆开一家号称是台湾奶茶的店,结果做的东西不是台湾的……”
“当时是听珠海的朋友说这边没有好喝的奶茶。”2015年,于骐源带着老婆孩子,从台湾过来珠海创业。他知道这当然是朋友说的一句玩笑话,他自己在珠海也有喝到不错的奶茶。
“把台湾原汁原味的东西带进大陆来,让大家可以体会真正道地的台湾味。”凤梨酥、太阳饼、高山茶,这些耳熟能详的台湾道地风味产品就藏在家茶饮店里。
开黑熊散步的时候,于骐源是经过了慎重决定的。“开一家茶饮店不难,可以在这边加盟一些品牌,但是这样没有意思啊。”结合自己在台湾做茶叶生意的优势,于骐源琢磨着要怎样来做一个全新的品牌。
“台湾还是有好的东西的!”于骐源坚持不能丢掉这些美好的家乡的东西,这里面包括产品、产品原材料、口味,还有人情味。
谈到黑熊散步品牌的未来发展计划时,于骐源介绍道:“已经有合作的伙伴出现,今年在珠海会再出现两个店面。”我们了解到,这两个店面将会是以合作的方式出现,黑熊散步暂时不考虑引进加盟商。
< END >
创见,关注本地创业
欢迎大家提供线索
告诉我们你身边的创业者及他们的故事
你的支持,是我们走下去的动力
公众号:ZH-BDGS
每天一条原创内容,为你娓娓道来属于珠海人的故事。
>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点奶茶火了。大家眼中的网红餐饮并没有在短时间内退烧,一点点奶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更加火爆。
奶茶行业一直来都是众多行业中的投资热点,近年来奶茶行业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脑海里最初的奶茶店印象——台湾珍珠奶茶五块钱一杯,早已经淡淡模糊。
奶茶的花样更是五花八门,奶茶店也是令人眼花缭乱,知名的奶茶品牌COCO都可、沐菓、大卡司、港之悦、一点点、御台好茶坊……甚至是现在风靡的喜茶、丧茶,深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点点奶茶,他的品牌发展之路是怎么样走的?20平方米的奶茶店,真的日赚2000?天天排长队,生意火到爆,却暂停加盟?一点点奶茶玩的是什么套路?
从50岚到一点点
一点点品牌最早是在2010年上海成立的,真正发展起来却是从2015始,“火”势才开始蔓延,到如今据统计全国已经拥有2000多家门店。
无风不起浪,短时间迅速发展起来自然有原因,一点点品牌的由来有点颇显憋屈,本来并不是叫一点点,而是叫50岚,是台湾人在1994年创立的奶茶品牌,在台北奶茶市场可是小有名气,那个时候台湾50岚在全台北就有600多家门店。
由于这个行业钱好赚,50岚想进军大陆市场,扩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于是就在2010年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分公司。
可是谁能想到,大陆人太聪明,早在2006年时就已经注册了”50岚”的商标,借它的名号做奶茶。于是这家正宗的台湾50岚被迫换名,也就是如今的“一点点”。
所以,一点点能短时间在奶茶行业站住脚,离不开在台北十几年开奶茶连锁的经验基础,无论是资金,还是运营能力,还是调制奶茶的配方技术,都是有雄厚扎实的“内功”基础。
工于心计,玩转品牌运营
一点点这个品牌的运营,是很有“心机”的,当然他的“心机”来源于在台北十几年的奶茶连锁经验,从最初的路边摊,到遍布台北600余家,它早已摸透了奶茶行业的运营以及消费者的心理。
在产品设计上,一点点奶茶跟其他奶茶不一样的地方是:一点点奶茶是可以任意选择甜度、温度、加料、混搭的。
传统奶茶店奶茶经过研发,都是统一的“标品”,而一点点似乎是可以根据用户习惯来定制的,我们暂且叫这种方式为“个性化定制服务”。这是一点点奶茶出奇制胜的关键点,也是奶茶行业里最大的“心机”。
为什么说一点点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是一点点奶茶出奇制胜的关键点,奶茶行业里最大的“心机”?这得得从四个层次来分析:
1. 显人气“心机”
一般奶茶店,在用户点餐的时候,店家询问顾客,欢迎光临,您要喝什么茶?您要中杯还是大杯?询问到此结束。
一点点则是,欢迎光临,请问您要喝点什么?您要中杯还是大杯?请问您是要怎么做?甜度需要怎样为您调整?您要做几分甜的?温度要怎样?凉的还是热的?要不要帮你去冰?需要加点别的吗?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一点点店里,当你这样被反复问道的时候,第一时间肯定就会好奇问店员,可以怎么做?有几分甜的?有哪些东西可以加?那么服务员就会微笑的耐心和你解答,帮你完成第一杯“定制”,此刻你的心情绝不会是嫌店家啰嗦麻烦,反而会有一种亲切感,认为这样的服务很贴心,很赞!
