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停滞不前、天天朝秦暮楚、不受领导赏识……
相信每个餐饮人的职业生涯或多或少都遇到这样的窘境。当它真的降临在自己头上,应该怎么办呢?
红餐网专栏作者张长全用15年的从业经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从2003年开始,至今做餐饮已有15个年头了。
15年间,我做过服务员、干过经理人,也经历过创业失败。不断的尝试既让我看到了行业发展的风光无限,也体会到身处其中的暗自神伤。如今这点职业感悟,或许能对迷茫的餐饮人有所帮助。
△张长全15年餐饮从业经历
大多数基层餐饮工作者,家庭背景都一般,起点也都不高。
正因如此,餐饮人的职业道路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唯有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做餐饮,只要耐下心来,持续保持正确的方向,一样可以致富。
01
餐饮职业经理人的瓶颈
初入餐饮圈里打拼,如果遇上不错的平台,自己也够努力,刚开始的三五年应该过得还可以。
你会发现每一年的职位和收入都能得到提升,从最初的服务员到领班、主管、部长,再到楼面经理、店长。可是到了店长,职业发展瓶颈也就来了。
△《中餐厅》里做店长的赵薇已经到了做餐饮岗位的尽头
因为餐饮业固有的特殊性,它不像高科技行业、国企央企有很多高管的职位需求。一个中低层的管理岗也不可能出现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
所以,问题来了:做到了店长,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我曾看到大量餐饮人在店长的岗位上呆上很多年,即便是跳槽,职位也基本没有变化。
有时遇见同行店长,会发现他们满身颓废,还活在过去的辉煌中,对当下的生活总是满满叹息。
我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也不希望大家成为那样的人。做到店长的职位后,未来的发展在哪里呢?
我认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参与合伙创业;
?二是独立创业。
从本质上看,店长的职能已经具备了初级餐饮职业经理的价值,这时候就要去思考如何去实现从经理人到投资人的转化。
只有到了这一步,店长才能有机会享受餐饮业绩带来的利润分红,收入才能有本质的变化。
02
专注于现有的条件下,你能做什么
很多人会说,自身的条件和硬实力一时间还无法企及投资人的高度,如果选择继续在原岗位上修炼内功,应该做些什么呢?
少一点关心他人或公司的问题。
餐饮管理中,有太多的初级管理者习惯越位。自己本份工作没做好,却整天自以为是地给公司或上司提意见。
这种人每每说起别人的问题总是滔滔不绝。面对自己的问题,却喜欢“低头看”:谁谁谁还不如我呢,谁谁谁上班都不呆在店里云云。
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成长。
在现有的的条件下,面对店面的问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去处理和解决的。事情结束后,复盘自己思考解决方案和执行方法,是否已是最佳?
只有在这种不断地自我反省与追问中,才能得到更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只有这些经验,才是我们从经理人进阶到投资人的重要砝码。
03
不要轻易离开一个平台
很多人都会把自身成长不利怪罪到平台上。不可否认,每个平台都自身的局限性,但如果自身的发展条件不足且好高骛远,就会出现盲目跳槽的状况。
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结局往往是一地鸡毛。
我曾经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我如果要离开一个平台,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老板把我炒了,这个我没有办法决定,只能接受。
?二是有更适合我的平台出现了。
如果只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老板不好相处、员工不听话、制度不完善等理由选择离开。本质上讲就是逃避。
事实上,当我们遇到问题和困难,应该感到开心。
因为只有通过困难的克服、问题的解决才能让自己的心智和阅历提升。随意地放弃困难的环境,不仅是对自己的盲目放逐,更是弱者的行径。
△不要轻易离开一个平台
有的人问,我拿同样的工资,选择一个相对容易管理的平台,有错吗?
我想说的是,在任何的平台,都有自己发挥的地方。但如果你习惯于在安逸的环境里享受无所事事的舒适,你的价值就无从体现,终究还是会被社会淘汰。
我们要让自己学会面对困难,面对挑战,而不是习惯让自己做容易的事。
曾在一个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个女工哭诉电子厂老板没有良心,她在工厂打工20年,现在年老眼花,工厂就不想要她了。
我觉得,她之所以没有人要,不是老板没有良心,是因为她自己享受了20年的安逸,让自己变得没有价值。如果当年,她不图安逸,在工厂攻克技术难题、学管理,解决工厂困难,20年后可能就是工厂老板哭着求她不要离开。
04
要有耐心,学会积聚力量等待
很多餐饮人做到职业经理人的岗位就开始缺乏耐心,刚上任非常积极,两个月没有得到升迁或认可,马上就觉得这个平台不好。上司有眼无珠,便开始朝秦暮楚或者是混日子。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一定要改变思路,要明白努力的工作实质是为了自己。
我在做职业经理人的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主动提出过加薪,也不觉得多劳少得是不公平的。在我看来,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通过实践得到验证,才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至于现实回报,自然是水到渠成。
事实证明亦是如此。
我在2007年加入小肥羊,一做就是6年的时间。前面三年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营运督导,工资只有2700元。
但我并没有觉得不公平,还是乐此不疲地去想更多的活动方案。三年后,领导推荐我去香港市场做营运主管,后面成长为香港澳门区域区经理,让我职业生涯上了很重要的一个台阶。
所以,努力做好自己,多思考自己的能力如何提升,并学会等待。你做的好,自然会得到领导的关注。
即便没有任何人关注你的成长,你的这些经验,在未来你尝试更高职位或自己创业时,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张长全在小肥羊
05
要有目标和危机感
现在很多年轻的餐饮经理人,没有目标,觉得现在过得还不错,下了班开始沉迷游戏或玩乐。
要知道,做餐饮本就是逆水行舟的事情,任何的随性和懈怠都会令自己得不偿失。
做餐饮门槛太低,基本没有技术含量,很多是在吃青春饭的。现在做一个经理,收入还不错,可是再过两年,比你更年轻,工资要求比你更少的,更有精力的人出现时,你怎么办?
