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想奋斗的小白领心中都曾经有过一个小饭店,辞职信一交,怒喷上司一顿,甩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租一个店面,装修一定要有格调,厅堂大不大没关系,一定要明亮温暖,后厨干净,突出一个小而美,自己亲自下厨,定期开发新菜,然后一年成网红店,大不了就跟对象开夫妻店,怎么也比干工作强。
这样的美梦做做就好,小白领创业,尤其是进入餐饮行业,上来就是一个字:送。
< class="pgc-img">>有人总结餐饮创业的两个成功的要素:一是,市场特别好;二是,能力特别牛,有特别好的菜品。
这是是废话,所有的创业市场特别好都赚钱,大水漫灌,人傻钱多,插根棍就能活,傻子都能赚到钱,这个没有任何价值。
仅仅靠专业技术,想靠一招鲜支撑一个店面基本是自取死路,今天依靠好的菜品已经完全没有出头的可能了。
你仔细观察这种小餐饮,会发现一个规律,有时候店面没换,老板早都换了几茬了。
如果挣钱,为什么会转让给你呢?接下来再看如何运作。
< class="pgc-img">>先说产品成本,大公司统一中央厨房配送,统一采购,菜品肉类可以去跟供货商议价,拿到同等质量菜品最低价格,你小私厨怎么拿到?
酱料、小菜,甜品、赠菜、面点全部统一制作,有新品开发,有独特风味,你告诉我哪个师傅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还有时间自己制作酱料,开发特色小菜?好吧,酱料你用工业品,那你怎么形成特色?
完说管理,前堂管理,后厨管理,进货,外卖,收银,菜单设计,包间布置,大厅的桌椅摆放,你自己开小店,怎么跟连锁拼管理?你后厨招不招人,你怕不怕人家偷师,就这么大厨房,切菜的跟你半年,早都门清了,哪有什么秘密。
< class="pgc-img">>再来技术开发,现在顾客嘴都刁了,新菜地开发,特色酒水的开发,连锁店有专门研发团队,你能拼得过吗?
最后宣发,连锁店的规模效应不说,人家有新媒体团队,有全渠道的官媒,人设凹得不要不要的,又会卖萌又会撒娇,你会什么?人家还可以搞线上线下联动,你自己买一次流量找大V发个软文都要吐血了,你怎么拼得过?
大部分白领创业,根本没有起早贪黑的心理准备,想的是当甩手掌柜,自己可以白衣胜雪,一袭帅气的装备出来,殊不知每天要跟小菜贩小肉贩打交道,接触的都是人间烟火,比上班要焦虑十倍不止。
目前所有餐饮创业者的困境,赚钱的品类非常有限,所以赚钱的品类里人山人海挤的都是同行。最常见的:火锅、烧烤,炸串(油炸店)。
它们有一个明显优势,不用厨师,纯粹靠食材加上大量的高脂肪重口味取胜,火锅靠底料,烧烤靠酱料,炸串靠蘸料,而这就导致一个结果,这三个品类完全没有手艺的影响,拼得就是一个运营。
< class="pgc-img">>餐饮业自古以来被称作勤行,说白了就是靠压榨从业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劳动时间,才能赚到钱,这其中的辛苦、焦虑和压力,远远不是格子间的白领工作能比的。
?那些一辞去白领工作,就月入五万十万,身体也好了,也有时间经营自己生活的传奇,不少是割韭菜的盟主鸡汤故事。不少餐饮业十几年经验以上的从业者,自己创业后都折戟沉沙,何况你一个只是单纯爱好喝奶茶吃煎饼的门外汉?
所以,开个小饭店,真的不是副业的最佳选择。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好的选择,依然是好好找一份工作,兢兢业业打工。
、回老家开餐厅是餐饮人的梦想
回家发展!