而实际上,这就是一点点奶茶的其中一个“心机”:这样的做法除了能与顾客产生互动,让顾客觉得宾至如归之外,同样也拉长了点餐和制作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顾客等待的时间,让店门口瞬间积聚人气。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这样说的有点牵强,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不妨我们先来看看一点点奶茶店的吧台设计,一般的奶茶店吧台都是呈“一字型”排开,所有的工具设备都是在一条线上,流程就像一条流水线,务求快速出单,效率第一。
而一点点奶茶店吧台却设计成L型或者U型,操作区相对来说大,将制作流程所需的工具分散,每个员工又是各尽其职,所以我们经常见到一点点奶茶的员工走来走去,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很忙”的错觉,但由于区域广面积大,又能让人觉得“忙中有序”。
实际上是刻意放缓效率,制造成人气爆棚,店员忙得不可开交的假象。这就是为什么报纸、网络、我们所看到的,一点点奶茶天天排长队的现象原因。
2. 网络热点话题“心机”
如果你以为一点点的“心机”只是为了让店里显得“人气”,还有让顾客觉得贴心。那么你就错了。我们之前所说的一点点“个性化定制服务”,第二个心机是在网络上。
如果你是加留心,关注过一点点奶茶的官方微博,或者搜索过百度一点点的相关信息,你会发现“个性化定制服务”,被一点点玩坏了。
最早网络上出现关于一点点的爆文是《史上最全的一点点隐藏菜单,上海磕奶茶党们疯啦!》很明显,这是一点点奶茶刻意策划的,你可以搜索一下一点点隐藏菜单,光百度就至少会有20页关于一点点隐藏菜单的软文,而且点击量都是过万,显然一点点利用“个性化定制服务”做文章,造话题。
有了“隐藏菜单”这个热门话题之后,微博上也是没有平静过,微博大V、社交达人、学生软妹纷纷晒出自己搭配的一点点茶饮“配方”、口感评测、照片,形成一股热潮。
线上以这样的形式与用户互动,每次顾客晒出自己的“新品”,一点点官方就会第一时间@,与用户唠嗑。甚至很多线下的用户,会拿着微博上别人调制的“配方”到店里要店员做。
3. 免费加料“心机”
加料免费是一点点奶茶的第三个小心机,一点点提供免费加料的东西看似挺多,但基本上都不值钱,像珍珠、波霸、椰果、仙草、红豆。
都是小成本的,但商家提供这些,给顾客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品牌的口碑就潜意识的形成了。因为别家都不提供免费加料的服务,只有你家一点点可以免费。
当然一点点提供免费加料的目的也是为“个性化定制服务”做内容,如果加这些料要钱,用户的体验和参与感就会大打折扣。
停止加盟,保护自品牌
尽管一点点奶茶这么火,但招商加盟却很早以就已经停止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好的东西,得不到才显得珍贵,一点点奶茶停止加盟,就是想肥水不流外人田,想让自己的品牌显得更有价值。
其实并不是,当一个品牌迅速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它更应该考虑的自品牌的保护,就像一个气球,往里面吹起,能让它变大,但他的变大程度取决于自身能否承受,如果过了这个度,气球就会炸。
门店也是一样,不是钱赚的越多越好,而是要结合自身,去衡量,这么多的门市,我是否能管理的过来?我的中央工厂材料能不能供应的上?我的门店质量会不会下降?会不会有人冒充我们?所有门店的服务和流程是否都统一?
其实做连锁,做企业,每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一旦有一个环节,或者说一个门店出错,那么就会触碰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到最后负债累累,而倒下的牌,很难再搭起来。
用奶茶用户需求来看,其实奶茶的需求是在不断上涨的。但是经济学里很多行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用户搜索“奶茶加盟”的人数在2015年有着明显增长,并且这种增长一直持续到2017年的现在,目前还没有出现下跌的现象。
一点点这个品牌他们2015年开始快速拓展,后期呈现每个月20家左右的新店数量来攻城拔寨,在一些城市开展了区域授权和单店加盟等灵活方式。一点点的背后是台北50嵐,50嵐是台湾一级奶茶品牌,除了数量上比清心福全少外,余下的各项指标上基本都名列前茅。与COCO相比,50嵐来大陆的缺陷是在时间节点上晚了点,但苦练内功的高人一出手总会显示出横扫一切的功力。
从产品质量来说,一点点奶茶为给顾客提供优质的用餐体验,将一点点奶茶与音乐结合起来,是顾客在享用艺术般的美味同时,又能享受听觉盛宴。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皇茶带给你嗅觉、味觉、视觉上的多重享受。一点点一直在创造“绿色、健康、安全、美味”的贴近大众需求的饮食产品,为客户输送最方便快捷的食材和为客户创造最大的营运利润空间。
怎么火起来的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如何持续火下去持续经营对于一个商家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而质量就是保证。一点点的质量我想喝过的朋友都知道。
从一点点来看,饮品不火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 产品没有创新,不能与时俱进,客户从一开始喝这个产品到现在,一直没有任何变化。
- 在几年前,奶茶店确实很少有在各个媒介上做广告的,是靠自己积累的口碑代代相传。但是最近几年变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没有一定的宣传根本没有办法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存活下来。
- 忽略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对自己的客户群体出现错误的判断,不能随时调整适应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
而反观一点点,将上面的3点原因修改到了极致。曾经一年卖出4亿杯的香飘飘奶茶,让一点点看到了在大陆生根发芽的机会,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很快将自己的根据地选择在了上海,以上海为中心慢慢向杭州、苏州、福州等地辐射,此外一点点奶茶不仅口感好,而且注重对产品线升级换代,进行消费升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点点奶茶四季都有它热卖产品线,这是其它品牌很少能比拟的,经过10几年的发展,成为大陆奶茶NO1品牌也不足为奇!
一句话,成功背后的付出,不是每个人都看得到,就像俗语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在当下不缺乏营销人才,天才。就像前两年的“皇太极”“雕爷牛腩”,炒作得全天下皆知,连在上海的我,都对其慕名异常,如果到北京,一定要品尝一下。但是还没等到机会,就有非常多尝试过的朋友说,产品一般,言过其实,然后渐渐的,这两个品牌就走下坡路了。餐饮行业,口感肯定是第一位,有口感,即使营销落后,也能渐渐发展,但是倒过来的话,就是一阵龙卷风,来势汹汹,去也匆匆。
本文由 @品牌咨询那些事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