所以,要在年轻的时候尽早给自己树立目标。
你要往什么方向走?如果你不转行业,在餐饮最终的方向一定是餐饮投资人或创业者。那么,你有什么资格做餐饮投资人?你有多少把握自己创业?
未来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思考。
在香港,很多餐饮店的服务员或中低层管理者,年龄都在四五十岁以上。不要以为这和你没关系。如果你现在还不努力,未来那就是我们自己。
年轻时,享受安逸,遇到困难就逃避,总想做舒服的工作,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财富的积累,最后就只能出卖廉价的体力。
作者:张长全
><>于所有的餐企来说,读懂政策都是成功的关键一步。
因道路改造,餐厅被迫关门;因合同违规,摊上劳务官司;因商标未注册,导致山寨遍野。每年都会有大批餐饮人因为政策不熟而备受牵连。
昨天,全国两会正式闭幕。餐饮人get到利好新政,作为新一年的发展指南了吗?
政策一证照分离加速推进政策内容
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
去年4年12日,在小李心目中是人生中颇为重要的一天。
这一天,他与新开业的6家餐饮店率先在广州南沙自贸区享受到“证照分离”改革带来的便利,自己的粤菜馆开业时间也因此比预想的提早了近1个月。
△小李餐厅所在地“南沙万达广场”
“证照分离”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成本节约。”
小李说,原来办理餐饮类《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要先备齐材料才能提出申请,从申请到领证一般要10天左右;改革后,申请人只要先行提交3份核心关键材料,对照法定经营条件和标准完成自查,承诺达到相关条件要求即可当场办结,凭《告知承诺书》即可开业,其他材料则允许在7天内补齐。
在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前,即便是开一家很小很普通的餐馆,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之前,也要先迈过餐饮服务许可证、消防安全合格证等门槛,和各部门打交道到办好手续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
而现今,工商系统通过证照分离改革、全程电子化等便利化措施,计划今年在北上广深等有条件的地区,压缩企业注册时间到8.5天,将为餐饮人在时间和人力成本带来极大节约。
政策二扩大增值税减免范围政策内容
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
“营改增之后,我们的税率由营业税的5%变成了增值税的6%,表面看税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实际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进项可以抵扣,企业税负可以有明显的下降。”海底捞方面解释道,从2010年起,他们就一直在为营改增做准备。
△营改增后,海底捞的运营成本下降不少
海底捞旁边的一家湘菜馆也成了税费改革的受益者。该门店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门店月营业额在25万元左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每月可以少缴5000元,相当于国家为企业承担了2个工人的工资,大大减轻了经营压力。同时,节省下来的钱他们还对门店做了环境升级,还更新了一些设备。”
营改增2年多来,税收惠利让餐企更愿意加大其他方面的投资意愿,档次提升了,也直接让企业提升了效益。如今的税率结构简化信号,将进一步刺激餐饮业的投资规模。
营改增在餐饮行业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后,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范围,成为了餐饮业针对税收惠利的全新期待。
根据新政策,今年起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
“这样的新政是一个利好。”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林江接受红餐网(微信号:hongcan18)记者采访时说,餐饮行业里的中小微企业较多,这些餐企普遍承受着高租金、高人工、高原材料的“三高”压力,增值税的改革完善,以及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扩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负担。
不过,相关优惠政策细则的出台和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大家需要多一点耐心等待。”
政策三降低非税负担及用电成本政策内容
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
“企业缴费比例又降低啦!”