这个词是每一个在外流浪奔波的人们心里最大的梦想,也是无数在北上广深拼命工作的年轻人的梦想。面对北上广深的高昂房价,面对30岁,很多90后的朋友同学们都开始打算回家了,但是回家之后你又能做什么?这是横在每一个想回家的浪子心中的痛,很多朋友都说,我这个工作要是回到老家,根本找不到工作,但是面对自己已经出生的孩子或者面对结婚的妻子,回家又会变得既温柔又很甜蜜的一件事情。
笔者没有结婚父母身体也还健朗,我回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想回老家开餐厅!
笔者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进入餐饮行业、先后在海底捞、外婆家等知名餐饮企业任职,做餐饮的这十年里,跑遍了深圳、广州、上海、福州、杭州、厦门等各大城市,不管是海底捞、外婆家都是全国连锁的餐饮企业,骨干员工也经常需要在各个城市切换身份帮忙开新店,这10年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餐饮行业经验,于是想着老家的店租便宜,在老家开一家餐厅的想法越来越浓烈,于是从餐饮公司辞职,准备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老家在中部的一个三线城市,江西赣州靠近广东福建这几年不管是餐饮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对三四线“下沉”市场都有一种痴心的姿态,都认为三四五线城市是商业的处女地,是中国未来商业的宝藏,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开了这家餐饮店!
过完农历新年之后我就在市区各地寻找适合的店面,万象城、九方等商业综合商场基本上是天天都要去看看有没有新转让的店面信息,我们市区人流量最大的商场是开了有六七年的九方天虹商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远,附近都是新建的楼盘,住的人少,到现在为止逛万象城的人在星期一和星期四都没有很多,只有星期五晚上,周末两天、节假日的时候人流量会多一点。
在万象城商场里面走了几圈发现很多商铺都经营不下去,关了很多的店铺,特别是买衣服之类的,餐饮店也关闭了几家,万象城后面的商业街小店面,格局是两层的,每层大概60平米,由于面积太小,不太适合我们的餐饮店模式。
走遍了整个城市的各大街道,最后终于在一条主干道上找到了一家面积400平米,上下两层,以前是某个新能源4S店,后面国家新能源补贴减少,这家店就维持不下去了,临街店面很难找到180平米以上的店面,旁边有个学校,于是付了10万转让费把它租了下来。
< class="pgc-img">>二、“下沉”市场创业的那些“神仙事”
接下来就是我做了10年餐饮也没有遇到过的“神仙事”。
租下店面之后朋友跟我说,在赣州做餐饮首先要去问下工商局能不能办营业执照?按照正常道理我这一条街大部分都是做餐饮的,办营业执照这件事情是没有问题,但是毕竟这个城市对我而言是个陌生的城市,还是去问一下毕竟靠谱。
于是走到工商局分局,走到主管我门店片区的领导,“您好,我想问下,这个学校附近做餐饮可以办证吗?”领导答:“现在城市要创办卫生城市,环保抓得严,你先去问环保局吧!”于是我快马加鞭去了环保局,环保局领导说:“你这个位置不好办,我要亲自去现场看一下,你留个电话号码,我们去看的时候会联系你!”
我带着忐忑憧憬的心情离开了环保局,心想着这两天应该会打电话给我吧,于是天天守着空店面,等呀等等呀等,5天过去了,人还是没来,终于等到了星期一,早上八点我就去了环保局,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上次那个领导,询问了下领导,领导说:“太忙,忘记回复你了,我明天早上过去看一下!”第二天早上领导打电话来了,确认了下地址,我刚好在店里,找了半天没看到人,原来领导在车里,我跑过去,领导说:“店面太大,你的油烟净化一定要做好来!”
