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吃多辣?”
这是一张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海报,落款是一家名叫“Hot Pot Republic(火锅共和国)”的餐馆。
一条TikTok视频记录了这家北欧餐馆里的火爆场景。红色的灯光,墙上一张京剧脸谱,屋内坐满了外国人。他们有的两人小聚,有的四五成团,围坐在火锅前。他们有模有样地拿着筷子,仔细地从锅里捞上肉,放进酱料碟里蘸一下,再慢慢地送入嘴中。热气腾腾的火锅前,大家说着笑着,热闹非凡。
北欧的火锅店里场面火爆
最近,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TikTok上晒与火锅有关的视频。数据显示,TikTok平台上,带有#火锅#标签的视频播放量超过560万次。
@cookingbomb 是一位美食网红博主,中文名叫袁倩祎。她在TikTok上教外国人做中国美食,已收获170万粉丝,平均每条视频播放量数十万次。其中,一条怀念四川火锅的视频,收获5万多点赞。留言区同样有很多想吃火锅的人。
美食博主@cookingbomb 分享四川火锅
华裔波兰用户@kuangtingwu 上传了一小段吃火锅的视频,收获了上千点赞。在西班牙生活的中国女孩@lingxi_qiu 上传了自己吃火锅的视频,评论区里有很多葡萄牙语用户留言,询问她是在哪里吃的。
华裔波兰用户@kuangtingwu 上传的吃火锅视频
@weronka_krupetta 曾在中国留学。她在TikTok上发布了一条视频,细数她最怀念的中国食物,排名前二的是麻辣烫和火锅。
@weronka_krupetta 称自己非常想念火锅
毕业于北大的外国小哥@helgistones 坐在火锅前,手边一瓶燕京啤酒,正襟危坐地介绍“这是火锅”。评论区有人回复,“我老婆也爱吃这个,我经常邀请朋友来吃火锅,并建议他们带泳衣来”。一些外国人对吃完火锅后留在身上的味道很在意,所以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带个泳衣。态度很幽默。
@helgistones 介绍火锅
用户@krobits 在家里做了个简易版火锅,将几片肉和菜放进已经煮开的汤汁里,拿筷子捞出来,放进碗里,加上胡椒和麻椒,并淋上一点油。
@krobits 一个人的火锅
相比起来,@itsmunchtime 的火锅就丰盛很多。桌面上排满了肉、海鲜和蔬菜,打开锅盖,新鲜的肉下锅,涮几下捞出,非常诱人。评论区很多人赞叹“看起来好棒”、“可口”、“想吃”等等。
@itsmunchtime 做的家庭火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用电和用气相比,成本差不多,但更安全卫生,还提升了店面档次。”走进四川成都一家火锅店,煤气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电磁炉。消费体验升级、商家生意更好、城市环境改善,可谓多方共赢的绿色交响曲。
火锅虽小,背后却有“绿色文章”。去年5月,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不少地方细化方案、加强落实,“煤改电”“电能替代”驶入快车道。从用煤气变为用电,意味着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减少、安全系数增加……这不仅带来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动力升级,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革命。企业经营与居民生活由此实现“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绿色生活,需要从上游发力。加快以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辅以政府依法科学引导,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叩开绿色世界的大门。
源:四川新闻网
“你能吃多辣?”
这是一张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海报,落款是一家名叫“Hot Pot Republic(火锅共和国)”的餐馆。
一条TikTok视频记录了这家北欧餐馆里的火爆场景。红色的灯光,墙上一张京剧脸谱,屋内坐满了外国人。他们有的两人小聚,有的四五成团,围坐在火锅前。他们有模有样地拿着筷子,仔细地从锅里捞上肉,放进酱料碟里蘸一下,再慢慢地送入嘴中。热气腾腾的火锅前,大家说着笑着,热闹非凡。
北欧的火锅店里场面火爆
最近,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TikTok上晒与火锅有关的视频。数据显示,TikTok平台上,带有#火锅#标签的视频播放量超过560万次。
@cookingbomb 是一位美食网红博主,中文名叫袁倩祎。她在TikTok上教外国人做中国美食,已收获170万粉丝,平均每条视频播放量数十万次。其中,一条怀念四川火锅的视频,收获5万多点赞。留言区同样有很多想吃火锅的人。
美食博主@cookingbomb 分享四川火锅
华裔波兰用户@kuangtingwu 上传了一小段吃火锅的视频,收获了上千点赞。在西班牙生活的中国女孩@lingxi_qiu 上传了自己吃火锅的视频,评论区里有很多葡萄牙语用户留言,询问她是在哪里吃的。
华裔波兰用户@kuangtingwu 上传的吃火锅视频
@weronka_krupetta 曾在中国留学。她在TikTok上发布了一条视频,细数她最怀念的中国食物,排名前二的是麻辣烫和火锅。
@weronka_krupetta 称自己非常想念火锅
毕业于北大的外国小哥@helgistones 坐在火锅前,手边一瓶燕京啤酒,正襟危坐地介绍“这是火锅”。评论区有人回复,“我老婆也爱吃这个,我经常邀请朋友来吃火锅,并建议他们带泳衣来”。一些外国人对吃完火锅后留在身上的味道很在意,所以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带个泳衣。态度很幽默。
@helgistones 介绍火锅
用户@krobits 在家里做了个简易版火锅,将几片肉和菜放进已经煮开的汤汁里,拿筷子捞出来,放进碗里,加上胡椒和麻椒,并淋上一点油。
@krobits 一个人的火锅
相比起来,@itsmunchtime 的火锅就丰盛很多。桌面上排满了肉、海鲜和蔬菜,打开锅盖,新鲜的肉下锅,涮几下捞出,非常诱人。评论区很多人赞叹“看起来好棒”、“可口”、“想吃”等等。
@itsmunchtime 做的家庭火锅