日前,记者的朋友圈被诸多餐饮企业HR的欣喜感慨刷屏了。不仅如此,在红餐网的日常采访中,不少餐饮老板都提及的用电成本在报告中也有提及。
说起餐厅用电量,小李回忆起了往昔:“我曾经开在一线城市的一家餐馆,月卖四五十万,但光电费成本就要2万多,占了足足5%。”
以往,餐饮水电用价较工业水电用价高20%-60%。如果再加上各类房屋、人工等成本的挤压,毛利率几乎要达到60%左右才能让餐厅实现正常运转,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降低电价这一政策可以帮助餐饮老板们减轻不少负担。
除了电费下降外,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成为了今年两会对个体工商业的又一大“红包”。
林江认为,新政策中指出将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即降低员工的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可以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而输配电价改革是降电价的重要突破口,不单只是对餐饮行业,对整个实体经济都是利好消息。
政策四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市场环境政策内容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包括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新零售”作为近年来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大亮点,在推进消费升级中的作用最值得期待。
△超级物种是餐饮新业态的典型代表
前不久阿里通过收购饿了么,完成了他们新零售布局中将产品送达消费者的重要一环。从“人、货、场”三方面解构消费升级,完成餐饮运营模式的一次变革。
“人”的重构上,餐企可以运用互联网形成一个扁平网状的渠道关系,完成对消费者的识别和洞察,了解他们是谁?要什么?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通过菜单匹配和移动支付对消费行为进行印证,为下一次的潜在消费进行预判。
假设某女士经常点毛血旺,口味偏重、喜辣,则会着重推荐这类菜单,如果近期开始要求少辣少盐,说明消费习惯改变,最近喜好清淡,推荐上也会变化。
“货”的重构上,即是餐饮企业可以根据消费需求,进行食材的采购和储备、物流的调配及配送等,实际上,也就是解决餐饮企业的供应链问题。
比如某连锁餐厅通过大数据分析可知,每天会有1000个顾客消费烤鱼,其中辣味占比50%,豆豉味30%,鱼香味20%。旗下的11家连锁店分别每家的每种口味占比多少,可以提前备货。
“场”的重构上,餐饮销售场景在线下的堂食和外带之外,增加了线上的外卖这一模式,即“堂食、外带、外卖”三位一体的销售场景。
例如西贝,从去年年底开始迅速推出了“外卖专门店”,已正式全面转型“堂食+外卖”。去年掀起的共享厨房话题,传统餐企的生产加工场景被改变。
品类渠道资本专家、红餐网专栏作者吴憨子表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餐饮新零售将成为餐饮新业态的典型代表。
“未来的餐饮新零售很可能对促使餐饮出品逐步向食品化、标准化方向转型,这对于一些从事快餐类、简餐类、轻餐饮的餐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此外,这类餐厅还可以通过餐饮新零售逐步拓展自身的快消品领域,譬如奶茶店卖茶叶、火锅店卖锅底等。
值得警醒的是,不是市面上所有的餐厅都要加入到餐饮新零售的大潮,如果是一些专注于手工制作、食材新鲜的餐企,面对餐饮新零售还是要谨慎处之。
——————
作者:李楠,本文由红餐网记者原创,转载请注明。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
>< class="pgc-img">>餐饮品牌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用心经营,一个是产业化经营。让我们来细分这两个方向:
1.用心经营能做出区域性的小而美餐饮品牌,但是规模受限。
2.产业化经营可以迅速地扩张,做大上市,但是品牌文化内核会稍逊一筹。
< class="pgc-img">>两个方法对应着不同的经营模式,不同的定位对应的是不同的打法与策略,在餐饮企业的初期,品牌定位要如何做呢?邵德春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给想要创业的你:
1.产品定位法
产品是餐饮品牌的底层,离开了产品讲品牌都是虚有其表。产品的定位是确定产品品类,快餐的核心是保证菜品质量的同时出餐速度很重要,正餐的核心是用餐环境及给客人足够的社交空间。
选择哪个品类是根据创业者自身的优势来的。懂设计审美能跟随大众的,擅长出品研发的创业者适合做正餐;懂管理擅长经营,擅长比偶准作业执行落地创业者的适合做快餐。
做餐饮最终的目的是盈利,无论什么定位,条条大路通罗马,要做的就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赛道,定位自己品牌最适合的品类。
< class="pgc-img">>2.情感定位法
情感定位法是在产品定位之上的,顾客在餐厅消费,会有三个心理阶段,先看“量”,再看“质”,然后看“感情”。
量和质都属于产品阶段,而到了“感情”阶段属于顾客的高级需求,若能够满足客人这一点,餐饮品牌的溢价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情感定位法需要对出品进行内容化,每一道菜都富有感情,每一个设计都有故事性,让客人能带入进去。条件允许,可以再做一个IP出来,让餐饮品牌的情感具象化,让客人感受到他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是“饮食好友”。
举例:近几年网感比较强的二次元风格,或温文尔雅的格调小资风,千年文化传承的底蕴风,或是最近风靡一时的儿童主题餐厅等等,你的用户是什么群体,就选择与之相匹的情感定位。
< class="pgc-img">>3.文化定位法
餐饮品牌需不需要做文化定位是分阶段的,餐饮品牌初期谋求的是生存,对文化定位的关注度不高。
但是一粒种子,从发芽到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时间,在品牌初创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把文化定位融入到餐饮品牌中。
餐饮品牌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了,因为花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流量花钱投放可以买到,装修设计花钱就可以做升级,唯独深植顾客脑子的文化是需要沉淀和积累的。
< class="pgc-img">>以上三个餐饮品牌定位的方式,各位餐饮老板学会了吗?如有问题可在评论区踊跃提问,邵德春老师会为大家答疑解惑[中国赞]
#餐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