得到了环保局的许可后,我又跑去找了工商局的那位领导,领导说:“环保局同意了,但是你要按照我们的装修标准来装修,装修好了我们再去检查,符合标准才能办?”我说:“具体是什么标准?”领导:“一楼大厅贴了有装修标准,按照这个来,装修好了叫我们过去看,到时候才能确定能不能办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我说:”不是应该先办营业执照再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吗?”领导:“这个要一起办,没有先办营业执照的说法,另外你的门店要装修,你要去城管局问一下能不能装修?有城管局批文才能动工,消防那边你也要去请示。”
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城管局,消防大队,结果城管局和消防大队的人说,我们办公的地方不在局里,在行政服务中心,于是去了行政服务中心,消防大队的人说:“我们领导说面积超过500才需要过消防,你的面积不到,可以不用。”;城管局的人说:“你回去按照这个标准,拍一张照片,需要拍到左边和右边的商户,然后把你的招牌p上去,招牌不能出现电话,店名之外的字体,只能一个logo,一个店名,剩下的其他都不能出现,两张图片需要彩色打印,放在一起交给我们。”
我于是回去拍了一张图片,去广告店彩打,叫老板帮我p了一下,第二天一早交到了城管局,城管局的人说道:“你在这里留个电话,7个工作日内,我们会电话通知你审核结果。”
于是我回去又继续过着等待被政府人员翻牌子的日子,结果你肯定知道,7个工作日到了,依然没有人打电话给我,第八天一大早我又跑去了行政服务中心直接询问城管局,城管值班人员回复我:“这几天我们工作太忙了,忘记了你这个事情,你把身份证号报给我,现在给你办下。”
前后折腾了半个多月终于餐厅可以“光明正大”的装修了,但是半个多月的房租就去掉了我一万多块,真的是跟主管部门熬不起,装修前前后后花了50天,终于在5月中旬完工了。
三、“下沉”市场无关系寸步难行
接下来等待我的将是“匪夷所思”的见闻!
店面装修好之后,我们选了一个日子正式开业,由于门店在学校旁边,附近也有居民社区,还有个商贸城,地址位置,包括门店展示都是非常好,门店开业后生意一直挺火爆。
门店生意好按道理来说是一件很高兴很快乐的事情,但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害怕生意太好!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餐厅的店面是沿街,我们餐厅上面有个二楼是咖啡厅,我租店面的时候,这家咖啡厅被三个本地人出租出去了,这三个人我见过一次,其中一个男的大腹便便带着个金链子,另外一个鹰钩鼻带着个眼睛,眼睛小小的,另外一个是个女的,胖胖的,矮矮的;我装修的时候,大厅刚吊完顶,第二天进店一看,出现了一大圈的水渍,于是我就上二楼去跟他们交涉,要求他们做防水,结果他们一听我说完,使劲否认不是他们这里的问题,没办法,只好跟这边的房东交涉,让房东跟他们说,房东跟他们说了好几次,他们才开始进行防水,我大厅的吊顶因为这件事情又耽误了好几天。
防水这件事情经过了之后,他们三个对我们就很有泼词了,在我的门店刚完工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我经过店门口,突然头顶下掉了几滴乌漆嘛黑的水滴下来,我用手一抹头发,一手都是黑漆漆的油渍,一看地面上已经有一大片湿湿的黑色油渍,我抬头一看,这个位置正好是二楼餐厅的厨房位置,于是我就跟房东说了下情况,叫他们二楼做好防水来,不要在滴在我店门口的路边了,一滩黑色的油渍很影响顾客对我店里的印象。
房东说,他们说过两天会搞好,一直到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他们也没搞,为此我还特意上去了他们店里,我一开始准备和声细语的跟他们说一下情况,但是他们一见我去他们店,三个人就过来了,把我围在中间,“上来干什么?”其中大腹便便的人说道,我说:“想跟你们说下你们厨房滴油到我门口的事情。”“改天会给你搞,我们现在很忙,过几天有空就搞”矮矮的女人说道。
我用眼睛瞄了下他的餐厅,一个客人都没有,明显是拖延我的措辞,我说:“这两天环卫和城管都来了我店里,说门口滴油的事情,现在赣州市评卫生城市,门口不能出现这么脏的油渍!”“没事,你可以叫环保局的过来跟我们说!”大腹便便的胖子说道,“好的,下次我让他们上来跟你们说下,下面的油渍你们不处理,我这边可以自己来,但是你们厨房还是做一下防水比较好,一直滴油渍也不是办法!”我说道。“这不用你来教,我们也是在赣州混餐饮的”鹰钩鼻眼镜男说道。“既然大家都是做餐饮的,那我也不多说了,有得罪之处还望包涵,我先走了,有空来我店里坐一下”话到这个份上也没说好说的,跟他们最后客气了一下我就走了。
三四五线小城市的人,戾气都比较重,你很难在北上广深看见人家站在大街上吵架的,但是你可以在三四线小城市看见吵架甚至拳脚相踢打在一起的人,小城市的人们相对而言文化水平、素质教育会差一点,很多人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
我也很奇怪到底怎么得罪二楼的三个人,直到有一天我请店面物业的门口保安吃饭,保安告诉我说:”他们在二楼基本上没什么客人,看到你店里天天这么多客人,肯定心里不爽,以为你抢走了他们的生意,特别是你开业的时候门口还放了个大喇叭在宣传,后面他们看不爽就打电话去城管局举报你了,所以才有后面城管局的人说你们店不能在外面播放广告,再放就把你们音箱没收了,这些都是他们做的。”
跟保安聊了很久,我也明白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为什么城管局的人三番两头过来找我们店的麻烦,基本上每个星期要来一次,今天说门口卫生没扫干净,明天说你们厨房噪音太吵被人投诉,后天说宣传海报不能挂在门口,各种事情找你麻烦。
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天的星期五晚上,下大雨,城管局来了六七个人,穿着制服,平时他们来找麻烦都是不穿制服的,开了一辆那个城管专属的小车,车在停在我店门口,一进店就在大声叫喊:“把你们老板叫出来!”大厅坐了很多吃饭的顾客,声音太大,顾客都以为这家店的老板犯法了还是怎么的。
我刚好在厨房,听到声音就跑了出去,看见六七个穿城管制服的人,问他们:“领导有什么指示?”,其中一个胖胖高高的队长回答:“我们要看你的厨房!”于是带着他们去看了厨房,看了一下厨房说道:“你们的油烟净化器在哪里?带我们去看看!”外面刚好下着大雨,我的净化器在楼顶,但是去楼顶的地方有个很小的天井需要爬上去,天黑光线不好,上去非常危险,于是我说:“领导,现在外面下大雨,不方便上去,要不明天白天我把照片拍给你看!”胖胖的队长说:“再不方便都要上去,下雨怕什么,我们要上去看!”
听他说完,我还心里感叹了一下:这么尽责,什么时候城管这么认真工作了。于是冒着大雨,带着他们上去了三楼,要爬天井了,有5米高,我跟他们说“领导我先上去,你们再上来”,六七个城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天井上流着大雨,乌漆嘛黑,楼梯又窄又长,最后跟我说:“我们就不上去了,你上去拍几个照片,要拍清楚来,我们要看!”
< class="pgc-img">>于是我头顶冒着大雨,慢慢地沿着窄梯一步一步地向着天井爬去,下着大雨梯子都变得很光滑,走得比较慢,身后传来了胖领导的声音:“爬快点,我们要早点回去”,我看着天井处的亮光回答道:“好的,麻烦您了”,终于上去了,冒着大雨,天又黑手机拍照也不是很清晰,拍了20多分钟,沿着油烟净化器的管子各个角度各个方位都拍了,下去的时候我身上鞋里全都是水,把照片发给了他们,拿到照片后几个人拍拍屁股开着城管车就走了。
原来城管局的胖队长能跟二楼餐厅的大腹便便金链子老板认识,难怪如此!
四、“下沉”市场办证永远难
门店开业之后我们就去工商局提交了营业执照办证申请,但是一直没有消息,等了两个星期后我们再去找到了负责我们这个片区的领导,领导说道:“上次去了你们店里,没人招待,所以就走了!”
领导说完之后,我就纳闷了,“招待”?这是什么操作,再说我也没见过有领导过来呀,于是说道:“抱歉,可能当时我不在,员工不知道您是领导,抱歉,那您什么时候有空在来我们店里一趟?”领导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下个星期吧,到时候我们会过来”于是我又回去过等待煎熬的日子了,没有营业执照就没有办法上线外卖、团购等互联网线上业务,我还是比较急的,到了下个星期的星期三晚上,片区分管领导带着另外三个同事一起来了我们店里,刚好是就餐高峰期,店里人多,我们也忙,走的时候我就给了他们一人一瓶矿泉水,领导说等通知。
但是等了七天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通过领导手机添加他微信也没同意,只能跑去工商局问他了,在他办公室里,有四个人一起办公那种,他看到我来了,跟我说:“你这个太不懂事了,招待不周,我们下个星期再去”,于是我只能回去等,我把情况跟店里的人说了下,吐槽了下这个城市怎么这么难办证,有个50多岁的厨师说道:“他们检查的饭点来,那就是想来我们店里吃饭的,结果你只给了他们矿泉水,他们肯定要找你麻烦,下次他们过来,你就直接带他们上二楼包间,然后请他们吃个饭,下次就好办了。这边都是这样,我在这个城市炒了几十年菜,只要大一点的店,他们都会想办法托你搞你一下。”
师傅说完之后,我恍然大悟,我的十年餐饮经验在这个“下沉”市场看来没什么用,因为这些操作在一大城市都不存在,一线城市执法人员可不敢喝你给的矿水泉,更不敢说要招待,但是这里什么都可以!只有你办证可以不可以!
餐饮店从开业以来,生意都挺好的,但是我心却很累,在一线城市只要一心照顾好你的顾客就可以,但是在“下沉”市场里,你要照顾的甚至更多的精力是在你的分管上级,开业到今天,两个多月了,营业执照45天才办下来,食品经营许可证68天才下来,我在深圳上海最多也就一个星期左右。
从开业到现在的70多天了,城管局来了10次,环保局来了5次,工商局来了7次,这些大佬来了之后都会留下一句话:“不行的话,你这里就只能停业整顿了!”
< class="pgc-img">>相信有很多跟我一样的餐饮朋友,靠着自己的辛辛苦苦挣的一点点钱,开了一家餐饮店,最怕的当然就是停业咯,大佬不愧是大佬,一出嘴就打中了我们餐饮行业的七寸之处!
有个朋友在我们市里房管局上班,有次来我餐厅吃饭,对我说:“在我们这种小城市,其实最不好开的就是你这种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看看人家正新鸡排全国那么多门店,而且产品还不少,但是一直坚持小门店,为什么?你想过吗?”
我说道:“门店小,投资小,风险小”!
朋友看着我笑道:“你这是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门店小,没人找它麻烦,每个部门都不会去这种小店找麻烦,包括招待之类的,卖得也简单,所以人家行政风险很低,跟政府部门沟通的成本很低,基本上不需要沟通,但是你这种400多平米,5个店面,这么大的场面,又不是全国知名餐饮,如果你是像海底捞一样的知名餐饮,开在街边人家也不敢乱去搞你,毕竟知名品牌热度很高,股东也是不简单的。但是你这种店,就不一样了,要啥没啥,要靠山没靠山,说让你关门就关门,你能怎么办!
所以你如果要开下一家店,要不就面积小一点,或者要不就去商场,比如九方、万象城这种,商场里面的物业费租金虽然贵一点,但是普通职员不敢三天五天去查你,毕竟大商场这种关系都硬得很,所以你发现没有很多外来的餐饮品牌在我们这个城市一开店都是选择商场,不会跟你一样选择临街或者其他地方,为什么?因为商场对他们而言有保护作用,但是你有什么?透明什么都没有!”
< class="pgc-img">>五、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深圳上海
朋友说完这番话,又让我学到了很多餐饮之外的东西,也让我以后的开店思维扩宽了很多,想在万象城再开一家分店,于是经朋友介绍进去了万象城的餐饮老板群,也经常跟各家门店老板线下吃饭聚餐,发现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吐槽这个城市年轻人太少了,消费者太少了,很多店老板都抱怨,万象城只有星期五周末的时候生意好一点,平时基本上没什么人,30%的店面不到半年就会换一批,50%的餐饮店大家都是在坚持努力保本维持生存。
在“下沉”市场里,你也很少会看见排队的餐饮店,随着“下沉”市场新建商场越来越多,很多餐饮品牌也渗透到了这些地方,网红店在“下沉”市场更是随处可见,1314答案茶在万象城开了半年就倒闭了,鹿角巷开了三个月现在也没什么人了,网红水果捞万象城两家,泡面食堂全部倒闭。
“下沉”市场的租金并不会比北上广更便宜,我的门店月租金4万,万象城200一平米,但是人流量,消费能力却比一线城市差了几十倍。
餐饮的本质也是流量生意,“逃离北上广,回老家发展”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但是事实上只不过是大家的一厢情愿,回去白手起家创个业你肯定会更加怀念北上广一线城市。
突然想起了在2017年的外婆家年会上,与吴国平线上的交谈,“吴总,我们为什么不像海底捞一样去三四线城市疯狂开店呢?”吴国平先生笑着说道:“我们把现在的市场做好就够了!”今天我才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
一二线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人才,而且拥有可以吸引各类企业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三四线城市缺少的不是机遇,缺少的是对普通创业者的包容和不太友善的经商环境。
所以如果您有回老家开店的想法,不妨看一下这篇内容,是跻身北上广还是回老家,或许心中有了更坚定的答案。
您是怎么看的?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们交流您的餐饮创业经验!
针对于目前餐饮现状,米粒餐学院带来了专业的爆款产品打造课程,各位餐饮老板可以观看学习。
<>一刻,你曾感觉到无比厌倦?
< class="pgc-img">>朋友阿七说,某一个工作日的时候,中午出去吃饭,发现公司附近的小餐馆和外卖都已经吃遍了的时候,那一刻突然很想辞职。
因为对什么东西都已经很了解,又对任何事物都习以为常,那种感觉就像是经历了婚姻中的“七年之痒”,感觉一切事物都是可有可无的。
那种感觉大多数人管他叫做“厌倦”。
在电影《花样年华》里有一段话,很好的解释了对婚姻的厌倦,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说,
“一个人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了婚就不一样,很多事情,一个人做不了主”
深陷那种境遇中的人最不相信的一句话就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厌倦大概就是那种感觉:初心想不起,终点看不到
今天要讲的三个故事,与工作上的厌倦有关,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除了贴发票什么都不会干的财务专员。
每月月薪八千多,同时也被罚款四千多的外卖小哥。
出入高档写字楼展会却住地下室的公关经理。
他们的故事从不同程度上表示了自己的疲惫和厌倦,同时也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跨不过的时候,坚持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 class="pgc-img">>01
厌倦大概就是那种理智上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全力以赴,但情感上仍旧抗拒的感受。
财务专员叶琳说,理想和现实似乎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09年的时候,大家填表高考志愿,很多人说会计专业和师范专业比较好就业,于是班里大部分人都填报了会计和教育。
“高考后填表志愿的时候,幻想着有一天踩着高跟鞋穿着有质感的职业装,手里抱着文件夹快速走过办公区,走路都带风的财务总监,毕业工作后,发现自己除了贴发票做账,什么都不会。”
在北京这个流动性很强的城市,叶琳已经成为公司资格最老的员工。
当初为了争取这家公司的面试机会,她曾准备了很久。
她觉得那是她唯一一个挤进大城市的机会,只要来到这座城市,就能离梦想很近很近。
五年来,她没有当上财务总监,没有穿上巴宝莉,没有挎着lv,在北京的生活里,叶琳日常会穿着人本59块钱的平地帆布鞋和迪卡侬的打折T恤奔走在北京的各大税务机关办业务。
去年的时候,叶琳参加了高中同学的婚礼,原来的那帮人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子,在老家那个小城拿着不高的工资,不谈IPO,不谈职场课,谈的是小城里的家长里短。
叶琳又像所有都市青年一样感到迷茫,也常常会像,走到这一步,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
路遥在小说《人生》里说到:人生总是充满着矛盾和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通向不一样的人生方向。
她也知道,她过的日子,别人也在羡慕。
02
那一刻从被生活打脸开始谈起,也是被生活所拯救谈起。
起初志鹏在老家的工厂上班,后来听说来北京送外卖可以月入七八千,想到为了娶媳妇还没有盖起来的房子,志鹏想都没想就来了。
没有电动车,跟公司申请了一辆,定了半年的分期付款,公司为了小哥们的稳定性推出了这一条政策,算下来如果分期完,这台电动车大概是市面上电动车价格的1.5倍。
因为一开始不熟悉北京的路况和交通情况,志鹏经常送迟,会经常被取消佣金,也会经常被罚钱。
“干我们这一行没有不违章的,你可能想象不到每次收到外卖的时候,小哥闯了多少红灯过来。”志鹏说这话的时候倒是很平静。
有一个月因为身体状况不太好,本来志鹏想请假去看看,但是一想到在北京的每一天都要花钱,每一天都在计算房租的日子里,志鹏也想着,咬咬牙坚持一下。
但就是那个月,志鹏月入七八千的同时,因为送达不及时和其他原因被罚款了四千多。
那一刻谁都无法想象一个大男人揣着工资条噙满泪水的穿行在北京的大街上的样子。
也是那一天,一位客户在订餐软件上发来消息说“我的单子不着急,路上注意安全”。送达的时候是一位小姑娘,北京的夏天里特意拿了纸巾给他擦汗。
进电梯以后志鹏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他也说不清是被生活打垮,还是被陌生人感动。
外卖小哥做了一年,也不是每个月都被扣掉四千多,努力和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是很接近的,在不罚款或者少罚款的情况下,发工资那一天最开心。
什么都会变好的,只是来得慢一点。
< class="pgc-img">>03
后来才知道,机会就像流星雨一样难以遇见,但只要出现一次,放弃就是种罪恶。
桑朵的朋友圈里,晒得是出入各种高级会展等的照片,她会穿着刚好衬托出她完美身材和姣好面容的职业装,笑的很灿烂。
没有人知道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姑娘,会在下了班以后,睡在十平米不到的半地下室里。
不上班的时候,桑朵也很少外出,她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和备考各种证,用她的话说,
“我现在住地下室,但是不代表我以后也要住地下室”。
三年多,桑朵从执行,到AE经理,再到独立带项目,用她的话说时刻都曾想过放弃,也时刻不敢放弃,她不知道放弃的是不是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机会,但好在每一次选择和不放弃,都让她像蛇的蜕皮一样,成长的过程永远都伴随着痛苦。
即便痛苦厌倦,很多事情也不是就这样结束了。
处在最底层也是好事,毕竟剩下的是毫无悬念的上升和进步。
写在最后
有首歌叫《九局下半》,指的是棒球比赛中最重要的一局,是发生逆转的最后一次机会。
歌词里写,“23岁的九局下半转啊转,我把帽子反戴,还在期待逆转。”
其实很多人的人生就正处在九局下半里,他们在厌倦,在迷茫,吃过了很多苦,产生了很多怀疑,或试图改变,或等待机会,尽可能尝试了很多努力。
也会时刻想要放弃,觉得一切不可能,生活的无望挂在脸上,甚至懒得遮掩。在受了挫折后,或多或少的找一些借口来掩饰自己。
人生的迷茫的时刻很多,看不到希望的瞬间到处都是,可以暂时厌倦,也可以暂时怀疑,甚至可以放声大哭,但生活就是这样,偶尔情绪失控,不必大惊小怪。
总得给自己留一个过渡,也要放生活一马。
但请记住生活的真谛:只要活着,一切就都是未完待续,哪怕开始于一个不那么美好的起点,也要全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